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战略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战略是指国家为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对本国经济的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所运用的手段、方式、策略而进行的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谋划与运筹。经济战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经济利益、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如何调动和开发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本国的经济服务,是经济战略的核心任务。国际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国际贸易和对外援助两个部分组成,在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为了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而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经济发展战略运行机制,应该构建一种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协同发展的、以“强政府—强市场”为底蕴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而且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能够对社会各领域进行有效控制与协调的政府。必须看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既是后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腾飞的必要前提,又是社会主义制度自下而上发展的可靠保证,更是建立健全和维护市场机制运行以及对市场进行规范与矫正的客观要求。
二、政治战略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
主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是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国家政治战略的关键是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不受侵犯。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谋求自身的政治发展,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本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治安全。
在全球化形势下,对民族国家政治发展的挑战还表现在国家的合法化能力和适应性能力方面。国家能力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支撑。在全球化条件下,对国家能力的认识尤应突出国家的合法化能力和适应性能力。合法化能力是指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民众中制造共识,进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权威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性。国家的合法化能力越强,则越能动员起民众的政治认同,从而越有利于增进政治权威和实施政府政策。国家适应性能力是指国家面对内外部环境变迁而进行制度创新的能力,并善于从内外部取得资源、管理人民并提供安全保障,以防范外来的威胁,一国的适应性能力越强,则其制度化水平越高,政治越发展。
全球化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中国民主价值目标的确立,推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但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一是中国的主权和国家的统一面临威胁,中国推进国家统一大业、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将更加激烈;二是国家的合法化能力和适应性能力面临全球化的考验,它主要来自国内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民众政治认同的影响和冲击,如腐败泛滥严重威胁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社会结构的分化增大了执政党对民众政治思想整合的难度,西方强势文化的进攻和渗透于无形中弱化了部分民众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等;三是对中国政府的适应性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等。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政治发展战略主要包括:
第一,把国家主权与政治安全始终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提。邓小平曾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维护国家主权,既要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联合抵制西方霸权主义压力,倡导和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又要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对话与合作,扩大共识、减少摩擦,同时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增强自身实力,逐步改变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改变在与发达国家合作中的不平等地位。在对待政治安全的问题上,既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绝不允许西方国家插手和干预我国的内政,又要有敏锐的全球眼光,对国内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解读和妥善的处理。
第二,把强化国家的合法化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重点。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树立和维护中央权威;二要健全和拓展政治参与,以国家手段培育社会能力;三要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第三,把强化内源式的体制革新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内源式发展”强调一国的政治发展应根据本国的资源和人民的内在要求,根据本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根据本国社会现实条件探索自身的政治发展道路。它强调政治发展的适应性即政治发展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强调公民参与,强调把政治发展看作一个有计划的发展过程,强调改革理论的心理准备,强调改革的计划性、步骤和程序。既要充分汲取外部经验,更要强调把政治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在实践、探索、比较、借鉴中创造出最适合本国情况的制度文化。
第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模式。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实践,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三、文化战略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一)文化战略的意义
文化的广义概念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概念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里的文化指政治文化。文化战略是一国对本国的文化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运用哪些手段实现该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全局性、整体性的谋划和运筹。文化战略在全球化形势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国际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文化交流的特点: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加强,占据着主导地位;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处于主导地位并正成为一种世界语言;美英新闻垄断了世界新闻领域;大众文化、文化产品也使西方大国处于垄断地位,人们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西化”;因特网中80%的信息是英语信息等。二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西方大国意识有目的的文化渗透、文化蚕食,发展中国家可以制定反文化渗透的措施以保护文化发展。三是高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社会发展以深刻的影响,交流范围扩大,政府控制文化交流的能力不断削弱。文化战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总统里根在1982年曾说:“在现在世界上正在进行的这场斗争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同时,各国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视及其对自身实力增强的自信,也涉及如何利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来解决全球性文化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采取的文化战略的原则:一是反对文化帝国主义,促进自己的文化安全。二是扩大对外交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进全球文化的发展。三是注重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应按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高科技战略
高科技战略是以发展高技术为核心,为争夺高技术优势而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其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高科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国民经济、军事实力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特点在于:一是战略性。高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科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只有掌握了高科技,占领战略制高点,才能掌握战略的主动权。二是挑战性。任何一项开创性的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高科技更是如此。三是带动性。高科技开发成功,由于其本身就结合了各项技术领域的精髓,隐含着巨大潜力,它能够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动社会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成为带动各技术领域发展的驱动力。四是高智性。每项高科技都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都是高智力的成果。新世纪在全新的高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国际竞争已由军事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扩展,综合国力的较量空前激烈,高科技战略更受各国特别重视。
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科技发展战略更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高科技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将科技作为国策加以推进,明确重点,加强投入,长远规划。二是以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为重点。三是高新技术在决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政府对高科技发展特别关注并加大投入。四是高度重视基础性研究的作用,加强独创性的具有应用前景的尖端技术的开发。五是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我国十分重视高科技发展,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教兴国作为国策,建立了科技发展战略(详见“第六章科教兴国战略”)。
五、国家安全战略
(一)国家安全的概念
“国家安全”是在一定时间与空间条件下,作为国际关系主体之一的国家对直接关系其利益的各类威胁的一种感觉,同时也是为消除这些威胁所尽的各类努力。国家安全是利益、环境、感觉、理想与实践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因素合二为一的综合概念。国家利益和对这些利益的威胁是“国家安全”形成的基础。美国学者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中认为:“最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是生存,即国家的生存,要保证一定程度的独立、领土完整、传统的生活方式、基本制度、社会准则和荣誉不受损害。”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是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护,保持有利于人类的生态平衡等;社会方面主要包括保卫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保卫国家经济、文化、科学发展不受破坏,保卫社会制度、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活方式不受威胁、破坏等。
(二)中国面临的亚太安全挑战与政策选择
中国面临的亚太安全挑战主要集中在:一是TMD问题毒化我东北亚周边安全生态。TMD源自里根政府的“战略防御构想”(星球大战计划),作为综合性武器系统,它兼具战略和战术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从技术角度看,TMD将进一步加剧导弹技术竞赛的外层空间军事化步伐,直接破坏“外空非武器化”进程;从被防御角度看,TMD严重降低了其导弹的威慑效能,势必促使其谋求开发更强大的攻击性武器,从而使地区安全陷入恶性循环。不仅恶化了大国关系,使地区形势更趋复杂,也危及亚太战略平衡,毒化安全生态,并威胁中国安全利益,严重挑战和平统一。二是朝鲜半岛问题仍存在变数。三是台湾统一问题更趋紧迫。四是南沙争端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构成挑战。五是非安全问题重要性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恐怖主义、走私、非法移民、贩毒等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给一国可能带来的突发性经济冲击等问题。
中国应在亚太地区建立中近期安全目标:保持战略力量平衡,防止中美全面对抗;控制潜在威胁,防止周边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建立新安全机制,增强中国对亚太安全事务的主导作用。同时,采取五大对策:为使战略平衡向有利于中国方向发展,中国宜与美、日、俄、东盟四大力量都发展战略合作关系;为防止近期内卷入地区军事冲突,中国宜多方控制次地区矛盾的发展,对台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巩固与东南亚、南亚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建立更加可靠的亚太安全机制,中国宜推动多边安全合作;为减少他国对中国国防建设的不必要疑虑和提高中国和平形象,中国应扩大与亚太国家的军事交流,有条件地开展一些联合军事演习,适当参加多边军事对话和国际维和行动;加强经济合作,扩大共同利益,遏制战争动机。
(三)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抓紧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1.政治安全是主权国家存续的根本因素,主要以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权巩固等形式表现出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所有国家及其人民的根本使命。无论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还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其效果最终都要体现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上来。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阴谋。西化指采取各种手段,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分化则是指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分解、分裂中国。这些敌对势力包括西方敌对势力、“台独”势力、“藏独”势力、“疆独”势力、“法轮功”邪教等组织,它们相互勾结,采用各种手法,打着各种旗号,进行各种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使之永远不能得逞。
2.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不受伤害
一国的经济安全是指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安全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个国际大背景的客观反映,也是对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影响这一重要现实的应对之策。国家经济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多,当前尤其要注意维护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因为它们都事关一国的经济命脉,在经济安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3.文化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为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我们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保持高度的警惕,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六、国防发展战略
(一)维护国防安全
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安全的支柱和基本保证,也是维护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为我们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确保国防安全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和维护国防机遇期。我们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要坚持和贯彻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二要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不放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忘战必丧邦,一个国家即使富裕起来了,如果没有相应的国防实力,其生存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三要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机制。
(二)维护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由于知识或信息在当今世界变成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军事领域的活动也逐渐开始以全球性的信息基础结构为依托。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敌对国家或组织现在可以通过摧毁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来达到以前靠战争才能取得的战略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官员曾称,给他10亿美元或20个技术高超的黑客,他就能像关掉一台计算机那样“关掉”美国。所以,未来战争很可能利用信息武器攻击国民经济,正如一枚信息炸弹就完全摧毁了伊拉克的防空体系,使其飞机上不了天而任凭美军狂轰滥炸。在信息时代哪个国家也不能保证其信息系统不会受到攻击,出路在于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高防御信息攻击的能力。
(三)重视粮食安全
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立足于自己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上。要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商品率;重视粮食储备;重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市场信息监测和预警体系。
七、能源战略
能源战略与经济战略有密切关系,但由于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战略意义特别突出,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因此,成为冷战时期国际战略领域的新焦点。在工业化时代,石油作为一种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是一种不可再生、分布不均匀的战略资源,一直和国家安全、国际政治息息相关。国家的经济战略、安全战略、外交战略的制定,在很多情况下,体现了对石油的战略需求,能源战略早已渗透到其他战略领域。石油作为最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其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到21世纪前半叶,它仍将是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
我国是石油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要特别重视对石油资源的保护、开发、引进及输入,建立新世纪的石油战略。一要高度重视石油安全供给,在确保老的石油供应基地安全供给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石油供给基地;二要建立和加强石油储备;三要厉行节能政策,降低石油消费。四要积极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