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国,文人都是有闲阶级,以写作为消遣,以文字为应酬,作为行乐的方式之一。所以赋诗作文,都是逍遥自在,有超然的风趣。因此中国文学史上的名作常和烟茶、妓女、山水、园亭等娱乐相伴。如果把中国全部的诗文写作的背景分析一下,恐怕成于这种场合的作品要居多数。现在是凡事讲“效力”的时代,无论什么事,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精力,完成最多的工作而有最好的成绩。所以工作环境的考察是极重要的。环境适宜,则事半功倍;环境不适宜,则事倍功半。何况写作是一种精神工作,更须要最适当的环境,本章略论写作应当有怎样的环境。
一写作与安静
写作是创造的工作,是思想的工作,在嘈杂的环境里绝写不出优美的作品。所以文人多数喜欢在深夜万籁俱静,只有时钟还没有停止滴得滴得的时候执笔为文。谢冰莹写文章多在深夜。她说:
夜深了,他们都入了甜蜜的梦乡,只听得我的笔在纸上沙沙的响,拼命地写吧!为了生活,我像一只骆驼那么负着重担,在沙漠里前进!
为了寻求安静的环境,许多文人喜欢住在乡村和山水之间,那清静而秀丽的环境,不但多给他们以灵感,并且使他们多产生作品。
声音最能打扰我们的注意力。所以集中注意的第一课便是尽力杜绝外来的声音,使你的心得到安静,那么它才能给你孵出些可爱的东西来。尤其是那些有意义的声音、不时变化的声音,更是扰动人心的恶魔。所以一个人在旁边谈话,比一部机器的单调之声更能阻碍你的工作,因为你很不容易不听他的谈话。
写作的时候,最好室中只有你一个人,在沉静中,专心地工作,这是极合算的事情。
二写作的心境
外面的骚扰,可以避免。内心的不安是无法制服,只有暂时停止工作,将你所担心怀忧的问题解决了,再来专心地写作。
最使人分心的是由你的内心而起。你的内心一部分打扰另一部分。因此你如果有种种的忧虑、失望的事压在心头,说是忘记它,实际上太不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写作是不可能的,而且不久要使你患头痛的毛病。
一个人内心的兴趣和情绪,最妨害他专心工作。
如果你的牙痛、鞋子太紧,或是寒冷、昏沉、疲乏,也不能集中你的注意。写作的先决条件是先去除这些身体上、心灵里的痛苦。
饮食的消化也影响你的工作。一个患胃病的人,常发脾气,不能安心。如果这时写作,哪能有优良的作品?所以饱食之后,不宜于写作。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是文人不当多用的。
味口和气味也能打扰人的注意。太香的或是浓味的花草之旁,使人不能专心写作。
心理学者的研究说:思想及记忆的工作,宜于仰卧时为之,而不宜于直立姿势。所以许多作家当努力工作时,惯把两脚架在桌旁,或是伸在身旁的椅子上,因为这样的姿势,与脑部血液循环有许多方便,可以增加工作的效力。
三写作与刺激品
世界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有吸烟的癖好,俄国的高尔基,中国的鲁迅,都是以烟帮助写作的。“论语派”的领袖林语堂等更公然提倡文人吸烟,他说:
试问读稼轩之词,摩诘之诗,而不吸烟可乎,不可乎?
谁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锋发韵流,方有好文出现;读书亦必能会神会意,胸中了无窒碍,神游其间,方算是读,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
并且林先生以戒烟为耻。他说:
我有一次也糊涂起来,立志戒烟,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重新走上正路来。我赌咒着……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时,决不再做戒烟的尝试。
中国的文人与酒是分不开的,诗仙李白、文人刘伶,都是些著名的酒鬼,不喝酒就写不出诗来。中国写酒的诗文也不胜枚举。
到底酒烟对于写作有益处吗?科学研究的结论,并不像一般文人那样。
马里兰(Malylan)的研究发现:吸烟的学生比不吸烟的学生平均成绩差七分,吸烟的学生不及格者多些。
泰罗(Taylor)的研究说:无论何种年龄,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成绩相差不少。
克拉克(Clark)的研究说:大学生中吸烟的有13.3%得奖励;不吸烟者有68.5%得奖励。
布式(Bush)的研究说:吸烟者的想象力损失最大,约有22%,其余知觉和想象力的损失也很大。这个研究和烟能助文思的主张,完全相反,可见文人吸烟不但是不必要的,反而是要不得的。此外有一个人叫范尔(Fire),他研究的结论说:在五分钟之内,吸烟增加工作的效率,过了五分钟,就没有效力了。
至于喝酒,据罗佛(Rover)研究,喝酒不过五至二十立方公分对于精神工作很有帮助;喝得太多,反而使神经模糊,减少其耐劳力、持久力,增加疲劳,很影响注意力。
李白嗜酒,酒后写诗,完全是出于习惯。他晚年成了变态,曾在宫中调戏皇后,最后,“举杯邀明月”,竟落在水里淹死了。
四写作与气候的关系
天气的寒暖与写作确有极大的关系。世界上极热极冷的地方,绝不产生著名的文人。产生优美而丰富的作品的作者,多是生在温带地方。
朱君毅曾根据《清史稿》列传统计清代文人的地理分布,五百九十六人之中,有三百十人生于江浙两省。
汪静之曾根据《中外文学家辞典》,统计中国近代文人的地理分布,结果二百零八人之中,有一百三十余人生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省,较冷的河北、东九省仅十余人而已。
历史家证明,当叙利亚和埃及文化兴旺的时候,比后来衰微的时候,天气适宜得多,有刺激性得多。
天气对于人类心情的影响,可从《岳阳楼记》一文里的两段描写看得出来: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所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候,不独游兴高,文人的笔和思想也生奇异之花。古人无数悲哀的诗词,都是作于凄风苦雨之时,无可奈何之日。气候对写作的影响,可见一斑。
德克特(Dexter)的研究说:华氏五十度到七十度的气候,最有益于健康和文化的发展。地球上纬度二十五度与五十五度之间的地方,是最优秀的民族。
阴雨之天,能增加精神工作的错误。
常常改变的空气最有利于工作。北方常冬,南方常夏,所以对工作缺乏刺激性,不过突变的天气也是工作的致命伤。
从前拿破仑最怕冷天气,七月里室内便生火炉。佛尔泰(Voltair)也是怕冷,屋中终年生火。拜伦(Byron)怕冷如羔羊。
写作文章,热的天气比冷的天气更不适宜,因为天热容易使脑子晕涨,不能持久工作。无怪王云五主持商务时,力主花两万元在编辑所装置冷气,因为在适度的气温中才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
五最好的写作时间
从上面的分述,可知写作的时间在一年之中以春秋为最好。所以四季的文学,春秋之作比夏冬为多。因为春生欢乐,秋感悲哀,天气的温度适宜,又富有刺激性,最宜于文人写作。但丁写《新生》是在四月,写《神曲》是在三月。密尔顿写《失乐园》开始起草是在春天。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在某年的秋天,写《浮士德》是在三月,写《色觉论》是在五月。我们如果能将文学家的名著依写作时间来统计,春秋佳日,定占全部的大多数。
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年中最好的时候是五月、四月、九月和八月。物质的工作如此,精神的工作也是如此。
在一天中,清晨经过一夜的休息,精力充足,抱着一天的野心。马其(March)的研究说:清晨做事正确而不迅速。Hollingwoth的研究,以为日将暮时,工作的速度最大。有人研究的结果说,精神工作,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下午三点到四点的效力最好。中午十二点到一点的时候最坏。
我以为写作的工作,在一天中随时都好,只要我们有间隔的、适当的休息,无分早晨、中午、黄昏、深夜,都能产生最优美的作品。疲倦的时候是最不宜于写作的。
在世界文学史上,我们发现歌诵三春的诗文浩如烟海,九秋感叹的文章也不可胜数。春和秋实在是逗引文人写作情绪的季节。但是关于夏冬的诗文,比之春秋相差太多了。虽然也偶尔有一两篇描述夏日树木葱茏、冬日白雪纷飞的文字,但是其中的生命力,却远不如春秋之作。
六写作与年龄的关系
文学最重要的两种滋养是情感和经验。世界上最宝贵的是少年人的情感和老年人的经验。所以写作和年龄的关系便由此而定,少年人不乏秀丽热烈的作品,老年人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名著。
伟大的作品多写于四十岁之后:一是由于作者的经验丰富了;二是由于作者在文坛地位已稳,作品易受人注意;但是第三是由于老年人有很好的写作环境。大概四十岁以后,手中略有积蓄——尤其是在欧美,有版税的收入、国家的年俸,可以安心著作。同时文人所需要的“沉静性格”,老年人比少年人更多。所以能够从容不迫地将他们的文意表达在纸上。
然而少年人有热烈的情感,有写作的欲望,所以也产生过不少的作品,尤其是诗人,如济慈(Keats)二十岁以前,写了《Endymion》;丁尼生(Tenyson)二十九岁出版第一个诗集;英小说家莱登(Lytton)十五岁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雨果(Hugo)十七岁即为杂志的主要撰稿员;辛克莱(Sinclair)从十五岁可以藉文稿报酬独立生活;王勃十三岁作《滕王阁序》;梁启超十九岁能缀千言;骆宾王七岁赋诗。
少年人有热情而无经验,又没有理想的写作环境,常是为衣食而奔走,所以没有巨大的作品。但是少年人有丰富的情感,所以许多诗人都在二十岁以前,就奠定了文坛声名。
年龄对写作虽稍有影响,但是不能限制人有美的成绩,只要有写作的决心和兴趣,有写作的优良环境,文学不分老少,都有成就的。
结语——写作与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安静、舒适、从容不迫,最为要紧,但是这种环境往往要作者自己寻求,不可以借口而放弃工作。多少人在极坏的环境中,倒完成了伟大的工作。我们第一要创造写作的环境,第二要不为环境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