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杰出男孩
一个真正的杰出男孩,不仅应具有很高的情商,而且还应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他往往能够独立思考,带领大家不断走向成功,让同伴乐意钦佩和追随。
如此优秀的孩子,哪个家长不喜欢?所以,尽管80后的我们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那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却依然非常强烈。
的确,对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孩子,只有一个。所以,面对这个“独二代”,我们做父母的,哪个不把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谁又不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众人瞩目的人上人?
可是,我们慢慢发觉,手心里捧出来的这个“独二代”,却一天比一天骄横、霸道,成了颐指气使的“小霸王”!于是乎,有的父母就想,现在这个社会,人善被人欺,太老实容易吃亏上当。孩子身上有股子“霸气”,未必不是好事,说不定将来是个做领导的料呢!但实际上,小霸王真的能跟杰出男孩划上等号吗?
我儿子航航小的时候,老公这样认为:孩子太小,不能给他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应该充分放飞他的个性,采用“粗放式管理”。我对老公的这个想法不太赞同,可是老公却说,没事,先试用一段时间看看效果。没多久,我担心的事就发生了。
由于我老公平时鼓励航航骑自行车去上学,所以这孩子一放学就喜欢跟同学在大街上“飙车”。上二年级时,有一次,由于在街上骑车过快,航航把一个过斑马线的老大爷给撞倒了。接到交警的电话,我和老公连忙赶到事发地点,手忙脚乱地把那个老大爷给送到医院,花了一千多块钱给他做了包括CT在内的各种检查,并在他的家人面前说尽了好话。
处理好了这件让人很恼火的事,我忍不住要去揍儿子。可是老公却笑呵呵一把拉住了我,说,没必要发这么大火,全当花钱为儿子买个教训,下次,看他还敢不敢再这样撞人!有这样一个为孩子护短的爸爸站在旁边,我只好很无奈地掂着鸡毛掸子地对儿子怒目而视。儿子呢,也被这次意外吓得不轻,小脸都白了。但是小孩子都健忘。没过几天,航航照例骑车嘻嘻哈哈和同学在大街上飞奔,结果不是胳膊被擦伤就是腿上挂了彩。
更令人恼火的是,航航还居然在学校里学会了打架!据他的班主任讲,有一次,在操场上打篮球的时候,一个低年级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航航竟然伙同几个“哥们”把对方鼻子给打出血了……
不仅在学校里如此霸道,在家里,航航也是如此。那天,航航的舅舅来家里玩,看到航航正玩游戏机玩得开心,就拿过来想摆弄摆弄。可是没想到,航航一言不发从舅舅手里一把夺过游戏机,并且还打了他一巴掌!
这下老公可真生气了,他厉声对儿子呵斥道:“混蛋!竟敢打你舅舅,不懂一点尊重长辈的道理!”
儿子毫不胆怯,气鼓鼓地朝老公翻翻白眼,带着哭腔嚷嚷道:“我就打,谁叫他玩我的游戏机!我是小孩子,他应该让着我才对!”
老公怒不可遏,疾步走过去,对着儿子的屁股啪啪就是几记响亮的巴掌。
这之后的几天里,航航都撅着嘴不愿再跟老公说一句话。这可怎么办呢?老公一时犯了难。孩子知错不改,还学会了赌气,唉!
就在我和老公手足无措的时候,航航的班主任打来了电话,说:“你们家航航,真是太不像话了,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别的同学打架,搞的人家孩子家长总给我打电话埋怨……”
挂了电话,我开始指责起老公来:“你说你对儿子搞什么粗放式管理!现在可好,儿子这么霸道,浑身是刺,将来怎么和人相处?”老公沉默了。
几天后,老公彻底宣布废除对航航的粗放教育,郑重其事地“颁布”了“新十条”:不准欺负比自己小的同伴;不准对长辈没有礼貌;不准违反课堂纪律……最后,老公装作一副恶狠狠的样子对儿子说道:“你要是违反了这十条中的任何一条,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种高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航航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航航果然变得“规矩”多了。
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儿子做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敢闯敢干”了,变得犹犹豫豫,尤其是一遇到点困难,就缩手缩脚。
儿子身上的前后变化,让我不由得开始反思。我觉得老公的做法进入了一个“死角”:当初的粗放教育导致儿子养成了霸道、任性的毛病,现在的高压政策使儿子做事放不开手脚甚至畏惧困难。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孩子别说想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恐怕连个一般般都算不上!
怎样才能让儿子既保持自己性格中那些可贵的“棱角”,同时又能改掉小霸王的习气呢?
为此我苦恼不已。
眼看元旦快到了,儿子班里要搞一个联欢会。我背着儿子找到了他的班主任,恳请他能帮忙在这次联欢会上安排一个特别的节目,让儿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臭毛病。听完我的解释,班主任答应了。
那天参加完联欢会,儿子一回到家就闷闷不乐地问我:“妈,今天我们联欢会上搞了一个全班投票活动,每个同学都选出自己最欣赏和最不欣赏的同学……可是,为什么竟然有那么多的同学投了不喜欢我的票呢?”
我对儿子说:“宝贝,你活泼、聪明,这是个优点。可是,你再好好想想,平时你对同伴那么霸道、脾气暴躁,这足以让别人讨厌了!要想成为大家都欣赏的人,这次你该知道怎么做了吧?”儿子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看着儿子有些醒悟,我自然很高兴。但是高兴之余,我转念又一想:光让儿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母亲,我必须给她做出榜样,让他亲自体会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我这个人性格开朗,平时就喜欢与别人打交道,在单位里人缘还算不错。于是,一遇到单位有聚会,我都会尽量带上儿子。在他看到我的好人缘的同时,我就不失时机地提醒他:“看看,儿子,怎么样,你对别人尊重、体谅、谦让,别人也会这样去对你……”
就这样,儿子身上那股霸道的“匪气”在我的引导下一点点消失了,他开始变得有教养,学会了怎样去体贴和关心别人。到后来上三年级时,儿子成了班里最有人气的,理所应当地坐上了班长的位子。
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著名美国银行家摩根的故事。曾经有记者这样问摩根:“摩根先生,你觉得决定你成功的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摩根却只回答了两个字:“性格”。
的确,古今中外,凡是有卓越才能的人,几乎都具备一些卓越的性格。我们做父母的,谁都想着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最杰出的孩子,为他将来成为某一领域的领袖而努力。可是,面对家里的小霸王,你有没有考虑过从改变孩子的性格入手?如果你想到了这一点,你又是否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孩子成为小霸王,大多是由于父母溺爱,不舍得批评,觉得孩子还小,霸道一点符合情理。更有甚者,一些父母以孩子的霸王之气而沾沾自喜,觉得孩子霸道,对同伴有震慑力,能领导别人,是好事。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是非常愚蠢的,我只能说,你把黑帮中的老大和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王完全给混淆了!你想想,影视剧中地痞流氓中的“老大”,是不是动不动就以霸道来制服他人?而现实生活中,能当孩子王的那些孩子,哪一个是靠打架来服人的?
既然小霸王不等于孩子杰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他往杰出的方向去培养呢?其实,这里面的方法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经有些底了。你看,从我老公对航航的宽松政策到高压政策,再到后来我对航航的引导,这都足以说明:在小霸王身上,有值得我们去发扬的一些优点,比如性格活泼、喜欢与人交往、做事无畏等等。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引导孩子改掉身上的霸王匪气,把那些最有可能成为杰出男孩子的亮点保留甚至“发扬光大”。一味地放纵或者是对孩子施加高压政策去管制,这都不是好方法,前者很可能让孩子变得更“霸”,后者则无情地磨掉了孩子性格中那些可贵的棱角。
所以说,面对小霸王的“独二代”,我们只能去引导,无论你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意识到小霸王的习气在同伴中如何缺人缘,还是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与人相处中懂得谦让与分享,这些都可以把你家里的那个小霸王变成真正的杰出男孩。
处处听话的“好孩子”不会成为杰出的男孩
“乖,听话才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几乎成了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常讲的一句“口头禅”。站在大人的角度来考虑,孩子听话就代表懂事,而懂事的孩子将来才有发展前途,也才能算得上是好孩子。听话不听话,往往成了我们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
可是你考虑过没有,孩子不是件物品,而是一个人,并且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大,他会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如果做父母的一味用自己的观点来衡量孩子是不是听话,那么长大后,孩子难免会由于害怕被戴上“坏孩子”的帽子,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继而“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成为一个“退缩儿童”。你说,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会成为杰出的男孩吗?
朋友家有个叫欢欢的小男孩,今年5岁多了,平时非常顽皮淘气。为此,欢欢的爸爸妈妈很是头疼。眼看儿子马上就该上小学了,欢欢的爸爸决定好好管一下欢欢,不能让他输在淘气上。
因此,此后欢欢若是再因为不听话而犯错误,就被爸爸训得跟霜打茄子似的,有时候甚至招来一顿猛打。一个月过去了,欢欢在爸爸的“暴力”下变得听话起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像个女孩一样文静,连话都很少说。看见儿子身上的变化如此巨大,欢欢的父母不禁暗自高兴。
上小学了,欢欢虽然还是那么听话,但是人却变得呆板起来。
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画画,很多孩子都开始画了,可是欢欢却呆呆地坐在那里不动笔。老师问他:“你怎么不画啊,大家都已经开始画了啊!”欢欢慢吞吞地回答说:“老师,您不是还没布置让画什么东西吗?”老师说:“这次画画不限制画什么,你想画什么自己决定。”一听这话,欢欢犯愁了,他迟疑地对老师说:“我……我也不知道到底画什么。”
还有一次,妈妈带着欢欢去亲戚家做客。吃饭的时候,欢欢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筷子给弄到地上了,但是他并不马上弯腰去捡,而是坐在那里傻傻地看着妈妈,一句话也不说。妈妈问他:“儿子,你怎么了?快吃啊!”欢欢带着哭腔回答:“妈妈,我的筷子掉地上了。”“那就快拾起来啊!”妈妈生气了,大声地训斥欢欢。
这一下可好,欢欢见饭桌上这么多大人都在看着自己,竟然羞得掉下了眼泪。
由此可见,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样的孩子由于平时受到父母的压制,变得处处顺从,做事缺乏自己的主见或者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过于听话的孩子也往往会因为依赖父母而不能自己去单独解决问题。
所以,经常保持沉默,处处听从父母的安排,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就不去做,这样的孩子在外边和同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恐怕往往只能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吧。
记得航航6岁的时候,一天晚上,我要给他洗澡。当时我觉得天气已经变冷了,应该给儿子多加些热水。可是当航航踏进澡盆的时候,却迅速把脚给抽了回来,大声嚷着:“水太热了,怎么洗?”
我对他说:“这不是夏天!天变冷了,洗热水澡才舒服!快点跳进去洗吧!”
儿子看了看我,无奈地伸脚又试了试,但是马上又缩了回来。
“还是太热!不信你试试!”
我半信半疑地伸手试了试水温,的确有点烫手,但是还不至于不能洗澡。“根本就不是太烫!别废话了,快点洗吧!”我不耐烦了。
这下航航可不干了,他带着哭腔对我嚷道:“我说热就热!你怎么这么啰嗦,是你洗澡还是我洗澡?”
说实话,当时儿子的这句话犹如给了我当头一棒,一下子就把我给敲醒了:是啊,既然是在给儿子洗澡,那么水温就要以他的承受度为宜,我怎么能用自己的感觉来代替儿子的感受呢?
仔细回想一下,在平时,我总是严厉要求儿子去听我的话,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到哪儿去玩、和谁玩、怎么玩……几乎全部都由我来做决定。他要是敢说个“不”字,我心里就很不高兴,板着脸用更强烈的语气甚至以举手欲打的动作来把他的这个“不”字给顶回去。
“听话才是个好孩子”,可是为什么我们费尽心思让孩子听话,却往往达不到“成龙”“成凤”的梦想,反而离这个愿望越来越遥远?反过来想一想,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不是个好孩子吗?将来就肯定成不了大器吗?
曾经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家王勇峰,从小就非常贪玩,一有空就带领一群同伴出外玩耍,甚至还跑到别人家的地里偷摘西红柿和黄瓜,塞在T恤背心里,把小肚子撑得鼓鼓的。为此,小勇峰的父母很着急,害怕这样下去会毁了儿子的学业。但是无论怎么劝说甚至打骂,小勇峰都难以听话。最后,父亲一狠心,在儿子放寒假的时候,命令他每天坚持练习长跑,希望能够用这种方法来让他收心。
就这样,当时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勇峰,每天清晨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坚持跑完四五千米才回家,很好地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后来,小勇峰又热爱上了爬山,经常和一群小伙伴比赛,看谁爬得最快,而他总是能第一个跑在大家前面。这让同伴们都非常敬佩,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所以都愿意让他来做小领袖。
正是由于儿时锻炼起来的这种坚强的意志,后来王勇峰在十一年的时间中,完成了中国人首次登上世界七大洲所有高峰的壮举,达到了一个登山者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成为这个领域里名副其实的领袖级人物。
所以我觉得,孩子是否听话,做父母的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更不能一口咬定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就能成为杰出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你想想,人无完人,无论你是要求孩子听你的话,还是听老师的话,都不能代表孩子自己的意愿,并且父母和老师的决定也并不都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一旦你拿着错误的决定去逼孩子“听话”,最后受害的是孩子,后悔的是你自己!
很多父母都这样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不懂,爸爸妈妈让孩子听话,其实是为了他自己好。这样的动机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你考虑过孩子这方面的感受了吗?他想多玩一会儿,但是爸爸妈妈就是不让玩;他想穿白色的衣服,可是妈妈说白衣服脏得快,不能买;他想学画画,可是家长却非逼着他去学唱歌……就这样,孩子一边撅着嘴巴服从你的“好孩子”的决定,却在心里忿忿地说,哼!凭什么我就不能自己做主?
长大后,这样“听话”的孩子只能有两个结果,一是顺从,二是反抗。第二点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还不太明显,但是等他长到青春期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事实上,很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是由于不满于父母的压制而“奋起反抗”的。
所以,千万别再处处要求孩子去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该让他听从的,一定要让他“听话”;他能够自己去尝试的,不妨大胆放手,由他去,让他在尝试中找回自我,学会创新……而这些东西,也正是一个杰出男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爱冒险的孩子成“王”的几率大
孩子从一出生就对这个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经常做出在大人看来属于“冒险”的行为。但是孩子自己并不知道什么叫冒险,因为在他眼里,对什么事物好奇,就要去尝试一下。面对孩子的冒险,很多父母都很吝啬说这样的话——“你真勇敢!”“你自己试试看。”长此以往,孩子被父母约束下变得“中规中矩”,很少有出格的事情发生。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平时比较杰出的男孩,你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强烈的冒险意识,敢于做出其他孩子不敢去做的事情,因此在同伴中很有威信。事实上,孩子去尝试一些看似冒险的行为,无论失败还是成功,对他自身都有很大的益处。失败了,他能够在挫折中更好地去学习和适应;而一旦成功了,就能让孩子心中升腾起自豪感,增加不断尝试的自信心。
有一年春天,我们小区的孩子都比着放风筝,航航心里也痒痒了,闹着我陪他一起放风筝。看儿子对放风筝这么积极,我对他说:“宝贝,咱俩一起动手做个风筝吧,这样放起来会更有趣。”航航跳着脚积极响应。
那个周日上午,我和儿子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只漂亮的老鹰风筝。儿子抱着做好的这只风筝,像捧着个宝贝一样一溜风地往广场跑去。
开始时,我教儿子怎样去收线,可是收着收着,我抬头一看,风筝偏了,都跑到小区旁边的那两排梧桐树上去了。
我赶紧冲儿子喊:“航航,快点往中间拉,不然掉树上就麻烦了!”
儿子使劲往中间拉,可是由于用力不均,反而加速了风筝的下坠,风筝一下子掉到了树上。
我们连忙跑到那棵树下抬头仰望,只见那只“老鹰”有气无力地挂在了树杈上,并且位置不低,想爬上去拿的话有些危险。
“妈妈,怎么办?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做的啊!”航航一脸得不甘心。
“算了,改天妈妈再给你做一个吧!妈妈也不会爬树,你也不会,就不要了。”
儿子想放弃,但是他抬头又看了看风筝,那上面的颜色可是自己亲自涂上去的啊,他又舍不得了。
“妈妈,来,你托着我屁股我爬上去!”儿子捋捋袖子,挽挽裤腿。
我有些担心,万一弄不好摔下来咋办?可是转念又一想,航航毕竟是个男孩子,让他尝试一下,借此练练胆量也是好事。于是我就托着航航的小屁股帮他爬上了树。
“儿子,小心一点啊,别太紧张,妈妈在下面呢!”我仰头看着儿子有些摇晃的小身子给他打气。
不一会,航航就爬上了那根挂风筝的树枝。可是当时他站在枝尾,而风筝在枝头,要想拿到风筝,就必须得往前靠。航航就小心翼翼地往枝头那边挪动身子,但是随着枝头重量的增加,那根树枝越来越弯曲,似乎都有些承受不住了。眼看再有一点距离就要摸到风筝了,儿子这时突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猛地向前一探身,迅速抓住了风筝。就在同时,“咔吧”一声,树枝折了,但是没断下来,航航两脚悬空,一只手死死抓住了那根树枝,另一只手则紧紧攥着风筝不丢。
我赶紧冲儿子大喊:“儿子,抓牢!千万别松手!”我赶紧从门卫那里找来一把椅子,站了上去,张开双臂,让儿子跳到我怀里。
儿子终于安全落地了,他晃着手里的那只“老鹰”,自豪地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把老鹰给逮回来了!”
看着儿子那张因为紧张而涨红的小脸蛋,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儿子,好样的!临危不惧,是个小男子汉!”
其实,说实话,从儿子爬上树的那一刻起,我心中就为他捏了一把汗: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并且还不会爬树,万一脚下一滑摔下来怎么办?可是,事后再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觉得,当时的担心有些多余了。一个人总要长大的,而在长大的过程中,总要有冒险的时候,大人不可能总跟在他屁股后面护着他。就算你把他给关在家里,还不是照样会担心他是不是会玩电、玩火?既然如此,倒不如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冒险中不断体验成就感,并借此培养他多方面的品质,比如勇敢、自信、独立、敢担当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将来成才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事实也是如此,从古至今,很多有成就的历史人物从小身上都或多或少具有爱冒险的品质。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大自然中玩耍,因此一直有探险山水的愿望。一次,徐霞客向母亲说出了自己的这个心愿,当时人们都遵循“父母在,不远游”这样一句古训,当时徐霞客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按理说徐母更不愿意让年幼的儿子离开自己。但是徐母却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她对儿子说:“男子汉本来就应该志在四方,你尽管去吧!我不想让你像篱笆中的小鸡一样,整天呆在家里守着我。”就这样,徐霞客在母亲的鼓励下孤身出没于崇山峻岭之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每次当他回到家里向邻居们说起自己的探险经历时,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可是徐母呢,却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断地赞美儿子有胆略。
作为父母,不能一味地去阻止孩子的冒险举动。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因为担心孩子出事而不让他做这做那,这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所享有的独立尝试的权利。更重要的是,缺乏冒险经历,孩子的人生不仅会平淡无奇,而且会因为缺乏挫折教育而表现得畏首畏尾、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会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吗?肯定不能,别说成为杰出男孩了,甚至连起码的正常成长都成问题。
当然,鼓励孩子去冒险,并不是说什么都可以让孩子去尝试,这一点做父母的要分清。比如玩电玩火这类会危及孩子自身安全的事,你就不要鼓励孩子去尝试了。毕竟,像爱迪生那样从小冒着生命危险研究火药、电灯的壮举,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你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动手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去让他冒一个适合他自己的“险”,并且向他渗透一些生活经验,让他弄明白这样做是否行得通?一旦行不通,还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样一来,孩子往往就能在冒险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而具备敢于尝试的勇气,能够去做别人所不敢做的事,想出别人想不到的办法,从而具备一个杰出男孩所具有的领导力。这样才有可能让同伴们都拥护他去做领袖,带领大家勇敢地往前冲。
调皮捣蛋的男孩能成为杰出男孩吗
孩子调皮捣蛋,很多父母都觉得是不乖的表现,甚至指责孩子是个“坏孩子”,因为从我们大人的角度来考虑,调皮捣蛋往往是和做错事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孩子把鱼从鱼缸里捞出来让它“晒太阳”,把一件新买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孩子的这些举动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往往让我们做父母的最为关注,做错事了嘛,就应该批评、制止。
可是你知道吗,调皮捣蛋虽然可以导致错误,但是它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调皮捣蛋是他的天性,而在这种看似破坏性的行为背后,却往往是孩子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的表现。如果你一味地去阻止孩子,让他老老实实坐在那里,无疑就是扼杀了孩子身上某些可贵的天赋,让他最终与杰出男孩擦肩而过。
有一次,趁着我不注意,航航跑进了他爸爸的书房。看见书桌上有几瓶墨汁,他玩性大发,拧开瓶盖,拿起毛笔在墙上模仿爸爸的样子去涂鸦。因此不一会儿,那面雪白的墙壁上就被涂得五颜六色、乱七八糟。
后来老公回来了,看到自己心爱的书房被如此“毁容”,顿时气冲牛斗,掂起鸡毛掸子就要打航航。我赶紧跑了过来,笑着对老公说:“你先别忙着发脾气!你看,咱宝贝儿子画得多有创意!来,航航,给爸爸妈妈讲一下,你这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儿子怯怯地望着他爸爸,不敢开口。
“没事,孩子,只要你讲出自己画的内容,并且保证以后不在墙上乱画,我们都会原谅你的……”
在我的鼓励下,儿子终于开了口,他一边指着自己的大作一边说:“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妈妈在洗衣服,爸爸在上班……这个小孩就是我,正在给你俩端茶呢!”根据儿子的“提示”,我努力看看了墙上的画,这才觉得好像有这么点意思,不过就是人物画得不太像。
“那为什么你要这么画呢?”我问儿子。“因为……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很辛苦……我要给你们端茶……”儿子吭哧吭哧地解释着,小脸涨得通红,估计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画究竟是对还是错。
我看了看老公,发现他脸上的怒气已经消失了一大半。“孩子,你画得很好,太有爱心了!但是你要记住,墙上是不能画画的,以后你要是想画,就跟妈妈说一声,妈妈给你准备大的白纸,好吗?”我蹲下身,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
“嗯,好的,妈妈,我记住了。”儿子咬着嘴唇重重点了点头。
这天晚上,我问老公:“咱家儿子除了调皮捣蛋,你觉得他身上还有哪些优点?”老公想了一想,回答说:“优点肯定有啊,比如脑子活、主意多,别的孩子都喜欢跟他玩……还有,他胆子大,有事了也不害怕,自己解决不了才来找我们……这些我觉得都比别的孩子强。”
我笑了:“你说的这些优点其实和他的调皮捣蛋有关啊,你想想,航航要是老老实实,他还会脑子活、点子多吗?如果他胆子不大,一遇到困难就找爸爸妈妈,那他还敢淘气吗?如果没有这些优点,他又怎能去有资格经常去做同伴的头头呢!”
听完我这话,老公陷入了沉思。
的确,孩子没有不淘气的,调皮捣蛋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父母的态度。如果你能正确面对孩子的小破坏,积极想办法把他的这种探索意识往正路上去引导,你就能成就一个未来的天才。
“神七”英雄刘伯明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吗,刘伯明从小就是一个小“捣蛋王”。小时候的刘伯明,家里并不富裕,他的父亲刘志生有一台宝贝收音机,是家里唯一的一件像样的家电。刘伯明的父亲非常珍惜这台收音机,不许孩子们去随便动它。但是小小的刘伯明却对此充满了好奇,一直想亲自打开这个能发出声音的神秘“小匣子”。
终于有一天,小伯明趁着父亲下地干活的机会,偷偷把那台收音机给拆了。正当他兴致勃勃地研究电路板时,父亲回来了。看到自己心爱的宝贝被儿子拆得七零八落,父亲忍不住要打小伯明。
就在这时候,伯明母亲所说的一句话让父亲突然醒悟了,她说:“孩子爱动脑筋,爱琢磨问题,这是好事啊!我们怎么能去打他呢,更何况他也不是存心要搞破坏的。”
这句话让父亲转怒为喜,以后也就默许了儿子的“捣蛋”行为,使本来就喜欢探索的刘伯明充分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位航天英雄。
孩子由于好奇,喜欢去拆卸玩具、旧家电,甚至把一只死了的甲虫拿回家来“研究”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尊重和鼓励他。在这些看似“破坏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的许多天赋,比如创造才能、探索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如果你用批评去制止,很可能就会让一个天才遗憾地消失在你的棍棒之下。
对于孩子的那些具有积极性的调皮捣蛋行为,父母要学会正确引导。孩子毕竟还小,他们根本不懂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并且由于自身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往往遇到一些困难就很容易放弃。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及时鼓励、帮助孩子,充分把他身上的某些天赋给挖掘出来。
其实,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相对于那些老老实实的同伴来说,更有可能会成为杰出的孩子。因为与这些同龄人相比,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中激发很多的创意。比如同样是玩一辆玩具车,很多孩子只知道按照大人所教的方法去玩;而调皮的孩子呢,则经常把它拆得七零八落,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更多有创意的玩法。带着这种好奇,这样的孩子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往往都能更深入一层,想得更周到,因此能够想出其他人想不到的好办法。所以具备这种品质的孩子理所应当就会被同伴当成杰出的孩子。
学习不好的孩子就不会杰出吗
孩子的分数,似乎成了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很多家长都曾经这样问我:“你家孩子学习成绩怎样?语文、数学、英语每次考多少分?”我却总是笑着这样回答他们:“分数多少没关系,只要孩子努力了就行。”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些家长却不乐意了:“你怎么想得这么开啊?现在的孩子没有分数哪行?到哪都需要高分。”
的确,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学习好不好,就成了判断他是否优秀的标杆。亲朋好友相聚,一提起孩子,首先拿学习成绩来相互比较。要是哪位说起自己的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第二名什么的,大家都会觉得,他的孩子最有出息,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于是纷纷伸出大拇指夸赞;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呢,这个时候则感觉很没面子,好像无形中自己的孩子就“输”给了人家。但是,学习好的孩子就一定能成为同伴们心目中所瞩目的“王者”吗?
航航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一般,全班五十个人,每次考试,几乎都在二十二名左右。为此,我跟他爸爸开玩笑地送给他一个雅称——“二十二号”。其实,说心里话,我也很希望儿子的学习成绩能提上去,不说考个第一名,起码前三名前五名什么的,这样也能让做父母的心里舒坦一些。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动过不少脑筋,为了尽快提高儿子的成绩,给他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等等,反正是忙得不亦乐乎,可是结果却大大出我的意料。
两个星期过后,航航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去医院输了几天液,小脸苍白苍白的,让人看着都心疼。每次考试前两天,他就开始不想吃饭、失眠甚至是莫名其妙地冒虚汗。经过几个月的折腾,儿子还是在考试中拿了个二十五名回来了。面对儿子日益消瘦的小脸蛋和考试分数,孰轻孰重我自然明白,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辞退了家教并退出了辅导班。
唉,反正孩子在学习上也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能太看重结果,只要他有这个态度就足够了。说实话,当时我真是对儿子有些失望,但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
那是一个周末,单位组织郊游,允许大家带家人,我就把航航给捎上了。一路上,同事们的十几个孩子在一起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玩得非常开心。等到野餐快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同事提议,既然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作伴,那就不如让他们各自表演个节目吧!同事们都拍手赞同,孩子们也欢呼雀跃。
那片作为野餐的草地上顿时热闹起来,一会儿这家的孩子表演个小品,一会儿那家的孩子唱支歌,都玩得不亦乐乎。而航航呢,没什么特别的“看家本领”,在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之后就开始忙活起来,跑到后面照看那些摆放得乱七八糟的食物,发现哪个饭盒放斜了就赶紧把它给摆正,装酱油、醋啊什么的瓶子盖松了他就拧紧,发现木板上有流出的菜汁他就给擦干净了。处理完这一切,儿子马上跑回来,蹲在那一群孩子中间,为同伴的表演鼓掌喝彩。
孩子们都表演完了,该野餐了,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谈论刚才哪家的孩子表演得最棒。可是就在这时,两个小男孩却为了一只香辣虾争了起来,他俩都同时夹住了那只虾,谁也不愿意撒手,都说是自己先夹的。
这俩孩子我都认识,一个是考试经常拿第一的尖子生,另一个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看到他们相互争执不下,一旁的大人都笑了,连哄带劝,都劝对方让着点。可是劝来劝去始终没用,于是孩子的家长脸上都挂不住了,准备以武力让孩子放弃那只微不足道的香辣虾。
这时航航站了起来,对那两个同伴说:“不如你俩用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吧!这样也算得上公平。”一听掷硬币,俩孩子都欣然应允。就这样,一场争夺香辣虾的“大战”被航航的一枚硬币给轻松地解决了。
郊游回来的路上,不巧遇到了堵车,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还不见车子挪步,于是全车人包括大人孩子,情绪都显得很烦躁。这时候航航又站了出来,给大家讲笑话,一个接着一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更让人赞叹的是,航航在讲笑话的同时,手里也没闲着,他运用我以前交给他的剪纸技术,用废弃的纸盒剪出了许多生肖小动物,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这让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一个劲儿地对航航说谢谢,并很羡慕他的这手“绝活”。
第二天我去上班,同事们都纷纷说,啧,你儿子真行!像个小大人!当时我心里那个欣慰啊,真是难以表达出来,心说,儿子虽说学习成绩差点,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很棒的。
我这边正偷着乐,航航班主任的一个电话让我又“吃了一惊”。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儿子航航这次期中考试虽然没有什么进步,还是二十几名。不过有件事我觉得很奇怪,教书教了几十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碰见这个事。”
我心里一凉,连忙问:“什么事?莫非是航航在学校里有什么过激的表现?”
班主任在电话那头笑了,他说:“这是个好事,因为这次考试,语文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并说出理由。结果,除了你儿子之外,全班同学都写上了他的名字,并且列出了很多理由,什么乐观幽默、热心助人、不爱生气啊等等,很多同学都建议让他来做班长呢……”
末了,班主任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动得眼泪几乎都要掉了下来,他说,你这个儿子,虽然说学习成绩一般,可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在泪眼朦胧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对于儿子,我并不是那么地了解。
大家都非常熟悉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在谈到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时,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允许我的女儿考试得零分,只要她平时努力,尽力而为就行了。”不知道这句话对于各位父母有怎样的触动,但是最起码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成绩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很优秀,比如懂得与同伴谦让、分享,懂得如何去跟别人沟通,懂得怎样去帮助别人等等,这样的孩子也可以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一样可以成为杰出的孩子。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一位著名的企业家马云。马云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上小学时,他数学曾经考过1分;中考的时候,他数学考了31分;高考的时候,数学不仅没进步,反而倒退了,只考了21分。这样的分数肯定连个职专都考不上。高考失败后,马云退学了,做起了踩三轮车的工作。直到1984年,马云再次努力复习,参加高考,这才考上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分数离本科还差5分,但是由于当时本科没招满,马云这才幸运地上了本科。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数学曾经考过1分的“傻孩子”,小的时候却因为喜欢结交朋友,并且凭着对朋友讲诚信、讲义气的品质,深受同伴们的欢迎。也正是因为小时候就培养起来的这种可贵品质,后来马云进入阿里巴巴之后,从2002年全年赚1元钱到2003年全年盈利超过1亿元。而阿里巴巴的中国会员也超过了200万,并且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0多家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专业采购伙伴,公司规模也由当年的108人扩充为现在的1200名员工。
而如今的马云,也从一个学习成绩差的男孩,成为了现在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并且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之一。
所以,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你不要一味地逼着孩子去追求学习成绩,甚至动不动就拿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弄不好孩子的心理会出大问题,比如嫉妒、攀比、灰心、自卑等等。要知道,班里的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根据他的潜能去发挥,并不是只有考名牌大学这一条路可走。总之,孩子学习成绩好,是个好事,但是也要注重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潜能。毕竟,学习王并不代表孩子杰出;相反,孩子学习不好,做父母的也不要感到灰心丧气,甚至使用不正确的高压手段逼迫孩子去学习。在他身上,很可能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只要你留心观察,正确引导,他一样能成为一个像马云一样的杰出者!
想当“官”的孩子成“王”的潜力大
新学期刚开始,邻居家有个孩子被光荣地选上了班长,但是他的父母却为此争执不休。
爸爸说,当班长多好啊,大小也是个“官”,可以指挥别人,免得以后受别人的气;而妈妈却反驳道,当班长一点好处都没有,整天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弄不好会把孩子的学习给耽搁了,考不上重点中学咋办?吵来吵去,这两口子谁也不服谁,于是就拿着这个问题来咨询我。
其实,我觉得他们俩的想法都存在一定的错误。一方面,做爸爸的没有正确认识“班长”这个职务的含义,班长并不是说能“管人”、“有权力”,相反,它是用来为班级服务的,你当上了班长,就要承担起为全班同学服务的责任,既然你要求其他同学各方面都做好,那么首先你自己就得做出榜样。从这一点来说,做班长或者其他班干部,确实是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和责任心的一条很不错的路子。当然,妈妈的担心从表面上看也不是没有道理。孩子当班长,管的琐事多了难免会影响学习。打个比方说,本来每天八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由于忙着去“管理”别人,至少要少一个小时,这样分析似乎确实对学习有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既然是班长,那么在学习上他也肯定会更加努力,为同学们做出榜样,由此会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虽然学习时间少了一个小时,但是学习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从而产生8-1>8的效果。
所以说,孩子当上了班干部是件好事,只要父母和老师引导得当,无论是对培养他的责任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提高学习成绩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拿破仑不是有句名言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他能够在班级里“管”好一班人,那么将来就很可能管好一群人,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这一点我觉得在“打工皇帝”唐骏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曾经有记者问唐骏:“你上学的时候当过班干部吗?”
唐骏笑了,他风趣地回答:“不仅当过,而且没少当。小时候我在同伴中的人缘很不错,大家都喜欢跟我在一起玩,并且都愿意听我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一直都是班长,就相当于现在的企业经理吧!后来我又被选上了大队长,比班长的级别又高了一级,于是就开始管理‘大企业’……”
正是由于这种自小“当官”的经历,唐骏长大后便展示出了超越常人的领导才能,一度被评为“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中国十大科技人物”等等,成为令人瞩目的IT界风云人物。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积极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当班干部,让他尽情过一把当“官”瘾,极有可能会对他未来的发展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记得航航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开始当班长,那时候他的年龄是班上最小的,还不知道班长的真正含义。但是有一点航航却很清楚,那就是老师让当班长,就是给了他一种责任,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这个当班长的任务,他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来。于是,儿子开始更加努力,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记得有一次我去学校接航航,刚走到他们班门口,就看见儿子正在和一个同伴抢一个装了一些垃圾的小垃圾桶。那个孩子我认识,叫涛涛,是邻居家的,航航做正班长,他做副班长,这俩孩子此刻各自紧紧抓住垃圾桶的一角都不松手,嘴里还嘟嘟囔囔的。我走上前就问航航到底怎么回事。
儿子撅着小嘴巴不满地对我说:“我是正班长,倒垃圾应该我去倒,可是,涛涛非要和我抢着去倒……”
儿子还没说完,涛涛反驳道:“你是班长,我也是班长,所以我也要倒垃圾!”
我笑了,对他俩说:“既然你们俩都想倒垃圾,那不如一起抬着去倒算了,这样最公平。”
听了我的建议,俩孩子欣然同意,高高兴兴地抬着那只小垃圾桶向外面走去。
其实,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他们往往没有我们大人所想象的那样,当“官”就能指挥别人去做事;相反,孩子会觉得,当上了班长,就意味着比别的同伴多干一些好事,并且干得要比谁都多。
从幼儿园当班长开始,航航对“责任”有了很深刻的体会,虽说他还不能完全理解“责任”的含义。在他幼小的心里一直觉得,当上了班干部,不仅要为班集体、为全班同学操心,还要为自己的事负责。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航航基本上每个学期都被选举为班干部,有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等。在这些大大小小“官职”的任期里,我觉得航航最受益的不仅仅是责任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自己越来越有主见了。这一点我很欣慰。有时候我们和他商量事情,也尽量把他当做一个小主人,事先征求他的意见。比如,遇到周末全家人准备一起出去玩,我会问他:“宝贝,你觉得我们今天去哪里玩比较好?”通常在这个时候,航航都会这样说:“我想去博物馆,要是你们不想去,那换个别的地方也行。”
“我想……要是……也行”从儿子的这句话中,我不仅读到了他自己的主意,而且看到了孩子身上可贵的善于体谅人的品质。我觉得这些美好的东西应该都是他在当班干部期间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作为一名班长,面对全班几十名同学,你不可能说,我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家都听我的,不允许有反对意见,这样的班长哪个孩子都不会拥护的。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当上了班干部就一定能进步,能成为同伴心目中真正的“领头羊”,这里面还有个家长正确引导的问题。
有位同事家的孩子,小学三年级时做了班长,但是这孩子有些自高自大,把班长只看成是一种荣誉和权力的象征,并不懂得借此职位来约束自己。孩子在班里完全充当起了“老大”的角色,哪个同学不服自己的管教,就跟他争吵,甚至打架,最后,搞得班里乌烟瘴气。没办法,老师罢免了这孩子的班长职务。但是孩子却非常委屈,为了“管好”全班同学,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不少,到最后却弄得很多同学对他像仇人一样。后来一说起这事的时候,我这个同事就很生气,说当班干部有什么好,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跟同学闹矛盾!
我就告诉他,问题不在当不当班长,而在于孩子有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个职务的意义。作为父母,你要事先跟孩子讲清楚,班长是干什么的,要怎么干。最重要的,你要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当班长不是简单地去管别人,而是自己要起带头作用,为同学们服务,脚踏实地做一些实事、好事。同事听罢,有些醒悟,说我之前没跟孩子提过这些东西,反正觉得怎样当班长,是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看着去做就行了。由此可见,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引导正确了,孩子的认识也就正确,对班干部职务才有一个正确的想法,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孩子当班干部,其实就是做领导。但是如果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缺乏责任心,是根本无法去团结同伴的。因为作为领导者,你必须为这个团体去着想:有了困难,你要全力以赴地为大家去解决;同伴之间有了矛盾,你要想方设法去调节好……这样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在为大家考虑,为集体负责,从而才有可能去拥你为王,心甘情愿听从你的安排。
因此,如果你家的孩子当班干部请注意了,这绝对是件好事。你要高举双手去赞同孩子,先从你内心里摆正对孩子当“官”的认识,千万别总是片面地认为当班干部就是指挥别人或者影响学习等,而是引导孩子认识到做班干部要有服务意识和榜样意识。此外,积极帮助孩子解决他在当“官”中所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同伴们心目中好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