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尔钱原为准噶尔部的钱。准噶尔部居住在新疆北路,后来扩大势力,占领了“回疆”(南疆),铸了这种普尔钱。“普尔”是维吾尔语,也就是“钱”的意思。因为是采用红铜铸的,所以又称为“红钱”。
乾隆皇帝发兵平定了准噶尔部,统一了回疆。为照顾当地人习惯,在当地铸了新的普尔钱,逐步收回旧普尔钱。
普尔钱与制钱的比价为1∶5,显然是较大的钱。
道光年间,广东还流行越南钱(当时叫安南钱),有“光中通宝”、“景盛通宝”、“景兴通宝”、“景兴巨宝”、“嘉隆通宝”等。其流行之广,非常惊人,在广东货币流通中竟占60%以上,其中以潮州为最甚。后来朝廷屡次下令禁止,最后也不知下文如何。
在华夏历史上,世世代代都是周边“番邦”使用中国的钱,到了清朝,反过来了,日本的钱我们也在用,越南的钱我们也在用,这兆头不是很好。
此外要说的是绕不开的太平天国钱和其他起义军的钱。
太平天国,不管怎么说,也是中国农民与平民造反的一个壮举。起义军定都天京4年后,铸了自己的钱。
一开始,太平天国的钱只在天京一地铸造,制度划一,管理得很好,货币制度井然有序,显示出了草根阶级的智慧和力量。
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出现混乱,各王的辖区内纷纷自行铸钱,币制自然也出现混乱,不再有早期的进取气象了。
看来草根阶级没有精英来主导,是早晚要出问题的。
太平天国的钱,一开始正面为“天国”,背面为“通宝”;后来背面改为“圣宝”。再往后,正面改为“太平天国”,背面为“圣宝”。
他们铸的钱,除了铜钱之外,也有铁钱和铅钱。
比较奇怪的是,太平天国钱没有币值文字,这就像军人没有军衔一样,是怎么分等级的,当时人们又是怎么来辨认的,不得而知。
当时上海还有“小刀会”起义,与太平天国相呼应。小刀会也铸了“太平通宝”钱,因为会众以“大明”为国号,所以钱背穿孔上下有日月纹,隐喻一个“明”字。或者上为月纹,下为“明”字。
此外还有广东的天地会,也在那时建立了“大成国”,占领过柳州。他们铸过“平靖通宝”和“平靖胜宝”钱。
最后再说说被慈禧太后给废掉的“祺祥钱”。
这是一出有名的宫廷政变大戏。咸丰皇帝当年在承德避暑山庄病危,立下的皇太子才6岁。他不放心幼子执政,就密诏肃顺等8人为“顾命八大臣”。
咸丰一死,八大臣遵从遗嘱,拥立了小皇帝,拟了新的年号为“祺祥”。
不料被冷落的慈溪太后不服,发动政变,逮捕了八大臣,将肃顺等人处死,自己和慈安太后垂帘听政。随后就废除了“祺祥”年号,改为“同治”。
可是这个短命的“祺祥”年,毕竟存在了69天,因此年号钱也已经铸好。后来全部回炉,只有少量的流入民间,成了稀世珍品。
现在谁要是能弄到一枚,就甭出手了,当成你家的镇宅之宝吧!
大清的银元和铜板成了送终钱
晚清的金融问题,就是改变钱制,迫在眉睫。这可难坏了清廷的大佬们。
铜钱是清朝的主要货币,一般老百姓日常都在使用,直接废了也不行。
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它成为辅币,即信用货币。老百姓你就别管它足值不足值了,它就是个符号。
可是,那就意味着要采用完全的金本位制或者银本位制,内囊空虚的清廷是根本做不到的。
还一个办法,就是加大“面值”,让币值与铸造成本相称,不至于铸得越多越亏本。但是那样的话,老百姓就会将之视为铸大钱,只能引起恐慌,引发市场非理性涨价。
要想让老百姓理解朝廷的苦衷,接受大钱,在清末那样的情势下,简直是鸡同鸭讲,同样也办不到。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铸大钱。朝廷那几个人,长的也是人脑子,不会想出什么高招的。
但是,这次的大钱有名堂,是铜元。
给你变一变,不是铜钱了,是类似银元的铜元,给你一个心理暗示。这样,铜元的面值高一些,就可以避免大钱的嫌疑了。
朝廷哄老百姓,就像训猴者哄猴子一样。明明白白地哄你,就听话吧!
这个事,李鸿章、张之洞他们酝酿了多时,还有人拿了美国的“花钱”来做样子。最终老佛爷同意,于光绪八年(1881)试铸铜元,用的是进口机器铸造,采用的是进口洋铜原料。
清政府一开始想把铜元作为银元的辅币,所以上面有“每百枚换一圆”字样,还有英文“ONE CENT”(一分)。
这个铜元成色很足,紫铜占有九五成,余下半成是锌和锡,重量有2钱。铜元价值相当于当十,刻有龙纹,名称为“大清铜币”,老百姓俗称“铜板”。
出铜板的时候,朝廷大佬们还战战兢兢,不知民间反响会如何。不料此钱一出,因为样式新颖,竟大受欢迎,没人把它看成是不足值的大钱。
不久福建、江苏等省也都奏请铸了铜元,不过面值都是参照制钱作价,铸有“每枚当钱十文”字样,英文为“10 CASH”。后来广东的铜元也把面值改了过来。
洋文上了中国的国家货币,这大概是第一次,毕竟是“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啊!
三省发行铜元成功,获得老佛爷首肯,她还要求三省紧急调运十万铜元给户部,在全国推广,并指示沿江沿海各省都要仿铸。
这可真是啊,换个花样老百姓就认!各省督抚无不狂喜,在利益驱动下,纷纷狂铸滥铸。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有17个省的20多个铸币厂铸了铜元。这跟过去大家都不肯亏本铸制钱的情形截然不同!
到这年七月,朝廷不得不下令整顿,规定每日铸造数额。中央的造币总厂还铸了“大清铜元”,作为各省铸铜元的样板。
地方政府想搂钱,没有办不到的,你有你的规定,我有我的权宜之计。就在短短几年间,铜元越出越滥,大幅贬值。一开始,80枚可换一枚银元,到后来180枚才能换一枚银元。据统计,全国人民因为铜元贬值而蒙受的损失,在头4年里,就达5800万元。
1909年的《申报》载文痛斥:“铜元充斥之害,上及于州县,下及于四民!”
铜元的花活儿,又玩完了。
到宣统三年,也就是清朝灭亡的那一年,造币总厂还试铸了铜辅币,一共5种。其中一文和二文的大清铜币,中间有圆孔,算是方孔圆钱的遗迹。
另外,大清也铸过自己的银元。
光绪十四年(1888年),张之洞在粤督的任上,就试制了银元,后来李鸿章接任粤督,正式开铸银元,正面中心是满汉文的“光绪元宝”,外绕英文。背面是一条气势威严的蟠龙,外绕“广东省造,库平7钱3分”字样。库平,就是官库标准重量。
这是中国第一次铸造银元本位币。
后来正式铸造的时候,英文移到背面,“广东省造”移到正面。减重为7钱2分。
这种银元,因为图案有龙,所以俗称“龙洋”,民间极为欢迎。因为它的重量比外国银元要重些,因此发行的第一批多被民间收藏。
铸银元的原因,除了想抵制外国银元泛滥以外,还有经济上的考虑,因为由纹银变为银元,在折价比例上政府可以占便宜,所以朝廷决定大批铸造。
广东省的银元一出来,湖北、江西、直隶、浙江、安徽、奉天、吉林等地也相继开铸。湖北省铸的是一种一两重的“双龙银元”。
鸦片战争后,英属印度的货币“卢比”流通到西藏,进而又流通到四川、云南。为抵制卢比,四川省铸了一种“四川藏洋”,专用于西南地区。藏洋完全仿印度卢比样式,只不过将卢比上的维多利亚女王头像,换成了光绪皇帝的头像。
这是我国第一枚带人像的铸币。
后来各地还铸了小银元,叫做银角币,重3分多到3钱多不等。
再后来,就铸的是比较规范的银角币了,有一角、二角的两种,与铜板并用。
一元龙洋,又称“大洋”,民国题材电影里常说的“现大洋”,就是指此。
银角币则称为“小洋”,广东又称其为“毫洋”、“银毫子”。这个名称源自香港,因为香港的小银元单位是一毫、两毫。
而当时广东人写这个“毫”字,喜欢减笔为“毛”。影响至今,人们还习惯把一角两角人民币,称为一毛两毛。
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后,龙洋和铜板就成了清末的主要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