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在书稿付梓之际,回顾博士学习期间的点点滴滴,有些话需要写在前面。
选择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是我在司法实务工作中逐渐产生的想法。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涉及刑事诉讼程序深层次的法律问题。实务中暴露出的各种有关涉案财物的矛盾冲突无不说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中的问题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多项顽疾长期难以治愈的集中体现,从中也可以窥见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始终裹足不前的深层原因。基于这一理由,我依然选择刑事诉讼法作为博士学习的研究方向,并将撰写一篇有关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论文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本书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和思想,在目前刑事司法制度框架下可能难以成为现实,也许只能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但是,至少在理论构思上,我依然不想与这些现实问题妥协,将自己的想法落于笔端,以期对未来刑事诉讼制度的改良有所裨益。当然,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还是用大量篇幅关注、思考现实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意见,以至于有的学者指出:“这不像是一篇博士论文,更像是一部实务作品”。也许是在实务部门工作的缘故,我始终无法完全抛开对某些具体法律问题的分析研判,而只进行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考,致使书中有很多内容是在探讨如何解决某些具体实务操作问题。
我要向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甄贞教授表达诚挚的谢意。感谢甄老师不嫌弟子愚钝又兼在职读博的多种不便,仍将我收入门下悉心培养。甄老师工作繁忙,然而每当我学业所需,请求老师授业解惑时,甄老师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及时给予学术指导和帮助。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在刑诉圈里有口皆碑;对学生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柔和细腻,让人感觉不到为师者的严厉,更像是朋友之间畅所欲言,但又不失师者的威严。这让我在跟随甄老师求学期间,没有感到来自导师的压力,而是在平和自然的师生关系中度过了三年学习时光。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学业上,学生们在生活中、事业上遇到问题时,甄老师也会施以援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我还要向我的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表达诚挚的谢意。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期间,也得到了陈瑞华教授的耐心指点与无私帮助。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陈瑞华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使书稿得以顺利完成。陈老师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导师,当年若非承蒙陈老师不弃,将我收入门下,我或许无缘刑诉,更无法近距离聆听名师教诲,得到受用终生的“独门技艺”。
感谢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劳碌半生的经历教给了我吃苦耐劳、不惧困难的精神;感谢我的岳父岳母,他们每年都会来北京和我们同住一段时间,帮助我们照顾孩子、分担家务,让我们能够安心工作、享受生活;感谢我的爱人王婧女士,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压力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的重担,却依然乐观地支持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本书的出版也凝聚着她的期望与心血。最后,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陈兴编辑、赵文博编辑,正是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本书才得以与读者见面。由于研究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乔宇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