书城政治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55987500000003

第3章 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要树立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但其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民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诸方面不断增长的幸福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使得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幸福梦。从为人民谋福造福这一角度看,要成功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首先而且关键的任务就是要进行观念变革,即要彻底转变GDP政绩观,树立起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政绩观。

一、破除GDP观念是转型发展中最难最关键的变革

1.破除GDP观念无疑是一场触及人的心灵的观念变革

2011年3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温家宝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的问题中讲到:你提到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最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以为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所谓观念,就是要彻底转变唯GDP的观念。在这里,温家宝总理实际上明确指出了观念变革是转变发展方式最难的一个方面。而且,后面所说第二条: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的变革,也是附属于前一条的,即只有观念变革了,机制和标准才能有所改变。

事实上,观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在经济改革上的作用尤其如此,正所谓“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变革实际上是构成一切经济社会变革的首要前提,对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说,自然也不例外。这需要思想观念的自觉转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破旧立新。这首先要求我们破除作为传统发展观核心理念的GDP主义,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种种旧观念、旧思想以及旧的思维定式,同时树立起与新型发展方式相适应的各种价值观念以及相应的思维定式,这构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的内在精神动力。

如前所述,GDP主义是导致传统经济背离民生利益和人民幸福需求的思想根源,本质上是一种把金钱、利润、资本、财富等经济利益看作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的物本主义,构成体现传统发展观历史局限性的核心理念,因而构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利益的最大障碍。在这种物本主义主导下,真正体现民生幸福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欲求必然要被忽视,百姓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人的价值必然要被异化,人格的资本化、物质化、金钱化就不可避免,对真善美慧的理想追求必然要受到压抑和贬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就会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房奴、车奴、钱奴、权奴就会成为许多人不可回避的选择。因此,破除GDP主义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发展观从物本向人本方向的转变,就是要贯彻坚持以人为本价值观,真正以民生导向来取代GDP导向,这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思想观念上最根本的转变,是要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人的种种异化现象的纠正和克服,也是要真正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种种需求予以满足,对百姓的各种生存权益予以捍卫。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模式不仅属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从政府到企业,从干部到百姓,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思维模式还在思想和决策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GDP政绩观,搞形象工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还有行政体制上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文化,经济领域诚信缺失、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崇洋媚外、消费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盲自菲薄等恶劣的文化观念和风气……它们构成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思想障碍。因此,破除GDP观念无疑是一场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的观念变革。

2.破除GPD观念意味着思想范式的转变

从方法论角度看,破除GPD观念也意味着思想范式的转变。所谓“范式”,原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是指由一定的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他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也就是说,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言,其范式本质上是以GPD观念为核心、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其决定性的影响力遍及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破除GPD主义,也意味着必须破除陈旧、落后、狭隘的传统经济思维范式,建立起一种合乎人本理念要求、节省资源、低碳环保、关注代内代际利益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思维范式。显然,这种思想范式上的破旧立新,构成一场遍及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发展范式的变革,包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工作方式、消费方式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就其范围来说,横跨经济、政治、环境、资源、科技、文化、生活诸领域,涉及生产、消费、交通、能源、环保、林业、城建、房产、研发、法律、教育、公益、就业、办公等多个行业;从学科角度看,它具有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从社会工程角度看,它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因而可以说,这种思想范式的变革必然是一个有着巨大的深度和广度的一个复杂、艰难、麻烦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变革和创新的思想内涵。

观念变革完成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现实中的改革的深度和范围。只有充分完成了观念上的深刻变革,才能以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引导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制度、行为等各个层面和环节的变革。因此可以说,破除GDP主义构成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中最为关键、层次最深、影响最大的变革。

二、破除GDP政绩观须树立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

破除GDP主义是一个需要在思想和行为上破旧立新的艰难过程,尤其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起能够取代GDP主义、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需求的价值导向,这就是党中央近年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导向。201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强调性地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报告还在“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中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共中央所提出的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求,早在几年前就由中共中央提出来了,中共十七大报告就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构成我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在实践决策上的基本战略导向,构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价值导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中央制定的转型发展新时期的方针战略,有着其必然如此的理由和根据。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树立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我们时时处处都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到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一切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把不断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到首位。显然,这些偏向民生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构成科学政绩观的基本内容。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可说是在政绩观层面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贯彻,也是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依据这种政绩观来考核干部政绩,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政绩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政绩,要考查政绩是否有利于当代大多数人的利益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经济与政治、社会、环境、资源、文化诸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否有利于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等。

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在经济效益上对应的是一种不同于过去单纯经济效益观的新型效益观,即一种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诸方面因素并致力于各方面利益最优化发展的效益观,我们不妨称之为科学效益观。具体落实到经济上,它要求企业在谋取最大经济效益时,必须同时考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考虑到子孙后代以及其他生命的利益,可说是一种“综合效益最优化原则”。与传统经济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相比,它可说是增加了环境、资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限定条件,力求以最小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以及社会诸方面成本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构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等;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等;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显然,这些要求都密切关系着民生利益,都需要以民生为价值导向来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树立起能够充分体现民生利益的新型政绩观。新的政绩观应当设置出能够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能够综合考核经济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资源节约、舆论评价、群众反映等多方面情况,依此政绩观来考核干部职员的政绩。要看政绩是否有利于惠及民众、荫泽后代,是否有利于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是否为广大群众所支持和拥戴,从而纠正片面把GDP增长作为考核唯一标准的错误做法,防止“单纯看数字”、“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等作法。而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无疑能够体现这些要求。唯有贯彻奉行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才能有效破除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奉行GDP主义,以及背离民生利益要求的各种错误倾向和不良现象,切实解决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挣钱难、食品安全等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3.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政绩观构成转型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向、动力、路线方面的内在要求。这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需求结构

良好的需求结构,应该是外需与内需的有机统一。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结构主要以外需为主,内需较弱,我国出口中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愈来愈重。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在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9)颁奖典礼上的论坛演讲中指出:“中国在过去30年里边,平均每年出口的增长是GDP增长的1.5倍,如果按照不变价算的话。到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是1978年的553倍,GDP是83倍,也就是累积起来出口增长是GDP的6倍多,导致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7%。”[1]

还可以从外贸依存度角度看一个国家经济的外需拉动情况。外贸依存度目前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是用一国进出口总额除以该国的GDP。以此来看我国,可发现我国的原油、粮油、煤炭、铁矿石等各种资源性物资的对外依存度都极高。据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2010年2月所指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60%,29.9%产品出口,过分依赖国外市场。”[2]

显然,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这种依靠外需的需求结构不合理,存在着隐患。尽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依靠外需拉动曾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但美国金融危机的暴发严重影响了我国众多企业产品的出口,继续靠以前那样通过满足外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已不可能。事实上,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我国出口增长占GDP的比重就直线下降,而且美国及欧盟各国近年开始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来限制我国产品的外销,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拉动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可说是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点措施。

要看到的是,我国内需长期不如外需旺盛,主要在于作为内需主要内容的国民消费需求的欲望及消费能力都较差,其原因是复杂的,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就业、医疗、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大多数百姓的收入水平也一直较低,以致大多数国民或是不敢消费,或是无能力消费。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不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诸如就业、医疗、教育、住房、食品安全、养老金等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着力点和归宿,将民生问题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着力解决,无疑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令人民群众满意和支持,进而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扩大和拉动内需,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正如2010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服务业是当代世界经济消费结构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体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对于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来说,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服务业的对象显然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其本质和根本目标都在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因而保障和改善民生自然构成服务业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也只有从服务民生的高度来思考,才能深入认识和把握市场需要的深层本质,从而确保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生产性服务等营利性服务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而不是只为了作秀和实现GDP指标的需要,由此带来的扩大内需、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而且,随着建设“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实践的进步,绿色产业也愈来愈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的重要内容,相应的,绿色服务业也成为服务业的新领域,其服务内容就要是围绕节约资源、低碳减排、垃圾分类、废物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利用新能源等方面展开。显然,绿色服务业构成一个新的产业,但从根本来说,其瞄准的最终目标仍是民生利益,因而树立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的新型政绩观,也构成绿色服务业的基本价值导向和根本动力。

就广大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来说,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绩观作为经营管理的基本价值导向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促进企业以市场化手段来充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民生需要,切实围绕民生需要来研发新产品、推出服务新项目,促进民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有助于企业建设以民生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起诚实守信、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从人性的角度设身处地考量广大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正当需要和欲求,最大限度地为顾客提供令其满意的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有助于推动民生科技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而实现的,这种要素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优化的方向和目标。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政绩观,无疑构成促进这一转变的动力源泉。将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贯彻落实到科技创新上,就体现为民生科技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科技创新上重视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大在公共健康、公共安全、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城市发展、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创新投入,增强民生科技方面的创新实力,依靠民生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历史证明,现代科技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加速民生科技的研发、生产、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无疑构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大都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从事的都是产业链低端的产品加工,缺乏产品的核心技术专利,生产销售的产品大部分价值都被国外企业所挣去。唯有加强民生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有效增强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

同样,民生导向的科学政绩观因为更顾及百姓的实际利益和发展要求,因而在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管理创新方面,也比传统的GDP政绩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更能够使管理向服务化方向转变,实现合乎人性化要求的管理。

注释:

[1]《张维迎:中国出口占GDP比重过高》,金融界网站,2009年11月22日,http://finance.jrj.com.cn/people/2009/11/2211346504605.shtml。

[2]李毅中:《加快三网改造促进三网融合》,中国新闻网,2010年02月22日。http://www.chinanews.com/it/it-itxw/news/2010/02-22/2130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