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说钱
6184700000056

第56章 这是什么效应 (2)

他指责官员催征钱粮,趁机搜刮。皇亲横行于京郊,乡绅盘剥于乡里;无良官吏,曲意奉承。如此,可叹小民如何能安枕!

话说得明白,但事情做得不聪明。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哭穷,呼吁大臣、贵戚捐资,组织京城保卫战,但满朝权贵没有一个愿意出钱的。

京营士兵在城头抗击农民军,一日三餐还得自己掏钱去买。

可是,等到李自成攻破北京,打开皇库之后,赫然见常年不用的“镇库金”3700万锭纹丝未动,金锭上还有“永乐”字样。

这样的守财奴皇帝,宁死也不肯散财。

他这大明,不是亡得活该?

清朝来接替它,自然就顺理成章——老百姓不能老吃树皮啊!

明亡后清军入关,除了兵力强盛是一大优势外,最主要的是渔翁得利。虽然在江南有过几次暴行,但总体来讲,还是笼络为上,政策得体。

平定中原后,除了薙发、衣冠、八旗、圈地和奴仆制度外,清朝基本上是复制了一个明朝。中央机构与地方军政设置,都与明朝无异。

明清交替之际,前后经历了约50年的战乱,民间凋敝得厉害,清政府是下了大力气来恢复农业生产的,

平心而论,清朝的历代皇帝,比明朝的绝大多数皇帝都要勤政。

大清朝前期还有著名的“康乾盛世”和开疆拓土的显赫功业。

起码它做得不比明朝差。

但为什么后人对它印象不好?为何今天为它说好话的人,还要挨耳刮子?

是因为“相对论”。

明清两朝,寿命几乎一样长,疆域都很辽阔,都是多民族大帝国。可是它们所处的世界背景很不同。

明朝一直到万历时,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轮到清朝就不成了——人家欧洲资本主义崛起了!当时文艺复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到处都是“大国崛起”。

你清朝还是像明朝那样慢腾腾地走,那就不是前进而是倒退了。

所以清朝也很委屈。

本来国家管理得还不错,可惜生不逢时。从咸丰帝起,每况愈下,最后落了个丧权辱国的臭名!

清朝的经济,总体水平跟明朝差不多,有的地方不及,有的地方过之。

在制造业上,绸缎生产规模不亚于明朝,以江宁、苏州、杭州三大皇家织造局为首,非常发达。尤其江宁府产的缎子,是丝绸中的上品,行销天下。

瓷器在康熙、雍正年代,技术也大大超越了前代,胎更薄,瓷更细,色更艳。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官窑、民窑平分秋色,产品行销海外。

在原本不使用铜钱的云南,在清代却发现了大量铜矿。云南采铜业盛极一时,年产1200万斤,可供全国铸钱使用。

官营的制造业蓬蓬勃勃,民间的手工作坊就更加红火,城乡到处都有。农民忙时种田,闲时就出外做生意,比如做裁缝、木匠、篐桶、补锅、弹花、补鞋、泥水、采石、酿酒等,也算是第二职业。

现代意义上的“工厂”一词,其实就是在那时出现的,意思也就是手工业作坊。在乡村里,有木厂、炭厂、香菇厂、木耳厂、纸厂、铁厂、盐厂、淘金厂等,不一而足。

那时候最好的铁制品,是“广铁”。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其中最知名的品牌是佛山铁锅,名扬海外。外国的“夷船”来华,都成千上百地买佛山铁锅回去。

小小的佛山镇,在清代吸引了四方商贾。有野史笔记描述,当时河面上停泊的商船有如蚁群,水上一派繁忙,舟楫相击,人声鼎沸。

古代的商品交易场所,叫做“市”;而大一点的市,就叫“镇”。

镇,从明朝中期兴起,到康熙乾隆时代达到鼎盛,每隔二三十里必有一镇。农民出门,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镇,买卖农副产品很方便。

北方民间至今还有初一、十五赶大集的习俗,也是在康熙时代为最盛。

北京城里著名的琉璃厂,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庙、城隍庙这些地方,在那时就有盛大的庙会,也就是大型集市。

现在北京人春节赶庙会的习惯,显然是从清代延续而来。

清朝,就这样,隔着百年的距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我们对清朝,撇嘴是撇嘴,可我们今天的有些习惯,还真就有它的遗传。

所以我奉劝大家在对传统文化开骂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文化“盲肠”。

——猴子变成的人,到什么时候都免不了有“猴气”。

清朝人在银元上如何与国际接轨

清朝的货币制度,有样学样,也沿袭了明朝的那一套,以银子和铜钱为主。大额交易用银子,小额交易用铜钱。

不过,清朝的银子用起来比明朝麻烦,因为它很不规范。

清朝用银子还是要称量,是以纹银为标准,在使用中,各种成色的银子都要折成纹银来计算。

所谓“纹银”的成色应该是多少呢?据当代专家推算,应该是935374‰,也就是“九三成”。

这就是说,一个人实际所拥有的银两,要折算成纹银银两,才能表示出你究竟有多少财富。

这个“纹银银两”,就是“虚银两”,是一种理想化概念。

这样,“银两”这一概念,就有了虚、实两个所指。

清代的银锭也不够规范,除了元宝形状的之外,还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砝码状、束腰形、牌坊形和茶花形的,并不一致,所以要称量。

清朝在银锭上也有创举,就是有了比50两还要大的大银锭。不过典型的银元宝,大多也是50两一锭,同时也有小一点的。

那种小银锭,同样也叫“锞子”,《红楼梦》里写贾府准备过年,就写到过“银锞”之类。

最麻烦的是,称银子的重量标准也不大一致。

标准的一两是多少?既有官库的标准,也有漕运部门的标准,轻重并不相同。此外各地官库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非常混乱。

道光时代就有人指出:本朝的银子,官府通行的是“纹银”,成色为九二、九三直至足色。而民间通行的叫“元丝”,成色仅有七八成、最高不过九五成。这就够乱的了,另外还有在银锭上钻孔往里灌铅的,就更是添乱。

由于各地称量的标准不同,有时一两能差出六七分来,百两就要差出六七两。这种状况,就连官府也没办法划一。

银子的混乱,贯穿了整个清朝,哪个皇帝都没想起来要整顿一下。

在银子的使用上,清朝还有一大景观,那就是外国银元盛行。后来,大清国有人赶时髦,自说自话也仿铸了银元。

从康熙帝收复台湾起,清廷就开放了海禁,外国银元流入的数量因而一下子大增。尤其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使用银元的情况很普遍。

银元来自欧洲不同国家,花样繁多。那时的清国人也够聪明的,都给它们起了外号。

荷兰银元上有武士骑马图案,就叫做“马钱”;

西班牙银元边缘有麦穗纹,就叫做“花边钱”;

葡萄牙银元图案中有一个十字,就叫做“十字钱”;

还有,西班牙银元有一面图案是两根柱子,就叫做“双柱”;

西班牙银元和美国银元上的人像,头发形状不一样,因此分别叫做“大髻”、“小髻”和“蓬头”;至于带有罗马数字的银元,也难不倒清国人,他们把“Ⅱ”叫做“二工”,“Ⅲ”叫做“三工”,“Ⅳ”叫做“工半”。

——你别说,大清国那时候与国际的接轨,还真是充满了幽默感!

清代商人对过手的银元,在习惯上要打个戳记,以示货真价实。打的戳多了,银元被凿巴变了形的,就叫做“烂版”。

没打戳子的完好银元,则叫做“光洋”、“光版”或“镜面”。

我从小学时候起,就在各种回忆录里见到过“光洋”这一词,始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学了古代金融史,才解开了心中几十年的疑惑。

当时广东人喜欢用烂版,江浙人喜欢用光洋。当然烂版没有光洋值钱,两者比价每一百两要差出六七两。

外国光洋的流入,使我们中国出现了新的货币单位,那就是近现代流行的“圆、角、分”。

圆,当然是指一块银元。

到嘉庆年间,民间又把“圆”称为“块”,指的也是一块银元。

现在人民币的单位,也是如此。不过“圆”简化为“元”,实际上没有道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