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深处的漫步
56258200000045

第45章 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

叔本华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哲学家。他的身世和家庭生活,特别是他父亲的自杀,对他后来悲观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无关系。叔本华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但却自杀了。他母亲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交往甚密。从小,他的父亲就向叔本华灌输一种四海为家的思想,教他阅读“世界这本大书”。叔本华毕生深爱着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很深,最后关系破裂。由于他和母亲恶劣的关系以及他的爱情生活的波折,他对女性的态度多呈愤抑和抗拒之势。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所以,他的一生过着衣食无虞的生活。

在谈到叔本华时,我们先得了解一下西方非理性主义是个什么东西。非理性主义是19世纪在西方兴起的一股强大的哲学思潮,当时与思辨哲学、实证主义三分天下,成为影响20世纪思想、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主要哲学流派之一。他们所关注的是人,直面的是人的生命。他们敏感而悲观地透视了19世纪人的生存状况,勾画出痛苦、恐惧、颓废等等抗拒着一切理性乐观主义的人生常态。他们“发现”了个人的肉体、欲望和意志不可遏止的力量,也觉察到思辨理性、日常伦理和流行信仰的软弱与空洞。他们洞察到“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这一现代性的本质,由此痛恨一切蔑视个人、扩张理性、驯顺肉体的思想体系。在他们看来:“理性的乐观并没有让人摆脱芦苇般的脆弱,理性的进步反而凸现了灵魂深处的焦虑和不安。思辨理性的自负往往蜕变为冷酷无情的夸张,工具理性的扩张常常把个体变成了可以拆卸和操控的机器乃至机器上的部件,价值理性的律令倒使个人的生命无力负载如此沉重的崇高。”

叔本华作为非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对哲学形而上的思考具有高度的自觉,他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就已出版了个人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但这本倾注了他主要思想精华的煌煌大作,在当时竟无人问津。在柏林大学教书时,他曾经试图同当时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格尔分庭抗礼,但事实给了他无情的一击。面对他开设的哲学课上空无一人的教室,他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后来,直到时隔29年之后,他的著作才得到了思想界的广泛认可。当然,叔本华的哲学后来之所以受到欢迎,这里有一个深刻的社会大背景在里面。叔本华的哲学所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不仅仅是当时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领域的深刻危机的反映,而且,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之中,亦有其根源,只不过在理性主义主流的浪涛声中听不到它的声音罢了。在西方文化中,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灵魂与肉体始终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随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形而上学的日薄西山,原本涌动于理性主义历史长河下面的“暗流”终于冲到了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这个振聋发聩的命题是德国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的核心观点。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是“生命哲学”的开创者,他对人间的苦难极为敏感,他认为,作为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回答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原问题,而真正的本质、本原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入去寻找。他继承了康德关于物自体与现象的区分。他认为,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他说:“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而这里的意志,所指的正是人的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生存(生活)意志,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对此,他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明白:对于“认识”而存在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叔本华认为,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也就是意志。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之为“生命意志”。由此叔本华进而推论出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整个宇宙同人一样,意志无所不在,“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对于意志世界只能通过非理性的直观方式才能认识。理性永远无法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意志既然是自在之物,是这世界内在的涵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映意志的影子;那么,现象就会不可分离地伴随意志……”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其本身就意味着痛苦。由此得出,人的生存意志表现在人总是为了生存而不遗余力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但人的欲望又是无穷的,原来的欲望满足之后,新的欲望又产生了,人又必须为满足这些欲望而奔波。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痛苦,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欲望得不到满足是痛苦,欲望完全满足了,人又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同样也难免于痛苦。同时,叔本华还进一步论述了痛苦的层次性。他说,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显著。比如植物,在他看来是没有痛感的,低等动物有,但不是很强。而脊椎动物因为有完善的神经系统,所以它们的痛感就强,到了人,痛苦就达到了顶峰。再看人类,它的痛苦也可以分出三六九等来。智力发达的人痛苦就会多于不发达的人,高智商的人,越是聪明的人,那他的痛苦也就越多,弱智者无所谓痛苦,个性越显著的人,欲望也越强烈,痛苦也会越多,天才的痛苦最多。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这一状态无法改变,因为生命本身是一个欲望的负载,人又必须要为满足这些欲望去奋斗,去努力。幸福只是瞬间的感觉而已。感觉转瞬即逝,剩下的只是空虚和无聊。

“人生本来苦恼已多,再多一次又如何!”叔本华说,“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娱”。人越是抱有某种理想和目的去生活,那就意味着你的意志越强烈,那么你的痛苦肯定会越多。生命的意志是痛苦的源泉。而要想摆脱痛苦,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弃绝意志。抑制欲望。在生活中你也许会发现,那些什么都不多想,什么都无所谓的人是最快乐的。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无求就快乐,再进一步说,人到无求就幸福。当一个人去除一切现实生活和现实理想的目的,抛弃一切理性和科学的观念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一切道德规范,进入无我之境时,也就是艺术直观中的“自失”之境,也就达到了佛家所言的涅槃境界,从而进入意志世界。无欲之路必须以直观为先导。这里的直观,亦即佛家和道家所言的“悬鉴”“坐忘”“心斋”等,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

我们为什么痛苦?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欲望。意志是不服从理智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意愿和动机。有许多事情是下意识而为的结果。“人只不过是意志的工具,生活对人是折磨和苦难。”就拿性欲来说吧。叔本华认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坚决的表现。“性欲的满足等于延长个人有限的生存时间,等于把生命肯定到死亡之后,肯定到无限期,结果新的生命又犹如一架上紧了发条的‘人生之钟’,重又开始了痛苦的历程,如此循环不息,因此,性的满足犹如写给生命的一张‘卖身契’。”所以,自愿放弃性欲就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中国佛教中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断绝欲望,首先是性欲,不近女色。人为了达到超脱一切痛苦的神圣境界,就必须不断地忏悔,不断地自苦,以此来抑制、降低、直至灭绝意志,最终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走向心如死灰和虚无寂灭。这也是导致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最终走向虚无主义。尼采作为非理性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能够从叔本华的虚无主义中超拔出来,以强力意志和超人梦想从“虚无”走向了“超越”。尼采在宣布“上帝死了”,颠覆了传统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和启蒙主义文化的同时,不但进行了价值的重估,而且还进行了价值的重建,树起了高扬强健生命的强力意志哲学的大旗,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里,我要重提的是叔本华的一句名言:“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这两句话其实有相通之处。对于有强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物质享受、荣誉、地位、金钱等在常人都想得到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并不值得追求。超然物外,对于世俗中的人,可能要求过高了,不太现实。但从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心灵的快乐来说,我们还真得读一读叔本华的人生哲学,这样,我们就会懂得,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主要取决于心灵的力量,而非物质财富的占有。取决于我们是什么而不是我们有什么。命运给予我们的东西一般只意味着我们有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样的改变主要还是来自于精神层面,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与快乐。

记住叔本华,向快乐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