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翊昂首挺胸的跨进了含章殿。
皇帝正襟危坐在书案后面,大殿之中,立着的除了四位辅政大臣,还有礼部尚书与户部尚书。
“臣,百里翊,拜见陛下!”行至大殿中央,百里翊俯身行礼。
皇帝陛下神色激动的看着他,急急忙忙的抬手:“王兄快快请起!”
百里翊朗声道了谢,才将将站直身体,含章殿内的诸位朝臣,连同殿内侍奉的内监们,也纷纷朝他行礼:“拜见辅政王殿下!”
态度之恭敬,丝毫不亚于给皇帝行礼。
宝座上,皇帝百里靖的眸光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难堪与愤懑,但很快,这股情绪又被压了下去。
等到百里翊正色看过来的时候,皇帝的脸上已经恢复了沉稳认真的神色。
“陛下。”百里翊站在几位朝臣之前,朗声询问,“不知陛下这个时候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皇帝眸光微微一动,礼部尚书率先站了出来,他手里握着一份奏折,长方形的折子是众人所熟知的大小,但表面所用的饰面锦帛与纹样,却并不是大燕朝的样式。
“这是礼部刚刚收到的,来自南平国的国书,请殿下亲自一阅。”吏部尚书双手奉承,如是说道。
百里翊微微一笑,转头看向礼部尚书:“这份国书,陛下可曾御览?”
皇帝闻言,面色稍霁,淡淡点头应道:“朕,自然是看过了的。”
百里翊这才接过礼部尚书手中的“国书”,展开之后,快速的一览而过——国书上的内容并不复杂,开头是一番吹捧与赞扬,大力盛赞大燕的富饶与雄厚,中间提及两国之间多年来的交情,对此又是一番狠命的吹捧,最后表示,为了让这份“友情”延续并且巩固,南平国表示愿意献上一位公主与大燕和亲,以示亲近之意。
他看过之后,便将奏折合上,清冷的目光从奏折上移开,看向皇帝,声音淡漠的问道:“看起来倒是诚意十足,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帝沉声道:“南平与我大燕接壤,两国毗邻而居,为世代友邻。虽说先前平王叛逃离京,却并非南平皇室之本意。”
“如今南平皇室为表友邻之意,愿意献上公主与我大燕和亲,结秦晋之好,朕以为,此举甚佳。”
“不知此事,王兄您,意下如何?”
百里翊闻言,并不点头,却也没有出声否认,他的目光从皇帝身上移开,逐一扫过在场的诸位大臣。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他亲自提拔、举荐,才能坐上如今这个位子。
但他从未要求过这些人要一心忠于自己。
毕竟他从不曾有过将皇帝取而代之的心思,他只希望,他举荐提拔的朝臣,能够一心忠于皇帝、终于百里皇室、忠于百里家的江山和百姓。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仍有一丝的私心,希望谁能提示他,皇帝这番召他前来,到底是所为何事?
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商讨南平国上书和亲这件事?
百里翊多年的警觉性告诉他,这件事情,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可他审视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却并未发现丝毫的端倪。
百里翊强压下心头那些许的不安,想着进殿之前已经命子柒子息二人回府传话去了,对于二人的能力,他还是有信心的,便稍稍放松了些。
然后他才正色面对皇帝的提问:“臣并无意见,但凭陛下做主!”
皇帝倏地一笑,朗声叹道:“好!既是如此,朕便将此事全权托与王兄!朕唯有一愿,但求王兄看在百里家江山和百姓的份上,摒弃前嫌,从公处置,不坠百里皇室的名声!”
百里翊微微一笑,淡淡应道:“谨遵陛下吩咐。”
皇帝点点头:“国书上言,南平国使臣不日及达,这两日就辛苦王兄与诸位大人,拟定一个章程来。”
以百里翊为首,众朝臣整齐列队,躬身应道:“臣遵旨!”
大方向确定下来,礼部尚书便立刻凑到百里翊跟前来,颇为急切的邀请道:“臣刚升任尚书不久,对接待使臣一事十分生疏,不知王爷可有空闲?臣想向王爷讨教一二,可否请王爷移驾礼部衙门?”
户部尚书不甘落后的挤过来,道:“王爷,南平国递来的国书上未曾言明来使的身份,咱们该用何等份例来接待使臣、安置于何处馆邸,又该派遣多少奴仆侍奉?这一切,还得王爷尽早定夺才是!”
礼部尚书顿时急了,瞪着眼睛推了户部尚书一把:“懂不懂先来后到啊?!”
户部尚书分毫不让,冷哼道:“事有轻重缓急,赵尚书连这点都分不清了吗?”
礼部尚书气得直吹胡子:“我不懂轻重缓急?我看是你不分孰轻孰重吧?!要知道,接待外邦使臣的礼仪之繁琐,稍有差池,损害的便是我朝陛下的颜面和威名!”
户部尚书反唇相讥:“礼仪这事,有古法可依、古礼可寻,一切照本宣科便是!哪里有我们的事情重要?”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围着百里翊眼看就要吵起来,还未层离席的皇帝面色十分难看——他虽然说将这件事全权托付给辅政王,可并不代表,他还没走呢这群人就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简直,岂有此理。
皇帝猛的站起身来,大声喊道:“王兄!你随朕来,朕有话,想单独同王兄说上一说。”
这下争得面红耳赤的礼部、户部两位尚书都傻了眼,谁也没想到,皇帝还在这里没走……
受惊的两位尚书噗通一下就跪到了地上,期期艾艾的小声喊:“陛下……”
皇帝陛下却看都没看他们,目光直勾勾的,只落在百里翊身上。
百里翊虽然嫌两位尚书聒噪,但他清楚,两人都是一心为了朝廷,朝臣之间意见出现分歧很是平常,大家又同为文官,为此而吵上几嘴再平常不过。
他不忍皇帝因此而迁怒两位尚书,哪怕心中不愿单独与皇帝相处,也不得不点头:“谨遵陛下吩咐。”
等到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起身离席后,百里翊这才迈步跟了上去。
他跟着皇帝从含章殿后头出去,穿过一座穿堂后便进了章台宫后殿南侧的书房。
书房门前两侧侍立的内侍眼疾手快的掀开了帘子,皇帝目不斜视的走进去,百里翊略一犹豫,还是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