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天剑疑云
5721700000099

第99章 :大吃一惊

但自从替盖爷处理这些琐碎的朝廷公务以来,她深深明白了政治斗争中潜在的游戏规则,公正无私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真正的政治是不存在公正无私四个字的。

三采叹了口气,幸亏此次度量利弊,他也必须将这所谓的“公正无私”进行到底,在阿里霍孙这草包的脑子里,永远不会想到他这回真的捅了大篓子了。

“不行,此事我必须公事公办,您要是有本事,就让枢密院下发公文免除连万里的死罪,否则恕我不能从命。”

阿里霍孙软硬兼施,气得脸色发白,一挥手,亲兵将大门打开,说不得便要强行命三采放人。

三采打定了主意,只要这混蛋敢乱来,就先取他首级。

车马辚辚,河间的大小官员面如土色的赶过来,一听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而且阿里霍孙还准备和执法巡视的却薛军动手,更是出动了全城大大小小的官员、乡绅,他们特地心急火燎前来劝架。

苏杭商会门口热闹非凡,黑压压的围了许多人。苏杭大院里,河间府千户以上的官员无不磨破了嘴皮子好言相劝,一些汉人官僚引经据典,听得三采和阿里霍孙更是烦躁。

依依呀呀的吵闹和泪流满面的哭诉丝毫没有软化阿里霍孙兵变的决心。全城四千多的精兵一致全副武装,将苏杭围得像只铁桶一般。

就在此时,门外亲兵冲进来大声通报:“江东道宣慰使,张弘范大人到,江淮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忽辛到。”

三采松了口气,掌心都泌出汗来,心道来的正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忽辛便是当朝权臣阿合马的儿子,围攻苏杭的事情是由河间府的官吏连夜汇报上去的,阿合马在大都听闻后,惊怒交集,一方面严密封锁这方面上报的公文,一方面命处在景州的儿子急忙赶往河间。忽辛正要南下为忽必烈办一件大事,身负要职,若不是有父亲的命令,借他十个胆也不能私自回返,否则很有可能落一个渎职的罪名。

张弘范的铁甲骑兵立时以强大的战力控制了河间府阿里霍孙全部的军队。忽辛火急火燎的冲进来,一见阿里霍孙毛茸茸的大脑袋,二话不说就是个耳掴子,道:“这是父亲赏你的,还不下令撤兵?”

“可,可我的人还被他们扣着。”

忽辛怒火中烧,凑过身子低声对这个没脑袋的表兄道:“再不撤兵连我也保不了你了。”

阿里霍孙一听,觉得此事还有转机,赶忙下令撤兵。

张弘范吩咐道:“有劳平章大人了,但此事我还是要公事公办,来人啊,拿下阿里霍孙!”

“这……”忽辛处境十分尴尬,赔笑道,“不知将军能否通融通融,暂时先不拘押,等朝廷的公文下来再说。”

张弘范想了想,道:“自然可以,不过就看看平章大人会不会办事了。”随后拉着忽辛来到临时搭建的棚屋处,请忽辛坐下。

徐桑雨早就醒了,刚才正要调息内力,一听有人前来,赶忙从帐篷的一处边角钻出去。伏在不远的草丛中。唐剑门中有一门百步谛听的功夫,能在百步内度量一个人功力的强弱。

徐桑雨使出这门功夫,隔着篷布,发现帐篷中的两个人中,有一个人的实力非同小可。

当下紧闭呼吸,四下观望,腰中一摸,自己的兵刃竟然还在帐篷中。一阵心痛,但此时除了等待时机没有别的办法。

三采得到张弘范的指示,一同进来。她谨慎的查探了四周,发觉徐桑雨不见了,心神荡漾下,竟然有些失望。

随后草草的查看了一番,放下帐幕,禀告无人偷听。

徐桑雨庆幸三采没发觉他,小心翼翼的将耳朵贴在帐幕上。凝神静气,很快到无人无我的境界,只留神棚中的对话。

二人面对面的坐着,忽辛有事相求,表现得很谦卑。张弘范老成持重,不住的旁敲侧击,想法设法打听出他所要的东西。

忽辛有着普通下级军官的经历,当过百夫长,鲜明的菱角显得饱经沧桑而处事内敛,很有他老子阿合马当年的派头。在张弘范的记忆中,阿合马就是个精明的商人。

和精明人打交道是最不需要将事情说得很清楚的,因为看着忽辛胸有成竹的样子,想来他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果然,忽辛从胸口拿出一封手札,上面金漆火印,显然没有被人动过。

张弘范道:“就是这封信?”

忽辛道:“怎么?大人不信?现在我父子两的前程把柄都落在你手里了,我自然也就不好隐瞒什么。”阿里霍孙这件事一旦走漏出去,忽必烈必定会龙颜大怒,到时候阿合马很可能因此得到他的猜忌,在朝中的势力必会大大减弱。

但忽辛知道,只有联合伯颜手下这批人,取得他们的好感,强强联合,才能挺过这次危机。

阿合马名义上与孛罗,战无极同一阵线,说实在也就是表面功夫,私底下斗得不可开交。孛罗等人很可能利用河间这件事趁机发难。

唇亡齿寒,他张弘范不会不知道此事的后果。

张弘范拆开这封信,一见上面的内容,不免大吃一惊。这封信是发往湖广行省的阿里海牙,命他即刻北上,接管灵州至葱岭大范围西北疆域的军事辖区,那里一向都是南征名将来阿八赤的辖地。西北一地向来是帝国的敏感之处,葱岭以北便是窝阔台汗国与伊利汗国的交界处,虽然同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但他们早就对忽必烈占有肥沃的中原土地深深不满.而且忽必烈的汗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那通过一系列的同室操戈得来的汗位并不能使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信服。诛除弟弟阿里不哥的势力,那些人多数是西征的功臣,在蒙古部落征战时期就随着成吉思汗鞍前马后的功臣,有些还是看着忽必烈从小长大的。同室操戈,流血漂橹,忽必烈的雷霆手段下,使得他的皇位不知沾了多少同族人的鲜血。

他的汗位不是由蒙哥的钦封,所以争议很大,尤其这些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厉兵秣马,鲸吞了周围的一些小部族,以及在几次的钦察汗国的较量中大败对手。实力的空前强大让海都对东方传说中的黄金之乡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欲望。

蒙古人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恐怕和他们骨子里的狼性分不开,因为在狼的词典里,只有占领着最广大的土地,才能保证子孙的繁衍,食物的充足。

再加上金帐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等大大小小数十个部族的支持,他的野心更加飘飘然,这些人不无想从忽必烈的的土地上分得一杯羹。再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借机让海都这条恶犬染指的方向转向东方,他们好坐山观虎斗。海都那精明的军事头脑与手下身经百战,如狼似虎的百万军队无不是这些人的噩梦。

张弘范没来由的心潮澎湃,他从信中嗅到了许久没见的战争气味,身为一个军人,就当马革裹尸,血染沙场,一个百战名将最大的悲哀是什么?那就是没有战争,没有对手。

灭宋之后,他的军事才华就如同困在泥沟中渐渐腐烂的渔船,他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如果不能参与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那这一辈子也就与战争无缘了。

海都的天才他早有耳闻,不止一次的在梦中和那样的军事天才一较高低,那是他想如今最大的渴望,超出了现在的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那些都是屁,在一个真正的英雄眼中,只有战争,只有对手,才是他最想得到的。

想得到这个机会的不止他一人。

得到风声的元庭各大将领无不自动请缨,托关系,送金银,日日夜夜在宫门外求见忽必烈,就想参战。

帝国如今有两大战事,一是征伐扶桑,这块大大的肥肉,忽必烈交给了身世显赫,功勋卓著,与忽必烈关系亲密的阿塔海。现在与海都即将开战,谁不想借这个机会再现辉煌?

看着张弘范兴奋而失望的样子,忽辛觉得机会来了,笑道:“在下以为此事还有转机。皇上不一定真的让阿里海牙挂帅出击。”

“哦!”张弘范来了兴趣,急忙催问原因。

忽辛道:“阿里海牙此次任调的是宣政院宣慰司都元帅府,名义上管辖吐蕃大小官员,其实将驻扎在西宁,兰州一带。名义上同调西北各路兵马,其实也就是监管。真正的统调权还没到他手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朝廷对海都之战的真正人选还没确定。阿里海牙此去只不过是掩人耳目,整饬军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皇上以及手下的谋臣们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张弘范点点头。

“而且大人难道没看出来么,皇上哪次选将的时候,会这么明目张胆,弄得人尽皆知?所谓兵者轨道,这样的瞒天过海,不正是做给那些早就混进大都的探子们看的么?

所以我认为,阿里海牙此次只不过是一个幌子,退一万步想,就算是出征,也不一定只让阿里海牙单独上阵吧?伯颜将军日益老迈,阿术有伤在身,他们两位虽然资历足够,但身体却已经不行。

阿里海牙却没有那样的资历,威望,以及,像将军这样的天才。所以为了慎重起见,皇上绝对会再次挑选人员。”

一席话下来,将张弘范说的火热,能够再战疆场的希望之火又被点燃了,只是怎样才能轮到自己?自己毕竟是个汉臣,汉臣的地位那是极为低下的,在这个蒙古人一统天下的时代,要想建立功勋,又岂是那么容易?

他从小便投身军旅,熟读兵书,不止一次的梦想成为卫青,霍去病,侯君集,李靖那样为圣主明君开创千古帝业,名扬青史的人物。远征西域,扬我中华国威那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现在机会来了,他千方百计的去争取,无论让他付出怎样的代价,他都必须要成为这次海都之战的人选。哪怕就是让他当个先锋官他都情愿。

张弘范转念一想,觉得想干成这样一件大事,离不开朝中有实力的皇亲贵胄。阿合马的女儿便是忽必烈最宠爱的妃子,他的亲属遍及朝中内外,势力不可谓不大。如果能得到这两父子的支持,再加上伯颜,阿术的一力推荐,力排众议,得到这件万世称颂的功绩那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