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宝典
5904800000018

第18章 《历代兵制》

作者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南宋著名学者。

陈傅良天资聪颖,勤学深思,年未三十,文章即已自成一家,为世人传诵。后拜郑伯熊、薛季宣为师,共开永嘉学派先声。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甲科,并以此步入仕途。先后担任福州通判、桂阳府知州、转运判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由于性情耿介、敢于直谏而屡次罢官、降官或辞官。死后谥文节公,学者称止斋先生。

陈傅良的著述除《历代兵制》外,还有《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止斋论祖》、《止斋文集》等。

《历代兵制》共八卷。第一卷是西周、春秋战国、秦三个时期的兵制,第二卷是西汉、新莽、东汉兵制,第三卷是三国、两晋兵制,第四卷是南朝兵制,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有关兵制的情况,第五卷是北朝和隋兵制,第六卷是唐代兵制,第七卷是五代兵制,第八卷是北宋兵制。

《历代兵制》现存版本较多,《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录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长恩书室丛书本、扬州刻单行本、学海类编本、兵法汇编本、静观堂刊本、瓶花书屋刊本八种。今人研究《历代兵制》的成果主要是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历代兵制浅说》等。

《历代兵制》内容繁富,几乎涉及兵制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兵种类型、军队编制、兵员数额、将校设置、兵员征集、兵赋徭役、军事训练,以及有关战争情况等。

陈傅良撰写此书,旨在通过探讨历代兵制得失,为当世兵制改革提供借鉴。因此,此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倾向性。除阐述各代兵制的得失外,作者还通过分析比较揭示了古代兵制演变的轨迹。其主要材料取自前代史书,有些段落是直接引自文献,有些是对史料的改编或概括,作者自己的观点则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取舍和按语之中。

综观全书,陈傅良的兵制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重视兵制作用,强调加强兵制建设。他主张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反对“教习不精”。在训练和作战中,要做到严明赏罚,认为只有明于赏罚则上下奋勇争先,可以杜绝不良现象,改变风气。

反对冗兵冗官,主张精兵简政,兵要少但要精。

主张寓兵于农,耕战结合。他认为,寓兵于农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负担平均,有利于节省军费开支和备战,有利于调动和集结兵员。府兵制体现了寓兵于农这一原则。

强调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布兵原则。陈傅良在分析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指出兵有专主,将拥重权是其中的根本因素。为了保证封建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他主张分散将帅的兵权,四方有事则命将领出征,战事结束则解除其兵权,不让将帅久握重兵,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兵制通史,《历代兵制》尽管有的资料不确切,有的问题阐述不全面,甚至有某些个人偏见,但它毕竟勾画了两千年的兵制轮廓,堪称我国兵制学的奠基石,是研究我国古代兵制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