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进了博物馆了。
不过货币自有货币的寿命,清亡后,龙洋并没有马上废除,仍在民间有效流通。新成立的民国只是增铸了孙中山头像银元,以及袁世凯等人的头像银元(袁世凯像银元,俗称袁大头),与大清龙洋“和平共处”了好长时间。
总体来看,清朝的铸币比较驳杂,各地还曾经铸过各种形状的银饼,其中吉林的一款是正方形的,堪称别致。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结婚,清廷还铸了“光绪皇帝大婚”纪念银币,也是很有现代特色的。
三起三落的大清朝纸币
清朝也有纸币,而且出现得很早。早在开国后不久的顺治八年(1651年),因为财政入不敷出,就仿照明旧制,印发了纸币“钞贯”。每年发行额控制在28万贯,连续发行了10年。因为没有滥发,所以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这是清朝中央政府第一次发行纸币。
只要发行者没有贪欲,不是想借信用货币搂钱,纸币的价值就不会大起大落,才会起到平衡流通的正常作用。
第二次发行纸币是咸丰三年(1853年)。因为要对付来势凶猛的太平天国起义,财政又告吃紧,于是发行了两种纸币。一是“大清宝钞”,以铜钱为本位,又称钱钞,从250文到2000文,共分五等。
二是“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又称银票,从1两到50两共五种。
两种纸币都是用白皮纸印刷(据说是桦树皮做原料),左满文,右汉文,四周环绕龙纹。
但是宝钞发行后势头不怎么好,很快就贬值,千文贬为了七八百文。
最早提出建议“行钞法”并参与其事的户部侍郎王茂荫,后来几次上奏,说现行纸币没有准备金,不能自由兑现银钱,所以不能推广,这不是原来他所设计的方案。他说,如果商人看不到使用的方便,纸币是流通不起来的,
哪知道咸丰帝看了奏章大怒,斥责王茂荫只顾为商人说话,不为国事考虑。随后,就把王茂荫调到兵部去了。
这件事情,连马克思都知道,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注83里提到过。
虽然不能自由兑换,但还是要部分地允许人家兑换,否则岂不是一钱不值?清廷管理钞票事务的机构,是宝钞局和官票所。
后来有商人申请自己出资成立“总局”,负责推广宝钞和兑换事宜。
朝廷居然答应了,但是由民营机构来代理货币管理,往往资本不足,总局只能隔日一兑换,每次只发100个号,每个号只能兑换100张宝钞。
这哪里行?什么生意不都耽误完了!两个月后,总局就被撤销,由户部成立了五家“官钱铺”来负责兑换。这五家官钱铺的名称都是“宇”字打头,所以号称“五宇”。
官方的兑换方式是:除了四种大额宝钞外,其余所有钞票都实行抽号兑换。每20天抽一次,抽到号的钞票就可以兑换银或钱。
后来五家钱铺又合并为一家官钞局,每月抽号一次。
可是这样一来,抽到号的和没抽到号的钞票,价值就不同了。当时人把抽到号的叫做“实钞”,没抽到号的叫做“空钞”。而外省的“省钞”不参加抽号,所以也被视为“空钞”。
空钞当然就没有多少购买力,后来每一两大约只值300文以下。
而抽到号的实钞毕竟是少数,所以整个宝钞都不大值钱。照这个样子发行钞票,朝廷感到赢利不多,于是到咸丰十年(1860年)就把宝钞、官票都停掉了。
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到现在还一直习惯把钱叫做“钞票”。“弄两个钞票花花”,是舞台小品里南方人角色经常说的台词。
这“钞票”一词,最早就出现在咸丰年间。自金国以来,历朝的纸币都叫做“钞”。到了清咸丰年间,流通的既有大清宝钞又有户部官票,所以时人合称“钞票”,造出了一个新词来。
清朝除了户部(中央财政部)发行过纸币外,各种官办金融机构也发行过纸币。
前面提到过的官钱铺,就是官办的银号。
早在道光年间,内务府就设立了五家,都是“天”字头的,咸丰年间又成立了官钱总局,下设四家,是“乾”字头的,再加上户部的“五宇”,一共14家。
他们的职能,是发行“钱票”,又称为“京钱票”。
钱票,当然也是一种信用货币。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有银两,有铜钱,那么还发这些钱票干什么?
其实清朝的银子和铜钱一直就不够用,发行可兑换的钱票就是为了弥补不足,起到调剂作用。
一开始,钱票的信用还不错,可是部门利益那是挡不住的光绪年间的钱票,钱票越发就越滥,有的一张票面值就高达万吊,根本不可能兑现,完全是空架子,发出去就成了不兑换纸币。
这样,钱票的贬值势所必然。
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好蒙的。
各省见有利可图,也都效仿北京,发了自己的钱票。咸丰八年(1858年)福建因为滥发钱票,导致米价上涨10倍,几千老百姓浩浩荡荡,冲到一位前尚书的家里,把退休老官员拉了出来,一同来到督府请愿,哀求官府整顿钱法,平抑粮价。这次风潮,官府整整处理了两年才告平息。
鸦片战争结束后,也盛行民间的钱票、银票、铜元票。
这些民间钱票,严格来讲并不是货币,而是一种有价证券。
发行民间钱票的单位,有钱铺、银号、银炉、票号、当铺、商会、金店、公司、商店等等。
民间钱票的作用,是促进流通,以补银、钱的不足。
官方把这些叫做“私票”,给予认可。
北京有四家“恒”字头的钱庄,所发行的钱票信誉极好,市民都视同现金。
但是,行业自律毕竟靠不住,大部分的民间钱票都有“架空”(不能兑现)的问题。有的几十万、几百万地发行,而钱铺的资本金还不到发行额的十分之一,兑现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等于伪钞一样了。
这样的无良钱铺一旦亏损,就关门逃跑,受害者即使告官,官府也是应付了事,根本不可能追回损失。
到光绪末年,这个问题已很严重,朝廷不得不进行清理和限制,不允许非金融机构发行钱票;不允许发行没有准备金的“空架子”;已经发行的钱票也要逐步回收,缩小规模。但还没等清理好,大清朝也就倒台了。
大清的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块肥肉。这肥肉早就被列强盯上了。那时候国际金融业已经出现了巨无霸——银行。外国银行是属蚊子的,哪里鲜美就往哪里叮。
在大清领土上的外商银行,连招呼也不打,就在大清国内发行了“兑换券”,也就是银行券。这其实是一种可流通的货币,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加入了大清国的货币系列。
——恐龙太庞大了,它注意不到蚊子在干什么。
这些兑换券分为两类,一种是银两票,一种是银元票,都限定在一定区域内流通。要是异地使用,就要打折扣。
比如在上海发行的,就只在上海流通,当然也可以拿到北京或香港去兑现,但立马会掉价。
可是外商银行不怕这个,反而很欢迎这种情况,因为无论你在北京还是香港兑现,都是通过他们的分行,这样他们可以从差价上获利——你能玩得过银行?
清国人把外商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叫做“番票”或者“番元票”。
当时发行得比较猛的,有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渣打)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台湾银行、朝鲜银行等。
兑换券也有在境外发行,后来流通到境内的。比如朝鲜银行发行的,就流入了中国东北,俗称“老头票”。
华俄联营的道胜银行发行的兑换券,也流入了东北,俗称“羌帖”。
那么各位可能要问了,外商银行在华发行纸币,有什么不好?
坏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