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5797900000005

第5章 开启你的经济学之旅 (4)

杨振宁曾在芝加哥大学做实验物理的研究,然而他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顺利。虽然师长们对他的见识非常欣赏,但缺乏动手能力成了杨振宁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被母亲纠正过来。关于他的笨手笨脚有个笑话:

杨振宁小时候曾用泥捏了一只鸡,拿给父母看,杨武之夫妇为了鼓励他,夸奖说:“这个藕做得真不错哦!”而在芝加哥大学,“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话,更是一直流传至今。后来,在导师特勒的建议下,他转攻理论物理学。1957年,因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较优势的意思是说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有比较优势。对于杨振宁而言,实验物理并不是他的强项,研究理论物理才具有比较优势。杨振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经济学上,比较优势主要是用来衡量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否则一个人就会在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人将在另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只要两个人有不同的机会成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以低于自己生产时的机会成本的价格得到一种物品,而从贸易中获益。这些利益的产生是由于每个人集中于他机会成本低的活动。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差别产生了交易(交换)的好处。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付出的代价比自己独自生产时的费用小,就永远不要自己独自生产。例如,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

正是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

【知识链接】比较优势理论的来源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用石头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做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做礼金!近年来有些贪婪的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狗牙,用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因此曾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最令人感到奇怪而有趣的,也许是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居民的石头货币了。那里每一枚货币叫做“一分”,但这样的“一分”,绝不可以携带在身上。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一个圆形石头,中心还有一个圆窟窿。按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和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有的价值高的“分”的直径大到5米。这种货币是用石灰岩的矿物——文石刻成的,但雅浦岛上没有文石,当地人要远到几百里外的帕拉乌岛把大石打下,装在木筏上运回。单是海上那惊险的航程,就要历时几个星期。

巨大的石头货币,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不怕盗窃,不怕火烧水浸,经久耐磨,缺点是不易搬运,携带不便。在当地的交易市场上,买主必须要把货主带到石头货币旁边察看成色,然后讲价。

由于石头货币不易搬运,人们卖掉货物换来的货币,只好打上印戳,让它留在原地,作为自己的一笔“不动产”,无论如何这都是自己的财产。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是货币。世界上除了我们所认识的常用货币外,还有一些新奇的不为我们所熟悉的货币形式。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接受的物品。比如一只羊换两把石斧、一把石斧换三两盐,在这里石斧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在人类早期历史上,贝因为其不易获得,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贝”因此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财”等,都有“贝”字旁,就是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上193个独立国家和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

【知识链接】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具体执行所达到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种。

三个和尚没水喝——外部性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说的是一个庙里原来有一个和尚,他自己天天去挑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两人每天一起去抬水喝;等第三个来了以后,因为三人分工不均,结果谁都不去打水,大家都没水喝。

由此可见,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会对其他的个体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经济领域尤为明显。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会对外部产生影响,比如说,汽车运输必然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形成改善环境的结果。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

外部性效应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对旁观者造成了损失或者福利的情况。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

如果给旁观者带来的是福利损失(成本),可称之为“负外部性”;反之,如果给旁观者带来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则可称之为“正外部性”。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说是正外部性的特例。

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里面蕴涵着外部性原理。假使其中一个和尚去挑水,其他两个和尚必将享受不挑水而直接喝水的福利,也就是说这两个和尚得到了正外部性。假使其中两个和尚去抬水,剩下的那个和尚也将享受不担水而能喝水的福利,也就是说这个不担水的和尚得到了正外部性。正是因为总有人能“不劳而获”,参加劳动的和尚必定都希望自己不劳动而直接获得福利。于是,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广泛存在的。生产中养蜂人放蜂使果农收入增加,企业的技术发明被其他企业无偿使用等,都会产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厂向江河排放污水就会有负外部性。私人消费也会产生外部性,如吸烟、开车都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半夜放音乐给邻居带来的噪声等,都产生负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者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知识链接】科斯定理

这个定理是以提出这个定理的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生活中的黄金搭档——帕累托最优

春秋时期,鲁国非常弱小,有很多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为了振兴国力,鲁国国君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沦为奴隶的同胞,可以先把这个奴隶赎回来,回国后国家给予报销赎金。

孔子有一位学生子贡,家里比较富裕,他曾多次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而且事后并不去找国君报销。子贡觉得自己是在施行老师的“仁”,他为此还非常得意。

孔子知道了此事,却批评了子贡:“我知道你追求高尚,也不缺钱花,可是这个补偿你一定要去领。现在你掏钱救人,受到社会的赞扬。但是从今以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赎人呢?如果赎了人,回国后还去不去找国君要钱呢?不去找国君,自己会损失一大笔钱;如果去找国君,别人又会拿你来讥笑他。这样一来,他们再看到身为奴隶的鲁国人就会装作没有看见,你的行为正好是阻碍解救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根源!”子贡听完老师的话,顿感羞愧。

还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位学生看到有人掉进河里,于是他把遇难者救上岸来。被救的人为了表示感谢,送给孔子的这位学生一头牛,学生收下了。孔子对这个学生的行为大加赞赏,因为这会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的行为,暗合了经济学原理,这两件事体现的正是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理念。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一旦达到了这种理想状态,想要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就必定要使另外某个人的境况变坏。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得到是以他人的失去为代价的。

鲁国原有的制度其实已经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人们开始积极赎回沦为奴隶的同胞,而子贡做出的这些改变,很可能会破坏这种积极性,从而使鲁国已有的制度出现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相反,如果还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的情况下改善某个人的处境,我们就可以认为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这时就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

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无疑是一颗闪烁着迷人光泽的宝石。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及他人,最终将实现社会的充分富裕。但“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比较难以达到。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所以便有了“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能变得更好。它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正是由于“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很小。

以我国初期的改革开放为例,比如“分田到户”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的特点是广大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好处,而其他行业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所以推行起来阻力不大。

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就要学会合理利用帕累托效率准则。当你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只需要保持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知识链接】帕累托效率准则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针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出了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