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5821100000020

第20章 证券市场概述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开始属于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因为集中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证券市场;继而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融资渠道;现在又要成为国企改革和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条件。伴随这个实践进程的理论研究,第一个阶段包含在对旧的银行管理体制进行批判的研究之中,目的是通过建设证券市场来弥补银行体制的缺陷,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二个阶段的研究注重市场发展的政策条件和法规制度建设,目的是加快市场的扩容发展和提高市场的管理水平。第三个阶段的研究注重提高市场组织的透明度和安全信誉度,为国企改革和商业银行改革创造积极的条件。因为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大,市场波动因此可能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也会因此阻碍进一步的经济改革,必须通过法制建设充分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和交易组织的信誉度,才能把不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也是资本市场比较规范和交易透明度比较高的部分。因为,作为证券市场交易对象的各种证券都有广泛的公众投资者,为了保证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制建设和严格监管,充分提高市场组织和交易过程的透明度,严格规范所有上市公司、上市证券、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监管人员的行为,为公众投资者的自由选择提供必要的信息条件和安全保证。证券市场的规范对于企业管理、企业改革和普遍的资本产权交易也是一个重要的行为标准,因此,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一个正确引导和积极促进的作用。

证券市场的范围,按交易对象的商品性质分类,可以包括股票、债券、基金、金融期货和期权等几大市场。截止2000年3月,深圳和上海交易所已有上市 A股964 只,B股近百只,债券10多种,基金20余只。按介入市场管理和交易的主体分类,有负责市场监管的政府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和分布全国各大城市的证券交易中心、证券清算和登记公司、从事证券代理和上市服务的证券公司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从事代客理财的基金管理公司、各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等。目前中国证监会是授权的政府监管机构,有89家正式批准的证券公司,2400多家证券营业部,投资者开户4754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21.47万户。按交易地点分,证券市场有交易所、交易中心柜台、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将来可能还有银行终端机开设的交易服务。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也有几个方面,包括发行新的证券商品、改变上市证券的法律条款、成立新的交易代理和服务机构、清算技术和交易技术的提高更新等。目前国内市场比较成型的主要是股票现货、国债和基金市场,它们是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主要的关注对象,本章的内容也主要涉及这些市场的监管和发展问题。

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条件,一是推进企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它们是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的前提条件。二是资金来源渠道能够保证市场扩容的需要,同利率政策、银行信贷和货币市场的变化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三是市场管理和法规制度建设,保证比较高度的市场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众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国企改革在我国的困难一直比较大,一开始需要克服很多传统思想和旧观念的束缚,现在又面对很多资产质量和社会负担的障碍,所以早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现在的实践则需要很多政策的支持。国企改革,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属于存量调整,资本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也是存量资源的重新配置,但是在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必须依靠增量的变化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鼓励企业改制,所以扩大市场融资渠道具有重要的作用。基金业的发展是扩大市场融资渠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一直到1992年人们仍然对之感到十分陌生,所以理论研究曾经一度集中在基金热点上。市场交换区别于计划分配的一个特点是鼓励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对介入市场的每个微观经济主体都有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这是社会得以进步的方面,但是传统体制的行政垄断还没有根本消除,不择手段的盲目竞争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市场管理和法规制度的建设来加以克服。最近几年,由于市场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政府的管理层开始注重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出台了包括会计规则改进的一系列措施,1999年还实施了《证券法》,证券市场的管理正在逐步得到改进。从长远来看,证券市场还有对外开放的任务,作为开放的条件,不仅必须有积极的管理和法制建设,而且市场组织、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的先进程度也会影响市场的发展,因此,市场的法制建设将伴随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

证券市场的价格和指数变化是市场从业人员和广大投资者最为密切关注的经济现象,也是国民经济各种因素变动的综合结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工具必然对之具有十分复杂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国家货币金融和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利率、汇率、银行信用条件、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发行、税率税种、财政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是利率、汇率、银行信用条件、国债发行和印花税。早期的证券市场因为规模很小,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变化很少反应,现在的反应就比较明显了,尤其是国债市场对利率的反应最为直接,通过市场资金的流动和银行信用的伸缩,进一步影响股票市场的变动趋势。为了促进证券市场的加快发展和改善银行状况,笔者曾经对利率政策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利率下调目标,第一个阶段是调到1991~1993年初的水平;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平均水平;第三个阶段是低于国际市场和略高于日本的水平,1996~1999年的利率政策基本上实践了这三个阶段的目标,证券市场也在政策实施后有了迅速的扩大。

当前证券市场存在问题,主要有监管机构的组织、监管措施的选择、法规制度建设、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交易所组织、交易技术的改进和金融创新、网上交易和信息服务、国有股权流通、庄家操作、新兴市场的开发、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和对策等。监管机构的组织也就是证监会的机构组织,目前它的财务收入来源和服务对象的一致性已经比较接近国外同行,监管工作的开展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行政关系、各自的职责分工、中央机构的法定地位和经济性质、地方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都还没有最终的确定,将来可能严重影响监管工作的进展。政府减持国有股权和国有股权流通是目前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上市公司现不流通的法人股和国家股数额巨大,截止2000年3 月末的统计,大约是市场流通股的两倍,关于它们的政策变化很容易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需要采取必要的金融创新措施来克服。新兴市场的开发和金融创新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中国还不允许发行各类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因为信誉度不足,市场仍然十分萎缩、金融期货、期权和各类金融衍生商品因为缺乏市场监控手段而受到严格禁止、各类基金市场的发展也有很多限制。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不可打破,更不可能永久不变,只要管理上去了,通过金融创新,障碍就能消除。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主要和交易规则、清算技术、证券合同的条款、市场管理规则的变化相联系,中国目前还到不了这一步,主要是增加一些新的证券种类,但是,只要市场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高层次的金融创新也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改进政府金融决策和金融监管、加快法规制度建设、金融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等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的金融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去克服困难积极推进。

研究证券市场的理论有三个基本的方向:其一是政策面和管理层的变化,为政府决策和改进管理提供理论准备和指导;其二是技术面的性质及其变化,服务于新市场的开发和金融创新;其三是市场分析和预测,包括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个股和行业的变化趋势等,服务于广大投资者的需要。中国证券市场的早期,主要是模仿国外的做法,市场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现在的市场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理论研究的指导和事先的理论准备,因为市场实践向纵深发展开始面对很多十分具体和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它们可能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没有事先的预防,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研究和金融研究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的成长还会显得更加重要。对金融研究的需要是诞生一个新兴知识产业的重要条件,在市场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知识产业包括投资顾问、信息咨询服务、会计财务顾问、信托代理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继续发展必然高度依赖知识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属于服务行业,没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占领和保持市场份额的竞争主要依靠增加金融服务的知识价值含量,因此金融业的继续发展也要依赖知识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情况是,80年代的银行业十分重视金融研究工作的开展,但是进入 90 年代,因为体制障碍,银行中的金融研究开始衰弱。90年代初,独立的信息咨询业曾经有过一段十分火爆的时期,但是昙花一现就消失了,因为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90年代末的证券业开始高度重视研究工作的开展,采取市场的手段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信息咨询和投资顾问的独立创业,很可能他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类知识产业的将来。但是目前,他们还主要从事市场分析和预测,服务于一般投资者的需要,宏观经济和金融决策的研究仍然是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的职责。政府部门的研究单位,现状很不容乐观,因为受到官本位思想的长期影响和束缚,存在多层次行政管理导致信息渠道不畅、研究队伍的专业素质差、成果低水平重复、作风浮躁、缺乏职业道德和信誉的长期修养等一系列问题,无法适应面向市场面向开放的政府决策需要。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的彻底改革,长期来看,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眼下的形势还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去排除障碍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