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产于中国,为菱科菱属植物菱的果实。一年生蔓性水生草本植物,菱的外壳有红、紫、绿、绿白之别,其菱角一般分有二角和四角两种。春季直播或育苗后移植,秋季采收。
菱,种植历史悠久,《国语》、《周礼》、《汉书》等均有记载,在绍兴,大菱栽培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之久,距今七千余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中,就有野菱的果实。唐宋时期,大菱的栽培已很普遍,朱余庆在鉴湖诗中写道:“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陆游在其《夜归》诗中也写道:“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嘉泰会稽志》记载:“四角、三角曰菱,其花紫色,昼合宵炕,随月转移,犹葵之随日也。越中所产,罗文菱最大,即所谓腰菱也。”明清两代,《嘉庆山阴县志》:“越人谓小者为刺菱,巨者为在菱,四角者为沙角菱,产盛于山阴,每岁八月,菱舟环集鉴湖中。”
菱,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凉,入肠、胃经,生食可清暑解热,除烦止咳,熟食益气健脾。
《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随园食单》对其食用之法也有记述,鲜菱充果,亦可充蔬。嫩时剥食为果作炊,可菜可点,老则为饭为粥为糕,在历史上还屡有用菱代粮。周作人在《菱角》篇中说:“唯平常煮食总是四角者为佳,有一种名驼背白,,色白而拱背,故名,生熟食均美”。驼背白个大肉细,果皮绿白夹红色,肩部高隆,肩角平伸而粗大,腰角下弯,果型肥大,为腰菱属大青菱的异种,为鉴湖菱中优质品种。
菱以现摘现吃为美。现摘的菱特别的甘鲜脆嫩,买菱者能以买到“现摘菱”为有口福,绍兴人吃菱很有经验,在洗菱中能将菱的老嫩分得一清二楚,下沉的是老菱,上浮的是嫩菱。嫩菱鲜洁,剥去壳便是雪白滚壮的肉,用来制作菜肴,更是时令时鲜。“醉红菱”、“红菱炖豆腐”、“红菱炒仔鸭”、“奶油红菱”、“玛瑙烩红菱”、“菱肉炒毛豆”等均是可口的极具浓郁乡土风味的菱中佳肴。老菱则煮了吃,既可下酒、闲吃,又可当饭,还可制成粉,做点心。抗战时期,粮食短缺,大菱曾扮演粮食的角色。《汉书》中也有龚遂为渤海太守时曾“劝民秋冬益蓄果实菱芡”以备荒歉的记述。《本草纲目》亦谓:“菱嫩时剥食甘美,老则蒸煮食之,野人曝干剁米,为饭为粥,为糕为果,皆可代粮。其茎亦可曝收,和米做饭,以度荒歉。”
仲秋时节,大菱上市,菱农们挑着大菱担,走街穿弄叫卖。家家户户飘出的菱香味儿,馋得人们想一尝为快。菱还是酒仙们秋日下酒的尤物。上市时节的菱甘鲜脆嫩,剥壳煮熟去涩衣,加老酒、酱油、葱花,就是“醉大菱”了,为极好的下酒物。“醉大菱”也是阴历八月初三,供祭灶君生日供品中必有的素菜,并相继成俗。在民间大菱的食用别具一格,半老半嫩的大菱,民间将其风干了吃,称为“风干大菱”。民间喜欢将老大菱盛在篰箩里,盖上厚厚的稻草,不时地淋上水,时日一长,烂去菱的外皮,菱壳通体发黑,这便是有名的“酱大菱”,不但绍兴人爱吃,有些商家将其收购,销往杭州、上海等地。
对于菱的传统吃法和品种,范寅在《越谚》卷“大菱”一条中写得颇为详细:老菱装篰,日浇,去皮,冬食,曰“酱大菱”。老菱脱蒂沉湖底,明春抽芽,搀起,曰“搀芽大菱”,其壳乌,又名乌大菱。肉烂壳浮,曰“汆起乌大菱”,越以讥无用之人。搀菱肉黄,剥卖,曰“黄菱肉”。老菱晾干,曰“风大菱”。嫩菱煮坏,曰“烂勃七”。
醉红菱
主料:驼背白嫩红菱1000克
调味料:绍酒20毫升母子酱油20毫升味精2克芝麻油5毫升白糖2克葱花3克
制作过程:红菱剥去外壳,漂洗干净,入水锅煮至断生,捞起褪去涩衣,洗净。清水注入锅中,用旺火烧沸,将红菱肉投入,一汆,捞起沥干水分,放入盛器,加入母子酱油、绍酒、白糖、味精、芝麻油、葱花拌匀,加盖焖醉十五分钟,即可启盖食用。
特点:清鲜味美,软嫩爽口,甘香怡人。
红菱烹仔鸭
主料:生鲜嫩红菱肉250克净仔鸭肉200克
辅料:青椒35克红椒20克
调味料:绍酒15毫升椒盐10克白糖5克味精1克湿淀粉6克蒜泥5克葱段5克姜片5克干淀粉10克芝麻油10毫升色拉油50毫升胡椒面0.1克
制作过程:红菱肉刮去涩衣,青、红椒切成菱角片,仔鸭斩成块加椒盐、酱油、绍酒、葱、姜腌渍片刻后拍上干淀粉,投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断生结壳,捞起,红菱肉在温油中养熟捞出,去油,炒锅仍置旺火上,投入蒜泥炝锅,下青、红椒片略炒,下红菱肉、仔鸭,翻锅炒匀,烹入由绍酒、椒盐、白糖、味精、湿淀粉调成的芡,翻锅均匀,淋上芝麻油,起锅装盘,撒上胡椒面,即成。
特点:清脆爽口,鲜嫩味美。
红菱炖豆腐
主料:净嫩菱肉250克
辅料:嫩豆腐350克水发香菇25克嫩茭白50克
调味料:酱油20毫升精盐2克菜油25毫升白糖2克芝麻油10毫升绍酒15毫升
制作过程:茭白切成滚刀块,将菱肉在沸水锅汆3分钟,捞起放入冷水中至冷,退去菱衣,洗净。豆腐切成宽3.5厘米,长5厘米,厚2厘米的长方块,焯水,放入锅中加清水、绍酒、菜油,用旺火煮沸,移至小火上,炖至豆腐有弹性,内起小空,加入嫩茭白、红菱、香菇、酱油、精盐、白糖,至中火炖至入味,浇上芝麻油,即成。
特点:鲜嫩清香,汤菜味醇,中秋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