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
人类之初,母传子受,口口相传,教育以最本能、最原初的形式,融合于生存、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人人普及,机会均等。人类生存的经验和对生命的感知,因而才得以一代代地传递、积累、丰富、深刻。后辈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走出蛮荒,走出黑暗,走向文明,走向现代……
教育和学习的能力,实在是上天对人类最重要的启悟。若非,地球上或许就不会有人类这种弱小但智慧的生物!
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文字逐步诞生,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久远,人类的生存能力因此得以大幅提升,产品开始出现盈余。
由于族群发展的需要,一部分人渐渐脱离生产,转变为脑力劳动者。社会劳心与劳力的分工,使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组织以早期的国家形式出现,教育开始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因而诞生。
夏、商和西周时期,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学在官府”,教育的对象仅仅是贵族子弟。
教育,开始偏离了原本人人普及的价值取向。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崩溃,学术逐渐扩散到了民间,私学由此兴起。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办学校校长——孔子的出现,使教育由“学在官府”,回归“学在四夷”。
“孔校长”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论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志向学,均可报名;而且收费合理,只需束脩十条——腊肉或咸猪肉,便可以入学,没有择校费、赞助费等杂乱的收费项目;入学手续简单,几近于无,不用提供让家长跑断腿的各种证明;学校开设科目设置科学、实用性强——礼、乐、射、御、书、数,几乎涵盖了当时的各个领域、各种职业。学生学成后可以做学者、可以考公务员、可以当音乐家、司机、会计等等,确保个个学有所长,人人就业能力大大提升。因此,一时间成为“国际”名校,从学者云集。“孔校长”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当时人口密度极低的社会环境下,办学规模可谓极其宏大,而且成才率很高。
正是“孔校长”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寻回了教育最本初的意义,并由此开启了我国民办教育历史,对我国古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甚至历史走向,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但其文化开放、学术争鸣的宽松氛围,催化了教育的剧变。私学兴起,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破土萌芽,蓬勃生长,辩驳争鸣,博采众长,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每当一统化的意识形态重建或强化时,私学教育特别是高级私学便会衰微。
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招贤纳士,兴办学校,确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逮至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诞生,其犹如一根具有神奇魔力的指挥棒,使教育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不但极大地调动起广大中小地主子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充分激发出地方官吏、社会贤达兴学设教的热情行动。
一时间,“民办学校”——私塾,空前兴盛,处处发芽、遍地开花。可是,虽然教育事业繁荣,但在“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思想影响下,考生为应付策试,编辑旧策背诵,造成学子“不学史传,唯读旧策”的学风,蒙蔽了人们以史为鉴、开拓创新的慧心。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实学教育思潮。以王夫之、颜元等为代表,倡导实学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对理学教育和八股取士发起了猛烈进攻。他们主张“实学”、“实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并积极地付诸实践。这无疑是教育原本意义和价值的回归,教育形式上的创新与发展,使这一时期的教育依稀透出近代教育的曙光。这种新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是我国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度的桥梁,对中国旧民主主义的政治变革和教育的革新,起着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会同民间财力的积聚,西方文化的涌入,思想相对活跃,促使近代新式私学炽盛。震旦公学、南开大学等一批私立学校精彩纷呈,谱写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绚丽篇章。
纵观人类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
在官学制度未建立之前,私学教育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教育任务。即使在官学制度建立之后,私学教育作为官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继续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且招生有限;而地方私学却遍布乡村,私塾学徒百倍于“廪生”。
官学系统没有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塾或家学承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私塾2000余年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普及知识、培养人才,推进历史,做出了最为巨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都已证明: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有教无类”原本意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回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建设呼唤人才,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
然而,因为国力不济,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料显示,当时中国全日制在校学生约2.3亿人,占全球教育总人口的20%,而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仅占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总数的1.5%。
基于国家财力的限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同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一统的办学模式,虽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为缺乏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退化和僵化,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左……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资产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办学,有了需求和可能。
中国办学体制改革,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势在必行!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国家政策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支持,使我国沉寂了30多年的民办教育,悄然复苏,草色青青,渐成绿色燎原。
随后,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我国民办教育从“允许参与”到“共同办学”,从“补充”作用到“共同发展”,不但争取到了管理部门的认同,更因不俗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大力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民办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实现了从复苏萌发到发展壮大的巨大转变,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满足社会教育需求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乎与此同时,国家实施“希望工程”,帮助成千上万像“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一样的贫困孩子入学,使他们能够接受教育,健康成长。而同期兴起的民办教育,不啻于又一个“希望工程”,使数以千万计的学子重拾读书的梦想,生命得以点化和润泽、活力得以鼓舞和激扬、价值得以肯定和提升,并逐步成长为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建设者。
教育关系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为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改变国家教育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这,也正是“孔校长”的梦想!
民办教育的兴起,实乃中国教育之幸,更是中国之幸!
河北省永年县育英学校,创办于1996年。
虽然,她只是中国民办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株幼苗,虽然她在环境多变、竞争激烈的民办教育土地上才刚刚扎稳根须,虽然她还不是民办教育学校中最闪亮的那一所,虽然她还在适应现代教育与自我生存发展之路上,不停地探索、挣扎,但她历经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然木秀于林,绽放出奇异的花朵,凝结出丰硕的成果,凸显出格外的景象!
她亮晶晶的眼眸里,折射出的,是整座中国民办教育的瞳瞳靓影,郁郁葱葱、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