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6103500000009

第9章 主题四 关于课堂资源的再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活动中,课程资源是个最热门的话题,特别是在开发、使用过程中独特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使之魅力无限;但是,由于观念的差异,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一些有失偏颇的现象:

一、课堂资源认知与运用上的偏差

1.课堂资源决定教学质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公平”越来越备受关注,因为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客观上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其中显著的一点就是能进入城市和农村课堂的课程资源悬殊巨大;但是,这能成为某些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吗?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作者罗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显著的学校,如新西兰北特默斯顿的索拉德中学、霍克斯海湾西弗克斯米尔的基米奥拉社区学校和美国阿拉斯加洲锡特克镇的埃吉空巴山区高中等,学校要么地处偏远,要么属于低收入地区、工业破产区;其课程资源、教育资源都相对不足,但其教学质量都远远高于其他资源优越、丰富的学校;因此,课堂资源并不能决定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一些公开发行的“优质课”课件中,教师并无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自农村的学生也没有多少现代化生活体验,之所以成为了一堂优质课,关键是因为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地利用学生经验这一课堂人力资源和教材内的知识这一人类精神文明的浓缩资源,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学生只是课堂资源的受益者

一提到学生,成人立刻就认为他是课堂资源的使用者、受益者,而少有视其为开发者的。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们教学生们如何使用设备、仪器,给学生视听材料等等,而很少考虑让学生参与到开发课堂资源的活动中。众所周知,“学生经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其独特的生活体验都是一笔可观的人力资源;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开发者身份,等于是闲置了一大笔课堂资源。如果在课堂上多问学生几个“怎么办”,或许一堂教学活动社会更丰富、更精彩。让学生参与课堂资源的开发,还能扭转一些不利因素,例如某位体育老师正在操场上给学生们解说跳远动作要领时,忽地跳出一只青蛙来,这位教师并没有立马赶走它,而是灵机一动,让学生们观察、讨论青蛙的动作。这一颇具“戏剧性”的“课堂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学生们“开发”了出来,并很顺利地融入到当堂教学的活动中,有力地支撑了本来的教学目标。

3.课堂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

在某种程度上,资源具有为不同人所利用的共享性;但是,课堂资源都具有共享性质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课堂资源毕竟是作用于某一特定时空中的现时资源,因而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共享的。例如,同样的教学内容,但因为学生的不同,教师就得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现实中,有许多精彩的“教学艺术”的案例,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它也只能被借鉴,而不能被袭用。当然,这是要强调课堂资源的不可共享性,并非针对所有的课堂资源,只是相对而言的,要区别对待。例如,教科书是可以共享的,但具体的教学方式就不可共享;多媒体是可以共享的,但适用对象是不可共享的;体育设施可以共享,但具体动作的指导艺术不可共享等等。

4.课堂资源是否就是课堂内的资源

课堂资源是不是可简单定义为课堂内的资源呢?不能。二者看似无异,其实仔细分析,有着明显的差异,课堂内的资源是特指,即教室内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而课堂资源是泛指,只要能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资源都是。很明显,课堂内的资源无形中缩小了课堂资源的时空范畴,是以偏概全。例如,现在比较时髦的“文化”概念,作为一种资源,就只有小部分能进入课堂内资源的范畴,如课堂伦理、课堂权利、课堂文化等,但是,除此而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地域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等能不能作为课堂资源呢?因此,讨论课堂资源时,不能让眼光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始终以教学目标为指向,关注有关课程、教育的所有资源。

二、课堂资源认知上的缺失

1.被遗忘了的课堂资源——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类活动,时间都是宝贵的资源;但是,这一宝贵的资源并未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甚而因为习以为常的原因反倒被淡忘了。时间作为课堂资源,一是学科课时数,二是每堂课的45分钟,无论哪一分类,都暗含着相应教学活动的最低效率要求,也都支撑着每一教学活动时间的最低要求。因此,重视时间这一课堂资源,就是要求每一堂课的45分钟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由此也就要求课堂结构、教学内容等具体活动的科学规划,反对滥用时间。如现代教育都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要反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滥用学生时间的现象。

2.二元分离的人力资源——教师与学生

在课堂内,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也有人定义为“领跑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在课堂内具有主体特性(也有学者定义为主体构性,交互主体性);但同时,二者因各自的个体差异性,而构成了现代课堂的特殊人力资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特别是在择用课堂资源过程中,占有先天的优势,也充分占尽了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学生则被视为容器,被动地盛装着各类经教师处理过的资源,由此导致课堂内明显的主、客二元分离现状(即师为主体、生为客体)。在现代教育中,必须打破这一反“主体特性”的二元分离体制,在开发课堂人力资源时,也必须既充分发掘教师的组织经验、知识储备,也必须注重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相关知识储备,在“对话”的过程中,使二者同为资源开发的主体,也同为资源的主体。

3.尚待开发的课堂资源——信息

在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时,学校教学已大大落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课堂上,教学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与步伐,这表现为教材体系、教材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因循守旧,课堂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脱节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现代课堂必须具备相应的洞察力、分析力与处理运用能力,也必须具备打破自身“藩篱”的包容力;在课堂上,教学要回归生活,更要回归现时生活;要充分地将现时中有用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充分地利用现时信息改良自己的教学活动。例如,在生物课上,要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基因”技术,也要引导性地思考“克隆人”的问题,还要敢于带领学生“置疑”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物理课上,不能老谈“哥伦比亚号”,要与学生一同憧憬中国的“嫦娥奔月”的细节问题等等。

案例一 蜡染的扉页

我特意穿了蜡染的裙子来到教室。我请大家注意我的裙子,蜡染是贵州的传统工艺,孩子们每天都接触得到,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蜡染,融会各门学科教学,使之作为教学的起点。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蜡染教历史。蜡染工艺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明清以后自中原内地传入西南边陲,在贵州落地生根。我们由此开始,可以介绍秦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并以此类推,带孩子们走进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廊。

在地理教学中,是不是可以这样运用:蜡染服装要用到棉布与染料,如蓝靛。由此可以介绍棉与蓝靛的植物特性及其种植、气候条件。西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种植棉与蓝靛的理想地域;继而推及其他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特性。

在美术课上,装饰图案多种多样的蜡染服装本身就是现成的教具。大自然的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山水风光均可引入蜡染纹样,如蝴蝶纹、鱼鸟纹、蜈蚣纹、龙纹、马蹄纹、漩涡纹、梨花纹、铜鼓纹等。蝴蝶纹还与苗族传说有关,由此还可以引申到中国关于蝴蝶的最凄美动人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并结合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位台湾诗人的诗《本草纲目》中还有这样一句:“梁山伯与祝英台两只蝴蝶,可愈中国千年的相思病。”这是与文学的联系。

化学老师说,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可以从蜡染染料的配制开始。

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说,蜡染是贵州的民族工艺,可以用蜡染教孩子们热爱家乡工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分析:现代教育提倡教学要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在相应的课堂资源的开发活动中,也应坚持这一主张。如案例中的“蜡染”,这一事物在当地师生的观念中既司空见惯又熟视无睹,但细分析,它却是一份独具魅力的宝贵的活生生的课堂资源。据此加以断定,不同的地区差异性,都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课堂资源,这些“差异性”既能加强教学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又能发挥资源的丰富性,克服经济、地区差异意义上的“资源匮乏论”。

案例二 变色龙的启示

《生物的启示》一课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思考题: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根据变色龙的这一特点构思一件小发明。下面是师生之间的对话。

师:“变色龙的体色是怎样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并引导学生据事联想)

生A:“在绿叶茂密的大树上,它的皮肤变成绿色;在枫树林里,它的皮肤变成红色;在黑夜里,它的皮肤变成黑色。”

师:“变色龙这一特点有什么好处呢?”

生集体回答:“变色龙的这个特点有利于隐藏起来,保护自己,不易被人类和它的敌人发现。”

师(顺势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谁能根据变色龙的这一特点,构思一件小发明?”

生B:“如果能制作一种‘变色衣’就好了,让边防战士穿在身上,打仗时,我军战士隐藏在柳树林里,就变成绿色;隐藏在桃花林里,就变成粉色;在夜间就变成黑色。这样敌人就不易发现我们,而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的举动,能更有力地打击敌人。”

生C:“我们公安干警在破案、抓坏人时也可以穿上这种‘变色衣’。”

这时教师对这两个学生进行了表扬:“你们的想法真是太棒了。”

这时班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这位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社会需要,联系大自然,让学生尽情地联想、畅想、遐想。

生D:“如果能发明一种‘变色墙’,能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一开吊灯,室内的光五颜六色,该多漂亮。”

这时又有一些学生受到启发,分别说出了他们的构思小发明:“变色包儿”“变色鞋”“变色纽扣”随衣服变化而变化,等等。这位教师及时地肯定、鼓励了学生的这些想法,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火花。

分析:在开发课堂资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参与,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在运用课堂资源的过程中,不能无视学生经验的存在,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准备来学习的。本案例中,在教师有效的点拨下,单调的书本知识被丰富的学生经验有力地支撑起来,虽然没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也没有相应的教具,但能否定“变色龙”已深入学生的心里了吗?

本专题参考文献:

[1]向蓓莉,赴贵州支教引发的思考——如何利用农村孩子的经验进行教学[J],中小学教育管理,2000,(7-8):25-26.

[2]昆明十四中网站。新教材的功能[EB/OL]。http://www。km14z。net/second/kcgeg/lltt/25/ts。htm,201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