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说钱
6184700000051

第51章 马太效应 (1)

朱皇帝把全国人民分为三大类:民籍、军籍、匠籍,清查得十分严格。把人口数目调查清楚后,就登记造册。这叫做“黄册”,作为税收和服劳役的依据。

人口查清楚了有什么好处?可以防止豪强大户隐瞒奴仆户口,偷税漏税。

丈量土地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土地查清后,就绘制“鱼鳞图册”(地图),作为收缴田赋的依据,这是为了防止大户人家隐瞒土地而漏税。

豪强大户没法逃税了,普通百姓的赋税负担也就相应减轻,两者之间是最简单的因果关系。

说句实在话,我们现在的某些部门,未见得能有朱皇帝这种民本意识。征税本来是面向全民的,那么就应该把所有征税对象的收入情况搞清楚,然后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这乃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现在,工薪阶层的收入明明白白,富人的收入却是暗箱状态。有多富?不能查,不敢查,怕打击了富商的积极性。

什么都怕,就不怕不公平!结果越富的人,缴税相对却越少,“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所以,我们未可小瞧朱元璋这位皇帝的“人民性”。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仇恨商人,沈万三只是一个特例。明朝对商人实行的是轻税制,商税三十取一,也就是33%的税率。这不用多说,轻税就是为了鼓励经商。

朱元璋善待人民,人民自然也就反哺国家。我前面说过,华夏民族只要给它安宁,它就会创造出经济奇迹来。

明初制定的宽松政策,虽然后来有所变质,赋税逐年加重,但毕竟给了人民一个喘息、恢复的时间。这样,经历了200年后,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呈现出繁荣发达之势。

特别在张居正推广了“一条鞭法”以后,对商业繁荣的推动更大。

所谓一条鞭法,简单地说,就是将部分劳役摊入田亩,田地多的人家要多服劳役,这就避免了富人往往不服劳役的弊病。

而劳役和赋税都可以折成银两,富人可以“出钱代役”,也就是交钱给政府,由政府雇人服劳役,不必自己去干活。

这个政策,目的是照顾弱势群体,但是惠及了所有的人。

它有两大好处:一是,几乎解脱了所有人的劳役负担,让人们有充足时间打理自己的事;二是折银上缴役赋以后,民间对银子的需求量猛增,因而大大刺激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经济。

到明朝中期,商人的能量已经很不得了,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商业资本集团。这就是咱们现在津津乐道的徽商。

徽商的大本营在徽州(别名新安)。他们人数众多,资本雄厚,分布在各地,被称为“新安大贾”,算是旧社会里的一股新兴势力吧。

明代有一本书叫《五杂俎》,里面记载,徽商中的富豪人家,家藏白银有至百万两的,其余家有二三十万两的,不过是中等商人。

徽商经营的项目,首推盐业,其次是布匹,还有茶叶、木材和粮食。他们也热衷于开典当铺,徽商的典当铺那时遍布全国,尤以江浙最为密集。

与徽商并肩而立的,是晋商,也就是电视剧《乔家大院》里演绎的那一支。长江以北,基本是山西商人的天下。现在有人评说,晋商,堪与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并列为“世界三大商帮”,这地位就更不得了啦。

山西商人中,最牛的当属盐商。因为明朝要加强西北边防,需要储备粮食,所以规定谁给政府粮食,政府就给谁盐。

盐,历来是国家专营的,弄到了盐,就等于发了大财。山西盐商就这样抓住了机会,背靠政府贩运食盐,一飞冲天,成了北方的商业霸主。

晋商不仅富甲天下,且讲诚信也是远近闻名的。他们经常合伙经商,参与者都叫“伙计”,由其中一人出资,众人共同经营,按贡献分红。彼此虽没有誓书协议,但无一人藏有私心。

如此,拿不起本钱经商的人,生计也就有了保障。而富者也不当守财奴,所获钱财都平分给众伙计。信用,成了他们的“第二资本”。

其他的江南商人、闽商、粤商、吴商、陕商,也都各显其能。这些地域商业集团,还在各地开设了本省的“会馆”,也就是商业联络站,组织起各色各样的商帮。

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北京和南京。要发大财,就要到这两个地方发展。

其他如杭州、汉口、广州、济南等,也都是商业大都会。

那时外贸港口有广州、福州、宁波;长江及运河商埠有武昌、汉阳、荆州、天津、淮安等,水陆商路四通八达。

江南一带因为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棉纺、造纸),所以富甲天下,甚至那儿的人至今都还活得很滋润。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就这样蓬勃生长出来了,互相勾连,枝繁叶茂。

我们今天的商业都市布局、城市规模和市民生活模式,无不留有明朝盛世的痕迹——老底子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

所以,不了解明朝的那些事儿,行吗?

大明王朝玩不转一张小小的纸币

谁也想不到,在历代王朝对货币已经玩得很娴熟的年代,大明王朝的货币,却是扭扭摆摆,总是不顺,走了一个“铜钱——钞币——银锭”的曲线。

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准备做皇帝的时候,不知他是怎么想的,采用的货币是古老的铜钱。当时准备以“大中”为年号,所以铸了一批“大中通宝”。

到了后来,年号正式定为“洪武”,于是户部的铸币厂(宝源局)与各地的铸币厂(宝泉局)又铸了“洪武通宝”。

这批开国的铜钱,币值都很足,价值有当一、当二、当三、当五、当十五等。

从明朝开始,官方把本朝的钱称做“制钱”,清朝后来也沿袭了这一叫法。

明朝人还习惯把“贯”叫做“吊”,一吊钱、两吊钱的说法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按当时规定,400文为一贯,5贯为一锭。

关于朱元璋铸钱,还有一则奇闻,不得不提。

历朝历代所铸的铜钱里,有一种并不用于流通的钱,叫做“花钱”,就是民间所用的压岁钱、洗儿钱和庆寿钱。

这些钱之所以叫花钱,是因为它们都铸有图案。而正式流通的钱除了星月标志外,很少是有带图案的。

朱元璋铸了洪武通宝后,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忽然冒出来一种洪武通宝的花钱。这种钱,钱背上有图案,是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

怪了!这是何意?是哪一家铸币厂铸的?

原来,这是民间人士弄出来跟朱元璋开玩笑的。

朱元璋幼年时的名字,叫做“朱重八”。他幼时家境贫寒,靠给地主放牛谋生。当年乡里乡亲的都唤他“放牛重八”。

以他这样卑微的身份,登上大宝,坐了普天之下第一人,民间有些旧贵族和知识分子当然要心生不满。

他坐稳了龙椅后,为了给儿孙顺利接班扫清障碍,又疑神疑鬼,滥杀功臣,这就更加深了民间对他的成见。于是有人就偷偷铸了这种钱币,揭他的老底。

此钱一出,大家心领神会,照用不误,都把这钱叫做“放牛重八”。

朱元璋得到报告,大怒,在全国进行了一次严打,将“放牛钱”统统清缴销毁,又抓到了铸钱的人,砍了脑袋解恨。

到现在,仍有少量的“放牛重八”留存于世,当然属于稀世珍宝了。

朱元璋在货币上搞复辟,大概是想表示自己是汉唐正统,可是,铜钱的萎缩是有内在规律的,并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铸钱铸了一段时间后,朝廷就发现成本太高,太不划算。因此朱元璋明白了:还得向宋、金、元学习,发行纸币。

洪武七年(1374年),明中央政府正式设立宝钞司,次年初,就印出了“大明宝钞”。面值为一百文至五百文、还有一贯等几种。其中一贯的纸张面积最大,是中国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钞票。

古代的钞票文字是直写的,一贯的大明宝钞高有320毫米、宽有210毫米,简直是一张小报了。

宝钞发行以后,朝廷的决心挺大,全力维护宝钞的权威地位,禁止用金银和其他商品作为货币;只保留铜钱,仍可流通。后来又铸了小平钱,凡一百文以下的交易,都用小平钱。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见条件成熟,就下令所有铜钱都禁用,实行单一货币制,只许用纸币。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明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却有一大失误。

古代的纸币和现在一样,用多了就可能被磨损,当时称为“昏烂钞”。为了处理这些残损纸币,就得允许以旧换新,因此朝廷推出了“倒钞法”,由宝钞库负责对民间调换。

那时在民间有约定:嘎嘎新的钞票价值最高,比旧钞更有购买力。

这样,以旧钞平价换新钞,就有了差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