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世界经济学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9237100000002

第2章 传统发展经济学分析及其理论反思

第一节 发展要素变革与发展的反思

一、技术创新、知识进展与传统发展路径的反思

传统发展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的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如何超越资本的“门槛”,更多地强调知识创新、进步和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大历史性课题,也是发展理论需要解决的重大创新。

二、信息化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转型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和模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事实已经证明,信息化正在改变传统工业化的路径、方式和因素。传统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大幅缩小了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所需要的时间和历程。

三、全球化发展趋势正在改造传统的比较优势

全球化通过外部性、后发优势等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条件和机制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正在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这个新的变化,改变传统资源配置空间和路径,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四、人口流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需要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加以了解,同时也需要对于传统的理论如两缺口模型进行反思和创新,特别是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流动性过剩与经济发展的新的理论工具,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发展的反思

一、增长极限理论、新增长理论与传统增长理论的突破

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前沿理论已经证明,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从根本上说不能依靠对于资源依赖和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维系;建立在高投入、高耗能和高环境成本的代价基础上,这样的增长无论多高,说到底是没有可持续性和高质量的。一个追求长期、稳定并且极具活力和效益的经济体,最终是要依靠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依靠教育和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从而实现收益递增型的经济增长,这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和真正意义,也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崛起和真正奇迹。

二、制度经济学与传统发展的反思

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政府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才能够实现有效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理论事实上也印证了9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改革、转型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会证明,大国发展中“制度确实重要”。发展的框架不能够没有制度分析。

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惑与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的不足及其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来看,单一主张“市场—价格机制”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分析框架确实也未能指导发展中国家走向经济起飞和成功赶超的道路,市场经济发展扮演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像曾经占据发展经济学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那样单一信奉“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市场机制分析框架与发展的反思

一、单一的市场—价格机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资源配置

从长期看,任何收入和生产能力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都会走向趋同和均衡。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社会结构的刚性以及技术刚性等问题,使得自由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适宜的政府干预和行为可以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诸如混合经济的发展模式值得传统发展经济学家的思考和借鉴。

二、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与发展中的实践反思

随着发展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变化理论逐渐成为发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论点直到目前仍然是库兹涅茨猜想。但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通过观察发展中国家的有关资料分析,对这个猜想提出了公开质疑。

三、发展分析框架、资源配置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性问题

在我们考虑完全按照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更要关注稀缺性资源配置的行业结构差异、规模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函数,充分考虑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效率以及发展意义上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目标。这是有效的市场模式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四、发展中的“政府失灵”矛盾与凯恩斯主义“干预市场假说”

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思想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等分析框架表明,政府也具有“经济人”特征,本质上也存在“利己”的可能,因此必然会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政府失灵也会造成更多的市场扭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