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子家奴
6236800000009

第9章 光绪大婚,乘机捞钱

慈禧太后颁布训政旨后,本想趁着光绪帝还小再训政几年,然后再完全归政于光绪皇帝。可是,很快就有大臣奏请光绪赶快完婚,以便早日生下龙子。慈禧太后没办法,只好张罗着为光绪选皇后。

李莲英为了稳固自己的位子,主动要求让慈禧照顾她的弟弟桂祥的女儿,慈禧也心知肚明,同时陕甘总督裕泰的儿子长叙也有一双女儿颇为出众。除此之外,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也很有竞争力。

果不其然,在96名秀女中被选中36个,除桂祥的女儿外,还有长叙、德馨家的两双姊妹花。光绪其实最中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至于桂祥的女儿,要不是慈禧太后的面子,早就刷下去了。慈禧的这个内侄女,姿色实在太平庸了。反观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不但姿态优雅,而且漂亮绝伦,尤其是二小姐,更是倾国倾城之色,光绪帝最为中意。选出的8名秀女,还要在宫中经过仔细考察。桂祥的女儿住在慈禧太后,也就是姑母宫里,这当然是想给人一种信号——我与众不同,你们都别跟我争。

光绪帝也感到万分苦恼,因为他知道,慈禧太后之所以高调捧她的内侄女,就是要光绪选她为皇后,以便在他身边安插一个最大的亲信。但光绪帝只想让江西巡抚的二女儿做皇后,真是矛盾。光绪帝将自己的烦恼跟他的老师翁同龢说了。翁同龢知道光绪帝不喜欢慈禧太后的内侄女,但却坚定地让他按照慈禧的意思选这个内侄女,这是为了以后的亲政、重振清朝雄风着想,否则帝位不保。

光绪帝却坚持要选自己中意的人做皇后,否则生不如死。翁同龢劝他不要意气用事,一定要见机行事。立后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光绪又经过一轮筛选,只剩下桂祥的女儿、德馨和长叙的一对姐妹。就在要定最后人选的时候,慈禧太后来了,光绪连忙迎驾,并让慈禧为自己选皇后。慈禧却大度地表示皇帝应该自己来选,并赐了一柄玉如意作为未来皇后的见面礼,看中谁就交给她。光绪等的就是慈禧这句话。只见光绪拿着玉如意走向等待命运选择的秀女。光绪也在选择,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他真的想把玉如意交到江西巡抚二女儿手中。可他回望慈禧时,却看到了愤怒的眼光,只见慈禧太后脸色发青,双唇紧闭,光绪可以明显感觉到慈禧正在给他暗示,要他选择自己的内侄女。光绪帝很不情愿地把玉如意递给了慈禧的内侄女——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之后就默默地走到御案旁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李莲英和慈禧太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尤其看到光绪不想选叶赫那拉氏时,李莲英急得差点要叫了出来,如果皇帝不顾一切地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把如意给了其他人,慈禧太后肯定会非常生气,而自己这个出主意的人也不会有好结果。不过,他还意识到更进一步的问题:皇帝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有意努力实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控制的小孩子了。

最生气的是慈禧,通过这件事,她觉得皇帝长大了,已不想再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这是再清楚不过的。出现今天这惊险一幕,慈禧也没心情接受众人的道贺,便在李莲英的引导下起驾回宫了。

慈禧太后强迫光绪帝按自己的意思立了自己的内侄女为皇后,在光绪帝身边安插了一个最大的耳目,认为终于可以放心地为光绪帝举行大婚。按规矩,皇帝大婚之后就要亲政,皇帝亲政就意味着慈禧太后要失去权力,她觉得自己不能不对这个问题好好地考虑一下。至于大婚问题,反正皇后是自己的内侄女,自己操心不操心也无所谓了,于是便把李莲英找了过来。

李莲英最近正得意忘形,自己的立后主意虽然经历了波折,但总算没坏什么大事,最终老佛爷的内侄女为后。慈禧以后就可以随时知晓光绪帝的动向,这对她是一个绝大的优势。自己若能成为皇帝大婚的经办人,钱财必定会滚滚而来。

现在慈禧问他该怎么做,李莲英当然想大操大办,这样才能捞钱更多,但又不能直说。他就以保持皇家威仪和大气为由,建议慈禧应该隆重举办皇帝的大婚仪式。

慈禧太后就想显示皇家威仪,于是决定大办,但又苦于经费不足,因为此时中法战争刚刚结束,国家财政吃紧。不过,这难不倒李莲英,对此他得心应手,建议慈禧令各省报效,到时候各省官员还不得削尖了脑袋给皇宫送财送物。

慈禧见李莲英对此熟门熟路,就把主持大婚仪式的经办人一职让李莲英来担任,李莲英欣喜不已。

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是户部尚书,给各省分派了任务,其中湖南分得30万两。湖南巡抚汪祺祥又把任务增加到45万两,因为他听说这次皇帝大婚的经办人是李莲英,多征的15万两拿出10万两贿赂李莲英,为自己谋个好前程。

李莲英自从成了大婚的经办人,立刻成了大忙人,到处去采购礼品,当然从中捞了不少好处,常常是花了20万两银子却报称35万两,搜刮钱财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湖南巡抚汪祺祥匆匆忙忙赶到京城,给李莲英送上10万两白银。李莲英欣然接受,并夸他会办事,告诉他自己一定找机会在慈禧太后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各种礼品和所用物品都置办妥当。正月二十四,开始将皇后的妆奁运到皇宫。一里多长的队伍,由东城方家园——皇后的娘家,迤逦至东华门、协和门、后左门,到达乾清宫。仅此一项,就花了足足两天时间。

正月二十六日,便是宣岗奉迎皇后之日。一大早就百官齐集。午正三刻,皇帝在太和殿升座,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文武百官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然后由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等皇帝回宫后,随即护送皇后由方家园经史家胡同、东太街、长安牌楼、兵郛街、东江米巷进大清门。这时,午门的景阳钟钟声大作,声震九城。天子脚下的百姓都知道皇后进宫了。

就在光绪皇帝大婚紧锣密鼓的同时,还有慈禧太后向皇帝归政的问题。相较于能获得多少金银财宝,李莲英更加注重自己的前途。于是,他抽空去问了一下慈禧太后关于归政的打算。

慈禧太后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并没有特别要求,只需设个祭坛或者建一座祠堂即可。李莲英不失时机地称赞慈禧太后不仅恩德惠及天下,而且心胸宽广,实在是国家的一大荣幸。

趁着慈禧太后高兴,李莲英趁机提及湖南有个巡抚汪祺祥在湖南做得不错,人特别谦虚,政绩也不错,建议慈禧太后褒奖一番。慈禧太后于是有心在归政前通令嘉奖他。这天,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光绪皇帝也在场。慈禧太后回顾自己垂帘听政了二十多年,表示有些人为国家出了力,自己却还没有对他们进行奖赏。如今就要功成身退了,要给他们有个交代。光绪知道慈禧这是要提拔官员,为自己留下好名声,就建议她开出一个单子,一并褒奖。慈禧太后于是就重点提到了几个人,一个是醇亲王,一个是恭亲王。另外,还有为国建功的曾国藩、左宗棠(此时二人均已去世)。除此之外,慈禧还特别提出了湖南巡抚汪祺祥,称他在任上做得很好,也应该褒奖。

朝中大臣都知道汪祺祥在湖南民愤极大,却无人敢出来反对——反正又不关我事。慈禧太后说完这些,其余的就让军机处自行裁夺。

军机大臣世铎与同僚商议着开了一张三百多人的单子,其中包括醇亲王、僧王、头品顶戴花翎的总税务司赫德。另外,还有现任及前任军机大臣,现任及前任军机章京,各国驻京公使,殉难的将帅及一二品大员等。生者加官晋爵,赏赐珍物;死者或建祠堂,或赐祭坛,完全体现了慈禧太后的神恩广泽。

慈禧太后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便于二月初三在太和殿为光绪皇帝举行了正式“亲政”典礼。

光绪当然要谦虚一下,表示自己有些大事还要向慈禧问政。慈禧见光绪如此谨慎,心中大安,就即刻起驾去了颐和园,临行前又嘱咐他要分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凡事要学会果断处理。

光绪帝告别慈禧太后,然后急匆匆来到太和殿。刚在御座上坐稳,午时的钟声便已经敲响了。于是,由军机大臣世铎向百官宣读亲政诏书,然后光绪皇帝便在众王公大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摇地动般的呼声中正式亲政了。

光绪皇帝听信康有为之言,实行变法,维新派与守旧派展开了搏斗。光绪皇帝罢了守旧派文悌的官,文悌乞求怀塔布到颐和园求救。慈禧虽然没有对此事表态,但却命令光绪速速斥逐翁同龢。光绪皇帝没办法,只得把翁同龢开缺回籍。

其实,慈禧太后的这种行为是受了李莲英的提醒和建议,让光绪皇帝身边失去一个出谋划策的人。紧接着,慈禧太后又特降懿旨,令荣禄为直隶总督、裕禄任军机处行走。光绪皇帝不得不按照慈禧的意思办。但他心有不甘,暗中察访得知是怀塔布从中作梗。光绪龙颜大怒,立刻下旨把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骤,及侍郎壁岫、徐会沣、溥颐、曾广汶六人一律免职。

守旧党大为震惊,立即通过李莲英请求慈禧太后重新执政。慈禧太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积极准备力量进行反扑,免得变法改了老祖宗的东西。

维新党由于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一时间声势非常浩大。他们的一项改革触犯了李莲英的利益,维新党人要求光绪帝罢斥太监。光绪帝本来对李莲英就恨之入骨,若维新党的要求得到应答,李莲英肯定没有好下场。因此,李莲英担心万一维新党人成了气候,自己必然性命难保,于是向慈禧极力哭诉光绪帝支持康有为等人欲图谋不轨,恐怕要对慈禧太后不利。

慈禧太后恐怕维新党对自己不利,也非常痛恨他们。于是,她按照李莲英的计谋,准备以荣禄请求光绪去天津检阅水军为名暂时将光绪调出京城,然后便宜行事。光绪对慈禧之命,当然不敢不遵。但觉得其中有问题,就传召康有为、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等一班维新人物到勤政殿商议。康有为分析利弊后认为,这是一个诱骗皇帝出京的骗局,恳请光绪不要轻易出京。

光绪帝制止康有为继续说下去,康有为也明白光绪帝的意思——宫中耳目众多,谈论过多难免会泄密。于是,康有为等人商议出宫密议后再作打算。最后,他们也采取了和守旧派一样的策略,就是先派人在天津把荣禄除掉,再迅速调陆军万人,星夜入城围住颐和园,除掉李莲英;然后把慈禧太后圈禁西苑,令其颐养天年,不再过问政事。这样一来,光绪帝的维新运动才能得以继续实施。商定之后,康有为入宫报于光绪帝。光绪思之再三,觉得康有为的话虽有道理,但却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兵哪里来,谁去杀荣禄?派去的人可不可靠?这些都是问题,可又别无良策,只好令康有为先退下。

光绪皇帝想来想去,觉得康有为的办法虽然好,可惜京畿之内的兵都掌握在荣禄手中,因而不可轻举妄动。除非先夺荣禄的兵权,否则难以成事。光绪思来想去,无法确定派哪个胆大心细的人去执行这一策略。

恰在此时,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入京觐见。光绪立刻眼前一亮:此人当年在朝鲜带头攻打王宫,定是自己寻找的胆大心细之人。光绪喜出望外,立刻召见。

光绪虽然急于把重任交给他,但他也不是三岁顽童,当然会先试探袁世凯对维新变法的态度,于是问他对新政有什么看法。袁世凯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见风使舵之人,向来知道光绪皇帝有意推新政,便顺着光绪帝的意思讲。袁世凯吹捧光绪是有为之君,大清欲图自强,必须实行新政。他还以邻邦日本作例子,说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发展良好,不久即成为世界强国。倘若新政在国内兴起,凭借国内地大物博,必将很快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光绪帝被袁世凯说得有些飘飘然了,认为袁世凯是支持维新的,于是又问他是否愿意听自己调遣,带领军队去刺杀荣禄。袁世凯虽然没有想到光绪会让他去刺杀荣禄,但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下跪表示自己定会尽心竭力报答光绪厚恩,只要一息尚存,必定为光绪尽力。光绪闻言大喜,很快降谕:

现在练兵紧要,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办事勤奋,校练认真,着不缺以侍郎候补,责成专办练兵事务,所有应办事宜,着随时具奏。当此时局艰难,修明武备,实为第一要务。袁世凯当勉益加勉,切实讲求训练,用心朝廷整饬戎行之圣意。钦此。

惊恐万分的守旧派见了此谕,连忙报于慈禧。其实,宫廷内外遍布李莲英心腹,就是他们不报,慈禧对康有为、袁世凯入宫也都了然于胸,只是不知道康有为要图谋颐和园。慈禧曾要求凡二品以上官授任,当亲往太后处谢恩。此次袁世凯擢任侍郎,官居从二品,理应面见太后谢恩。袁世凯到颐和园谢恩时,慈禧立即召见,细问上殿时的话,袁世凯一一回答。慈禧太后嘱咐袁世凯不要操之过急,上了光绪的当。李莲英也在他退出后,嘱咐他小心光绪帝有什么阴谋。

八月初五,袁世凯请训往天津。光绪在乾清宫召见,支走所有人,秘密嘱咐袁世凯到天津后,立即带兵捉杀荣禄,然后马不停蹄回京围住颐和园,控制慈禧太后。同时,许诺他事成之后,直接任命为直隶总督,还赐给他大内令箭一支作为凭据。袁世凯这才想起慈禧太后跟自己说的话,心中大吃一惊。其实,他是个墙头草,谁强就跟谁混饭吃。光绪帝势力弱小,大权仍然在慈禧太后手中,他不敢冒险杀荣禄,来换取不确定的直隶总督。所以,他决定出卖光绪帝,把一切都告诉荣禄。但为了稳住光绪帝,他镇定地领旨退出了。

袁世凯退出后当即乘火车去了天津,然后去荣禄府上和盘将光绪的计划说出。荣禄大惊,当天就返京去了颐和园面见慈禧太后,把袁世凯的话又说了一遍。慈禧直到当时还不能确定是否真有此事,直到荣禄拿出令箭。慈禧见确实是大内之物,才知道向来胆小懦弱的光绪真的要除掉她。

李莲英也吓坏了,连忙下跪请求慈禧太后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惊恐未定的慈禧太后连忙命荣禄速召满族亲贵,守旧派人物世铎、刚毅、怀塔布、许应骏等人。不多时,众人来到慈禧太后面前,黑压压跪了一片,叩请慈禧太后速出训政,挽救局势。

慈禧太后立即命令荣禄速回天津带兵入京。谁知荣禄早就让官兵启程,已经抵达京师。慈禧赞扬荣禄有先见之明,命他立刻将紫禁城侍卫一律调出,换成荣禄的亲信,并去天津截住康有为的同党,以免逃脱。荣禄奉命而去。

在慈禧召开秘密会议的时候,碰巧被一个姓孙的太监获知消息。这个小太监素来被光绪帝信任,于是连忙赶回皇宫,向光绪帝禀报了情况。光绪帝才知道袁世凯出卖了自己。现在事已泄露,他首先想到的是康有为处于危险之中,便立刻草拟一份谕旨,命人送给康有为。康有为接到光绪的亲笔,知道计划失败,急忙化装乘火车到了塘沽,然后登船去了上海。等荣禄赶到天津时,康有为早就逃走了。

第二天,慈禧太后传旨在西苑召见光绪皇帝。光绪帝知道这是慈禧要来算账,但也不得不去。太监引导光绪帝来到西苑,李莲英早就领着一帮人等着,见到光绪帝,不由分说,簇拥着光绪帝上船,直达瀛台。从此,光绪帝就被囚禁在那,大权又被慈禧收回。

很快,慈禧太后领着皇后、珍妃等人到了瀛台。光绪慌忙跪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一边数落光绪的不是,一边称大臣们都要求她出来训政,言语之间似乎有即行废主之意。

珍妃害怕光绪被废黜,出来求情,却被慈禧怒斥不配出来讲话。珍妃一时情急,就大着胆子说慈禧太后不能随意废黜一国之君。慈禧见珍妃竟敢挑战她的权威,一怒之下便将她囚禁起来。

慈禧太后余怒未消,还在申斥跪在地上的光绪,被一旁的李莲英劝住。临走之前,令皇后留在光绪这里,监视光绪的行动。

慈禧回宫后,下令迅速逮捕维新党人,很快就拿住了杨深秀、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六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戊戌六君子”。只有康有为、梁启超避走海外,未被捉拿。谭嗣同、杨深秀等人慷慨就义。

光绪皇帝自此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形同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