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道德经
57440800000015

第15章 无状之状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2],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3],故混而为一[4]。其上不[5],其下不昧[6],绳绳不可名[7],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形,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8],能知古始,是谓道纪[9]。

【注释】

[1]夷:连同下文中的“希”和“微”,都是老子描述“道”的不可感知的本性的专门用语。

[2]搏:触摸的意思。

[3]致诘:追问。

[4]混:混同。

[5]皦:明亮。

[6]昧:晦暗。

[7]绳绳:渺茫之义。

[8]执:根据,把握。御:驾驭,利用。

[9]纪:纲纪,规律。

【今译】

看它却看不见,这叫做“夷”;听它却听不到,这叫做“希”;摸它却摸不着,这叫做“微”。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究,因此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也并不晦暗,渺渺茫茫不可名状,又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叫做无状之形、无物之象,叫做若有若无的“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见不到它的尾。把握早已存在的“道”,可以用来驾驭当前的一切,也能够了解最为古远的开始,这就是“道”的规律。

解析

神秘不可捉摸的道

在这一章,老子继续描述了大道的玄妙之状:“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希”、“微”,都是老子为了描述“道”的样态而采取的专用名词。总而言之,这三句指出,“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能看得见日月星辰的运转,但是,对支配它们运行的内在规律是看不见的,这就是简单的“夷”;我们可以听到莫扎特、贝多芬的美妙音乐,但是,对音乐之所以美妙的内在原因是听不到的,这就是简单的“希”;我们可以触摸到桌椅器物,但是,对于它们内在的原子结构是摸不着的,这就是简单的“微”。老子描述的“道”,更在这些简单规律之上,它是世界的本源,包容着万事万物,是超越所有运行规律的最大规律,所以,更是看不见、听不到和摸不着的。接下来,老子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意思是,“夷”、“希”、“微”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究,因此它们是浑然一体的。这实际上指出,“道”乃一体之“道”,却又能够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变化都是本源于“道”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这是在接着描述“道”,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也并不晦暗,渺渺茫茫不可名状,又回到无形无象的原始状态。而“无状之形,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我们现在将模糊不清的状态称作“恍惚”,即源出于此,只是字序变换了一下。这个“惚恍”,与前面所提到的“夷”、“希”、“微”,名号不同,但所指为一,说的都是“道”的不可感知的特点。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接着说,“道”啊,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见不到它的尾。孔子见老子之后,就对他的学生们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飞着的鸟能够用箭去射它,游着的鱼可以用线去钓它,跑着的兽能用网去捉它。如果说到龙,我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了,因为龙是乘风腾云上天的。我今天看到了老子,才知道他大概就是龙啊。”孔子对老子的看法,与老子对“道”的看法颇为类似。也就是说,道就像神龙一样,首尾都不可见。至于把握运用它,那就更难了。

上面所有这些描述可以总括为一句话,那就是,“道”是神秘莫测而不可形见的。这与老子在前面的章节中所言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湛兮似或存,无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以及后面的章节中所言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等提法都是一脉贯穿的。

那么,老子为什么如此反复地强调“道”的玄秘色彩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个概念,而“道”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道”是具有超越性的,这从开篇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之中就已经表现出来。正是因为“道”具有着超越性,它才能够涵盖世间的一切,才能够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才能够在道家的学说范畴中占居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以说,“道”的玄秘特质是老子学说的根本,老子所阐说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老子不惜在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中颇费笔墨,大书特书,“道”是如何的玄妙,是如何的不可知解。

其实,老子反复言说道的神秘性,运用各种事物来打比喻加以说明,正是想让后来者深刻体察道的本质,全面理解道的无所不在,广泛认识道在万事万物中的具体体现。目的只有一个,让后人理解道,循道而为,获得解决问题的高度智慧和圆满幸福的人生。

把握大道,驾驭一切

对“道”的玄秘尽情地描述了一番之后,老子说出了本章最为重要的一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握早已存在的“道”,可以用来驾驭当前的一切,也能够了解最为古远的开始,这就叫做“道”的规律。

老子刚刚说过,“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可是这会儿却又提起“执古之道”,“执”,也就是把握的意思,既然“道”是无形无象的,又如何来把握呢?在下一章,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所谓“善为士者”,也就是“善为道者”,“道”是不可感知的,但是它能够从“善为道者”的身上得以体现,“道”既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在,它不能够通过感官来认知,但却能够通过心智来体悟,若非如此,“道”也就无从讲起了。

这里有似乎一对矛盾,老子强调道是神秘而难以知晓的,但他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言下之意,道是可知的。其实,二者并不矛盾,难知不等于不可知。说道难知,旨在强调感知道、体悟道、把握道是有条件的,它需要人们一方面体察万物,在实践中总结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深入修道,在静思中进行超越性思维。

要想把握大道,应该有对社会全面的观察和深入实践的精神。所谓看破红尘,首先应该从红尘中滚过;能视金钱如粪土,必须自己曾经拥有过。没有观察实践,很难超越与超脱。古人云: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也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有苦也有乐,只有在苦与乐交替的反复磨练中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知修道中既要有确凿的信念,也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遇到值得怀疑的事就要去仔细求证,只有这样,才能悟得真道与大道。

悟道要有超越性思维,它要求我们要保持平淡天真的心态。庄子和东郭子探讨过有关道的问题,庄子说:“道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让我们顺任变化,无为而处吧。恬淡而宁静,漠然而清虚,安豫而闲适。我心志寂寥,不知去向哪里,也不知返归何处,来去都不知道哪里才是归宿。驰骋在虚旷广漠的境界里,不知何处是终极。大道与万物是没有界限的。万事万物之间虽有区别,那也只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差异;万物之间,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区别的。这些有界限的事物中,包含了无界限的道。至于说到充盈空虚,衰败灭亡。是道使万物有充盈空虚,而道自己则无盈虚;是道使万物有衰败灭亡,而道自己却无衰亡;道使万物有始有终,而自己则无始终。道使万物有聚合有离散,而道自己则无聚散。”

修道悟道,要静心沉思。明朝的洪应明也曾说过:“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意思是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安定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才能体会到人性的真实面目。他还说:“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说人只有在宁静中才会心绪像清澈之水,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在安详、闲暇的气度中才会发现人的真正灵魂;人在淡泊之中内心才会平静安适,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由此可知,要想观察和体悟真正的世界大道和人生正道,静、闲、淡是最好的方法。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只有那些心情恬静的人能够欣赏到;水涨水消,草木荣枯,只有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掌握其中规律。江河流水,白云出岫,在这种景观里,人们才能悟出从有我进入无我境界中的玄机。修道也是如此,大道无处不在,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去发掘和领略。而人心往往会妄动,妄动则会失真。只有摒弃所有杂念,静坐凝思,才可以体会到真正的妙境,感悟到道的真正妙机。

老子认为,“道”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如果能够把握这原本就存在的“道”,就能够用来驾驭当今的一切。不是有句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儿”吗?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看似新事物层出不穷,可那些无非是表象的、形式的变化,而其内容、其实质,则是相当稳定的,因此,人类历史是可以进行前后观照的,“以史为鉴”的说法就是源出于此,而人们研究历史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