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两度为相,实行变法。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工诗、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注重反映社会矛盾,文峭拔奇崛,诗遒劲清新,词则风格高峻。旅游作品写于罢相、隐居后,以短小的律诗和绝句为多,刻画有力,意境清新,风格俊逸平畅。有《王临川集》等。
“原文”
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河百余步,有碑仆道②,其文漫灭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④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⑤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子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⑥。既其出,则或咎⑦其欲出者,而子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⑧,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⑨,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⑩!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肖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注释”
①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
②仆道:倒在路上。仆,倒伏。
③漫灭模糊不清。
④记游:在游览处题字留念。
⑤怠:懒惰;此指懒得再前进。
⑥明:照明。
⑦咎:归罪,责怪。
⑧夷以近:平坦而且近。
⑨随以止:盲从他人而停止前进。
⑩何可胜道也哉:哪里说得尽呢?
“赏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记游文章。作者的立意在于借记游来阐发做学问、成事业的道理,所以于游所写较为简略平淡,而于游所思所悟却写得极为精细深沉。由游洞所见“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悟出人欲要有所得,必须有志、尽力,并借助外物而决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由所见路边仆碑因“其文漫灭”,加之古书多散失,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甚多,悟出研究学问者应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决不可轻信盲从,以讹传讹。
本文前半部分记游处处为后面说理设伏张本,后半部分说理则句句联系前面的记游,前后呼应语言简练精确;记事简洁明快,说理准确生动;句式多变,虚字运用自如,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魄力。文章既代表了王安石散文的风格,又可见宋文长于议论的特点,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