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世纪后叶,突厥族开始强盛。公元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此时中原政权与突厥族直接接触的是东魏和西魏,随后是由东魏和西魏演变而来的北周和北齐。无论是哪一个北方政权对于突厥这个庞然大物都无可奈何,只能用金钱向突厥人买和平。以至于突厥可汗生活非常奢侈,奢侈之余还不忘叫嚣:“我在南方有两个孝顺儿子,我想要什么,他们就会送什么!“突厥族的黄金时代并不长,前后也只不过三十年。三十年以后,突厥族开始走下坡路。公元582年,突厥人的好日子到头了,已经强大起来的隋朝可以跟突厥人叫板了,而突厥人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讧了。公元582年,突厥沙略可汗命阿波可汗南侵,结果被隋军击败。猜忌成性的沙略可汗藉口阿波可汗先行撤退,悍然袭击了阿波可汗,阿波可汗不得已只能投奔西部达头可汗,两人联合与沙略可汗对立。于是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汗国。东突厥沙略可汗在隋北境,西突厥达头可汗在隋之西北。分裂后的东西突厥再也没有往日的强盛,而此时,轮到中原政权隋朝发威了。隋文帝杨坚乘机出兵,专攻东突厥。
东突厥屡战屡败,一度沦为隋的附庸国,尔后隋出兵大破西突厥,其余部奉隋命迁往河套一带。然而中原政权的好景也不长,由于隋炀帝杨广太能折腾,三征辽东耗干了帝国的精力,而东西突厥则在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公元609年,隋册封的东突厥“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立,娶隋朝义城公主为妻。随后势力不断壮大,到公元615年,始毕可汗已经有了叛隋的资本,居然把视察边防的隋炀帝杨广困于雁门。所幸有义城公主好言相劝,杨广方才得救,史称“雁门事变“。“雁门事变“成了东突厥与中原政权的势力对抗的分水岭,自此中原政权又处于东突厥的刀锋之下。无论隋朝末年,还是李渊的唐武德年间,中原政权对于东突厥人只能卑躬屈膝,这个态势一直延续到李世民登基。登基之初的李世民也没有跟东突厥人叫板的资本,他同样需要退让,所以有了渭水之盟。尽管唐代的史书上没有提及公元626年李世民与东突厥人谈判的细节,但是渭水之盟的背后,唐朝一定是下了血本。以至于后来李世民大破东突厥,让颉利可汗连本带利一共偿还了三千匹马,一万只羊。由此可见,渭水之盟的时候,唐朝也一定送给了东突厥大量的牛羊马匹。
登基不到两个月,东突厥人就给李世民来了这样一个下马威,这让李世民的内心非常不爽。当初老爹李渊一再对东突厥人退让让他很恼火,而轮到自己,他终于明白老爹退让中有多少无奈。现在的唐朝根本没有本钱跟东突厥死磕。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朕要让东突厥人对大唐称臣。自此,李世民将心中的目标锁定在东突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亲力亲为,亲自引兵在显德殿前操练,每天参与操练的有数百人。他亲自担任主考官,士兵表现优异的直接赏赐弓、刀、帛,将领表现优异的则登记在册,择机提拔。每次操练之后,李世民还不忘训话:“我不让你们去干那些搬搬抬抬的体力活,就让你们好好操练射箭。平常无事时,我是你们的教官,有敌入侵时,我就是你们的将军。相信这样操练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大唐就可以永保平安!“无疑,皇帝李世民是在营造大唐的尚武之风。在他的带动下,士兵在唐朝的地位得以提升,而能够进入皇帝亲自指挥的卫队更是当时青年的梦想。唐朝的军力在君民心中急速膨胀,在将来的某一瞬间将会集中爆发,而他们的目标之一正是东突厥。渭水盟誓后,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踏上了回家路,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已经很熟悉,这一次只不过是昔日重现。
心情不错的阿史那咄苾怎会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对唐朝耀武扬威,因为从此时开始,他已经走下坡路了,因为他的内部已经出现问题。东突厥的人心向背形势,如同多米诺骨牌,只要有人开了头,骨牌倒下的态势就无法避免。引发东突厥骨牌倒塌的人其实是个熟人,定杨天子刘武周的老部下苑君璋。刘武周殒命之后,苑君璋继续盘踞在东突厥的屋檐下,担任东突厥进攻中原的向导,公元623年东突厥人袭击马邑就是他带的路。原本苑君璋准备跟着东突厥人一条路跑到黑,可是手下人却不这么想。他的手下都是汉人,这些汉人向往的是李渊的正统唐朝。因此这些人纷纷抛弃了苑君璋转而投入了唐朝的怀抱。而遭遇手下抛弃的苑君璋一看自己要成为光杆司令,索性也向李渊表明了投降的愿望。在李渊将免死金券送到苑君璋面前的同时,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使节也到了。他们也是来做苑君璋工作的,他们希望苑君璋继续留在东突厥的阵营当中。
拿不定主意的苑君璋咨询自己的亲信郭子威,郭子威给苑君璋支出了一招,说道:“如今东突厥强盛,应该向它靠拢,不过在靠拢的同时还要等待天下的变化,不能任由别人摆布!“郭子威的话给苑君璋定了位:先挂靠东突厥,再随机应变!时间过的很快,一直处于随机应变状态的苑君璋时刻都在观察着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动态,在他看来,东突厥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随时有可能分崩离析,况且阿史那咄苾的领导能力非常糟糕,国势不会长远。公元627年五月,看透了阿史那咄苾的苑君璋放弃与东突厥的挂靠关系,转而向唐朝投降。随即他被任命为隰州都督、芮国公,而苑君璋的反水也在无意之中推倒了东突厥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事实上,东突厥走下坡路完全是阿史那咄苾自己作的。原本东突厥人性情敦厚,民风淳朴。因为文化水平比较低,政治法律反而简单明了,即便如此东突厥汗国的运营也比较正常,向心力也非常强。然而自从阿史那咄苾重用汉人赵德言之后,东突厥汗国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风俗被强令更改,习惯也被强令更改。
政令也不再简单明了,而是繁琐不堪,这让本来习惯简单生活的人民有些恼火。而更令他们恼火的是,阿史那咄苾越来越信任外族人,反而对本族人非常疏远。更要命的是,获得阿史那咄苾信任的那些外族人趁机搞起了贪污,这让东突厥人更加气愤。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东突厥人的愤怒慢慢积累的同时,老天也跟阿史那咄苾过不去了,东突厥汗国的上空下起了多年不遇的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这大雪得有个度,要是连续下一两个月都不带停的,那就是大雪成灾了。很不幸,阿史那咄苾遭遇的就是成灾的暴雪,积雪厚达数尺,本来连年征战就没有多少储备,这下成灾的大雪更让东突厥人的日子雪上加霜。要知道东突厥人靠的主要是牧业,而雪太多了,牲畜会冻死。更可怕的是大雪封山,储备的草料用完,成批的牛羊只有饿着肚子等死的份了。这一年,东突厥人的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损失惨重。而令他们更心痛的是,他们的可汗阿史那咄苾居然在这个时候还增加了赋税,理由是可汗家也没有余粮啊!真是不让人活了。
东突厥汗国的灾情牵动着唐朝上下的心,别误会,他们不是准备援助,而是在研究作战的时机。李世民向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长孙无忌询问:“颉利现在是老糊涂了,马上就要完蛋了。现在打他吧,有点背信弃义,不打吧,又错失良机了。“意思是说,颉利可汗的日子很难过,趁这个机会出兵吧,碍于去年刚跟他渭水盟誓,不出兵又恐怕丧失机会,该怎么办呢?左仆射萧瑀主张出兵,一雪前耻,而右仆射长孙无忌却说道:“东突厥人没来侵犯而我们却去攻打,有些背信弃义,不是王者之师的做法!“事实上,长孙无忌的话是装大尾巴鹰的,“王者之师“的论据并不足以打动李世民,只不过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比他们看的更远。他知道,此时的颉利可汗尽管国内生活困顿,但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地步,此时出击并非良机,弄不好还会激起东突厥人同仇敌忾。没关系,我们可以等!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慢慢耗掉了东突厥人的锐气。随着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威信的日益下降,原本依附于他的薛延陀部落、回纥部落、拔野古部落先后效仿苑君璋,转身背叛。
以前高高在上的颉利可汗已经被他们在心中抛弃,从此这些部落不再效忠于东突厥,而颉利可汗更不能像以往一样对他们指手画脚。一个苑君璋背叛不算什么,然而三大部落一起背叛,这让阿史那咄苾恼火到了极点,盛怒之下派出自己的侄子阿史那欲谷率十万大军攻打回纥部落。没想到马鬣山一战,阿史那欲谷的十万大军居然被回纥酋长药罗格菩萨的五千骑兵击败,十万大军被五千骑兵打的满地找牙。回纥酋长的五千骑兵一直追到了杭爱山,顺便还劫掠了大批东突厥的部属。本着“有便宜大家占“的原则,薛延陀部落也趁机出兵击败了东突厥四名将军带领的军队。几番打击下来,阿史那咄苾锐气被打没了,眼看着回纥部落和薛延陀部落的挑衅,他却一声叹息,无能为力。其实阿史那咄苾对回纥部落、薛延陀部落的挑衅无动于衷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唐朝。阿史那咄苾知道,回纥和薛延陀部充其量只是捣乱,而唐朝一旦发兵后果可能就是灭国。
基于此,他忍下两口恶气,把关注的目光死死的放在唐朝,他甚至直接以狩猎之名率兵到了朔州边境,不为别的,只为加强对唐朝的防御。阿史那咄苾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此时的唐朝也正将矛头对准了东突厥,这支矛迟早会从大唐戳出,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此时唐朝鸿胪卿郑元寿奉李世民之命出使东突厥,回国之后立刻向李世民禀告:东突厥百姓饥饿,牲畜枯瘦,亡国不会超过三年。对于这个报告,李世民非常认同,事实上,这与他先前盘算的时间相差无几,看来三年之内有望解决东突厥了。李世民的三年计划知道的人并不多,多数大臣还蒙在鼓里,大臣们听到郑元寿的汇报后,一个个摩拳擦掌,纷纷建议李世民趁机出兵,攻打东突厥。此时的李世民早已胸有成竹,怎么会因为众臣的建议就改变自己的计划。李世民冲众臣摆摆手,“刚跟人家结盟就违约,不信;利用天灾去攻击,不仁;乘人之危去取胜,不武。“李世民用“不信、不仁、不武“回绝了众臣的建议,并表明一定要等到东突厥有罪再行攻击。事实上,这些话就如同电视购物的广告,不是糊弄人的,就是糊弄鬼的。李世民之所以不出击,不是因为“不信、不仁、不武“,只是因为时机不到而已。君心似海,深不可测,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