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6200700000103

第103章 辛弃疾(1)

【词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辛弃疾聚众二千,参加抗金义军,隶耿京为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仕途坎坷。

辛词激昂排宕,别开生面,不可一世。词中大多抒写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未酬的愤懑,对当时的统治者亦有谴责之意,此外还有不少吟诵祖国河山的词作,题材广泛。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629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软弱的南宋朝廷一路南逃,高宗被迫浮舟海上逃命,而隆祐太后甚至一直逃到赣州。近半个世纪以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辛弃疾提点江西刑狱,途径赣州西北的郁孤台,忆及统治者狼狈逃亡的旧事,想到中原至今未能收复,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创作了这首词寄托怀思。

上阕写词人由眼前的郁孤台、清江水,勾起满腔心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二字既是地名,也别有寄托:“郁”字点出沉郁的气氛,“孤”字表现出高台巍巍独立的气势。郁孤台下的清江里,不知汇集着多少行人伤心的泪水。“行人”二字,可能专指隆祐太后,也包括成千上万被迫逃亡的百姓,还有此时站在江边的词人。

接下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既交代词人的动作和心情,也是对上句“行人泪”的注解。“长安”指代北宋都城汴京。词人日夜盼望早日收复中原,此时他站在造口望向汴京,视线却被无数青山所阻挡,心中悲愤不已。

下阕即景抒情,词人把浓郁的爱国情怀寄托在写景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连绵的青山虽然挡住了词人的视线,但挡不住奔流的江水。“毕竟”二字情感强烈,喻指如“青山”一样的敌人终将败北,难以抵挡宋军如江水东流一样的攻势,表达了对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

词人志向虽坚定,却没有盲目乐观,他清醒地意识到了此时的战局对宋军并不利,这种忐忑沉郁之情蕴含在结尾两句里。“江晚”、“山深”营造出封闭沉闷的氛围,“愁”字直抒其苦闷和惆怅。此时又有鹧鸪的悲啼传来,仿佛在提醒词不要忘记收复中原的壮志。南宋朝廷一味妥协退让,导致中原迟迟不能收复,辛弃疾纵使不满却也无可奈何,结尾两句将其悲凉与悲愤的深沉情感,寄托在落日、晚江、深山、鹧鸪等意象中,极为感人。

词人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愤。词中句句写景,词人的所思所想,通过眼前的山山水水得以表现出来,一物一景都有寄托,却又无法一一指实,可见其巧妙的表达技法。

【大师导读】

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明·卓人月《词统》

《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梁启超语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梁衡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梁启超在《饮冰室评词》中评这首词曰:“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将结尾句列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一,可见对其评价之高。词人着意于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热闹气氛,尤其上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璀璨灯火下的元宵盛况,用以反衬下阕人物悲凉辛酸的心情。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上阕开篇描写了元宵节的烟花:东风吹过之处,火树银花竞放,还有像雨一样的彩色火星从空中坠落。“千树”和“星雨”都是夸张手法,表现出元宵灯节的热闹;“星如雨”体现了词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另外,“东风”则被拟人化,似乎是因为东风向往热闹的节日,才会积极地吹开地上的“花千树”,吹落天上的“星如雨”。

接下里几句,进一步渲染元宵盛况。“宝马”、“雕车”、“凤箫”、“玉壶”、“鱼龙舞”,都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呈现出元宵灯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为下阕反衬人物的孤独凄凉做铺垫。

下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两句,从写景转到写人。“蛾儿”、“雪柳”、“黄金缕”是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代指盛装出游的女子们。平时久居深闺的女子也盛装打扮,走出闺房,三五成群地游玩赏灯,她们花枝招展、笑意盈盈地走过,衣袂飘飘,暗香浮动。可惜,词人要寻找的人并不在她们之中,一个“去”字,隐隐透出失落的情绪。

“众里寻他千百度”,词人在“众里”苦苦寻觅,正伤心绝望时,蓦然回首,竟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他所找寻的人,就在身后冷清的地方,并未归去。词人心中百味杂陈,既有终于如愿的惊喜,还有因那人横遭冷落而生的辛酸,还有于绝望时又见希望的惊异,一时悲喜莫名。

结尾几句描绘了一位远离喧嚣、甘于寂寞的女子形象,或是实指,或是别有寄托。这首词大约作于辛弃疾罢官闲居时,词中女子可视为他理想和人格的化身。通观全词,上阕对宵佳节盛况的描写似乎并无太多独到之处,只是竭力渲染烘托景象之盛大热闹,恰好为下文的精彩之笔做足了铺垫。通过这个置身于喧闹之外的女子形象,词人在政治失意、壮志未酬时甘守寂寞的情操得到了展现。

【大师导读】

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客观。

——范开

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多情的读者,至此不禁涔涔泪落。

——周汝昌

那个人是谁?有人说,是作者的意中人,一位脱俗的女子。有人说,是作者自况,寄寓了高洁的怀抱。其实,无论哪一说成立,作品的意蕴是一致的,都是对孤高人品的赞美。我们也许可以引申说,不管人世多么热闹,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个内在的宁静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永远值得“众里寻他千百度”的。

——周国平

清平乐(茅檐低小)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本词题为“村居”,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所作。词中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农家,呈现出乡间安静祥和的生活画面,词人的情趣也于其中展现出来。

上阕通过写景烘托气氛。“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化用杜甫《绝句漫兴》中的“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茅檐”、“溪上”、“青草”,皆是司空见惯的词语,但在词人笔下却呈现出一幅妙景,农村春日生机有趣的一面如素描一样呈现出来,同时为下文对人物的描写铺设好了背景。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词人走近村舍,听到一阵温柔婉媚的对话,等走到跟前,看到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在用吴音娓娓叙说家常。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更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媚好”二字表现了这对翁媪的亲密默契,也展现出温馨的生活画面。

下阕描写这对翁媪的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通过白描手法反映农村的生活情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大儿子正在溪头的豆地里锄草,年龄稍小的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接下来,词人着力塑造小儿的形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即顽皮之意,“最喜”表现出对小儿的宠爱。“卧剥”二字生动传神地勾勒出小儿天真、顽皮的神态,同时也增强对前句“无赖”形象的描绘。这四句通俗易懂,刻画出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结尾“卧”字,形象生动,颇有趣味,如画龙点睛。

全词从内容到结构皆和谐、自然,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浓郁农村生活气息的渲染,表达了词人对这种平和安适的生活的热爱。

【大师导读】

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

——胡云翼

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

——俞平伯

清平乐(绕床饥鼠)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赏析】

博山,其形状与庐山香炉峰相似,位于今江西永丰境内。作者闲居上饶时多次到该地游玩,并留下了颇多题咏佳作。这首《清平乐》记述的是词人夜宿博山王氏庵时所见所闻,呈现出一派凄凉景象,表达了词人仕途不遇的无奈和悲凉。

上阕描写了词人寄宿的王氏庵的环境。这是一间久无人居的破屋。到了夜里,屋内,饥饿的老鼠绕床奔跑,蝙蝠围着一盏孤灯翻飞起舞;屋外,正是风雨交加,松风吹送急雨,一起击打窗户,破裂的窗纸哗啦作响,好像在哀鸣。“自语”运用拟人手法,把风吹纸响比拟为人在自说自话,突出了词人寂寥无奈的心境。

为实现抗金复国的理想,辛弃疾毕生奔波于塞北江南,如今已是“华发苍颜”,却因遭到无理弹劾被迫退隐,心中满是失意惆怅。下阕“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两句,展现了他满腔豪情壮志最终失意而归的苍凉心境。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坎坷的境遇并未让词人变得消极,即使他身处陋室,依然心怀天下。半夜醒来,所见所想仍是祖国的万里河山。清代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评价这首词“后段有老骥伏枥之概”,“眼前万里江山”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互呼应,词人的激情壮志由此展现,全词格调也为之一振。

词人以寥寥数语,描绘出环境的萧瑟破败,衬托出忧国忧民却难以实现抱负的凄苦心情。不过,即使他在闲居中偶有抱怨不满,仍然一刻不忘北伐大业,牢记着收复中原的使命,这首词就寄托着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以及在逆境中自勉的激昂斗志。

【大师导读】

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短调中笔势飞舞,辟易千人。结更悲壮精警,读稼轩词胜读魏武诗也。

——清·陈廷焯《云韶集》

此词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前半阕从眼前景物,写出凄寂难堪之境,因而引起心情中之矛盾。盖抱有热烈之志之人不能堪此种境界也。后半阕即写因此种境界而引起止感慨。

——刘永济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

陈同甫即陈亮,是辛弃疾的好友。他才气过人,英勇豪迈,自称能“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和辛弃疾一样主张抗金,曾先后写下《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长期遭受主和派的排挤。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陈亮到上饶拜访辛弃疾,停留十日,之后两人互相寄词往复唱和。这首“壮词”《破阵子》是辛弃疾写给陈亮的。

上阕以“醉里挑灯看剑”发端,一个“醉”字为其后虚写的幻想情景做了铺垫。古人常期望借酒醉抒发积怨,但辛弃疾“醉里”仍不忘“看剑”,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切担忧。“挑灯”表明夜色已深。词人于深夜,在凄清暗淡的灯光下擦拭宝剑,思潮翻涌,既表现其暮年仍有壮志,也隐含壮志未酬的遗憾。

词人虽然醉了,但梦中也不忘上阵杀敌之事,以至于“梦回吹角连营”。从此句开始,由实写转向虚写,视野豁然开阔,情绪也为之一振。“吹角连营”渲染出浓郁的军旅氛围,人物的精神也随号角声的响起而变得激昂振奋。

接下来三句是对军中情景的描写:“八百里分麾下炙”,将士们在军营里分食牛肉,场面欢欣鼓舞;“五十弦翻塞外声”,雄壮低沉的军歌响起,士兵们斗志昂扬。趁着军中士气大涨,将军精神抖擞地“沙场点兵”。“秋”字点出时令,古人将秋天视为用兵打仗的绝佳时节;另外,“秋”字也描画出天高云淡的壮阔场景。这三句表现了将士们跃跃欲试,信心满满的姿态,寄托着词人对胜利的由衷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