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深处的漫步
56258200000027

第27章 正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教父哲学产生于罗马帝国后期,公元2世纪到公元6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的教义需要不断完善,犹太教教义叫《旧约全书》,基督教的教义叫《新约全书》。圣经很有意思,是一些小故事、箴言、通信等,不是系统的理论文章,圣经里面反映的教义不系统,比较零散,适合在大众中传播,耶稣讲故事,天国就要来临,犹太人灾难深重,你要弃恶扬善,迎接天国的来临。天国什么时候来临,取决于上帝,你只需要做好你的事,迎接上帝的来临。面对零散而不成体系的宗教理论,这时对其需要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改造和整理,这时,在基督教教会一些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就站了出来,担负起了这样一个使命,他们借用希腊哲学,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了基督教信仰,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于是,这些整理基督教教义的人,就被教会尊称为教父,他们的思想,就叫教父哲学。

第一位教父哲学家德尔图良生于北非,青年时当过律师,他是第一个用拉丁文撰写神学著作的人。他使拉丁文成为宗教语言。在这里,我们先谈一下宗教的语言问题。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最早的版本一种是希伯来文,一种是希腊文。后来,在埃及,马索拉家族进行了最初的整理。对圣经进行了翻译,翻译后全部成为希腊文,有72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72译本。我们注意,这是圣经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文字版本,希腊文。后来,我们知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人用拉丁语,于是,就开始了从希腊语向拉丁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应该说是早期教父们完成的。德尔图良是第一个进行这种转变工作的教父。他们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二是用拉丁文传教。这样,拉丁文就成为了基督教的官方语言。这个语言的问题后来就出现了一个障碍,什么障碍呢?神父们懂拉丁语,他们可以看圣经,老百姓不懂拉丁语,他们不看圣经,那么老百姓怎么知道圣经的呢?他们就要通过神父们的布告。到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兴起了,宗教改革以后,开始用民族语言重新翻译圣经,使老百姓也可以看懂圣经。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了圣经,后来又有了英文版的圣经。

德尔图良提出了“道成肉身”的思想,奠定了耶稣的神圣地位。我们知道,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他的地位怎么确定,这里指的不是创始人的地位,是他在神的谱系当中的地位怎么确定。耶稣传道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我是上帝的儿子,上帝是我的再生之父。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临死的时候说了七句话,叫临终七言,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在天之父你为什么抛弃我?他在神的谱系之中,耶稣说他是上帝的儿子。当你把教义系统化理论化后,你就不能仅仅这样说了,你要进行论证。怎样论证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呢?太初有道(逻各斯),道成肉身。德尔图良从这一句话出发,上帝创世纪,物质世界出现了,在此之前,上帝和道在一起,与上帝和道在一起的还有耶稣。创世之后,上帝借助于道,创造万物,生出圣母,上帝借助圣母玛利亚生出耶稣,道成肉身。当初,基督教同上帝的信仰一样,耶稣是人性还是神性,争论不休。德尔图良观点一出,廓清了这个问题,确立了耶稣的神圣地位。另外,他还指出,对上帝的认识,就是真理。对于真理,不能靠人来理解,只能靠信仰。耶稣说过,上帝是不可认识的。对上帝的信仰,对教会权威的臣服,是每一个信徒必须有的。“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所以是绝对可信的;他被埋葬后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确定无疑的。”他强调对上帝的认识,靠的就是信仰。拉丁教父德尔图良所代表的是相反的极端。世间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正因为荒谬,我才相信。”这句话虽然在他的典籍中找不到,但他确实有这样的思想倾向。在德尔图良看来,在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在哲学与教会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一切世俗的知识在上帝面前都是愚蠢的。启示不仅仅是超理性的,而且是反理性的。的确,不可理解的东西正因为不可理解才是信仰的对象,如果一切都可以得到证明,我们就不需要信仰了。

第二位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时期最伟大的教父。他生活的时代,基督教日益兴盛,罗马帝国却濒临灭亡,正处于新旧世界的转折点上。他对基督教哲学影响很大。他写过《忏悔录》等著作,写得非常好。

十七岁时,奥古斯丁赴迦太基研修修辞学和哲学,悉心钻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陷入怀疑主义难以自拔,终于在386年皈依基督教。在《忏悔录》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当时他的内心处于灵与肉的激烈冲突之中。一方面向往信仰,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欲望的纠缠:“我被这种心疾折磨着,我抱着不同于寻常的严峻态度斥责我自己,我在束缚我的锁链中翻腾打滚,想把它全部折断。”他痛哭流涕,狂奔疾走,筋疲力尽,躺倒在一棵无花果树下责问自己:“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又是明天!为什么不是现在?为什么不是此时此刻结束罪恶史?”正当他满腹心酸,痛哭不止的时候,突然耳边响起清脆的童音,并反复吟唱:“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感觉那是上帝的命令,于是立刻起身回到花园中的桌边,拿起桌子上的保罗书信集,随手翻开念道:“不可耽于酒食,不可溺于淫荡,不可趋于竞争嫉妒,应服从主耶稣基督,勿被肉体驱使而恣肆情欲。”读到这里,奥古斯丁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奥古斯丁皈依基督的经历,被基督教史上传为一段佳话,称之为“花园里的奇迹”。

第一个观点:上帝和人。他的神学是对上帝神性的论述。首先,他提出了上帝的创造性。人从有中创造,而上帝是从虚无当中创造世界。其次,上帝的永恒性。上帝不存在于时间当中,上帝是全善的,即最完善的善。邪恶就是善的缺乏。全善的上帝怎么创造了一个充满邪恶的世界呢?奥古斯丁说,不对,上帝创造的世界,之所以有恶,是因为人没有追随上帝,人为什么没有追随上帝呢?因为人有原罪(人本身有一种不完满性,弊端)。恶不是上帝创造的,是人做出来的。恶是对善的缺乏。

第二个观点:三位一体。上帝只有一个,但有三个位格(程度不同的三种位置)。圣父、圣子(耶稣)、圣灵(教会)。上帝本身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他提升了圣子圣灵的地位。耶稣不是木匠是上帝,教会的话就是上帝的话。

关于人的问题。奥古斯丁对人生充满失望。没有什么比人的处境更加悲惨的。尘世间到处是瘟疫、屠杀、流血,充满罪恶,人生很悲惨,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这种人生困境一点解脱的办法也没有。人为什么有这么悲惨的命运呢?这是人的原罪带来的。由于原罪,人生来就是罪人。怎么办呢?还有希望,这个希望就是追随上帝,只有追随上帝,才能摆脱苦难。摆脱苦难不是说我们就没有悲惨的命运了,而是心向上帝后,人们就会从苦难当中解脱出来。你仍然是悲惨的,该得的病还得得,该挨的饿还得挨,但心灵就解脱了,净化了,你就不再感到苦难了。其实就是对苦难的理解不同了。这说明了基督教的本质:宗教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宗教不能带给你实际的好处。瑞士著名的学者奥士丁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只有一点,如果是指望从你的信仰当中获得实际的好处,这就是迷信。想通过信仰达到心灵的净化,这就是宗教。通过宗教,命运无法改变,但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求得解脱。

第三个观点:上帝之城与城市之城。城市之城就是指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它充满了罪恶,这就是人类的现实社会。而上帝之城则是神的世界,是永恒的幸福,是教会。人必须在城市之城中生活,但是你应该心向上帝,城市之城因为法律不完善,有罪恶,人应该心向上帝,要服从教会的指导,以教父为榜样,才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城市之城要服从上帝之城,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教会的权威,使其对世俗社会的一切有所指导,而城市之城的社会政治应该遵循教会的指导。他的这一学说,为中世纪教会凌驾于社会政治法律之上,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