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6200700000104

第104章 辛弃疾(2)

下阕写将士们投入壮烈战争中的情景,从以沙场为主的广角描写转入战场杀敌的特写。“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典出《三国志》,刘备在檀溪遇险,多亏所骑的“的卢”能“一跃三丈”,方才助其脱险。辛弃疾的词里,的卢做战马,突出战马奔腾、凌云直上的气势,衬托出战士的骁勇善战;用“霹雳”形容弓箭,可见其一发即出的动势强劲。对“马”和“弓”的刻画均充满动感,呈现出万马齐嘶、将士奋勇的场面。

至此,词人的理想与抱负呼之欲出——他渴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样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直令人潸然泪下,但无奈现实太过残酷,“可怜白发生”一句,表明了词人鬓发已白但理想仍未实现的遗憾。

上阕和下阕最后一句分别是词人理想和现实中的景况。他期待沙场点兵,杀敌报国,但现实中却老来无成,功业未建。词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雄心壮志与凄凉晚景,梦境和现实对比来写,给读者以巨大的震颤和冲击。

辛弃疾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在词中表露无疑,但他已至迟暮,又被罢官,理想无处寄托,只能以词勉励友人要勇于担起“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重任,其用心之苦可见一斑。

【大师导读】

字字跳掷而出,“沙场”五字,起一片秋声,凌轹千古。

——清·陈廷焯《云韶集》

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

——梁启超

全首词到了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并且一转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以末了五个字否定了前面几十个字。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夏承焘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梁衡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赏析】

《摸鱼儿》的小序交代了创作背景。当时词人从湖南平调到湖北,并没有被召回他朝思暮想的京城。此时辛弃疾已经四十岁,距离渡淮水到南宋已过去十七年,他力主抗金、恢复中原的主张却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只好把满腹怨尤倾注在这首晚春词里。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起句是词人的感慨:已到晚春,曾经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已禁不住几番风雨的考验,马上就要匆匆归去了。日益惨淡的春色,触发了词人的惜春情怀:“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天的离去意味着花的凋零,词人不忍看到这颓败的景象,常常担心花开太早,也会过早地遭受凋零的厄运。以上显然是词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虽然他也意识到这只是空想,仍然不甘地喊出“春且住”之语,希望春天能停下脚步。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遍地芳草阻断了春的归路,词人希望借此留住春天,“只可惜,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尽管他百般挽留,春天还是沉默不语地悄然离去了,人已无计可施,只有画檐上的蜘蛛,依然殷勤地用蛛网沾惹飞絮,似乎想留住春天最后的痕迹。

下阕先用典,以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故事寄托愁思。自古以来,“蛾眉遭人妒”之事屡见不鲜。西汉陈皇后就是因为招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幽居长门宫内。她以千两黄金换来司马相如一篇《长门赋》,献给汉武帝,以期重新获得他的宠爱。只可惜,“脉脉此情谁诉”一句,说明陈皇后并未如愿。辛弃疾借用此典,暗指自己被奸臣谗害之事,表达自己“遭人妒”而“佳期又误”的愤懑。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君”指的是那些向君主进谗言的小人。辛弃疾对奸佞之徒深恶痛绝,厉声告诫:切勿得意忘形,你们难道没有看见,就连赵飞燕、杨玉环一样得宠的人,最终也只是化为一抔黄土而已。

最后三句是对“闲愁最苦”一句的具体化注解。词人说不要去“倚危栏”,因为站在高处眺望并不能排解苦闷,只会看到落日残阳,还有被雾霭笼罩的杨柳。这迷蒙衰败的景象,就像南宋江河日下的形势,更令词人悲痛难抑。

以“春去”为依托,但全词主旨并非为眼前萧条春景感伤,而是另有所指。上阕写春归难留,下阕言蛾眉遭妒,实际上都是忧时感世之语,隐喻自己年华老去且遭人谗害的境遇,同时表达了对朝廷前途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词人刚直的操守,爱国的情怀,通过婉转凄恻的语言、委婉曲折的手法来传达,可谓柔中寓刚。

【大师导读】

“春且住”二句,是留春之辞。结句即义山(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意。“斜阳”以喻君也。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梁启超

读公词,为之三叹。寓幽咽怨断于浑灏流转中,此境亦唯公有之。他人不能为也。

——陈洵

幼安自负天下才,今薄宦流转,乃借晚春以寄慨。

——俞陛云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过南剑①双溪楼②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释】

①南剑:宋代的南剑州,即延平,属福建。

②双溪楼:位于南剑州的剑溪和樵川二水汇流处。

【赏析】

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秋,在福建任安抚使的辛弃疾再次因主和派的诬陷被朝廷落职。在回江西途中,他经过南剑双溪楼,触景生情,写下此词,以激昂的笔调,表达了对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现状的担忧和报国无门的积愤。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词人站在高高的双溪楼上朝西北望去,视线被浮云遮挡,想要看清万里长空,需要一把锋利的长剑破开云层。“西北浮云”四字,暗喻南宋遭金兵入侵后山河破碎的处境。词人认为,想要令乌云散尽,即想收复失地,必须依靠像“长剑”一样刚正、勇敢、有力的英雄。

词人想到了埋在此地两把宝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据《晋书》记载:西晋张华见斗、牛二星间有紫气,向雷焕请教。雷焕认为这是在江西丰城地区的宝剑发出的光芒。于是张华派雷焕到丰城寻找,果从地下掘得宝剑“龙泉”和“太阿”。雷焕把其中一把剑交给张华,自己留下另一把。张华死后,其剑也失踪了。直到雷焕死后,其子拿着他的那把剑经过剑溪时,宝剑忽然从腰间跃出,飞入水中化成双龙盘旋,波浪翻腾。“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此时此刻,词人并没有看到宝剑搅动浪潮的壮观景象,只看到高耸的山峰和空旷的寒潭,抬起头来,只见明月当空,星光暗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燃犀”出自《晋书﹒温峤传》:东晋将军温峤路过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人言水中多妖。温峤点燃犀角下照,一会儿,水底就涌出各种妖怪。为了探寻潭中的宝剑,词人想点起火把,又担心惊动水中的鱼龙妖魔。“怒”和“惨”两字,将水中妖魔张牙舞爪的凶狠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下阕中,词人将目光转向远处,只见剑溪、樵川二水汇集后,从高高的双溪楼旁流过,水势激荡,奔腾欲飞,受到峡谷约束后,才不得不收敛声势。作者在此以江水自比:自己此时受到朝廷压制,欲赴前线奋勇杀敌而不能,是何等的遗憾。所以他自嘲道:“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他叹息自己已经年老,还不如提一壶冷酒,枕一张竹席,归隐田园,不问世事。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站在楼上,历史的浮沉,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悲喜都浮现于作者眼前。看着江中暮景,他又问道:“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何人将船停靠在岸边,卸帆系舟?这被羁绊的小船,似乎象征着词人的命运——归隐生活虽平和宁静,但报负难伸,壮志难酬,纵有满怀激情也只能化作无尽的悲哀和无奈。

这首登临之作层次谨严,脉络明晰。作者即景生情,通篇用暗喻手法表达无法报国的压抑和愤懑,用典而不落痕迹,将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失落蕴含在字里行间,读来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大师导读】

欲抉浮云,必须长剑。长剑不可得出,安得不恨鱼龙。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辛词中感发之生命,原是由两种互相冲击的力量结合而成的。一种力量是来自他本身内心所凝聚的带着家国之恨的想要收复中原的奋发的冲力,另一种力量则是来自外在环境的。由于南人对北人之歧视以及主和与主站的不同,因而对辛弃疾所形成的一种谗毁摈斥的压力,这两种力量之互相冲击和消长,遂在辛词中表现出了一种盘旋激荡的多变的姿态。

——叶嘉莹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于江西上饶,并在此地居住了近十五年,期间只有短暂时间出仕。黄沙岭位于上饶县西四十里处,词人多次到此游玩。这篇小令写的是他夜间经过黄沙岭道时所见,清新自然,感情醇厚,词意轻快,体现出辛词于豪放外平淡真切的特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开篇两句动中寓静。风、月、蝉、鹊都是极常见的意象,但在词人的奇思妙笔下,却有了别致的趣味。晴朗的夜里,皎洁的月光让鹊儿误以为白昼来临,因而惊飞而起,树枝因此簌簌作响;清风徐徐吹来,沉睡的夏蝉也被惊起,嘶声鸣叫。置身于这样充满乡野情趣的环境中,词人的心情是愉悦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点出节令是夏季,阵阵稻花香飘散于空气中,欢快的蛙鸣一声高过一声,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展开描写,预示了丰年的到来。

下阕继续描写夏夜之景,与上阕的平淡铺叙相比,下阕更见曲折波澜。到了后半夜,明月隐去,万籁俱寂,天上星辰稀疏,只有“七八个”,说明前半夜晴朗的天气发生了变化。“两三点雨”突然落下,雨虽不大,却让行走于山林中的词人有些许慌乱,赶紧寻找避雨之所。“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他匆匆赶路无暇顾盼,转过溪桥,突然见到了以前投宿过的茅店就在乡村林边!夜行遇雨,本来是件令人不悦的事情,但词人却顺利寻到了可以避雨的地方,更巧合的是,还是昔日所到之处。惊喜油然而生,冲散了由那微雨带来的一点不悦。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星辰、雨点、茅店,动静相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夏夜山道行路图。词人的足迹作为线索,将一系列美好的意象贯穿起来,又把个人的喜悦感受融入其中,不假雕饰,也未用典,却勾勒出令读者心向往之的美好意境。

【大师导读】

所闻所见,信手拈来,都成异彩,总由笔力胜故也。

——清·陈廷焯《词则》

这首词挑选几件笑话死无,来描写农村风光。既写了景,也写了人。不但真切的描绘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画面,而且表现了农村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作者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能给人以相当丰富的美的享受。在宋代描写农村的词篇中,它不愧是一首名作。

——夏承焘

蛙声无意,却认作有心,本是个愚人的笑话,这里却转为隽美之语。结句写出晚上走路,旧地重经,恍惚喜悦的神情。

——俞平伯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首题在博山道中石壁上的词,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少年”和“而今”状况的对比,充分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被人谗害,遭到排挤的痛苦。

“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阕核心。少年涉世未深,正值风华正茂之际,很难体味到愁的滋味,词人也是如此。联系时代背景,词人年少时生活在中原沦陷区,从小目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血气方刚的少年早早就萌生了收复失地的志向。当时他自信且乐观,认为一定能收复中原,并不会因此生“愁”。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将不知愁滋味的少年登高望远,一展豪情的姿态写得极为形象。少年人吟诗作赋时,为了令诗词中的情感更加丰富感人,即使不知愁偏偏却要“强说愁”,鲜明地写出少年单纯却不谙世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