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西方哲学强调知识、重视理性,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却表现出一种否定知识、蔑视理性的倾向,这就是非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同宗教合流,宣扬宗教神秘主义;一种是向理性挑战,反对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颂扬神秘的直觉、内省、意志甚至下意识,否定哲学的认识作用,强调哲学无非是个人的感受和体验的产物,是个人意志的表现。属于前一种形式的反理性主义流派有新托马斯主义,这是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活。还有人格主义,这是一种把上帝作为最高人格来宣扬的新神学。属于后一种形式的反理性主义流派有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
这里,我要介绍的是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尼采。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战栗,而此战栗的最后意义尚未被估价出来。这话一点都不过分。我们说,尼采的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它改造了许许多多构成西方思想遗产的观念和价值——如理性、上帝、自然、时间、宗教、德性等。20世纪初的诸多思想家和艺术家,在他们不朽的经典中都能找到尼采带给他们的灵感和观念。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萨特、福柯、雅斯贝尔斯……他的影响不止于思想家,还有一大批文学家也忝列其中,如托马斯·曼、萧伯纳、黑塞、鲁迅等。尼采主张意志高于理性,意志是宇宙的本质,它可以支配一切。尼采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和人道主义影响而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创造新价值。他把尊崇理性的欧洲哲学传统看成是一种弊端,要从非理性主义方面谋求出路。他认为,以往的古典的理性主义的哲学有一个缺陷,就是只注重探讨理性同世界的关系,而把人的感受、情绪、心理、意志等放在视野之外,而他要克服这种哲学的弊端,把一切同个人相联系的精神因素当做哲学的主要对象,要求哲学不仅应探讨理性同世界的关系,而且也应当研究个人的感受、情绪、心理、意志等精神现象。
纵观尼采的哲学,其主要命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上帝死了!”,二是酒神精神,三是超人哲学。
根据强力意志的价值标准,尼采批判了西方文明的全部。尼采要对一切价值重新评估,他对传统的宗教、道德、哲学、艺术等所有的西方文明的价值(真、善、美)采取绝决的态度,加以彻底的破坏,推倒前人设立的一切偶像,首先是上帝这个偶像,他宣布:“上帝死了!”
我们说,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神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从西方文化的源头你就会发现,在西方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孤零零地面对着上帝。即便是在上帝这个基督教的核心概念尚未产生之前,古希腊人就已经用“神”这个概念来表达相同的敬畏了。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科学探索,人都无法逃避外在的精神指引力量,而这个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在控制和影响着人的生存的无形力量,到了中世纪,就摇身一变,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上帝”。人们都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生活,人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与上帝无限的存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根本。
上帝作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存在了2000多年,他的存在给尘世中受苦受难的人们以虚幻的精神慰藉,也让不幸的人们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所以,老百姓说,上帝不能死呀,不然,我们还怎么活下去?
然而,有一个狂人,他举起了手中的铁锤,砸向了千百年来人们安身立命、寄托精神和向往的偶像。他宣布:“上帝死了!”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回荡在欧洲大陆的上空。这个狂人就是尼采。在尼采看来,上帝的存在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装”,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他认为,由于人长期活在上帝的阴影之中,人才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他杀死上帝的目的是为了解救那些被蒙蔽在阴影里的人们,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在人生的舞台上,人才是真正的主角,而不是上帝!
尼采杀死上帝,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在世俗的人们看来,上帝死了,人们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人们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如被抛入荒原之上,无所归依,茫然不知所措。这表现了人性的懦弱和生命的卑微。与此同时,我们说,上帝死了,作为人自身解放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再没有任何顾虑了,摆脱了外在的束缚和禁锢,人成为舞台上真正的主角,人生的大戏拉开了序幕,扮演怎样的角色,实现怎样的价值,自己说了算。自己的人生自己设计,自己的道路自己去走,好坏皆由自定。
我们说,人的一生是生命历险的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我们不论输赢,结果都将是一场虚无的表演。在尼采这里,他对人生的虚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消极的虚无主义,就是彻底的悲观主义和颓废主义,它因虚无而彻底否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本身;积极的虚无主义,它不仅敢于面对人生与世界的虚无而且能够战胜这种虚无,成为人生和世界的主宰。”这恰恰是他强力意志和超人哲学的根据。
酒神精神是尼采对希腊艺术精神进行哲学概括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与日神精神共同塑造了希腊艺术的气质。它们虽然都根植于人的至深本能,但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向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发起挑战的第一部著作。他指出,苏格拉底主义是希腊消亡的工具,是典型的颓废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反理性思想的犀利和深刻。在这部著作中,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论乐观主义,对苏格拉底式的理性、知识和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否定。他认为,“这种由理性主义所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根本错误是限制和扼杀了每一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本质。因此,为了使人的本能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被理性主义神圣化的旧观念,以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以肉体崇拜取代精神崇拜”。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找到了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作为塑造希腊艺术气质的共同体,对其特质进行了分析。他以醉境和梦境分别形容酒神状态和日神状态。酒神精神是指与日神精神也就是理性精神相对的,强调一种神思、天才、狂歌式的非理性的精神。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舞蹈。日神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而酒神则代表真实、破坏、疯狂和本能。虽然它们都根植于人的至深本能,但作用并不一样,意义也不相同。酒神精神来源古希腊的酒神祭。在酒神祭中,人们打破禁忌、放纵欲望,解除一切束缚,复归自然。这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非理性状态。“酒神状态的迷狂,它对人生日常界线和规则的破坏,期间,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淹没在其中了”,是一种狂热、疯狂的快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消弭。酒神精神象征的是浪漫主义、音乐和表演艺术。尼采对酒神精神是十分推崇的。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同样认为,艺术的创作主要源于酒神精神,他一生所追求的就在于纯艺术性的、超越物质层面而永恒存在的美,强调艺术的自觉性、至高性。他认为,艺术的创作就要求一种天才来达到这种超越之后的永恒,一种艺术的无用。也就是否定了艺术的功利性。艺术是天才的产物,艺术家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之中,也就是进入了一种酒神所造就的幻想世界。因此,他的创作是一种迷狂状态,沉醉状态。他们是在借神来之笔,创造属于神来的产物。尼采把酒神的激情转化为哲学的激情,使之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他强调生命的强力意志。酒神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是一个个人的生命与世界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世界,人性的深处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人也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尼采在自传《看哪这人》中,抛弃了早期的悲观情节,并在《自我批判的尝试》中告诉读者要“热爱生命,肯定生命,即便在其异常艰难的时刻”。这为他的超人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超人”是尼采在“杀死”上帝之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尼采所宣称的“超人”是在他宣称“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超人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和流行的道德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在尼采看来,超人就是权力意志。“凡有生命,便也有意志:但不是求生存的意志,而是求权力的意志。”在尼采的超人哲学中,他所指的“超人”,不是现在的或历史上伟大超凡的人物。如果把“超人”理解为这样的人物,本身就已经错了。尼采之所以在西方哲学史上备受争议,成为20世纪以来被误解最深的哲学家之一,原因即在于此。尼采所说的“超人”,是指超越于人类的一个新物种。他说:“一个更强壮的种类,一个新的类型必定会出现,它在血统和生活方面都有不同于平均化的人的状况。关于这个类型,我的概念、我的比喻是超人这个词。我们向上的道路是从物种到超物种!”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我教你们超人的道理。人是一样应该超过的东西。”他说:“人是一根绳索,系于禽兽与超人之间,凌驾于深渊之上。”
我们说,尼采在杀死上帝之后,留给人们的是什么呢?一种“无根”的漂泊感。人存在的根据没有了,人存在的意义没有了。人怎么办?这是作为社会中未定型的人无法忍受的。作为哲学家的尼采便提出了他的超人哲学。他拯救人类的方式不是安顿灵魂,寻求安宁,如基督教那样,把自己的精神完全抵押给万能的上帝,而是让人在“超人”的强力意志中寻求自我解救。但我们说尼采的超人哲学实在是有些抽象,在现实中难以找到“超人”的影子。所以,人们只能崇拜——对超自然、超理性的东西(超人)。有了这样的崇拜,在尼采看来,就已经踏上了通往超人的天梯。
我们说,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取向终究无法摆脱社会的取向。“尼采作为人当然无法改变其社会属性,他只是以抵抗社会价值为手段来实现其社会价值。”所以,我们说尼采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和痛苦来自于他的超人哲学,来自于他的权力意志。在超人不断追求权力意志的过程中,超人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越飞越远,越飞越高,他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土壤,注定就会承受空无的孤独,注定就会承担空无的代价。这个代价让尼采一个人去承受未免太沉重了,他无法忍受。因此,尼采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