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关村的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分散经营、随机发展的小农经济特点,与此同时,国外许多大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1992~1993年,中关村出现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现象,有消息传,四通公司的八名博士走了七个。
20世纪90年代后,四通主营的文字处理机的销售锐减,导致公司盈利大幅度下滑。据统计,中关村几千家企业中,营业五年以上的不足10%,原来与四通并肩的一些公司垮掉了。四通入意识到四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节点或临界点,认识到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
一、企业发展与组织结构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随着自身的发展,从单一产品(或服务)发展到多种产品(或服务),其组织结构的正规化程度提高,可分为五个阶段。
创业阶段:这是组织的幼年时期,规模小、关系简单、组织结构相当不正规;企业的决策是由高层管理者一个或几个独立做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完全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企业只存在着非正式的信息沟通。
引导阶段:这是组织的青年时期。企业人员增多,组织不断壮大,创业者让位给能干的经理人员;产生了建立在职能专业化基础上的组织机构,各项职能机构之间的协调问题越来越多;信息量增加,信息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困难。
授权阶段:这是组织的中年时期,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由职能机构引起的问题逐渐增多;高层管理者将权限和责任委托给下属的产品、市场、地区经理,建立起以产品、市场或以地区为基础的事业部组织结构;高层管理者不再负责日常的管理事务,控制的信息主要来自各事业部的报告;但伴随着分权,往往又会产生对事业部的失控问题。
协调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建立了正式的规则和程序,为了加强对事业部的指导和控制,在企业总部与事业之间建立起事业部(或集团部)使其负责下属有关事业部的战略规划和投资回收,正规的措施又会影响工作效率,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衰败。
合作阶段:这一阶段更加强调管理活动要有较大的自觉性,强调个人间的主动合作,引入社会控制和自我约束的新观念,成立任务小组和矩形组织结构,将企业的重要权力再收回至企业高层管理者手中。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
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再进一步,应以创新性为导向,主要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二、四通实施“二次创业”的基础思路
1991年,四通集团总裁段永基首先提出了“二次创业”概念,1992年开始实施以“股份化、集团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的二次创业战略。应当说,四通率先提出并实施二次创业战略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
从1992年以来,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战役:
在企业体制方面:努力建设一个产权关系清晰、治理机制完善、经营战略科学的现代化企业。改造重组若干公司,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但是到现在四通的管理者收购还没有解决好,最终制约了四通的发展(相关分析见第三章)。
在技术创新方面:追踪高新技术,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技术进步的潮流,把握网络经济的特征和需求,以自主开发的一系列专用产品和专有应用技术,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适用设备和技术服务。
在产业化方面:进入国民经济信息化主市场,组建金融产业,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使公司基本摆脱了产品单一、产业脆弱的局面,并开辟了国际合作的广阔渠道。
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扩大和发展国际资本在技术、生产、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合作和交往,与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合资经营,在合作中提升、壮大自身、加速实现与世界潮流的全面接轨。
三、多元化经营之路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挖掘内部资源潜力、适应外部竞争的必由之路。四通提出的二次创业战略是正确的,但是,在多元化经营的具体选择上,四通则存在一些问题。
从经营领域角度看,四通集团是一家多元化企业。一般而言,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可通过如下三个指标来描述:①经营行业的数目;②行业间的相关性;③各行业在资产、人员、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方面占集团公司的比例。
根据国家标准GB/T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四通所经营的行业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明。
—位数行业:四通经营的一位数行业共有四个,它们是制造业(C)、房地产业(1)、金融、保险业(1)、社会服务业(4)。
两位数行业:四通经营的两位数行业共有九个,它们分别为14—食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1_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2一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68一金融业;83一计算机应用服务业;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三位数行业:四通经营的三位数行业共有14个,包括糕点、糖果制造业;水泥制造业;照明器具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用合作社;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软件开发服务业;数据库服务业;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
由此看来,四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行业间的相关性较弱。这里从两位数行业角度来分析行业相关性:①金融业的特性决定了金融业与其他八个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如半导体、房地产等),其关联性就更高;②电子制造业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属于高度相关;③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讯设备、文化办公机械这三个行业之间在技术方面存在中度的相关性,在市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④照明器材、水泥与房地产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前者是房地产业的供货商,形成上下游行业关系;⑤食品、医药、电子、房地产这四大行业之间的相关性很低,甚至是无相关的。由此可见,四通集团总体行业相关性不髙,其多元化经营程度则较高。
1984~1992年,四通集团是以文字处理设备为主的全国性的专业经营。1992年,四通的战略发展方向主要有三种可能:①维持现状,提高市场占有率;②从专业化经营向多元化经营发展;③从国内经营向跨国经营发展。
四通集团在1992年把战略方向选择为从专业化到多元化。笔者认为,从中国电脑技术和市场来看,四通集团选择多元战略是可行的。从企业经营资源剩余程度来看,四通集团基本具备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四通集团1991年全年总营业额13.44亿元,利润6000多万元,文字处理机占国内市场80%,拥有相当的剩余资源,这主要是四通集团的品牌、资金实力、中文软件技术和人才、四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销售服务网络;32家分公司,100多家培训中心,900多家维修服务中心和1280家销售代理商。
但是,四通的主业选择不明确,行业选择太分散,没有高度重视行业的相关性,这不利于把主业做得更大,不利于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行业技术特征来看,四通多元化战略与行业特性并不是很适合。对于电脑企业选择专业化是更适合的。这是因为电脑行业的技术高度密集,且技术变化很快,技术结构呈收敛型,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国的联想集团、北大方正、金山公司也是坚持专业化发展。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说技术发展太快,使我们不能有一点点分心”。
新行业选择是多元化战略的核心问题:①四通集团1993年进入照明器材行业和电脑整体制造业;②1994年进入食品、医药、水泥、房地产行业;③1996年进入集成电路制造业和金融业。有关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与各“元”之间在技术、生产、销售、采购等要素上的相关性、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企业进入的新行业吸引力成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1993年进入的照明器材制造业与原文字处理机制造业在技术方面中度相关,而在市场销售渠道方面是高度相关的,电脑整机制造业与原行业在多个要素上是高度相关的;1994年进入的食品、医药、水泥及房地产业则是与当时四通集团的经营行业基本上是无相关的;1996年进入的集成电路制造业、金融业与四通集团的电子业存在相当的相关性。
可见,上述新行业的吸引力并不是最大的,特别是1994年的战略决策,主要集中在无相关领域,由此导致四通集团1995年跌人发展低谷,1996年重新调整方向。
1998年初,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通在中关村率先启动大规模的重组改制。引入国际上流行的管理层收购方式(MBO),结合有中国特色的全员职工持股、达到所有者归位的目标。四通进行的中国首例MBO,迈出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坚实一步。
1999年11月,四通投资公司完成了对原四通集团所拥有的香港上市公司(四通电子)50.5%控股权的收购,此部分资产经营的主业主要为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
第二章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