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生死学
5886500000059

第59章 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指对公民进行有关生与死亡的教育,其内容包括生与死的情状及相关科学知识、正确生死观的树立、对待死亡的应有准备及有关死亡的各种问题等。

近百年来,生死问题在发达国家逐渐受到重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梅契尼可夫于1903年在《人的本质》一书中提出建立死亡学(Thanatology),定义为“研究死亡与临终之学”。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倡导:死亡教育与性教育同等重要。195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赫门·菲雯尔主编《死亡的意义》一书,从多学科角度探讨死亡,引起强烈反响。德人阿尔弗斯迪肯(Alfons Deeken)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本上智大学讲授“死亡教育”课程,编辑出版《死的准备教育》(1986)、《生与死的教育》(2001)等,《死的准备教育》解释说:生与死是表里一体的,将此作为与死相关的课题进行学际的探究就是生死学。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一书中提出生死学(Life-and Death Studies),分广狭(个体、总体)二义,在台湾引起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南华大学成立生死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台北护理学院成立“生死教育与辅导研究所”,高雄师大有“生死教育”硕士班。

生死学很快从理论走向实用,生死教育是其重要环节,其中主要者为死亡教育或称“死的准备教育”,内容包括:理解死亡进程,思考如何有尊严地去死,不再将死亡禁忌化,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与不安,防止自杀,病情告知与灵性关怀,临终关怀,安乐死,脏器移植,葬礼,幽默教育,哲学、宗教对死后的考察等。

西方古代其实早就有死亡教育,西哲柏拉图教人:由死的完成(真挚地考虑死)才能得到不死的永生。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在凯旋途中病倒,临终时留下三个遗愿,旨在教育世人反省生与死:

1.由医师独自运送灵柩:让人们认识到医师不能治疗死亡,人必须懂得自己珍爱生命。

2.通往墓园的路上撒满金银宝石:希望世人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追求金钱、征战、财富、权位上,死亡时这些都会化为尘土。

3.将双手放在棺材外:希望人们明白我空手来到这个世界,也空手离开这个世界。

当代西方兴起的死亡教育,与存在主义哲学有密切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家极其关注死亡,他们对生与死的深沉考虑,与佛教颇为相近。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研究,学习哲学即学习死亡,“人是向死的存在”,死亡意味随时随地存在的可能性,人只有在“死亡之畏”中,才能经验到自己生存的时间性,藉此由日常生存转到“本己”生存。只有人才有死亡,动物只是生命的终结。人类面对死亡,沉思死亡。克尔凯郭尔称人生是“存在的瞬间”,死亡是恐惧的最本质的对象。有言曰:生命是一道减法,一旦出生,就步步逼近死亡,生命尽头的最后一道算式是除数为死亡的除法,结局为零。看清人生的短暂无常,才会珍惜和热爱活着的每一天,“向死而生”。每个人都应站在死亡的角度看今天,静下心来和死亡谈一谈。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代西方有了教人善待死亡以解除死亡畏惧、减轻死亡痛苦的“死亡学校”,及“临终关怀”设施。美国医科大学设有死亡必修课目: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对其需要的抉择、护理方法、与其家属的关系、帮助其过好最后时刻等。韩国人高明书举办生命咨询公司,开假死课程(2004),让人体验死亡,其过程为:

穿寿衣——拍遗照——生命定时器倒计时——思考“今天就死,你想告诉家人什么?怎么评价自己的人生?”——写遗嘱——进棺材(5分钟)——盖棺撒土。

参加学习的学员,每年超过万人。西安一中学教师布置学生写墓志铭,也是一种死亡教育。

以“了生死”为主旨的佛教,可以说就是一门实行生死教育之教,专门教人以对待生死的智慧和超越生死之技巧。佛教不但重视死亡教育,而且重视生(出生)的教育,佛陀四圣谛的第一苦圣谛,教人如实观察人生的生老病死等苦,其中观生苦,即是一种生的教育,教人思察人出生方式的缺陷,如实认知人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教人必须报答四种恩,第一父母恩,特别强调母恩,应如实念母恩:

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

于五欲乐情不着,随时饮食亦复然。

昼夜常怀悲悯心,行住坐卧受诸苦。

若正诞其胎藏子,如攒锋刃解肢节。

迷惑东西不能辨,遍身疼痛无所堪。

或因此难而命终,六亲眷属咸悲恼。

如是众苦皆由子,忧悲痛切非口宣。

若得平复身安乐,如贫获宝喜难量。

顾视容颜无厌足,怜念之心不暂舍。

母子恩情常若是,出入不离胸臆前。

母乳犹如甘露泉,长养及时曾无竭。

慈念之恩实难比,鞠育之德亦难量。又说:“十月处于胎藏中,常衔乳根饮胎血,自为婴孩及童子,所饮母乳百斛余。饮食汤药妙衣服,子先母后为常则。子若愚痴人所恶,母亦恩怜不弃遗。”为人应孝敬父母,知恩报恩,珍惜人生。《梵网经》强调“孝名为戒”。这种教育,在今天特别需要。

陈述死亡的种种苦况,更是佛经中的常谈,如前所举《佛说五王经》描述死苦。《坐禅三昧经》偈云:谁能知死时,所趣从何道?譬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苦圣谛中观察死苦,八念中的念出入息(想“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念死(南传十随念中的“死随念”),及十想中的“死想”,乃佛教徒的必修课程。被作为禅修二大“甘露门”之一的不净观,有“九想观”,想象尸体从肿胀至火化的九个过程: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瘀想、噉想(想被虫蛆所食)、散想、骨想、烧想。南传佛学称“十不净”: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修习者一般先到停尸场、坟园观察尸体,牢记其相状,然后静坐观想。这是一种死亡教育的有效方式。郑石岩《禅·心的效能训练》说:墓地和祭扫仪式,是真实的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