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向“开元钱”的本位币地位挑战。
大钱放出去,自然有不花本钱的财源滚滚而来。第五琦因此升了宰相,又建议再铸一当五十的“重轮乾元重宝”,什么叫“重轮”?就是钱的背面外圈是两道轮廓。
这种钱的形制,相当独特,但是一当五十,也真是要了老百姓的命!
这两个“重宝”流通后,后果想都不用想——物价立刻暴涨,一斗米涨到了7000钱。穷人买不起米,就只有饿死自己。
史书上说是当时“饿馑者相枕于道”,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你走一路,到哪儿都能看见饿死鬼挨着饿死鬼。
政府铸了大钱,当然又刺激了民间盗铸,长安城里寺庙、道观的铜像铜钟,都被人毁了用来铸“山寨版”大钱。那一时期,因为私铸而被杖死的铸钱黑户有800多人,但即使这样也禁不住。
经济秩序全乱了,第五琦被问责,当年年底就被贬到忠州(今四川万县)去了。走到半道,又有人诬告他曾经受贿黄金200两,最后竟被判流放。
这大概是史上唯一的一个为货币改革而丢官的宰相。
不过第五琦虽然狼狈,比起王莽为货币改革付出了一颗脑袋的代价来看,还算是万幸的。
大钱流通了两年后,为了平息百姓的怒气,朝廷又出了新招,把双轮廓的重宝贬了值,改为一当三十;把唐初的老开元钱升了值,为一当十,跟普通重宝一样用了。
按照第五琦的理论,钱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了实钱和虚钱之分,“重宝”不过是虚钱,它的作用,表面上说是为了方便流通(省得小钱多了携带不便),实质上还是政府有计划地把民间的钱贬值。
实施的效果好不好是另一回事,虚钱的意义与作用,起码那时的理财家们都已经很清楚了。
有的东西,好像是钱,但它的作用,只是把你手中真正的钱贬值、变虚。轻易还是不要去碰它。自己手上的钱,数量可能有限,但老老实实,踏实得跟老夫老妻似的。
在看不清形势的时候,在没出现可怕的通货膨胀时,攥住手中的钱,比什么都强。
金融界也有游戏,各位,不可不察。
钱界难得一见的华南虎——“得壹钱”
唐代还有一种“伪政权货币”,就是史思明铸的两种钱——“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
我们知道,制造安史之乱的两大枭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叛军的“大哥”安禄山比较厉害,攻入洛阳后,自封为“大燕皇帝”。其志向看起来不小,可惜不久因为残暴多疑,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死了。
紧接着“二哥”史思明也在范阳(今北京)自称“大燕皇帝”,开始铸“得壹元宝”,当开元钱一百用。
但这是一种极为短命的钱,只流通了几个月。据《新唐书》记载,史思明铸了钱后,“既而又恶‘得壹’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
就是说,他嫌“得壹”二字是预示他的统治长不了。这也不知是哪位通古博今的先生给他上了一课。
原来,所谓“得壹”,是有典故的。
话说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在登基时,曾求神问卜,想知道本朝能传多少代。结果竹签上的数字竟是一个“壹”字,表示只能一世而终。
司马炎见了,吓得浑身发抖,朝臣们也面面相觑。只有大臣裴楷引经据典地说:老子说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这是好话,你们怕什么?
尽管如此,“得壹”终究不大吉利,司马炎的傻儿子也确实险些把晋朝给弄垮了。
史思明的钱,写的虽然是“得壹”,但看了还是心里堵得慌。于是在他进入洛阳后,趁着建年号为“顺天”,就把“得壹钱”给废了,又铸了“顺天钱”。
这个短命的得壹钱发行量既少,流通时间又短,当然就成了后世收藏家眼中的极品。
史思明虽然是叛贼,这钱可是铸得一点不含糊。得壹钱制作精整,钱文凸显,铜色红润。“得壹元宝”四个字是隶书,写得遒劲有力,霸气十足。
钱的背面,大多都铸有“月文”。其中有一种,在穿孔的上、下、左、右都有月文,那就更是极品中的极品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钱文中是第一次出现“元宝”这个约定俗成的名称,且钱文顺序是顺时针排列(旋读),老百姓一念,就念通了。
历来钱币收藏界就有一句话,叫做“顺天易得,得壹难求”。
清代有一本叫《古泉丛话》的书,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个人急着用钱,就把一枚得壹钱质押给了一个山西人。山西人很识货,看到古钱大喜,当即答应借给那人三万钱。
山西人事后对人说:我愿意借给他三万这个大数,就是让他以后别想来赎回。
借了钱的那家伙呢,事后也对人说:三万,这哪里值一枚得壹钱的价!我之所以只借三万,就是为了以后能赎回来。
可见这个得壹钱身价何等不凡!
到今天,在收藏界,得壹钱更是有价无市、难觅芳踪。这么说吧,你这辈子也许能亲眼见到华南虎,但不一定能见到得壹钱。
史思明后来也被他儿子给杀了,没得好死。他铸钱的时候,因为铜料不足,就把洛阳的铜佛都毁了,用来铸钱。据清代的《钱录》里的资料记载,叛贼败亡之后,伪钱没有地方用了,大伙就又送回去铸佛。
世界上白闹一场的事,太多了!不过这史思明闹得也忒短了点儿,否则说不定也能闹出个五千年未有之盛世来。
唐朝皇帝为何禁止百姓存钱中唐的铜钱多被熔化铸了夜壶
一个王朝,新建之初大都朝气蓬勃,中间有的皇帝骄傲了,胡闹一气,惹出乱子来,即便平息下去也是元气大伤。
唐朝就是这样。安史之乱后,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唐朝可不是那个唐朝了。
玄宗以前,皇权相当巩固,国家是一个整体。唐中期以后,皇权就得了软骨病,藩镇军阀崛起,各霸一方,不怎么听招呼了。
中央的问题也很严重,宦官开始专权,到后来居然能够决定皇帝的废立,重演了西汉末年故事。
在钱币的问题上,也是积重难返,关键就是货币数量不够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时,国家调整了税收方法,开始实施“两税法”(夏秋两次收税),收税按户收取钱币,不再直接收稻谷和绢了。
本来铜料不足,钱币发行就不足,官家这一收钱,钱又都跑到国库里去了,民间流通的钱币就更短缺。
由于货币长期供应不足,就造成了单旗先生所说的“钱重物轻”,尤其农产品卖不起价钱。
按理说,通货紧缩之后东西便宜,商家不大高兴,但老百姓能得到一点好处。但是政府收税不按实物计算,而要按照市价折成铜钱来计算。这一来,农民生产的东西就越来越不值钱。
刚刚实行两税法时,一匹绢能折3300文钱,实施了14年后,一匹绢最多才能折到1600文。绢价跌了一半,就等于税率上涨了一倍。等到两税法实施40年后,绢价更跌得惨,跌去了四分之三!
百姓血汗创造的价值,这么一折成铜钱,就蒸发得差不多了——国家和老百姓进行经济博弈,国家没有不赢的!
中唐以后有几个著名的贤臣,如陆贽、韩愈、白居易、元祯等,都曾经上疏反对两税征钱。他们说,既然农民是生产谷子和布匹的,国家就直接征收实物好了;无论你是折成钱算,还是让他们把东西卖了再交钱,无疑都是多扒了人家一层皮。
道理是简单得连傻瓜都懂,但皇帝有时候就装不懂。贤臣们的大实话,没人听。
不过皇帝也有他的苦恼:钱币越来越少,可绝不是我私吞了啊!像这样的钱重物轻越来越甚,你要是让国家征税收取实物,没两天皇家就会穷死。
那么,钱是怎么越来越少的呢?
原来这是货币流通的规律——它有损耗。铜质货币就更是流失严重了。
唐穆宗时有一位户部尚书杨於陵,对此有过分析。他说,过去钱是在四方流通,现在官府存的钱太多;过去是猛劲铸钱以供应用,现在是减少炉子“自废武功”;过去钱只流通于中原,现在有不少都流到外国去了。再加上市井百姓习惯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