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教学模式
1.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从重视道德到重视多方面兴趣进而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必须经过接受和学习教师所讲教材,深入思考新教材即“理解”和“钻研”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在心理活动的静态或动态中都能够实现。在此基础上,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他明确规定每一阶段教师“教”的具体任务和活动方式与学生“学”的具体要求和活动范围。
(1)明了。此阶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讲授新教材时,要将新知识分析、讲述得清楚、明白。对学生来讲,要做好心理定向,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于教材的讲述和新知识的分析。
(2)联想。此阶段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新旧观念的联系,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运用统觉原理,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3)系统。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观念系统。学生通过教师的谈话指导,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特别是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并概括出各种概念、定义、原理、规则等系统的经验。
(4)方法。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和作业,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是教学的最后阶段,标志着教学过程的终结。
赫尔巴特的这个教学模式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重视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育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认识的某些规律,因而有其合理性和生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学生个人自由度相对有限,实践机会少,发现成分小,师生之间缺乏及时的交流与反馈。
2.杜威的“五步教学模式”
杜威在他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基础上,重视儿童经验的作用,强调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由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靠老师的注入,而是靠学生亲自探讨研究。他依据思维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情境。创设一个对学生有暗示作用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产生疑难和问题。
(2)问题。使学生在经验的情境中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为此教师必须注意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的难度,要足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3)假设。占有知识资料,进行必要的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
(4)推断。一步一步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断假设是否正确。
(5)验证。让学生通过应用来检验假设,使这些假设的意义明确,并且让学生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杜威的这一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活动和探索,重视学生的做和经验,重视学生的生长和发展,但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若将这种模式绝对化,就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教育实践出现偏差。
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行为的。任何复杂的行为都可以用一种逐步接近、逐步积累的方法由简单行为联系而成。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即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偏少,对学生的回答缺乏经常的、直接的、准确的、及时的强化,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于是,在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模式。此模式强调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机器的使用,把教学内容分为许多可以分离的小项目,仔细组成有逻辑的顺序,使每个部分能审慎地建立在前面的那个部分的基础之上,然后提问。学生回答后通过老师出示的正确答案而确认自己反应的对误,并给予强化,反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为了保证程序教学的顺利进行,斯金纳提出了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等教学原则。
此模式可使学习内容化难为易,易于被学生掌握。及时强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能够照顾个别差异,把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速度,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激起人们对个别化教学研究的兴趣。此外,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机器,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但这种模式只能显示教学结果而不能体现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中的复杂因素无法直接控制,削弱了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习者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4.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即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观念,才能把握其基本内容并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广泛迁移。如何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观念,实现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呢?布鲁纳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为此他提出了发现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索思维的方法。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三阶段:(1)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学生提出关于概念的假设;(2)对获得的概念进行检验;(3)要求学生分析他们获得概念的策略。
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首先,由于学生要亲自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兴奋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动机水平;其次,能使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再次,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所以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所学的内容。但把教学过程同科学家研究发现过程等同起来,所耗费的时间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技巧。因此这并非对所有的学科内容和所有的教师学生都有效,主要适合于那些可引导出各种假设、原理并能明确地展开的数理学科,同时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
5.奥苏伯尔的讲解教学模式
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目标主要是造就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日后新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要造就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就必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张有意义地讲解教学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张有意义的讲解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在讲解教学条件下,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主动的学习。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一个外部条件和三个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能与个别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内部条件指:(1)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心理准备状态;(2)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3)学习者必须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们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其中,关键是学生的心理准备和原有知识基础。讲解教学要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就必须采取措施操纵和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经过长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鉴别出对新的学习与保持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即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的可利用性,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与要学习的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的稳固性。在此基础上,他创造了一种操纵和影响认知结构变量的技术——“先行组织者”,他的讲解教学也因此被概括为“先行组织者”模式。其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先行组织者”的呈现——阐明课程目的,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的意识;(2)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的呈现——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维持注意,呈现材料;(3)认知结构的加强——运用综合贯通原则,促进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
这是与布鲁纳发现教学模式相反的教学模式,强调接受学习,更适合高年级,适合概念、原理的学习,省时,有助于近迁移,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
6.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育的目的,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人先天就有一种自我表现的需求、完善自己的需求、过上惬意生活的需求,一旦后天环境满足了这种需求,人就自然而然地会得到充分、和谐、完美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为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具有四个特征:(1)极大地依赖学生成长、健康和适应的内驱力;(2)要求教学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领域;(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是他们的过去;(4)强调能促进学生经验形成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的作用。其教学模式的结构可概括为五个阶段:(1)确定辅助情境——教师鼓励情感的自由表达;(2)探索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下定义,教师接受并澄清情感;(3)发展洞察力——学生讨论问题,教师支持学生;(4)规划和决策——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学生开始积极的行动;(5)统合——学生进一步获得洞察力并进行更为积极的行动。
这一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的重心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的平等关系以及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建设,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自我实现。但罗杰斯忽视了自我与教学之间的基本区别,从而使这一教学模式存在严重问题,如轻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理性活动的作用,时间浪费过多,易迷失方向,影响教学效率,其实用价值并不大。
7.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巴班斯基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改进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入手,将系统方法作为一般科学方法引入教学论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活动模式。这个模式总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看作是可以调控的活动过程,并努力使这个复杂、多变、多因素、多层次的活动过程有规律可循,通过优化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速度、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这个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综合设计教学任务,使任务、内容具体化;(2)选择最合理的解决教学任务的方案;(3)实施所选定的方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落实计划、检查调整统一起来;(4)分析教学结果,将所获得的结果与既定的最优标准相对照,评价成绩、欠缺,供规划下一轮教学任务时参考。
总体化、系统化是最优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它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做局部的改进和完善,而且要求教师自觉地、合理地选择和实施一整套系统措施,这为改革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但这一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教师具体操作时会有一定困难。
二、国内教学模式
1.“八字”教学模式
“八字”教学模式即按照“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个字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读读”指一上课就引导学生自读教科书;“议议”指在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切磋琢磨;“讲讲”是教师在学生读、议、练的过程中所作的引导、解惑、评价、总结等工作。以上四个环节,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始终。
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在研究程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而成的。自学辅导模式采用三个本子进行教学:一是课本,按适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逻辑顺序编写,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按自己的理解速度进行阅读;二是练习本,本子上印好了习题,学生读完一段课文,就在课堂上做习题;三是答案本,学生做完习题,可以自对答案。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1)领读阶段,指导学生过阅读关;(2)适应自学阶段,让学生按阅读、练习、查对答案、小结的模式进行学习,使之适应;(3)阅读能力与概括能力形成阶段;(4)自学能力提高与自学习惯形成阶段。这时,学生已具有基本的自学能力,独立性更强,学生不依赖教师就能自学教材,并能阅读概括水平较高的书籍。
3.自学六步教学模式
此模式由六个步骤构成:
(1)定向。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材重点、难点。
(2)自学。学生根据重点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
(3)讨论。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入讨论,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4)答疑。进行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
(5)自测。根据“定向”的要求,学生相互自己命题,自己测试,当场评分,让学生自己知道结果。
(6)自结。下课前,学生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回顾哪个环节满意,哪个环节不满意,并让各类学生发言交流。
六个环节的使用和所占时间视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强调学生的自我反馈,并形成学生自我反馈、学生相互反馈、师生相互反馈的多渠道反馈系统。反馈及时、评价及时,有利于强化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