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看罢寇连材的奏折,顿时大怒,立即将寇连材召来审问。慈禧认为寇连材只是一位太监,不可能写出如此有见地的奏折,必定有人背后指使,便厉声说:“你上的奏折,是自己所写,还是受人指示所写?”
“是奴才自己所写。”寇连材回答说。
慈禧不相信,让寇连材当场将奏文背诵一遍,寇果然全部背诵上来,再看奏折上有许多错别字,个别语句也不通顺,慈禧才相信奏折确为寇连材所写。
慈禧恶狠狠地说:“本朝成例,内监不得预政,预政者斩,你知道吗?”
“奴才知道。奴才若怕死,也就不上奏折了。”寇连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既然如此,你就莫要怪我太心狠了。”慈禧说着,当即传旨将寇连材囚禁在内务府慎刑司,听候发落。
二月十七日,慈禧召见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怀塔布,下旨将寇连材由内务府交刑部立即正法。怀塔布急忙为寇连材求情。慈禧不为所动,怀塔布也无可奈何。
当天中午,寇连材被送交刑部处斩。临刑时,寇连材神色镇静,只见他整了整衣冠和襟领,朝宫殿拜了九拜,然后从容赴义。
在南城菜市口刑场,他大义凛然,把自己佩戴的一块玉佩及金表赠给来送行的同事,又把手上戴着的一只碧玉戒指摘下来赠给刽子手,微笑着说:“费心从速!”随后从容就死,神色不变。在场的人,无不为他伤心落泪,哭泣声连成一片。这一年他才仅仅18岁。
寇连材就义时,旁观者如山如海。无不为他舍身取义的精神所感动,许多人泣不成声。与寇连材就义的同一天,朝廷名士文廷式以私通太监被革职回故籍萍乡,时人做联语曰:“寇太监从容临菜市,文学士驱逐返萍乡”,被京中人士传颂一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寇连材,在京西百花山修建寇公祠,每逢他的忌辰都举行祭奠。
寇连材虽没有多少文化,对国家大事未必有多么透彻的了解,但他深处阴暗腐败的宫廷,没有同流合污,没有以生活优裕而沾沾自喜,而是忧国忧民,怀着一腔正气,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