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杰出男孩要克服的性格弱点
62069100000003

第3章 培养杰出男孩的六大理由

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里都想成为小头头

不知道你留意过没有,在幼儿园门口,那些放学的孩子一见到前来接自己回家的父母,开口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往往是——

妈妈,今天我的手工得了第一名!

爸爸,今天老师夸我的积木堆得最高!

今天老师夸奖我的被子叠得最整齐!

……

你看,做手工、堆积木、叠被子等等,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们眼中却成为和同伴们一较高下的“比赛”。其实这就恰恰说明,孩子都有竞争心理,谁都想在任何方面做得比同伴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表现得比其他人强,成为这个小群体里的“头头”。虽然年龄很小的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杰出”什么是“小领袖”,但是他们很清楚一点:能够通过自己的表现来让同伴去羡慕,甚至是崇拜,就很光荣。

航航四岁的时候,经常跟邻居家一个叫东东的小男孩一块儿玩。有一次,这俩孩子在我家玩着玩着突然大声吵了起来。我赶紧过去一看,只见航航气得满脸通红,两只小手叉着腰,嘴里不停地对东东大声嚷道:“凭什么啊凭什么啊!”而东东呢,也不示弱,虽然个头比航航矮了半头,但是他毫不胆怯地反驳道:“凭什么?就凭我比你大!”见此情形,我赶紧把儿子拉到一边问明情况。

原来,他们俩准备玩“过家家”的游戏,一个当“爸爸”,另外一个当“妈妈”。可是在讨论究竟谁来当“爸爸”的问题上却发生了争执。因为这俩孩子都知道,当“爸爸”要比当“妈妈”威风多了,可以发号施令,就连“妈妈”也得听“爸爸”的。所以两人都争着说自己要当“爸爸”,都不愿意去做“妈妈”。

航航说:“我个子比你高,所以我应该是最大的,这个爸爸该由我来当!”可是东东知道自己已经五岁了,比航航大一岁,所以他就觉得,这个爸爸应该由他来扮演。就这样,俩人发生了争执。

看着两个孩子气得通红的小脸蛋,我想,如果要是我来武断地决定到底谁来当这个“爸爸”,肯定都会使另一个孩子产生挫败感。再说了,像这种事情,不是以谁的年龄大小就可以决定的,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方法让他们懂得相互合作的好处。

想了想,我对他们俩说:“我觉得你们俩都可以当爸爸,谁也不用担心被对方管。怎么样,这样可以吧?”听了我的这个决定,两个孩子都很高兴,觉得自己都受到了肯定,于是就选择了在游戏中轮流当“爸爸”的方式,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

我觉得,孩子的潜意识里都有强烈的当“头”的愿望,大人刻意地去否定肯定是不对的,那样无疑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甚至会打击他内心里本来就不太强烈的自信心。至于孩子之间关于“头”的竞争,父母最好先不要急着把孩子给拉开,或者抱着“宁愿让孩子学会吃亏”的心态,让自己的孩子在和同伴的竞争中主动退出,这些做法都是对孩子的压抑和打击。倒不如巧妙找一个方法,让孩子们在竞争中有效解决矛盾,同时又能学会合作,学会相互谦让和体谅,而这些品质也正是一个真正杰出的男孩所具备的。

很多男孩的父母都苦恼地对我抱怨说,儿子就爱充“好汉”,今天管个闲事,明天替别人打抱不平。这样下去,得罪了不少同伴,将来要是再这样“爱出风头”,怎样在社会上立足呢?

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作为一个男孩子,喜欢充当“英雄”是区别于女孩的主要标志之一。你想想,哪个男孩子从小不是幻想自己能够身怀绝技,用正义去打败邪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人欺强凌弱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攥紧拳头,把自己想象成类似奥特曼或葫芦娃等英雄角色,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打抱不平的冲动。

对这样“惹是生非”的男孩子,做父母的只要学会去引导,往往就能在孩子的性格中注入正义、勇敢和仗义的美好品质,从而加强他对是非美恶的分辨能力。而具有这些可贵品质的孩子,最受同伴们的欢迎和崇拜,从而理所应当地成为孩子中的小头头。

我有位在这方面对孩子教育得比较好的同事。他的孩子叫文文,别看名字起得挺文静,性格却一点也不安分,最喜欢打抱不平。

文文班有个外号叫“小霸王”的男孩,个子比班上的其他同学都要高,而且还很胖,平时动不动就喜欢欺负同学。

有一次,“小霸王”让文文的同桌替他写作业,在遭到了拒绝后他就恼羞成怒,趁着自习课老师不在的空隙,挥拳朝对方打了过去。见此情形,文文坐不住了,他本来就对这个“小霸王”印象不好,现在看到他这样欺负自己的同桌,就控制不住一向爱打抱不平的毛病,和“小霸王”厮打了起来。

后来老师来了,拉开了这俩孩子,还没等问清到底是谁的错,全班同学都纷纷站起来为文文辩护,一致把矛头指向了“小霸王”。结果从此以后,文文就成了全班同学心目中的“大英雄”,大家都觉得他很仗义,也都愿意听他的。

文文的爸爸听说了这件事后,没有责备儿子的打架行为,反而笑着对儿子说:“你这样做从理论上说并没有什么不对,替受欺负的同学打抱不平是一个男子汉应该去做的。但是,你想一想,打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也不是唯一的办法。如果当时你能马上跑去告诉老师,或者和其他同学心平气和地跟‘小霸王’讲道理,我想,他不会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一来,就会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新矛盾……”

听了爸爸的一番教导,文文心里明朗了很多。

面对爱打抱不平、爱充当“正义英雄”的孩子,父母完全没必要去揪着孩子打架的行为狠批,因为孩子这样做,完全是一种正义之举,只不过是方式有些欠妥罢了。如果你只把眼光盯在他的这些方式上,最后势必会让他的这种勇气和正义慢慢消失掉。这样的话,孩子怎么会得到同伴们的尊重和敬佩呢?

孩子进入3岁以后,他们在与自己的同伴相处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拿自己去和别人进行比较,从而产生竞争的意识;或者受了潜意识的影响,幻想去充当“正义英雄”的角色,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父母要对孩子多加引导,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在“英雄”行为中具有勇敢、正义的品质。这样一来,孩子内心那种渴望当“王”的意识就会呼之欲出,并且会由于得到正确的引导而逐渐具备一个小领袖的素质。

杰出男孩都拥有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比较优秀和杰出的孩子,你会发现,喜欢交往、会交往是这类孩子身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其实仔细想想,别说是孩子,就算是大人,想要变得出色并取得成功,没有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怎么能行?

人际交往,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孩子,尤其是在小时候,会不会和家人、老师以及同学相处,往往会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30%靠的是才能,而剩下的70%则完全靠人际关系。作为父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积极地让孩子拥有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一来,孩子以后的人生路会走得更顺、更出色。

在这一点上,我在航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重视。平时抱着他出门,我就充分利用他对各色人的好奇之心去教他怎样称呼别人。比如,这个走过去的是“阿姨”,旁边那个坐着的是“叔叔”,牵小狗的是“爷爷”等等。虽然儿子那个时候才1岁多,连话都说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经常这样教他,最起码能让他幼小的心里有一个概念:见到什么样的人,根据他的外表特点该怎样称呼。

等到了2岁多一点的时候,航航会说完整清晰的话语了,这个时候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露出来了。在家里,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给他冲奶粉喝,航航都会说一声“谢谢”,话虽然不多,但是却让人听得心里暖洋洋的。

有时候,由于航航调皮,我板着脸不理他,孩子这个时候学会了“看人脸色说话”:他通常会撒娇般接二连三地喊“妈妈”,要是我还是不理他,他就改口喊“好妈妈”。这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伸手去抱他。

3岁以后,航航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能够主动称呼别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很多时候都不用我提醒。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夸他:“这孩子真懂事,这么小就懂礼貌!”

我觉得在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方面,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毕竟还小,很多时候他自己并不知道应主动跟人打招呼,如果做父母的不懂得去积极引导孩子,让他养成积极与人交流的好习惯,孩子往往就会觉得,能否主动与人交流无关紧要,不交流也不会影响到自己。长此以往,孩子有可能会形成交流障碍,长大后父母再去纠正往往就很难了。

我们从小对航航交流方面格外重视,他的性格也比较活泼,喜欢主动与人沟通,他那些小伙伴都乐意和航航在一起玩。

这样一来,航航的朋友圈慢慢就扩大了:原来跟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经常带着自己的伙伴来找航航。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说话,但是一站到航航面前,由于航航话多,对待同伴又热情,不一会儿就把一个本来皱着眉头的小朋友给逗得眉开眼笑。

不仅如此,航航还很会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来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有一次,航航跟一群孩子在楼下玩,有个小男孩蛮横地去抢一个小女孩的玩具,很快就把她给弄哭了。

这个时候航航站了出来,他挺着小胸脯,简直就像个小领导,大声斥责那个抢别人玩具的小男孩:“为什么要抢红红的玩具?你说呀,我们大家都在听着呢!”

那个小男孩有些胆怯了,他看见其他小朋友都自觉地围在航航的身边,一起用气愤的目光看着他,自己似乎成了大家一致打击的对象。

“我……我想借她的玩具玩一下,可是……可是她就是不同意……但是我想玩。”小男孩小声地解释说。

航航转身温和地问那个小女孩:“那你为什么不借给他呢?”

小女孩显得一脸的委屈,她不满地说:“他总是把我的玩具给弄坏,上次就把我的那辆小汽车轮子给弄掉了,连对不起都不说,就跑了。”

一听这话,那个小男孩似乎一下子想起来了,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低着头说:“那是因为我害怕你让我赔你新玩具,这要是让我爸爸给知道了,他会打我的……上次的确是我不对,我向你说对不起。”

小女孩听了,也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没什么的,我知道你爸爸总打你……”

就这样,一场小纠纷被轻松地给解决了。而在这当中,航航表现得就像是一个小领袖,他那么镇定自若,并且巧妙地利用提问的方式,使矛盾的双方都说出了各自的想法,最后相互取得了谅解。真是棒极了!

当然,航航身上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跟我们平时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平时,我经常教导他,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要尽力去帮;自己有了快乐,要懂得和同伴去分享;对朋友要信任等等。

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洁白的纸,你灌输的积极的东西多了,他心里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方面的意识,进而就会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最后形成良好的习惯。

航航经常骄傲地对我说:“妈妈,我有很多小伙伴,大家都喜欢跟我玩,并且都乐意听我的指挥。”

航航之所以在同伴之间有这么高的“威望”,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很多都是得益于他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他不是一个善于交流的孩子,恐怕现在也只能郁郁寡欢地围着别人去转。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拥有出色的交际能力是一个杰出男孩必须要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孩子学会了怎样与别人沟通后,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脉”。这一点我想我们做父母的最清楚,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成功,没有好的人脉是不行的。毕竟,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有了好的人脉,往往能够快速成就自己的一生。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该怎样在平时的教育中来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呢?我觉得概括起来主要就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鼓励,二是引导。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去交朋友。不要过多限制他的交友对象,和他同龄的孩子最好,但是成人、老人也可以。这样一来,孩子在众多的朋友中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与不同群体打交道的不同技巧。此外,多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对孩子的性格也很有好处,开朗、活泼、大方、合群等性格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一些有益的群体活动,比如旅游、探险、夏令营等,父母也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参加,从中让他接触陌更多的陌生人,这样可以开阔他的眼界。

引导恐怕要比单纯的鼓励更重要。孩子毕竟年龄小,他不知道什么类型的朋友对自己有益,也不知道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地、正确地给予引导。平时,你不妨让孩子学习待客、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去小朋友家串门、买东西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单独做这些事情之前,你要把注意的细节交代清楚,让他在接下来的经历中亲身体验,这样才能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

有领导力的孩子老师最喜欢

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老师喜欢那些听话并且学习好的孩子。

但是当我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一个当教师的朋友时,他笑着对我说,其实,成绩好不是全部,相对于那些整天埋头苦学,性格内向的学生,老师更喜欢的还是那些个性鲜明、活泼开朗、尊重别人,尤其是具有较强领导力的孩子。

这个朋友跟我讲了他班里一位小朋友的事情。

这个小男孩叫淘淘,5岁,他的性格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既淘气又可爱,经常在全班小朋友面前称自己为“大侠”,可以像动画片中的奥特曼一样去打败所有怪兽。

对于淘淘的这种幼稚的自诩,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奥特曼看得太多了,所以才这样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大英雄。但是慢慢地老师发现,在淘淘的身上,确实有一种跟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的东西,虽然说这孩子淘气也不太爱学习,但是他的脑子却非常聪明,胆子比谁都大。

夏天的一个午后,天气非常闷热,教室里也像蒸笼一样。我那个当老师的朋友让几个小朋友去打水,这样洒在地上会凉快一些。但是,派出去的那几个男生不一会儿都闷闷不乐地拎着小空桶回来了,说是学校停水了,找不到地方弄水。就在大家觉得失望的时候,淘淘出现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装满水的小脸盆,兴奋地大声喊:“水!老师,水!”

老师很惊讶地问淘淘:“学校都停水了,其他小朋友都没办法弄到水,你是怎么弄到的呢?”“我看见学校门口的花坛里有园丁伯伯刚才浇花用的长皮管,试了试,皮管里还藏有不少的水,于是我就接了一盆回来。”淘淘很自然地回答道。

老师听罢,高兴地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夸奖淘淘爱动脑筋爱观察,还奖励给了他一朵小红花。

这件事以后,我那个朋友说,他是彻底喜欢上了这个调皮聪明的孩子,每逢大小活动,都让淘淘来做指挥。结果,这孩子不仅越来越表现得像个小领头羊,而且更加注意团结其他同学,成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大侠”。

的确,老师看待学生的角度往往跟家长不太一样。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听话、学习好,就是一个十足的好孩子。但是老师往往不完全这样认为,学习好只是很重要一个方面,面对一个班集体,相对调皮一些的孩子是老师最为头疼的对象。而在这个时候,一个有威信并且能为大家出点子办事,并且受到其他同学拥护的最棒的孩子,才是老师最喜欢的,有了这个“小领袖”帮自己管理班级,老师往往会觉得非常省心。

但是这样具有领导力的孩子,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甄别出来的,他需要大人的发现和引导。

邻居家有个孩子叫楠楠,上小学四年级,调皮淘气在班里是出了名的,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任凭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楠楠就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为此,楠楠的父母很是头疼。

下学期的时候,楠楠的班主任换了一个刚毕业的漂亮女老师。面对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老师,楠楠似乎更加肆无忌惮。

这个新老师非常不走运,当班主任的第一天,她的自行车就不知道被谁给放了气。看着老师很无奈地推着自行车走出校门口的时候,楠楠和班上几个调皮的孩子躲在花坛后面哈哈大笑。

但是两天后,这位新老师就做出了一个让全班同学都吃惊的决定:让楠楠来担任班上的纪律委员。

一开始,楠楠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看着老师那双满含期待的眼睛,他忽然从心底里觉得,自己第一次在老师的眼里读到了信任和尊重。怀着这种难以言表的温暖,调皮的楠楠开始重视起这个“纪律委员”的角色。慢慢地,同学们很少在课堂上看到他违反纪律了,听课、写作业也变得认真起来,而那位新老师的自行车也也没有被人故意放过气。更重要的是,在楠楠的带领下,班里的那帮平时爱调皮的孩子也都慢慢变得“规矩”了很多,班风逐渐有所改善。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楠楠不仅学习进步了不少,而且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也越来越好。期末学校评选纪律优秀班级,楠楠的班级被评为第一名。

面对儿子身上如此大的转变,楠楠的父母自然对这位新班主任感激不尽。这位新班主任的一番话更让楠楠父母感动不已,她说,其实我早就猜到自行车的气是被楠楠给放的,但是我很喜欢这个孩子。虽说他调皮,爱违反纪律,但是特别有小男子汉的架势。你看,班里那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服服帖帖听他指挥的。所以我觉得这孩子可能心底里最缺乏的不是批评指责,而是鼓励和尊重,因此我就大胆决定让他来当这个纪律委员……

不知道各位父母听了这位老师话有何感想,我的感触很大。的确,孩子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好,这足以让做父母的感到伤心和失望。但是,你是否试着从这种消极的情绪里摆脱出来,像这位老师一样,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要知道,任何一个看似浑身毛病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但是这些闪光点通常被他身上那些缺点给深深掩盖了。如果大人不懂得及时发现和引导,时间一长,孩子身上那些本来可以开发的潜力,往往会被批评和指责给扼杀。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这位班主任不懂得利用楠楠在那群调皮捣蛋孩子中的威信,让他当纪律委员,就算是到了十八岁,楠楠恐怕也还是一个爱打架的小混混!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被评为“全球最佳商业领袖”的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小时候的故事。

李彦宏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从他开始上小学一年级起,父母就叮嘱他,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但是上学后的李彦宏却经常旷课、到厂子里的果园偷摘苹果,还经常跟同伴打架。

但是在一年级时,李彦宏的班主任却觉得这孩子个子比别的同伴高,并且在那些调皮的孩子中间非常有威信,所以就破例让他做纪律委员。有了这个职位的约束,李彦宏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随着他的这些进步,小彦宏的职务也跟着“高”了起来,从当初的纪律委员升到副班长、班长和少先队长。

正是由于老师对他的这种“出格”的喜爱和引导,李彦宏从小就显示出了超强的领导才能。长大后,他怀着“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变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的人受益”这一远大目标,创建了百度,摘取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最佳领袖”的光环。

所以,作为父母,你首先要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想让孩子成为学校里老师最喜欢的人,光听话、学习好其实还远远不够,相对于这些,超强的领导能力,老师会更注重。所以,成为小领袖的孩子,不仅是父母所希望的,也是受老师重视的有出息的“苗子”。

杰出的男孩,让父母省心

做父母的,无论你对自己的孩子怎样溺爱,他终究都会长大,将来都要想方设法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让孩子从小具备最基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让他摆脱对大人的过度依赖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职责。

事实证明,那些杰出和出色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什么事情都想动手去做,不愿意处处依靠父母,而他们口头禅就是:“我能行!”面对这样自立意识较强的孩子,哪个父母不觉得很省心?

和周围很多父母一样,我曾经为每天早上叫醒孩子起床而伤透了脑筋。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早上赖床的毛病。你明明喊了他几次,可他就是磨磨蹭蹭不愿起来,有时非要晚个十几分钟,这着实让人头疼。

航航上了小学一年级后,我决定让他自己起床。

我买了个闹钟,航航问我:“妈妈,你买闹钟干什么啊?”

我说:“以后就让它来提醒你起床,再也不用妈妈每天叫你了。”

“那它真的会像你一样准时吗?”航航对闹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是的,这个闹钟不仅准时叫你起床,而且叫不醒你,它就不会停下嗓子。来,你看,把起床的时间设在这里,然后拧紧后面的这个发条,等明天早上,它就准时响了。”我开始教儿子怎样用闹钟去定时。

等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我却有些担心起来:航航能不能按时起床呢……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第二天一早,闹钟准时响了,航航也按时起床了。他顾不得穿衣服,一溜烟跑到我的床边带着几分惊讶兴奋地对我说:“妈妈,这个闹钟真的响了哦,太神奇了!”

到了这天晚上,不用我动手,航航自己就早早设置好了第二天起床的时间。

航航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他自己的时间观念并不太强。有时候明明闹钟响了,他还想再迷糊一会儿,结果早饭也没顾得上吃,匆匆忙忙跑到学校,但还是迟到了,被老师点名批评。这样也好,有了这次“教训”,航航在闹钟响了之后就会马上起床。

就这样,在闹钟的帮助下,我基本上没再叫过航航起床。而航航呢,也慢慢开始学着怎样合理控制时间,比如什么时候起床、洗脸刷牙用多长时间、吃早饭用多少时间等等。其实,让航航用闹钟来自己管自己,我主要是想让他从小就对时间观念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你想啊,孩子早晚有一天要步入社会,要自己去生活,做父母的,就是起得再早,也永远代替不了孩子。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任何事情和机遇都不会等着你,早一分钟和晚一分钟,表面上看没多大区别,但要是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往往就至关重要了。

我一直觉得美国家长是世界上最“省心”的父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美国,许多学校都已经把培养领袖精神写进了课程目标中,而领袖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具有独立动脑动手的能力,这样才有资格去带领大家克服诸多的困难。所以,美国的父母们从小就格外重视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

我有个朋友到美国去访问,他跟我讲述了在美国家庭里很常见的一件小事——

一个仅有两岁的美国小孩已经会自己洗澡了。当母亲把孩子身上的衣服脱掉后,这个孩子自己爬到澡盆里,先是在里面玩了一会儿,然后就开始拿起肥皂往自己身上去抹。当我这个朋友问他是否需要帮忙时,这个美国小孩却认真地摇摇头说:“不用,我自己来。”就这样,孩子自己抹完肥皂,用水洗干净,自己又爬出了澡盆。在整个洗澡的过程中,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不插手,似乎他们根本就不害怕孩子只顾玩水或者发生点意外什么的。

更令我们这些中国家长瞠目的则是美国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据我那个朋友讲,在美国,几乎每个孩子在一岁半就开始学着自己吃饭,父母只给他们准备好一把专用的高背靠椅和一个大餐巾,孩子自己吃,大人根本不去管问,更不会像我们中国的家长那样去追着孩子喂饭。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就说了,我们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跟美国的不一样,家长也没有他们受文化的程度高,这些差别存在是必然的,根本就没法比。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我只能说你们是在找借口。不能否认,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国情、文化背景甚至父母的文化水平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最为关键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如果你的观念扭转不过来,就算把你放在美国,恐怕也不能教育出能独立的孩子来。

记得有一次,老公的一个同事携全家来我们家做客,他们两口子的学历都不低,爸爸是本科,大型国企的主管,妈妈是研究生,大型民企的技术员。

开始吃饭了,同事家的那个孩子吃一口玩一下再吃一口,而妈妈呢,则三下五除二自己吃完了饭,就开始忙着去喂孩子,并且有时把饭菜嚼烂了再喂!我实在是有些惊讶,就问这个妈妈:“孩子都三岁多了,你们在家的时候也是这样喂他吗?”

孩子的妈妈显得不以为然,她说:“是啊,孩子还小,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去吃,吃什么最营养,所以我们经常这样帮他。”

“那你有没有想过让他和大人一起进餐,定时定点,并且改正他这种边吃边玩的习惯,使他专心吃饭呢?”

“孩子嘛,就这样,长大了就好了。”没想到这个妈妈还是一脸地无所谓。

说实话,当时我很为这位母亲感到悲哀,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让孩子自理的那些道理他们肯定都懂,但是就是因为不能改变自己内心的想法,宁愿用这种嚼烂了喂孩子的方式,也不肯让孩子在饭桌上尝试自己吃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想而知他的独立能力会有多高。

我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理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培养杰出男孩的主要途径。而孩子一旦具备了这种独立能力,做父母的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让自己省心,因为很多事情他都不再依赖你去帮他做,而是亲自动手。

可是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如何锻炼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呢?

首先,家长要认识清楚,对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一味地出于疼爱而处处替孩子做事,并不是真的为孩子着想,相反,这种做法会把孩子从小萌发的自立意识给毁灭掉。

其次,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教孩子做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孩子虽然小,但是他同样拥有独立意识,所以在尝试做事的时候,他往往渴望的不是你的劝阻和代替,而是指导。所以,你要蹲下身来,把他看做是一个“小大人”,手把手给他做示范。这样一来,孩子以后再重复去做类似的事情时,就用不着你再去插手了。

最后,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让他面对挫折时充满自信,面对成功拥有喜悦,从而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好性格。

杰出男孩更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究竟什么样的人能更适应社会发展?

很显然,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智力上的开发和培养已经远远不够了。一个智商再高的孩子,如果他性格孤僻、怪异、脆弱,不能面对挫折,甚至急躁、固执、自负……肯定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我们在狠抓孩子智商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对其情商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曾经这样说过,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到底什么是情商?有关专家认为,情商包含多个因素,比如独立性、同情心、与人相处、乐观、自信心、表达与理解等等。而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在这些方面所具备的情商比别的孩子都要高一些的话,无疑会表现得非常优秀并且受大家欢迎的。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那些杰出的孩子,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在同伴中如此有号召力,主要原因还是情商比较高:他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拥有好人缘;他们懂得乐观地面对挫折,因此让同伴敬佩不已;他们懂得去尊重和理解别人,因此获得别人的好感……

有些孩子之所以杰出,是因为情商都要比别的孩子高一些,将来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和航航在逛完超市后准备结账,正排着队,那个收银员突然说有点急事要先暂停一下,让我们这些排队的顾客到别处去排队。我和航航听罢赶紧拎着东西去别的收银台。

正在这时,后面的一个男同志不乐意了,扯开嗓子喊了起来:“怎么搞的?等了老半天却不结了!”

收银员小姑娘微笑着对他解释道:“对不起,我确实有点急事。”

“你有急事,也不能耽误大家啊!我要投诉你!快把你们经理找来!”这个男同志不依不饶。

“你这是什么态度啊,我确实有急事……”收银员嘟嘟囔囔地走了。

那位男同志还站在那里骂骂咧咧的。见此情形,周围的顾客也都纷纷摇头。

这时候,航航突然高声对那个男同志说道:“叔叔,别骂了,那个阿姨是去了卫生间。”

这句话让那个男同志的脸一下子红了,他很快闭住了嘴巴,不吭声了。

回家的路上,我跟航航又说起了这件事。航航说:“这位叔叔真是不懂事,阿姨明明有事,他却还在那里骂人。”

我趁机启发航航说:“宝贝,这个叔叔的确做得很不对。你想啊,谁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可是不尊重不理解别人,到最后只能让大家都讨厌他。”

航航点了点头。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在尊重和体谅别人这方面做得不太好,说白了就是缺乏爱心,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想一想。但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得跟别人打交道,你不能多去理解别人,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我们每年春节带着航航去奶奶家,他都要先问候长辈,然后再跟小伙伴们玩耍。所以,在长辈眼里,航航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而在同伴眼里,他则是一个好哥哥或者好弟弟。每次带着航航在老家见到熟人,他们都纷纷称赞:“啧,这孩子到底是从大城市里来的,跟咱们的乡下娃子就是不一样!”

而在学校里,航航在这一方面的优点就表现得就更加明显,和同学相处时,他似乎永远都是大家的中心人物。原因很简单,由于航航开朗的性格以及善解人意的品质,他几乎跟每个同学都得处的不错。航航总是骄傲地对我说:“妈妈,同学们都送我个绰号,叫‘吸铁石’。”

“为什么会给你起这么个绰号呢?”我问他。

“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我像一块吸铁石,能吸引很多东西吧!”

“宝贝,这说明你人缘很不错啊,要继续保持,多为别人去想一想……”我笑着鼓励儿子。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湖南有个叫魏永康的神童,他两岁的时候就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四岁的时候掌握了初中文化,十三岁以高分考上了重点大学,十七岁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成为当时全国各大报刊电台争相报道的一个热点人物。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让无数家长膜拜的神童,却在二十岁的时候,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不善与人交流而被迫退学。

原因在哪?主要还是出在魏永康母亲的教子方式上。她竟然为了不让儿子受别人的欺负,强制性把儿子与同伴们给孤立起来,并且对他们说,我儿子患有肝病,你们都不要来找他玩。不仅如此,为了实现把儿子培养为科学家的愿望,魏母几乎包揽了儿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东西,做家务、洗衣服、洗澡等等,都不让儿子去做,用她的话来说,“只要学会脱衣服、吃饭,就可以了。”

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魏永康在中科院上学期间,经常错过上课时间,有时候虽然想起来了,但是却连自己的鞋子都找不到,只好赤着脚进教室,更不要说自己去洗衣服、理发和收拾房间了。

我觉得魏永康的故事给我们做父母的启发很深刻。“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种心愿每个父母都有,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心态摆正。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人,除了学习成绩,我们不能忽略对他情商的培养,否则,你就很可能会成为祸害孩子前途的罪魁祸首!人生路上那些欢乐的、悲伤的、温暖的、坎坷的遭遇,孩子本来都有权利去体验,可是,就是由于你的人为割裂,孩子与这些美好的经历擦肩而过,长大后,他怎么会有可能去适应当今社会的千变万化呢?

当然,神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的。做家长的与其一味地在提高孩子的成绩上下功夫,还不如多琢磨一下如何提高他的情商,这样长大后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情商方面,你首先要经常向孩子表达爱意。无论是跟孩子身体接触也好,还是眼神交流也罢,这些都能一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让他同样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用这种浓浓的爱意去包围别人;此外,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一生气,父母不要只顾着去批评,要耐心询问他生气的原因,找出疏导情绪的渠道,更不要刻意压抑他的情绪。要知道,气球一味地被鼓胀,迟早都要爆破,更何况是孩子呢;还有,多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独立意识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培养孩子独立性格的主要途径就是让他从小学会自己去拿主意;最后,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对于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再微不足道,也要去积极肯定鼓励,这样孩子就会对挫折积极应对,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杰出男孩的举手投足都散发着领袖气质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和我一样有这样一种体会:但凡领袖人物,身上总有一种让人钦佩的气质,或者是大度、或者是无私、或者是宽容等等,而这些内在品格的外在表现,往往是吸引追随者的首要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处在一群孩子中的优秀男孩,他们身上也都散发着这种迷人的领袖气质,勇敢、乐观、开朗、幽默等等,这些独特气质也正是孩子们对其深深折服的主要原因。

那么气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通俗一点来讲,气质就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在外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很多家长都抱怨: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勇敢乐观,而我的孩子却畏畏缩缩?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性情温和,而我的孩子脾气却这么大?其实,这都是孩子身上不同气质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形,如果父母不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对症下药,往往会导致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我们小区里有一对名叫大壮小壮的双胞胎,很招人喜欢。这俩孩子经常结伴在小区的广场上玩耍,而其他孩子呢,也都喜欢跟他们在一起玩,并且都愿意听从他俩的指挥。

一次,小壮想冲上一个斜坡,结果没把握好速度,从斜坡旁边的阶梯上摔了下来。见此情形,大壮赶紧跑了过来,看到弟弟的裤子里渗出了血,他镇静地说:“你在这等着,我回家拿药水、纱布。”

而小壮呢,尽管疼得坐在地上抱着那条受伤的腿龇牙咧嘴,但是始终没有掉一滴眼泪。

周围一些大人和孩子也都纷纷围了过来。有位老大娘好心地提醒小壮说:“孩子,快回家吧,让你妈妈送你去医院看看,不然得了破伤风就严重了!”

小壮却说:“奶奶,谢谢你,我没事。我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自己会处理好的。”

就在这时,大壮拿着东西跑过来了。只见他蹲在弟弟身边,先帮他在伤口处擦了消毒药水,然后用纱布包扎了起来。

当时我也领着航航在那里,看到大壮包扎伤口的动作如此熟练,就忍不住问他:“孩子,这是谁教你的啊,这么专业?”

大壮看看我,笑了笑说:“阿姨,这是我和弟弟摸索出来的。有一次,弟弟受伤了,我就学着电视上医生的样子给弟弟包扎伤口,结果回家后妈妈还表扬了我俩一番……”

听罢大壮的话,不仅围观的大人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俩孩子独立性强,就连几个小孩子也都情不自禁地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们。

的确,我觉得像大壮小壮的妈妈这样敢于放手让孩子独立,真是很难得。你看看,现在的孩子,一出去玩,大人就得在他屁股后面紧跟着,就怕孩子摔着碰着了,怪不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胆小呢。与此同时,我似乎也明白了这兄弟俩平时在小伙们中间那么有威望和号召力的原因,是啊,他俩面对挫折如此勇敢和独立,怪不得其他的孩子都很乐意追随在他们的身后,并且心甘情愿地让他们当小领袖。

说至此我又想起了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叫方方,上小学四年级了,但是似乎不那么讨人喜欢。

一次,同事聚会,方方的爸爸带着儿子去赴宴。在餐桌上,方方既不懂得喊叔叔阿姨,也不跟谁说话。但是等几个菜上了桌,方方就急不可耐地伸出筷子吃了起来。他在这个盘子里夹一下,那个汤盆里舀一勺,最后把自己最喜欢吃的菜都拉到了自己面前,一个人旁若无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最后吃饱了,方方站起来大声朝爸爸喊道:“爸爸,我吃饱了,咱们回家吧!”弄得客人们面面相觑,方方爸爸也非常尴尬。

说到这里,我很为儿子航航感到骄傲,因为他也是一个独生子,但是在他身上,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多的依赖、懦弱和自私;相反,这孩子身上有很多可贵的气质让我欣慰不已。

记得有段时间,航航的爸爸出差了,我独自在家照料儿子。楼上有个住户养了一条大狼狗,我每次上楼,这只大狼狗一听见脚步声就汪汪大叫起来。我这个人生性胆小,一听见狗的叫声就吓得浑身哆嗦。所以我经常开玩笑似的对航航说:“儿子,你爸走了,你听,这只大狼狗的叫声多吓人!你要保护妈妈啊,一切全靠你了!”

每次听完我这句话,航航就拍着小胸脯斩钉截铁般地对我说:“妈妈,你别怕,有我呢!”

所以和儿子一块上楼梯回家,他总是自觉地走在我前面。大狼狗一叫,儿子就回过头来给我打气:“妈妈你不用怕,尽管跟着我走,我来保护你!”

其实,我知道航航也害怕大狼狗的叫声,但是我更清楚,他是一个男孩子,如果不从小把他的男子汉气质给培养起来,将来他如何能成为适应社会的男子汉呢?

有时候我觉得,做母亲的,你再坚强再能干,但是在儿子面前,不妨表现得柔弱一些,这样才能让他从小多一些保护弱者的意识,从而逐步具备一个小男子汉所特有的阳刚气质。同时,这种气质会让他在同伴中更有强者风范,更具有震慑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拥有独立、勇敢、尊重、礼貌等迷人的气质,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这个“独二代”却常常做出让人失望和尴尬的举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这样没有礼节和风度?对此,有专家就说了,这一切问题的源头都在独生子女身上,正是一个“独”字,才让孩子如此自私懦弱,如此缺乏教养。

但是我对这个观点却并不太赞同,难道独生子女都是人人谈而色变的“自私鬼”吗?孩子如此大的“自私”是被“培养”出来,我觉得这里面父母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把全部的爱与精力都给予了他,宠着他,这怎能会不让孩子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呢?我们在指责孩子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身,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英国商业“顽童”布兰森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注重对他独立精神的培养。当布兰森还只有11岁的时候,有一天天还没亮,母亲就早早喊醒了他,塞给他几个三明治和苹果,让他自己骑车去80多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布兰森毫不胆怯,摸黑出发,跌跌撞撞地骑了很久。最后,当他走进那个亲戚家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个得胜归来的英雄,为自己完成这次自行车马拉松而自豪不已。

还有一次,布兰森看中了一辆玩具电动小火车,非要缠着父母买。无奈之下,父母答应了,但是提出了条件:一个月之内不再给小布兰森买巧克力饼干,让他自己去想办法。捧回心爱的小火车后,布兰森自己动手进行改装,提高了车速。这个“小发明”吸引来了很多同伴,大家都争着要欣赏他的这个玩具。布兰森却给大家定了“门票”价格:每人买2块巧克力饼干。结果,一连半个月,布兰森都不愁没有饼干吃。

正是靠着这种独立、爱动脑筋的精神,布兰森从一间电话亭大小的办公室白手起家,一手创办了“维珍”品牌,并且把自己的企业王国触角遍及航空、铁路、手机等多个消费领域,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商业领袖。

所以,要想让孩子成为杰出的男孩,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多在孩子面前展现同情、善良、关心、宽容等美好的品质,让孩子从你身上看到这些闪光的东西,体会到人们对这些美好品质的称赞,然后去模仿、去学习。此外,有责任感和义务感,也是每个杰出男孩必备的气质。因此父母平时要多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学会自理,让他逐步具备小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