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百日维新”后没有立即废掉光绪,而是将他囚禁起来,另立溥俊为大阿哥,溥俊是端王载漪的儿子。后来,考虑到各国的态度,只好作罢。
此时的朝廷,官场腐败,政治软弱,清朝慑于洋人的坚船利炮,政治上步步退守,常常割地赔款,弄得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的失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义和团。不仅如此,就连各国的传教士也打着传教的名义伺机到各地进行破坏活动。
朝廷对这样明目张胆的活动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但因为实力不济,无法一一剪除,眼光短浅、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此也只好忍气吞声。法国天主教神父梁宗明与当地教民王志尊等人率领教民三四十人,将冠县梨园屯的玉皇庙拆掉,砸了神像,并要在原地修天主教堂。当地18个村的老百姓见洋人如此蛮横无理当然不服气,于是推选文生王世昌、姜志亮等6人到冠县府告状。冠县知县明知道理在老百姓一边,可因为惧怕洋人,最后判教民赢,还把王世昌的生员身份革除。这6人不服,又告到府里,府里也是不想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这6人又告到省里,省里也是一样的态度。官司打了两年,结果还是教民赢。老百姓看清了官府的真面目,见官府怕洋人如虎,遂决定以武力护庙。由阎书勤、高元祥等18个人带头,组织了一个护庙会,以此对抗那些天主教的教民。
威县城东30里的沙柳案村,有一个武师系梅花拳的传人,姓赵,名三多,字老祝,为人慷慨义气,喜欢打抱不平。他有徒弟两千多人,这还不算他的师兄弟和徒孙辈,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当时,国内的天主教徒多是地痞无赖或失势的土豪恶霸,依仗教堂的势力,讹诈良民。赵三多看不惯,常常表示要教训他们,阎书勤等人见他颇有正义感,又有舞刀弄枪的本事,便拜赵三多为师,学些枪棒防身。
而那些教民也将他们组织私人武装的事报告了梁宗明,梁宗明又报告了官府,请求派兵镇压。官府见此事涉及洋人,立刻派去了一哨人马,驻在梨园屯。赵三多知道是冲着他来的,虽然心中非常气愤,但并不糊涂,他知道不能和装备精良的官兵硬碰硬,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为了不连累同门,便将梅花拳改为义和拳,这就是义和拳的由来。
教堂与义和拳的矛盾日益不可调和,背后其实是官府与民众利益的博弈。政府惧怕洋人,所以,最终山东巡抚张汝梅不得不派他的贴身卫队到梨园屯将玉皇庙强行拆除,这一行动严重伤害了村民的感情。赵三多忍无可忍,暗中筹划起义,并商定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十八举事。他们的队伍共有三千多人。他们首先在邱县常家屯与清军打了一仗,互有伤亡,不分胜负。后来,政府又调拨了大量援兵,在威县侯魏村南将拳民打败。赵三多带徒弟外出避难。
第二年春,山东巡抚毓贤出于平息事端的考虑,发了安民告示,拳民才得以回家。赵三多则活跃在冀鲁豫三省一带,由枣强到武邑,又从武邑到晋县、正定,又到沧州,到处设坛授徒。从此,这义和拳顺着大运河向北传开了,日渐兴盛。恰巧天津北乡在开挖支河时掘出一块残碑,字迹模糊,经过认真辨认,原来是一首歌谣。歌词是:“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满街红灯照,那时才算苦。”原来,义和拳有两种功夫,一种是金钟罩,是男子练的,一种是红灯照,是妇女练的,皆称可刀枪不入。
毓贤本是受了端王提携才做得山东巡抚,而且深知端王载漪因为洋人干预朝廷而不能立自己的儿子溥俊为大阿哥,所以痛恨他们。现在,自己辖区有自称刀枪不入的义和拳可以抵抗洋人的火枪利炮,于是忙不迭地飞马快报端王称:“东省拳民,技术高明,不但刀兵可避,抑且枪炮不入,这是皇天庇佑大阿哥,特生此辈奇才,扶助真主。望王爷立即召集,令他们保卫宫禁,预备大阿哥即真。”
端王接到密报后欢喜得不得了,他认为慈禧太后之所以不立即废光绪而立大阿哥,主要是顾忌洋人凭借坚船利炮强行干涉。现在若得这种拳民保护,驱逐洋人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到那时,大阿哥溥俊稳稳登基,自己也顺便做个太上皇。别说光绪,就连慈禧也可以一起废掉。
乐昏了头的端王也没考虑毓贤所述是否事实,当下便立即入宫告知慈禧太后,说毓贤来了密报,称有身怀异术的拳民可用。慈禧比端王要清醒些,她起初不信,并以东汉末年张角等人妖言惑众,终致天下大乱、汉室覆灭的史实来驳斥端王。
端王却不死心,一边赞扬慈禧太后明察千里,一边却坚信毓贤是忠心耿耿之臣,定然不会蒙骗朝廷。为了慎重起见,他建议招集拳民先行试验,若果有异术,再行添募,从中选择忠勇诸徒,送到内廷供奉,传授侍卫太监,以便将来消灭洋人,报仇雪恨。
慈禧太后被他说动了,但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于是征询李莲英的意见。立端王之子溥俊为大阿哥,就是载漪给李莲英送了大量的礼物促成的,而且端王知道李莲英在慈禧面前的分量,呈报慈禧之前,早就打点好了李莲英。因此,即便慈禧不征询李莲英的意见,他还要想办法为端王说话。现在既然问到他了,更要表示支持了。不过,李莲英可不是那种急于表现的人,他表现得很圆滑,对慈禧太后说:“既然端王说了,不妨让直隶总督裕禄试验一下。如其有效,可再作商量。倘若无效,立刻停止就是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慈禧听了李莲英的话,连连点头——这确实不会对朝廷有什么损失,就算没什么效果,就当培养兵士算了。于是,恩准端王前去办理。端王见慈禧点了头,立刻高兴地退出跑去军机处拟旨:饬裕禄召集拳民,编为团练,先行试办。
裕禄也是端王的亲信,遂立即行文山东,咨照毓贤。毓贤见自己的提议获得端王赏识,立刻心花怒放,很快将大队拳民送至天津,由裕禄一一试验。毓贤送到天津的人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个个身体强壮,挥拳如风,但毕竟枪炮无眼,不敢大意。
慈禧太后被端王和李莲英蒙蔽,说义和拳的拳民可用。外有亲王大臣,内有宠监,都极力劝说,慈禧太后终于相信了。于是,便命设立团练局,居住拳民,树起一面“义和团”的大旗,教习拳民。这样一来,大家都以为义和拳真的有刀枪不入的本事。由于有朝廷的支持,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山东、直隶一带已成为拳民州县,势力发展得很快。
慈禧虽然被蒙蔽了圣听,但朝中还是有忠义之士不相信这种邪术。大学士荣禄就屡次禀报慈禧太后说义和团全系虚妄,就算有小小的灵验,也是旁门左道,万不可靠。无奈慈禧太后左右都被端王控制了,一千人等都对义和团称赞不已,势单力薄的荣禄也只能妄自喟叹。
慈禧因得了刀枪不入的义和团,顿觉腰杆子硬了许多,于是准备对洋人宣战。她首先想到的是让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各国使馆一面防守,一面咨照总理衙门,严词诘问。但总理衙门已归端王载漪管理,根本无人理会他们的公文。端王还对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影和德国公使林德男爵被拳民杀死而喜形于色。
洋人当然不会吃哑巴亏,于是联络八国组成军队,威胁向朝廷索要大沽口炮台。端王载漪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只要有拳民效力,多少洋人都不可怕,坚决奏请慈禧太后向八国宣战。
慈禧太后刚开始还迟疑不决,端王载漪趁机呈上伪造的外交照会,谎称要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皇帝,废了大阿哥溥俊,并允许洋兵一万入京。慈禧大为恼怒,也不辨真假,立即决定向八国宣战,并下旨让众大臣第二天上朝讨论开战事宜。
第二天,在大殿上,荣禄对这种貌似儿戏的国家行为表示极力反对。慈禧却呵斥荣禄只会嘴上功夫,没有好主意对敌,荣禄听了只好叩头而出。
众军机大臣见荣禄也受到了责骂,无人敢再违逆慈禧的意思,只好异口同声地附和慈禧。光绪皇帝见慈禧太后不经过自己同意就擅做决定,实在是视祖宗社稷如儿戏,便壮着胆子替荣禄说了句话。不想慈禧身后的李莲英却狐假虎威,用恶狠狠的眼光瞪了光绪一眼,吓得光绪心头一颤,身子一抖,差点儿就从龙椅上掉下来。
眼看场面十分紧张,幸好刑部尚书赵舒翘出来解围,请求慈禧太后明发上谕,灭除内地洋人,免得各国心怀不轨,探听我国军情。
赵舒翘的这一行为不仅转移了慈禧、李莲英、载漪对光绪的愤怒,而且也给光绪救了驾。慈禧这才转怒为喜,命军机大臣斟酌复奏。
后来,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等也都站出来表示反对:与世界各国宣战,寡不敌众,必致败绩。外侮一人,内乱随发,后患无穷。太常寺卿袁昶表示平时的外国人都平和讲理,不致干涉中国内政,并质疑照会内容的真实性。这可戳到了端王载漪和李莲英的痛处。端王载漪立刻恼羞成怒,说袁昶是汉奸,竟然替洋人说话。
慈禧命袁昶退出,没有人再站出来反对了。慈禧见目的已经达到,遂下旨命军机处颁发宣战的谕旨,电达各省,又令荣禄通知各国使臣,如愿离京,即派兵保护,妥送至天津。
两江总督刘坤一见大事不妙,便联络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共同商定本辖区不与洋人开战,这就稳定了一部分局势。
很快,英、法、德、俄、美、奥、意、日八国联军开始攻打大沽口。他们共23000多人,日本兵最多,12000人,俄兵次之,8000人,意兵最少,只50人。不料大沽口提督罗荣光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不曾与敌军接触就奔回天津,大沽口炮台失守。只剩下裕禄带着宋庆、马玉昆退守北仓。而本来受朝廷重视的义和团,也因互不统辖而无法统一调度和指挥,不仅不能和政府军互相作战,反而互相打杀,以致洋人乘隙而入。
八国联军节节胜利,乘机向北京进攻,到了廊坊又遇到义和团的抵抗,伤亡惨重,只好退回天津,伺机再进。
局势并没有像料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因而众大臣不敢向慈禧明奏,只有端王仗着胆子说出了实情。但众大臣仍然说北京城坚固无比,洋人是无法攻进来的。
谁知荣禄已经探知照会是端王捏造的,并禀报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呵斥端王大胆欺瞒朝廷,并揭穿了他的阴谋:端王只是想让他的儿子溥俊即位,他自己好监国,掌握实权。
慈禧太后真的怒了,她向来对权力极其敏感,如今端王竟敢觊觎大权,岂能不怒?慈禧警告端王小心安分,否则就家产充公,赶出京城。
端王自用事以来,从没有被慈禧太后呵斥过,第一次受到这么严厉的斥责,惊得手足无措,只好俯伏在地,一边不停地磕头,一边向慈禧身旁的李莲英求助。明哲保身的李莲英见慈禧太后真的动了怒,也就只求自保,不敢给端王求情。
李莲英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真的做到了大隐隐于朝。明里处处不见他的影子,暗中却都是他在搭桥引线。正是他和端王处处勾结才得以影响慈禧做出出战的决定,以致局势一泻千里,难以收拾。
载漪出宫正好见到荣禄急急忙忙入宫。端王知道荣禄向来对自己谄媚慈禧不满,因而心中放心不下,就在外边等着探听消息。过了一个多时辰,才见到荣禄匆匆而出。早有内监向载漪密报,慈禧太后立即采取弥补措施,命荣禄讨好各国,各送重礼一份,并要他转饬庆王,前往慰问,同时命李鸿章补授直隶总督。
慈禧见如今的局势确实难以收拾,这才想起一直劝自己不要动兵的荣禄,于是立即命人前去召见。李莲英怕端王难以面对荣禄,连忙给端王使眼色,端王才灰溜溜地起身退出。
慈禧虽然表现了低姿态,可惜并未打动联军的心,他们一直攻势不减。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清军连失北仓、杨村。裕禄见局势难以逆转,自杀殉国。不久,张家湾、通州失守,八国联军直犯京城。
形势急转直下,宫中的慈禧太后后悔自己的莽撞行为,但已经难以挽回局势,只好暗自叹气。幸好荣禄提醒慈禧太后早做打算,否则,联军一进城将一发不可收拾。
不等慈禧作出决定,联军就已经推进到北京城中心,先锋队已驻扎在天坛附近。慈禧刚开始还想坚守,以免失了皇家风范,谁知大臣闻听洋人已经进京城,早就作鸟兽散。只有刚毅、赵舒翘、王文韶三位大臣还坚持侍候在身边。
慈禧见危难时刻只剩下三个忠义之臣,心中涌起无限悲凉。为了使朝廷不至于被联军控制,只好同意暂避,并命三人随行。
联军攻打甚急,很快就攻到外城。慈禧也顾不得平时的体面,当下叫宫娥取来一件蓝夏布衫穿上,又命光绪皇帝、大阿哥溥俊以及皇后、瑾妃都穿上平民服装。
一行人准备停当后就出发了。各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随后扈从,组成了一个奇怪的队伍。一路上大家谁也不敢大声喘气,只怕惹怒了心情不佳的慈禧太后。真是屋漏恰逢连阴雨,行至西直门时,天下起雨来。慈禧坐在轿中还没什么,可苦了李莲英和那些平时锦衣玉食的王公大臣,他们头上淋雨,脚下踩泥。但其中最伤心的却是慈禧太后,她何曾想过会落得如此下场?
队伍一路向北,路过颐和园的时候,慈禧还特意停下来小憩了一会儿。可惜现在逃命要紧,没有闲心观赏景物,稍事休息,便又匆忙起身赶路,害怕联军赶来。
在这一过程中,从京中先后赶来随驾西行的有庄亲王载匡力、蒙古亲王那彦图、辅国公载泽、刚毅、赵舒翘等人,另有兵勇数千护驾。
慈禧太后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但队伍中最害怕的人当属李莲英——一切依靠慈禧的金钱、地位都随着洋人进攻北京而烟消云散。
慈禧太后在西逃路上的生活可谓是她人生当中最艰难的时候,不仅仅表现在生活条件的匮乏上,更体现在她的安全方面。由于朝廷对各地起义军民采取了强硬的做法,所以,当听说慈禧外出避难的消息时,各地有不少民众都想着要把她捉住,除之而后快。
太平天国时期,北方活跃着一支反朝廷的捻军,分为东捻军和西捻军。西捻军领袖张宗禹的侄子张玉河和主帅罗立海在山东徒骇河一带作战,结果一败涂地。二人到处搜集失散的捻军弟兄,经过三十几年的苦苦追寻,无意间救下了郑亲王曾经的保镖上官锦。不仅如此,而且还找到了以前的黑龙会掌门人萨德洪,但萨德洪此时已经是大内副总管和侍卫统领。
罗立海等人和上官锦都是坚决反对朝廷的人,而萨德洪却是朝廷的坚定支持者。罗立海劝萨德洪一同前去行刺慈禧太后,为自己的兄弟报仇,萨德洪当然不同意。
罗立海不仅大骂慈禧是个老妖婆,而且怒喝萨德洪枉活70多岁。原来,罗立海他们当初积极抵抗洋人,却被慈禧授意下的聂士成、马玉昆等人从背后放冷枪,使他们腹背受敌,大败而逃。
萨德洪见罗立海骂慈禧和自己,立刻怒火中烧,眼看就要动手,却被匆匆赶来的端王载漪劝住:“萨副总管且慢,本邸奉了太后老佛爷的懿旨,前来相劝这位罗义士。”
萨德洪见是端王载漪来了,而且还说是奉了慈禧的懿旨,于是不由自主地将身往后一撤,给端王闪开了一条路。
其实,此时的端王载漪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一是逃离北京时走得慌忙,出门的仪仗执事都未曾带出;二是一路上寝食不保,早已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和气度。不仅如此,因为连日的起早睡晚,吃不好饭,喝不上水,加上先前的老毛病,一直有些咳喘,还发了烧,嗓子也哑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慈禧给了他一件棘手的事情去办——劝退罗立海。
原来,逃亡路上的慈禧听说有人要杀她,吓得浑身颤抖,哀叹自己命运多舛——北京城来了洋兵,自己在逃难之中,带来的这些兵丁侍卫,别说不肯为自己卖命,即便有心保护自己,恐怕经过几天的连续奔波也是有心无力,而王公大臣就会钩心斗角,若要对付刺客,那更是不敢指望。
就当慈禧即将绝望的时候,脑子活络的李莲英凑到慈禧太后跟前,给她出主意说前面路上的刺客是义和团的人,端王和义和团打过多次交道,让他去和他们进行接触,肯定有效果。
慈禧在绝望中终于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立刻把手一摆,没让李莲英往下说,而是让他快宣端王。李莲英见慈禧急于召见端王,知道是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心里比抹了蜜还甜,便到外面找到载漪,说太后召见他。
载漪这时正在独自神伤,自己一身的毛病在短短几天内爆发了,本想趁机歇一歇,没想到太后又要召见自己。他知道现在召见准没好事,提心吊胆地来到慈禧面前。
慈禧也不再计较君臣礼节,直截了当地对他说:“这次刺客是义和团的散匪,而你以前和义和团打过交道,这次只要让他们退去,以前的罪过就一笔勾销,永不再提。”
端王载漪一听,知道这是一个苦差事,自己的身子骨又差,有心不去,但又不敢说,只好一个劲儿地在地上“砰砰”地磕头。
慈禧自从逃出京城后,心情一直都不好,脾气也大,尤其是见了惹起这件事的载漪,更是怒火中烧。如今见载漪不肯去,不由一股无名火冲上脑门,咬牙切齿地说:“怎么!难道你想抗旨不遵吗?”
李莲英在一旁见大事不妙,眼看载漪要吃苦头,连忙出来解围,劝跪在地上的端王不要惹老佛爷生气,还是速去办理为宜。
李莲英的这一句话提醒了载漪,心想自己在这里磕头有什么用,说不定惹恼了慈禧太后还会有杀头的危险。倒不如去和刺客谈判,成功了就是大功一件;即便不成功,甚至被杀了,总归是为国尽忠,总比在这里被杀强,而且还会连累到自己的儿子,说不定大阿哥也做不成了。因此,他连忙磕头起身,遵懿旨前去劝说逆贼,并说了一些为慈禧太后和大清国尽忠的豪言壮语,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端王走后,李莲英怕慈禧仍然难消怒气,又反过来劝慰她。“如今,西逃在外,人心惶惶,应尽量做到少惩多奖,以免众心离散,即使众大臣一时之间行为有失偏颇,也是非常时期的反应,但对老佛爷的一片忠心还是不变的。”
慈禧见端王领旨而去,心中已经释然大半,又听李莲英说出这番诚恳的话,更体现出他的一片忠心。便连连称赞李莲英思虑周到,并要求他以后多多提及,不使众大臣有所懈怠。
端王载漪横下心来走到外边,正好见到萨德洪要与罗立海交手,便立即制止了萨德洪,壮着胆子来到罗立海面前,表明自己和义和团的关系,说明自己的来意。他说:“如今洋兵侵入京城,太后、皇上蒙尘在外,诸公应该以大局为重,多多杀洋人方为正道。”
罗立海已经被政府军伤害过多次,早就不相信他们了。他说,虽然端王以前和他们有过很好的合作,可惜清军背信弃义太多,自己不再相信他们。不仅如此,罗立海还揭穿了慈禧的阴谋——慈禧利用义和团是为了坐收渔人之利,并不是真的信任义和团,而是为了利用义和团去抵抗洋人,从而保住端王之子溥俊大阿哥的位子。
与此同时,他还表明,义和团才是真正抵抗洋人的组织,而太后到各级官员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从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专门帮着洋人压迫老百姓。
罗立海嘲讽端王载漪没有资格来和他谈判,要他滚回去,并说虽然载漪身为郡王,又是大阿哥的父亲,还是军机大臣的领班,但自己并不害怕,况且他这会儿就像老鼠钻到了风箱里,两头受气。
被罗立海这一通抢白和奚落,载漪气得直翻白眼,说不出话来。
萨德洪可没他那般好脾气,在一旁早就按捺不住了。他见端王气得浑身发抖,连忙上前劝他,端王载漪正好有个台阶下,无可奈何地叹息着退后了几步。
萨德洪上前就要和罗立海动手。罗立海正要还手,却被上官锦劝住,说他这么酣畅淋漓地骂了朝廷大臣,听着非常解气,表示自己要向萨德洪领教领教。
上官锦的话把萨德洪吓得不轻,他曾经和上官锦多次交手,知道他每次的进步都非常明显。但既然话已经说出口,就绝无后退之理,只好硬着头皮应战。果然,萨德洪在抵挡了一阵后,终于露出破绽,被上官锦一脚踢在腿上,当下就败了。
端王载漪见萨德洪落败,怕罗立海他们趁势围攻上来,连忙和慈禧的胞弟桂祥一齐命令暗中调来的侍卫队开枪,要把罗立海他们置于死地。侍卫一阵拉枪栓,哗啦啦山响。正当举枪瞄准之时,却被一声断喝给吓得呆住了。
原来,另一位义士张占奎趁载漪和罗立海纠缠之际控制了慈禧。眼见罗立海他们要遭殃,立即大喝一声:“谁要敢放一枪,我先把这个老妖婆宰了!”他要挟慈禧和李莲英让侍卫退下。清军面面相觑,无所适从,但主子被控制,只好乖乖听话,所有的侍卫都把枪放下了。
这是慈禧入宫几十年来第一次被人如此欺侮,她吓得脸色蜡黄,浑身颤抖。张占奎本来是要慈禧太后亲自下旨让侍卫们退下,可是她吓得语无伦次,早就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李莲英传达慈禧的懿旨,众人见是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传旨,只好纷纷把枪和大刀放在地上。
李莲英从来没见过这等局势,但见到慈禧太后被控制,只好哀求他们放过慈禧太后和自己。说慈禧太后和自己平时都居住深宫,从来都不曾得罪侠义之士。
不等李莲英把话说完,怒发冲冠的罗立海早就一步抢到慈禧面前,历数起她的罪恶:是她逼得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造反;是她逼得百姓没有活路,只好卖儿卖女;外国人办教堂欺压老百姓,她却视而不见,还给外国人当起了奴才;太平军死了几百万,捻军死了几十万,慈禧太后难辞其咎。
张占奎是个急性子,让罗立海不要跟他们多费口舌,建议一刀杀了慈禧痛快。见他们要杀慈禧,载漪、载勋、载澜、戴泽、刚毅、桂祥等呼啦啦跪成一片,齐声哀求,一旁的张玉河早就气愤已极,他哪管谁叩头不叩头,抡起钢刀就要向慈禧砍去。慈禧早就吓得没了三魂七魄,连求饶都不会了。
正在此时,上官锦却要罗立海等人冷静,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快而做出错事。他提议先让慈禧说说看法,然后再做定夺。罗立海、张玉河、张占奎对上官锦非常尊敬,见他这么说,便把刀放了下来。
慈禧本以为自己要一命归天,却见冒出个上官锦主张不杀,不觉对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上官锦却不理会这些,上来就恶狠狠地质问慈禧:“洋人欺压中国人,逼得老百姓起来烧教堂、杀洋人,你到底知不知道?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连年水旱灾荒,为何朝廷仍然横征暴敛,甚至为了皇家的一己私利而没来由地加税?”
“灾区百姓饿殍遍野,皇宫大内却依然歌舞升平;食尸的飞禽走兽趋之若鹜,皇宫大内的锦衣玉食却不曾减半分……”
上官锦越说越气,简直跟训自己的孩子似的责问慈禧太后。李莲英刚开始还是恭恭敬敬地听,到后来听出了门道——上官锦是在教育慈禧,让她励精图治,要关心人民百姓的疾苦,不能再荒淫无道下去。
这些当然都是劝人上进的好话,李莲英也知道慈禧肯定会答应。而且根据当前形势,如若应了兴许死不了,如若不服软,上官锦一怒,手起刀落,慈禧就要驾鹤西游,那些人难免会说他是慈禧的帮凶,到时自己这条小命恐怕也难保。事情紧急,由不得他与慈禧商议,便自作主张和上官锦开始了讨价还价。
首先,他尽量帮慈禧太后脱离干系,表示她住在深宫内院,很多事都不知情,从而让下面的官员给蒙蔽了。他承诺只要各位侠义之士能高抬贵手,不伤害慈禧太后,等慈禧太后“西狩”回京后,一定选贤任能,让那些爱民如子的人去当父母官,努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慈禧见李莲英说出了自己要说的话,连忙附和着说:“是!一定要省刑罚、薄税敛,让人们安居乐业。”
一旁的张玉河却一点儿也不相信,说朝廷的人向来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他对慈禧和李莲英更是横眉冷对,随时都可能挥刀向他们砍过去。
形势对慈禧很不利,慈禧在罗立海手中,朝中大臣也不敢轻举妄动。眼看张玉河面露杀机,却被一旁的罗立海挡住了,他劝张玉河看上官锦如何处置。
上官锦听了李莲英和慈禧的话,心中有些松动,问慈禧是否真的有意这样做。慈禧垂帘听政几十年,只有她指责人、教育人,哪想今天这样被别人指责?上官锦明里是询问,但却有指责她过去的胡作非为、把国家社稷搞得一塌糊涂之意。虽然慈禧逃亡在外,毕竟坐惯了万人之上的位子,突然间有人用这种口气跟她说话,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索性不说话。
慈禧不说话,可急坏了一旁的李莲英,李莲英心想即便你随便应承几句,总比什么也不说强啊!万一惹恼了他们,脑袋随时都会搬家。
李莲英见慈禧仍然一言不发,再也坐不住了,真是太后不急太监急。李莲英刚想打破沉默,替慈禧太后说几句好话,却被张占奎喝止了。
慈禧见不得不做出表态,就顺水推舟说,侠士提的那些都是她一向主张的,只是因用人不淑才落得如此局面。
上官锦见慈禧太后终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了,就认为还是可以影响慈禧的,于是提出让慈禧满足自己的要求才能放过他们。慈禧经过刚才的一番表态,说话也不再语无伦次,就故作镇定地让他们细细讲来。
上官锦见慈禧这样说,以为事情有商量的余地,就把自己的主张提了出来:首先,不许对百姓横征暴敛,减轻租税;其次,要任命贤能之士,惩治贪官污吏;再次,要富国强兵,积极抵抗洋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对太平军、捻军、义和团及其家人,不得抓捕和杀害。
李莲英听说答应了这四个条件就不杀,当下便和一众大臣齐刷刷下跪,请求慈禧太后答应这份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条件。
慈禧心想,自己还在危难之中,到底以后会怎样,形势扑朔迷离,自己也没底。但这四条倒是对朝纲没什么不利,如果洋人走了,自己还是大权在握,到时候任凭你们提出的四条、四十条、四百条都将统统废止。
她心里这样想,嘴里却对上官锦连连称赞,说他处处为国家着想。考虑到自己正在“西狩”路上,无法诏告天下,等回到北京之后,即刻下诏颁行全国。
张玉河提醒上官锦不要相信,但上官锦却认真地对慈禧的话进行求证,慈禧则以自己向来不会失信于人回应。
李莲英在一旁帮腔,说老佛爷为万民之主,当然不会说话不算数。张玉河却以江湖义士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要他们起誓才肯放过,却不知当官者向来对发誓最在行——反正不实现也没关系。
李莲英心想,起誓算个什么,若是起誓管用,不知有多少人要倒霉了,于是发下重誓保证会实现刚才的承诺。
张玉河见事已至此,只好狠狠地将刀插入刀鞘内,气鼓鼓地走开了。上官锦得到了朝廷的承诺,感觉很满意,话不多说,扭头招呼罗立海等人纵身离去,瞬间就离得远了。
端王载漪从一个侍卫的手中夺过一支快枪,刚要对着飞去的黑影射击,以挽回面子,却被桂祥拦住了。理由是免得惹怒他们去而复返,到时候局面不好收拾。
慈禧见那些人走得没影了,才舒了一口气,脸色却很难看。李莲英则赶紧过去扶住慈禧。休息一阵后,慈禧才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语气也平和了下来。慈禧为了不让世人知道刚才朝廷丢脸的事,严令不许外传,否则诛灭九族,挫骨扬灰。众大臣听后诺声而行。
休整了大半天,慈禧才命令继续起驾西行。走到康庄后,食物才得到补充,又在山区乡村休息一阵。他们只给慈禧太后找了些小米煮粥吃,之后她的精神恢复许多,脸色也似乎好看了一点。
休整后,他们又继续向西行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离怀来县不远了。一路上奔波了多天,到了县城就可以好好地休整一下。多天来的缺吃少睡实在是太苦了,尤其那些王爷们,都盼望到怀来县城好好地休息一下,吃上一顿像样的饭。
可他们都没料到,又有一道难题摆在他们面前。原来这怀来城东有一条河,平时并没有水,可不巧的是,刚刚下过暴雨,汇集的洪水咆哮着将河面迅速淹没,混浊的河水奔腾而下。更加危急的是,河上没有桥梁可渡,如果此时洋兵追来,那他们可真就处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死地了。
慈禧不禁感叹自己命苦,莫非就身绝于此?就连诡计多端的李莲英也是一筹莫展,桂祥急得直跺脚,仰天唉声叹气。恰在此时,有一个本地的山民路过,见一队形容枯槁、衣着凌乱却仍极力保持体面的人望河兴叹,知道他们是急于渡河。于是,他对桂祥说此时要是闯一闯还有可能渡过,等一会儿上游的水来了,神仙也过不去,只有等三天后洪峰过了再说了。
桂祥一听有门,但考虑到皇亲国戚的人身安全,便让此人去试一试,谁知此人却笑着说:“试一试可以,但恐怕会因此耽误时间,到时候山洪来到,可就真的过不去了。”
这时,李莲英也凑了过来,听了那人的话,便一五一十跟慈禧太后说了。慈禧太后照例征询李莲英的意见。
李莲英开始逐步分析:一来,他是本地山里人,对这种情况有经验;二来,如果洪水来之前不过河,难免洋人会追来,到时候只有束手就擒。所以,他的意见是冲过去为上,相信吉人自有天相。
慈禧算是被洋人和义和团的人吓怕了,她宁可冒险渡河,也不想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于是同意渡河。
李莲英传旨做准备,载漪却以安全难以保证为由劝慈禧太后不要冒险,认为太后是万金之躯,不可轻率行事。
慈禧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大部分原因就是载漪的馊主意,总是对他没好脾气。如今端王载漪又来阻挠她渡河,于是反问他,若不过河,洋人追来怎么办?这么多人没吃没喝怎么办?
端王载漪本是好心劝慈禧太后不要冒险,不想却碰了个大钉子,只好下跪连称自己只是担忧太后的安危,没有别的意思。李莲英也怕载漪再惹慈禧生气,到时候做出出格的决定,谁也无法挽回,连忙假装生气让端王载漪赶快退下。载漪终于如释重负,拜谢而出。
桂祥本来也要进来劝慈禧不要渡河,见载漪碰了钉子,知道慈禧是让洋人和义和团的人打怕了,宁肯冒死渡河也不想落入他们的手中,于是声称自己马上去做渡河的准备,慈禧点点头,挥手让他出去。
桂祥知道渡河事关慈禧安危和自己的前程,不敢有半点马虎。他从侍卫和兵丁中,精心挑选了精壮人员300人,其中36人帮助驮轿把式,其余人在驮轿两边防卫保护。做了细心的准备后,觉得没什么危险了,才请慈禧过河。
慈禧吩咐开始渡河,众人众星捧月般护卫着慈禧的驮轿。慈禧听着轿子外面怒吼的波涛,免不了心惊肉跳。她忍不住从驮轿中向外望去,只见近在咫尺的河水浪涛滚滚,激流猛进,声如奔雷。慈禧不看便罢,看过后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仿佛自己已经掉入河中一般。
由于不知道河床的具体情况,轿夫只好小心翼翼地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行进。到了河中央,一来水势更猛了,二来此处本就是河水流速最快的地方,驮轿摇晃得更加厉害了。慈禧心中紧张得要命,直念阿弥陀佛。幸好轿子外面有桂祥和李莲英不停地安慰她,让她不至于感到无助而更加紧张。
其实,桂祥和李莲英的胆子比她也大不了多少,只是觉得相互吆喝呼喊可以提起精神,赶快渡河而已。慈禧不清楚轿子外面的具体情况,其实桂祥和李莲英是在招呼给他们牵马的人,而并非在鼓励慈禧太后。无论如何,至少此时慈禧太后心里有了依靠,知道危难时机还有亲信想着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
好不容易渡过了河,此时再回头望望湍急的河水,水面又上涨了二尺多,滚滚激流比刚才更加凶猛。慈禧不禁一阵后怕——若非李莲英劝自己赶快渡河,恐怕真的要处于危险境地了。因此,心里对李莲英的宠信又增加了几分。
等随行人员全部过河之后,他们不敢停留,稍事休整就直奔怀来县城而去。此前早有前站人员报知了怀来知县吴永。因此,当慈禧、光绪的驮轿离怀来县城东门还有三里地时,知县吴永早已带了怀来县的大小官吏数十人跪地迎驾。慈禧自从逃离北京后,终于第一次受到地方官吏的迎接。慈禧也顾不得觐见大礼,命人速办理队伍的食宿事宜。吴永知道慈禧太后数日未曾好好休息,连忙带他们入城而来。
在入城的路上,慈禧从轿中仔细观察侍候在轿子旁边的吴永,只见这位30岁上下、中等身材的读书人虽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却透着一股精明能干,觉得此人值得信任,可以把一切事宜交由他去做,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了。
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个吴永是能干的:吴永不仅将两宫的皇族进行了妥善的安排,而且连王公大臣也都各有住所,这对小小的怀来县来说实在不易。为了保证皇室、大臣的粮食供应,他让慈禧带去的散兵游勇一律不许进城,都在近郊的各乡村进行了安置,这种巧妙的安排不仅使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有所缓解,而且保证了安保问题,保证了城内日常秩序如常,民众毫无惊扰。
其实,慈禧的到来对吴永也是一个绝好的表现机会。他处处都进行了精心的考虑、细致的安排。安排好食宿问题后,他见慈禧、皇上都未曾带御寒的衣物,便吩咐自己的眷属准备一些棉衣、夹衣供奉,让他的夫人亲自送了过去。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慈禧的燃眉之急,而且还给她留下了好印象。
在这个潦倒的时刻,慈禧和光绪皇帝受到吴永的款待,难免心中一阵感动。慈禧立即召见了吴永,并称赞他办事妥帖,不怕辛苦。
别说一个七品知县,就连道台想见慈禧一面都非常难,如今吴永不但能见到太后,并受到太后的嘉慰褒奖,若非特殊时期,怎会有这般景象?吴永当下也对慈禧感激不尽,并表示自己能力有限,肯定还有许多照顾不周的地方,而且自己治下又是贫瘠小县,供奉难免有疏忽,希望慈禧太后不要怪罪。
慈禧见吴永不仅办事周到,而且面见她时问答的言词也表现很得体,立刻心情大悦,并让吴永起来说话,吴永谢恩后,起身侍立一旁。
慈禧因为饱饱地吃了一顿饭,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休息,精神焕发,想多跟吴永说说话。就问吴永是哪里人,何等出身。吴永报称自己原籍浙江,两榜进士出身,放任怀来知县,并说自己的外祖父乃是两江总督曾国藩。
慈禧一听吴永是曾国藩的外孙,想起了曾国藩的平叛大功,若自己身边仍有这个老成持重的大臣在,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因而对吴永不由产生了爱屋及乌之感,有意提拔他。当下就命他将县中一应事宜交与县丞代管,第二天去西路各州县开办传驿,赴前站预备皇差,征调粮食供应,负责行营的一切事务。
吴永谢恩而去,第二天便到前面各州县催促一切供奉去了。没过几天,慈禧下旨将吴永以知府留于直隶候补,并且先换顶戴花翎。后来慈禧回京,又将吴永升任广东道台。吴永可谓是鸿运当头。
吴永虽然接待工作做得好,但慈禧不能在这儿久住:一是这儿离北京太近,洋人说来就来;二是县城粮食供应已经日渐匮乏,难以支撑庞大的队伍,最主要的是外地勤王的部队难以开进,即便来了也不能保证他们的供应。因此,慈禧决定继续西行。
慈禧的驮轿在怀来县城被吴永换成黄绫围子,终于有了体面的坐乘。怀安知县张良暹接到吴永的通知,外出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同时,沿途沿街挨户搜寻粮食,杀猪宰羊,置办筵席。
慈禧到了离怀安还有一段距离的北九仓,张良暹慌忙带了大小官吏跪在道旁迎候,慈禧太后一行进了张家大院。由于离北京远了,又有地方官接驾,慈禧这才安下心来。
慈禧回想离开北京的这段日子,一路上艰辛的经历,不禁感叹逃亡的狼狈和悲凉,一时间难以自抑,不由得放声大哭,那情景难以言表。慈禧的这一举动,吓坏了随行的王公大臣,载漪、载勋、奕劻、刚毅、桂祥等人都不知道慈禧太后为什么哭,就齐刷刷跪下,谁也不敢说什么。
要说还是李莲英最知道慈禧的脾气,知道她的心思,就上前劝说道:“太后老佛爷吉人自有天相,总能逢凶化吉,这话一点不假。老佛爷到了怀来,圣驾刚刚过了河,山洪就大至,任凭他洋人义和团都难以再过河;如今张县令又出几十里接驾,这也是老佛爷的福分。正所谓否极泰来,老佛爷应该高兴才是啊!”
李莲英的话真是对症下药,句句都说到了慈禧的心坎上,再加上这一阵发泄,慈禧心情也平复了许多,遂命众王公大臣退出早些休息。
慈禧一来远离京城,没了后顾之忧,二来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这才终于有机会在饭桌上惦念一下北京城的局势。
光绪却是个忧国忧民的窝囊皇帝,他首先想到的是洋人的两次进京,上次烧了圆明园,这次还不知道会怎样呢?然后想起了临行前珍妃的惨死,心中难免有些伤心。因此,面对连日来的第一次珍馐佳肴,也无心下咽。
李莲英看出了光绪的心思,为了不让他影响到慈禧太后,他连忙开玩笑似地劝说光绪不必太过悲伤,倒不如让慈禧太后再给他张罗着选一个妃子。慈禧一听李莲英的话,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李莲英见话锋不对,连忙闭口不言。光绪不敢触怒慈禧,也就勉强吃了一些。
慈禧饭后养足了精神,也不用再担心洋兵追来,这几天来的疲劳也大为缓解,就悠闲地在院子里散步。由于周围百姓家的鸡鸭猪狗等都被官兵们杀了充饥,所以没有了鸡鸣狗叫,显得非常寂静。慈禧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还以为此处人心向善,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不由地赞叹此处像个“太平庄”。从此,北九仓就改叫太平庄了。
慈禧太后住的张家大院隔壁有一户姓冀的人家,只有父女二人度日。女儿叫冀妮子,正值二八年华,长得也俊俏秀气,说话也是温温柔柔,软语细声,十分动听。本来慈禧带领队伍要来的消息传开后,村民都纷纷躲到山里去了,冀妮子因为父亲卧病在床,不忍心留下父亲一个人在家,也就没有离开。
一队官兵来到她家后倒也没有对她不敬,只是一个劲找吃的,还把她家的鸡都抓去了。
冀妮子从小生在山村,从来没有出去过,只听人说北京城的繁华,皇宫大院的雄伟壮丽,还有皇后娘娘长得如何漂亮,从来没有想过会亲眼见见。如今她听说自己的隔壁就住着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皇后娘娘,就想去看一眼他们长的样子。有了这个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去看看。要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话虽这么说,可见到门口那些神情严肃的士兵,她有些害怕了,又不甘心近在咫尺却看不到,于是就想从自己家的墙头伸出头去看一眼。她找来几块石头垫在脚下,又用手指扒在墙头上,这才勉强把头伸出高墙去看另一边的情形。
正巧,慈禧正在张家大院里不紧不慢地散步,不经意间抬头望见了墙头上正在向这边观望的冀妮子。这要是在北京,早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可是偏巧慈禧心情好,她不由地赞叹冀妮子的美貌和纤纤玉手。李莲英何等会察言观色,他立刻凑过去恭维慈禧眼力好,在这深山中发现了一位绝色女子,正好给光绪纳为妃子。慈禧见李莲英这么明白自己的心思,就吩咐李莲英去办理此事,李莲英应命而去。冀妮子见院中的两个人似乎是在谈论自己,吓得没有心思看皇上、娘娘了,连忙跑回屋里。
李莲英得了慈禧太后的懿旨,连忙让怀安县知县张良暹和自己一同来到冀妮子家,宣读了慈禧太后的懿旨。冀父一听,就如同遭到五雷轰顶,心里老大不乐意,连忙跪地求饶说自己的女儿是穷山村的丫头,少见识,缺礼教,琴棋书画样样不懂,怕伺候不了太后、皇上。
张良暹见他竟然要拒绝,立刻呵斥他不识抬举:皇太后亲自选中的贵人,是冀家的福气,也是县里的荣耀,应该感谢皇恩浩荡,别人还求之不得呢!李莲英也在一旁帮腔,让他领旨谢恩。李莲英和张良暹不管哭成一团的父女二人,径自回去交旨去了。
李莲英回报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夸他办事利落又稳妥,命他速速报于光绪知道。李莲英乐呵呵地向光绪报喜去了。他认为,一来有慈禧的口谕,他自然要讨慈禧的欢心;二来珍妃死后光绪就一直闷闷不乐,自己虽然是奉了慈禧的旨意逼死珍妃,毕竟得罪了光绪。李莲英害怕慈禧归政或升天后,光绪会给自己定罪,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弥补一下。如今,太后给皇上选了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如若得宠,一定会记得自己的好处。现在将这个喜讯告诉光绪,即便光绪不高兴,也不会对自己不利。
因此,李莲英高兴地领了旨意,忙不迭地跑来告诉光绪皇帝这个消息。他笑嘻嘻地来到光绪跟前,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光绪贺喜。光绪虽然让李莲英给跪蒙了,但脑子还保持冷静,说现在朝廷危机四伏,太后和自己蒙尘在外,有什么可道喜的,莫非是击退了洋人,现在可以回京了?
谁知李莲英说的不是击溃洋人的事,而是慈禧太后给他选一个妃子,光绪见深处危难之际的慈禧和李莲英还有这等闲心,立即一口回绝,让他们速速退掉这门亲事,并表示“国难当头,我不纳妃”。李莲英见光绪帝这般死脑筋,只好对光绪帝说老佛爷的懿旨,千万不要违逆!说完,径自复旨去了。
李莲英回去可没说光绪不同意纳妃,只说已经告知皇上了。慈禧听了李莲英的回报,以为光绪对此事不会置之不理,接着便命李莲英送去订婚的聘礼,不仅如此,还令怀安县令张良暹速速给冀贵人修建行宫,待日后光绪帝择吉日迎娶。
此事就此打下了死结,慈禧以为光绪已经知道,自己就不必再操心了;光绪则认为已经明确拒绝,所以不必再过多考虑此事。到后来慈禧回到北京,早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了。而冀妮子因为是慈禧太后钦定的妃子,更是无人敢娶,而光绪皇帝却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最终这位冀贵人一直孤独求活,刚满50岁就抑郁而死。皇家的一时疏忽竟然断送了一位少女的青春,真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