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说钱
6184700000040

第40章 第一张纸币 (2)

官方这次发行交子,是非常讲究科学的,设定了最高发行限额,每年最高的发行额为125万余贯,还建立了准备金制度,以四川的铁钱作准备金,每次36万贯,约为发行额的28%。

官府的事,只要认真,就能够做好。一直到神宗初年,官交子的发行和流通都非常稳定,管理得很好。

后来出了个聪明过人的宰相王安石,他为国家太穷感到痛心,一心想“富国”,就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政策改革。

他这一改,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等到后面再谈。

官府一印纸币就印上了瘾

宋朝的纸币大行其道,当然也不能忽视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跟唐朝的困惑一样:铜太少。

铜矿资源是有限的,开采能力也受限制,可是货币需要量是成倍增长的,两下里就不能成正比。

而且宋代还有一大问题,比唐时还要严重,那就是铜钱外流得很厉害。

北宋时,宋跟辽有大规模的贸易,南宋时,还有发达的海路贸易,这都是铜钱流走的渠道。

周边国家生产力水平低,铸钱能力不强,他们就盯住了宋钱,想拿现成的。

宋朝在边境地区设有外贸市场,叫做“榷场”。从宋太宗时起,先后在宋境内的镇州(今河北正定)、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徐水西)等几处设立了榷场。后来和西夏之间,也有榷场。

因为内地缺盐,辽国的盐就通过贸易渠道源源涌入,宋朝的钱也就纷纷流走,这是国家贸易方面。另外还有私人贸易上,辽国人卖给宋朝人牛羊,也弄走了大量铜钱。

南渡之后,宋与金之间也有榷场,情况也是一样。那时金国的商人叫“北界商人”,他们来到南方,声言卖货只收现钱,且允许短陌(不足一贯算一贯)。史书说他们“意在招诱”,也就是弄铜钱来了。

宋朝境内的唯利是图之徒,禁不起这诱惑,见允许短陌,可以占便宜,便大买其货,于是铜钱又源源不断流向金国。

南宋由此闹开了钱荒,朝廷为此伤透了脑筋,曾在淮南、京西和湖北等边境地区罢铜钱,只允许商民使用铁钱,布置了一道货币隔离区。

海路贸易也是漏洞之一,尤以广州为甚。南宋曾制定过严厉的刑罚,禁止铜钱从海路外流。

当时规定:只要商人用铜钱买“蕃客”的货,100文以上就定罪。4贯以上判徒刑一年,累积20贯以上黥面(脸上刺字)并处劳役。

广州地方官府还规定,各国商船离港前,必须先报告“转运司”(财政厅),由官员亲自登船检查,不得夹带铜钱出中国界。

但是,山高皇帝远的事,哪里禁得住?金、银、铜、铁各种钱都在外流,就没停止过,以致南宋后期规定:南方的国际贸易实行物物交换,中国商人只能以绢帛、织锦、瓷器、漆器支付,这才稍好了一点。

交子出来后,好多了。这是一大便民措施,一开始确实是促进了商品流通。不仅政府不用愁铜资源紧张了,百姓也轻松了。腰里连一贯钱也不用缠,揣几张纸票就可以上路。

交子好用,官民都乐。后来官府也在邻近四川的陕西、山西和甘肃一带发行,不过都不很成功。

还是四川的交子有信誉,后来通过商人携带、给军人发饷等途径,也流通到了陕西一带,形成辐射效应。

到宋徽宗的崇宁三年(1104年),就连京西北路(今洛阳)也开始使用交子了。

可是后来,渐渐地产生了一些弊病——不是老百姓不守法,而是政府自己打起了歪主意。

交子这东西,不是一印就来钱吗?那么政府也有缺钱缺得火烧屁股的时候,怎么办?

——狗急跳墙,印交子不就成了吗?先解决了再说。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朝廷在西北用兵,缺钱,就由四川官方印了60万贯交子,在陕西发行。

这一批计划外增发的交子,是没有准备金的,宋代叫“虚行印刷”,属于财政发行。这等于直接从老百姓身上刮钱。

好在这一次的影响还不大,老百姓默默承受了。可是官方得寸进尺。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发行新交子时,旧交子居然不收回,两界一起流通。

这下我们都能看明白了:这不等于把交子贬值了一半吗?

不错。

在四川流通的交子一多,当然就造成通货膨胀。

宋哲宗时代,为了对付西夏,又不断在陕西增发交子,筹集军费,一次增发几十万贯、几百万贯,政府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么满天飞的交子,贬值得贬到啥程度?

到了元符年间(1094—1098年)换发交子时,朝廷规定:要交回官府五缗交子,才能换到一缗新交子。老百姓的财产,无缘无故就缩水了五分之四!

看来古代的经济有两条规律,看官们不妨可以记住:

一、凡是和平时期出现大幅度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那都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政府用了财政手段在敛钱。

二、如果哪个行业的物价莫名其妙地暴涨,就说明哪个行业的奸商在掠夺老百姓财富,无一例外。

宋朝的纸币是怎么变成废纸的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宋徽宗时代。

宋徽宗也要和西夏开战,也需要军费,还是靠发行交子解决——屡试不爽的法子为什么不干?

宋徽宗厉害,竟然一界就发行了2600万贯,是当初一界的20多倍。而且不设准备金,旧交子也不准兑换。

这么多的交子,光在一个地方流通,肯定消化不了。于是又扩了流通范围,把交子改名“钱引”,号召全国各路都用,但最后只在北方才有人使用。

“钱引”的命名,应该说更科学一些了,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兑换钱的凭据”。

在北宋,官府的盐茶专营部门有所谓“盐引”和“茶引”,是发给经销商人的凭据,商人向官府付了货款以后,拿着这个凭据到加工厂去领盐或茶。“钱引”一词,就由此引申而来。

到南宋时,因为朝廷养活的官比北宋还多,军费也更需要钱,钱引的发行就更疯狂了。宋高宗的时候,居然三界并行,发行额达到3780多万缗。

几十年后,更是达到疯狂的顶点,计有8000万缗的钱引在市场上流通。

光用钱引来敛财还不够,后来南宋还出现了新的纸币。

其中一个叫“关子”,有点像唐代的“飞钱”。

绍兴元年(1131年),南宋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屯了大量的兵,但是那地方水路不通,给士兵们发放的大批现钱运不过去。

几万大兵要吃饭,怎么办?朝廷就让婺州政府下令,由当地商人暂垫现钱,发给商人“关子”作为收据,等商人们以后到杭州做生意时,可以凭关子在杭州领到现钱,也可以领到茶、盐、香料或钱引。每垫一千钱,政府还付给十钱的利润。

后来,关子的发行渐渐又扩大到了两淮、湖广。

关子也是印刷的,票面价值为五等,使用期为两年,可以用作支付。这就跟纸币无异了。

还有一种叫“会子”,这是一种后起的纸币,但渐渐成了南宋主要的流通纸币。

会子一开始也是起于民间,是民间自发印刷的兑换券,也叫“便换会子”。

后来由官家垄断发行,先是在杭州城内流通,后来依次扩散到两浙、两淮、湖广和京西各地。

会子的面额,起初是一千、二千、三千的三种,可与现钱并用。后来又增发了二百、三百、五百的三种。由红、蓝、黑三色铜板印刷。

它的票面文字很有意思,上半部分是一则悬赏文字,写明伪造者处以极刑,并重赏告发人。

此外,票面上还印有非常醒目的面额和发行机关——“行在会子务”(首都会子发行所)字样。

会子的性质,显然就是纸币,一开始还发得比较谨慎,情况最好的时候,社会上只有200万贯在流通,成为市面上的难寻之物。

物以稀为贵。当时商旅往来、贸易,都竞相使用会子,甚至有“会子重于黄金”之说。

政府的纳税和发饷,也是现钱和会子各半。

如果情况就这么保持下去,南宋倒是有了一种信誉可靠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