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之后,依然定都于长安。长安自西汉以来,就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外交往的中心,已有800年的历史。魏晋以后,长安频遭战乱的毁坏,受到无数次的洗劫,虽几经修复和重建,但其残旧和破损仍清晰可见。隋代之前,建都于此的西魏和北周,都是短命王朝,西魏仅21年,北周也只有26年。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所要建立和统治的是以汉族为主的统一强大而欲长久的封建王朝,不甘心再在短命鲜卑王朝的都城中继续自己的政治活动,他在考虑建造一座新的帝国都城。
都城的规制和气度体现了王朝的形象,它应当是皇帝依照上天之命统治天下的中心,所以,都城的选择和设计,必须附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上天的意志。800年前所建造的长安城,不仅在建筑上对称欠缺,而且气势也不够宏伟,规模狭小,已无法适应新王朝的需要了。隋文帝认为,长安城已“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众所聚。”一向认为“无革命而不徙”都城的隋文帝,在建立新王朝不久,便将迁都提到了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开皇二年六月十三日,隋文帝同宰相、纳言苏威谈起了都城问题。善于领会人主意图的苏威,很快明白了隋文帝的心思,当即提出了迁都的建议。这很合隋文帝的心意,因为性格多疑和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隋文帝,夺取政权后不久,便处死了宇文氏诸王,内心有一种对死亡者幽灵的负疚感和恐惧心理,住原来的宫中总觉不安稳,而时时出现妖异的幻觉,他已不愿再在长安宫中居住。同时,他也认为长安城规制狭小。他本来是可以立即接受苏威迁都建议的,但是,隋文帝又感到刚刚从宇文氏手中夺得天下,就进行迁都这样大的举动,怕有些不太合适,产生了决策上的为难。于是在这天晚上,隋文帝又将苏威和位居宰相之首的左仆射高找来,再议迁都之事。十四日早上,通晓天文的大臣庾季才奏言,说自己仰观天象,俯察图记,感觉到要发生迁都这样的大事。庾季才对隋文帝说,长安自汉代营造并建都,至今已有800年了;这里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碱卤增多,已不适合人们饮用。他建议隋文帝上应天命,下合人心,考虑迁都。这天,德高望重的太师李穆也上表请迁都。这样,隋文帝认为,既然迁都是上天垂意,人心所向,自己是不便上违天意,下违民意的,便决定迁都。
这年六月二十四日,隋文帝下诏,命左仆射高担任营建新都大监,为兴建新都的总负责人。以将作大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为副监,协助高负责在长安东南的龙首山营造新都事宜。接着,隋文帝又命以巧思著名于世的当时第一流建筑工程专家宇文恺为副监。
宇文恺是北周功臣之后,其父宇文贵为北周大司马,其兄宇文忻是周、隋之际的名将。宇文恺少有器局,在世为武将的家庭中,他“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隋文帝建国之初,宇文恺受命营建宗庙,庙成封县公。及迁都“上(隋文帝)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而营建新都“高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可以说,新都的总设计师是宇文恺。
建造新都城,并非易事。不仅在建筑上要有所创造、有所突破,而且要求宇文恺能通晓儒学,并将儒学的理论融合于新都的建造之中,使之既能符合孔学思想,又能表现出东方文化的特性。所以,宇文恺在设计新都时,竭尽心智,他既顾及了隋文帝建造大帝国首都恢宏壮丽的要求,又表现出中国东方文化传统的特点,还使新都的总体设计同儒家学说合拍。经过九个月的营建,开皇三年三月,新都竣工,隋文帝命名为大兴城,这大约是因为隋文帝在北周明帝时被封为“大兴郡公”而取大兴之名。这“大兴”两字,也包含着隋文帝的深切愿望,有着要大大兴盛隋朝的意思。
大兴城面积约70平方公里。宫城居于最北,这符合儒家南面而治和众星拱辰的思想。皇城在宫城之南,其东西向长2.5公里,南北向长1.5公里。皇城内南北有七街,东西有五街,南面有三门,东西各二门。从西汉以来,宫阙之间有居民,隋文帝认为,这于民不便。所以,大兴城的皇城之内,不让杂人居住,而尽列衙署。这不仅有利于隋王朝在京城的统治,有利于官府的活动,同样,也更利于百姓的生活。衙署集中的思想和做法,自此垂法后世。宫城南门外,东西大街广三百步(6尺为步),宫城外之南北大街,即承天门大街,广百步。大兴城的外郭城,东西9公里,南北7.5公里,周长33.5公里,城高1丈8尺,皇城正南的朱雀门,其南北的大街为朱雀大街,广百步。皇城分为三纵列,东西的二纵列,每列南北均13坊,象征一年有闰。共有坊74,另有2市。每坊在东、南、西、北四方各开一门。皇城南,东西分四纵列,象征四时。南北均9坊,共36坊,而法《周礼》王城九逵之制。这36坊,坊只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所以不开南北之街,是因为直冲城阙。坊的纵横,在皇城南的大小是纵350步,广350步至450步;在皇城左右的大小是广650步,纵400至550步。外郭城内有东西两市,每市占二坊之地,每面各开二门,四面都为市易之地。整个城坊、市,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街衢宽直,气度宏伟,是前代帝王京城所无法比拟的。大兴城的饮水之源有三渠,一是龙首渠,它引自浐水;二是永安渠,引自交水;三是清明渠,引自潏水。
旧都城的各种问题,大兴城都予以圆满的解决,一座符合隋文帝一统寰宇、宏大帝国的京城,就这样矗立在东亚大陆之上,这是京城改革创造的杰作。此后,隋炀帝又加高了城墙,到唐代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建筑。这就是大兴城,也就是著名的隋唐长安。它不仅雄伟壮丽,整齐划一,而且声势宏大,反映了蒸蒸向上的隋唐帝国前无古人的巨大胸怀和气魄。对隋唐长安,特别是隋文帝建造大兴城,后人都予以了充分肯定。他们赞美大兴城的设计和宏大气魄。宋人吕大防在《长安志图》中说到大兴城“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门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他的评论十分中肯。大兴城的规制,不仅为唐代所继承,而且影响到周边邻国,日本的平城京都便是仿大兴城建造起来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隋文帝将新建立的大隋帝国,迅速推向富强,为统一全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统一实现之后,这些政治改革又成为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