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聪崇德——皇太极
5668500000034

第34章 彪炳史册

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逝世,第二天就将他的棺木奉安于崇政殿内,让诸王贝勒、大小群臣,“朝夕哭临三日”。当时有皇太极的忠诚属下敦达里、安达里二人自愿身殉。九月二十日,“山陵宝城宫殿告成”,皇太极的永远安息地初期工程完竣。二十一日,皇太极的棺木便由沈阳宫中移灵城外,敬安陵寝的殿内,举行盛大典礼举哀。一年后厝葬陵内地官,算是入土为安了。这座陵寝就是日后著名的昭陵。

昭陵位于沈阳城西北十里处,史称“盛京昭陵”,俗称“沈阳北陵”。皇太极生前没有预先建造自己的陵园,突然去世,诸王大臣一时也不知所措,后来工部立即找来风水专家勘察地点,最后勘舆官选择了沈阳城西北郊外的一处平地,无山无水,真是“前无沼,后无靠”的地方,作为皇太极的安息地。这件事实在不合皇陵讲究好风水的要求,因而后来为补救而“推土积山,挖土成河”,制造了人工的前水后山地貌。皇太极下葬时,一切都还很简陋,直到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初期陵园形象才备具,修建了下马木牌、石像生、陵门、围墙、享殿,种植了大批陵松。又封墓后的人造山为“隆业山”。康熙年间,皇帝下令增建大碑楼、神功圣德碑、隆恩门、方城、角楼、宝顶、月牙城、焚帛亭、石祭台、东西配殿等建筑,使昭陵更为壮观华丽。乾隆皇帝为尊敬他的这位开国祖先,又将下马木牌改为石碑,碑文以满、汉、蒙、藏、回五种文字书写,以昭永远。另外又增补了一些小建筑,扩大了旧陵区,使陵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约5华里,东西约2.6华里,总面积为12.6平方华里,形成现在的陵貌。

皇太极葬地昭陵,本是无山无水的平地,经百年经营,规模大具,四周界址共两千五百六十丈,是关外三陵中,建筑最完善的清初帝王陵寝。有人认为当初工部官员如何敢选择一处不合风水之地,作为皇太极陵寝区实在费解。三百多年前,沈阳郊外颇有一些风景优美,符合吉祥风水之处,为何不选择呢?不少人认为必是皇太极生前自己所指定,因为他要傍近宸妃,不顾风水了。

皇太极是完成其父努尔哈赤未竟之业的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短暂,却光芒四射。皇太极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这些精神财富,足以让人流连,令世人感叹。

细细想来,其精神遗产至少有十条可供我们参考。

第一条,人道精神,成功基石。作为一位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封建君主,皇太极难能可贵的拥有一种人道精神。这个人道精神,或人性情怀,抑或人道主义,始终萦绕在皇太极的身上。皇太极身上最闪光之点就是这个人道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太极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的人道精神。人道精神是他事业成功的基石。

第二条,强调和平友爱。皇太极的理想国是和平友爱的满蒙汉大家庭,没有战争,没有贫穷,耕桑乐业,衣食丰饶。他曾经说道:“迩来将士等,得无以干戈未息,厉兵秣马,从征劳瘁为苦。抑知敌国侵陵,仇怨所积,义当征伐。非彼实无罪,而我好为争战。倘我按兵不动,岂能必彼之相安无事?且盛暑严寒,朕与诸贝勒亲历行问,岂所乐为?亦出于不得已也。大小臣工,宜竭力奋勉,无生厌恶之心,抚恤士卒,精勤职业,俾黎庶耕桑乐业,衣食丰饶,共享太平,岂不快哉!”

皇太极一再强调“非彼实无罪,而我好为争战”,意思是说,不是明朝没有罪过,我们硬要打仗。我们不打,他们能够“相安无事”吗?我们和明朝战争,实在是“出于不得已”,没有办法。但是,我们的前途是美好的,那应该是一个“耕桑乐业,衣食丰饶,共享太平”的美好世界。这个理想世界,也体现了皇太极的人道情怀。

第三条,主张严肃军纪。皇太极身经百战,是冲锋陷阵的行家里手。他对军队纪律的过往及现状,都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他本人充满悲天悯人的浓厚情怀,对于无端杀戮坚决反对。两军对垒,皇太极特别强调部队纪律。每逢军队开拔,他都要重申军纪。在多次重申军纪的过程中,他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完善,最后形成了军纪“九勿”。《皇清开国方略》记道:“朕仰承天命,兴师伐明。拒战者,不得不诛。若归降者,虽鸡豚勿侵扰;俘获之人,勿离散其父子、夫妇;勿淫人妇女;勿掠人衣服;勿拆庐舍祠宇;勿毁器皿;勿伐果木。如违令杀降、淫妇女者,斩;毁庐舍祠宇、伐果木、掠衣服及离大纛人村落私掠者,鞭一百。又勿食明人熟食;勿酗酒。”

第四条,严惩违纪分子。军纪严明,还是有人触犯军纪。皇太极对于触犯军纪者,不论职务高低,一视同仁,一律加以严惩。

第五条,爱惜将士,善待生命。皇太极对部队将士的生存状态,极为关注。他经常就将士的生命问题,发布上谕,教导部署,关心将士,善待生命。

皇太极在《皇清开国方略》里说道:“朕仰承天眷,攻城必克。但所虑者,倘失我一二良将,即得百城,亦不足喜。朕视将卒如子。尝闻语云:子贤,父母虽无积蓄,终能成立;子不肖,虽有积蓄,不能守也。此时正当善抚我军,蓄养精锐耳。”

皇太极在《皇清开国方略》里又说:“太宗命大学士希福、刚林,学士占巴、武达礼传谕兵部曰:凡行军之际,克城多而我兵不损者,为上;克城多而我兵损者,为中;至克城少而我兵大损者,为下,宜罪之。”

第六条,强调学习,注重教育。皇太极反对没有文化的诸贝勒的大老粗谬论,他们说:“我国子弟虽然不读书学习,也没耽误什么事。”皇太极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没有知识文化是不行的。皇太极运用永平、迁安、滦州、遵化四城的相继沦陷,说明没有文化、不明义理的害处。明朝大凌河城之所以能够坚守四个多月,也是因为祖大寿等“读书明道理”的缘故。

第七条,有道者昌,无道者废。皇太极极为重视战争的正义性,他无时无刻地宣传“有道者昌,无道者废”的道理。

第八条,鼓励直言,支持敢谏。(天聪五年,1631年)三月乙亥朔(初一日)令贝勒大臣尽言直谏。时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之次,有议政十贝勒(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岳托、多铎、杜度、萨哈廉、豪格)、八大臣(楞额哩、达尔汗、和硕图、色勒、喀克笃哩、伊尔登、叶臣、固三台)。皇太极作书三函,分别给予两大贝勒、议政十大臣和八大臣,鼓励他们直言敢谏。

第九条,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皇太极的民族政策,继承了父汗努尔哈赤的既定国策,是十分成功的。皇太极强调满蒙汉各族相互融合,和谐相处,满汉之人,均属一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如一家。即灵魂词:“满汉之人,均属一体。”《清太宗实录》记道:“至于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役公务,毋致异同。”

第十条,理想目标,共享太平。皇太极在长期征战中,深入下层,了解底层,熟悉百姓的生活状态,深知民间的厌战心理。为了鼓励将士,皇太极在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同明朝征战的问题之后,并适时地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愿景,谕曰:“大小臣工,宜竭力奋勉,无生厌恶之心,抚恤士卒,精勤职业,俾黎庶耕桑乐业,衣食丰饶,共享太平,岂不快哉!”

皇太极的理想国是“耕桑乐业,衣食丰饶”的“太平”世界。皇太极呼吁,为了这个理想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奋斗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崇德帝皇太极是完成其父努尔哈赤未竟之业的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皇太极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军事家,也是一位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他的文治武功堪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创业君主相媲美,皇太极给世人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深思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