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生命的最后时光在江都度过。江都,隋开皇九年改南兖州为扬州,置总管府,治所在江阳(今江苏省扬州市)。隋大业废府置江都郡,治所仍在江阳。杨广看中此地风光,于江都大筑宫苑,定为行都。它三面临海,背靠沃野,各类物产汇聚,四时风景如画。出海者除了渔民,还有商贾。杨广以帝王权威,将洛阳到江都河道逐段疏浚,以方便顺流游玩。此浩大工程的另一作用,即利于河运与农田灌溉,且便利内陆地区与沿海交流。
当各路义军蜂拥而起,杨广不得已放弃洛阳,来到此地,乃欲最后一次享受江都美景。他虽不知天下究竟有多少义军,但见护驾的郡守越来越少,便知政令已经不畅,天下必将大变。杨广虽然着急,却拿不出任何办法。文臣武将并各路诸侯皆不听他的,他成了光杆皇帝。
杨广乃取“得过且过”态度,过一天就要享乐一天。怀着这种念头,杨广趁着身边还有数名美姬,玩开“末日之乐”。那****与美姬们在城郊大明寺游玩,你追我赶,直玩得昏天黑地,丑态百出,甚至把在菩萨面前应有的避讳全抛。杨广玩得跑不动了,才由宫女们抬着,回到行宫,倒下便睡。
杨广脾气越来越坏,整日惶惶不安,知天下人不会放过自己。望着镜中容貌,不免顾影自怜。有时拍拍粗长脖颈,自嘲地道:“好颈子,不知该由谁斫。”言毕溢满泪水。这个本欲寿过百岁的汉子,才刚四十九岁,却注定活不下去,你想他是何心情。
萧皇后知杨广惦记五十岁生日将至,待杨广醒来,便从身上掏出一个折叠布包,展开,为一宽大彩色刺绣织品,绣的是众女拜寿图。图中高山入云,流水长绵,松树葱郁,仙鹤翩跹,构想别致,色彩斑斓,所绣之物皆呼之欲出。
萧皇后贴身侍婢奏道:“启禀陛下,此乃皇后陛下亲手所绣。”
杨广终日游玩,几乎将萧皇后忘了。现见这精美绣品,确实受了感动。即命制一镜屏,将绣品挂于寝殿。且与萧皇后比肩并坐,耳鬓厮磨,显得异常亲热。
杨广听皇后解释绣像寓意,乃颂皇上万寿无疆。这大大刺痛了他,忽然粗暴地将萧皇后推开,怒道:“你这是讽刺挖苦,朕还能万寿无疆?”言毕将绣品往旁边一扔,眼里忽然涌出泪水。“洛阳是永远回不去了。朕自己知道,全都晚了。”杨广说时,趴在萧皇后背上,呜咽流泪不止。
萧皇后将他抱在怀里,柔声相劝:“若真心悔改,有何作难?想臣妾祖上萧衍公据长江天险,凭建康雄势,开创一代霸业,只后来被不肖子孙给毁了。现凭着陛下当年平陈雄才,坐拥江南半壁江山,再图江北亦有何不能?”
萧皇后这一番劝导,对杨广似有些震动,乃至一度亲自接见御林军官兵,极力劝勉,甚至表示将以建康为都,重新崛起。一番励精图治的誓言,令众部将为之一振。
然而杨广劣性不改,很快把悔恨忘个干净。这日因特别兴奋,竟无法入睡。于是这末日帝王****复发,又召来众多佳丽,于月光映照下荡舟游玩。这一玩不打紧,又将白日誓言忘得干净,直玩到晨星升起,东方既白,断不了还要宣泄一番。
结果他当日又发生血尿,且无人救治。
他这就把自己彻底毁了。众部将得知真相,哪还有心思奉陪?御林军将士以关中弟子为主,一个个抛妻别子而来,几时才能与家人团聚?绝望之余,官兵们乃决定起事。他们以司马德勘为首,暗中商议,决计拥戴驸马宇文化及另谋出路,而将杨广结果了事。宇文化及乃杨广之婿,迎娶杨广大女儿南阳公主。其父宇文述,曾在杨广阴谋夺位时出谋划策,故深得杨广器重。
其时,李渊已举兵攻占西京,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另有王世充攻占东都,立杨广另一嫡孙为帝。宇文化及长得白净俊逸,却内心阴暗。见杨广人心尽失,竟然跃跃欲试。他见司马德勘等辈皆拥戴自己,便觉得自己乃应运而生的圣主,于是与司马氏暗中合谋,约定一旦事成,将重赏诸将,并誓言返回关中,重建帝业。
那日杨广睡至太阳西斜才起身离榻,又未与近臣谋面。他先照例喝下一大碗虎鞭汤,吞下数个鹿肉燕麦饼,并将那熊掌、狗肾、金雀、竹鼠、海胆等十余种山珍海味一一塞进肚去,这才打着饱嗝,抚摸肚皮,读那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文牒。其中大多贴有“特急”标志。杨广只看了几件,便觉得烦了,将那些东西“哗啦啦”推倒,命宦者全部抱走:“且交内使令批阅下去。”
杨广虽然尚佛,却不从善,虽盼长生不老,却不想节欲保健。他看着镜里投影,越看越不是滋味,想自己年纪轻轻却非得去死,气得挥拳朝铜镜打去。铜镜里却立着其父杨坚、乃兄杨勇,皆对他怒目而视。杨广吓得全身发冷,再看却是幻觉,便操起沉重烛台,照铜镜使劲砸去。
杨广再次大醉,睡至夜半,叛军将他从卧室拽出。杨广睡眼惺忪,面对手持利刃的叛军,方知死期终至。听毕叛军控诉自己的滔天罪行,杨广倒不自辩,只要求照他预设之法赴死。原来这末日帝王早命近姬备有鸩酒,一旦有变,则近姬们先将那鸩酒喝下一半,替他去黄泉设榻寝被,再让他自己喝下另一半,轻爽爽随美姬而去,继续在阴曹地府过妻妾成群的快乐日子。因之当看出叛军要他性命时,杨广表现得格外从容,理直气壮地道:“帝王自有帝王的死法,拿鸩酒来。”
杨广这最后一道诏令,却也无人理睬。叛军不想让他死得太舒服,而要缢杀了之。一条白绫自杨广腰间解下,套住他油滑肥腻的粗脖。一心追求长命百岁的帝王杨广,唯有哀叹留在人间:“自作自受,悔之晚矣。”
隋王朝传承不过两代,就此寿终正寝。此为隋大业十四年(618)三月,杨广死年四十九岁。
杨广死后被草草埋葬,且无墓碑,故后人多疑其究竟终于何处,以至国内曾有多处杨广墓。二○一三年四月,有房地产开发商在扬州曹庄施工,恰将又一座杨广墓挖掘。据称,墓内出土的一套十三环蹀躞金玉带,为目前国内出土同类蹀躞带中最完整者,列入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级别,被称为考古重大成果。二○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召开考古成果论证会,确认扬州曹庄之隋唐墓葬,为杨广与萧皇后埋葬之地。随即,中国考古学会正式对外发布这一重要消息。
有趣的是,网络曾传,挖出杨广墓的开发商,名叫杨勇。而当年杨广正是从其兄杨勇手中夺得帝位,并假拟先帝诏书赐死胞兄。于是有人调侃:“君子报仇,千年不晚。”后有人证实,隋炀帝墓所在地块,开发集团总经理名孙勇,副总经济师名杨勇。消息传出,引得网友开心一笑。
然而此墓葬也有人质疑,理由是萧皇后不可能葬于此地。关于萧皇后在杨广死后的坎坷遭遇,史书曾有绘声绘色的描写,皆称被卖来卖去之后,终由李世民自北域游牧部落赎回。这样她归宿之地就应在长安,而不在江都。不过此话题已超出本传描写范围。
且说孙思邈得知杨广死讯,正在去往麻风村的路上。作为曾为之长期诊疗的医者,孙思邈对杨广心情复杂。一方面,他希望杨广健康长寿,另一方面,他亦不愿这等蟊贼长期危害忠良。以杨广当年壮健体魄,若能颐养天年,应在八九十岁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广壮年横死,实在令人叹惜。
孙思邈总结杨广暴亡教训,一再强调,养生务必养性,养性务必从善。他力劝人们信奉老君之言:“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71]
孙思邈又提醒世人:“有智之人,爱惜性命者,当自思念,深生耻愧。戒勒身心,常修善事也。”他且以自己的处世理念与众人共勉:“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道之所在,其德不孤,勿言行善不得善报,以自怨仇。”[72]如此,即可心地坦荡,时时悦愉,益寿延年。
居安思危乃孙思邈养生的重要戒律,以为人之积德,譬如药藏,常有所备,缓急可济。孙思邈写道:“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救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见诸世禄之家,有善养马者,尚贮马药数十斤,不见养身者,有蓄人药一锱铢。以此类之,极可愧矣。”[73]孙思邈所称之“药”,岂限于医用之汤药、石药?可惜不少人跃居高位之时,总忘了“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戒律,在位时疯狂聚敛,到某日恶贯满盈,终难免东窗事发,直落得人财两空。孙思邈预防发病的方子,再过千年仍有价值。
四 有求必应 疗救范围更宽更广
且说孙思邈自山寨下来,本想直接回到长安。不料他在路上再次受阻,原因是天下尚未真正太平,李渊父子正与王世充、窦建德等杀得难解难分。其时孙思邈走到怀庆府地界,便在那儿暂留,效力当地百姓。他知这****之秋,最苦的总是草民。
孙思邈此前来过这一带,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他以往给别人治病,多取游医方式。现在年纪大了,不想如以往那样走来走去,便在小山村一户人家住下,不付房钱,以免费给一家大小治病为条件。他在门口置一张小案几,坐于其后,对面为患者座位,两人正面相向,尽可能缩短距离。孙思邈对于患者,仍坚持只收取一点儿药费,刚够成本。遇上家贫者,则分文不取,故实际相当于义诊。
孙思邈为何坚持对患者少收费或不收费?还反对医者在病人面前笑语喧哗,自顾其乐?因他有一基本观点,即医者务必站在患者及家属立场上。用现代语言,叫“换位思考”。请看他是怎么写的:
(病家)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74]
孙思邈与在其他地方接诊一样,第一天来人甚少,愈到以后,来者愈多,令他应接不暇。他针对各人不同情况,给这个建议,用野菊花泡水,可以排毒;给那个提出,以钩藤泡茶,可疗目眩。又对那表象为风症的患者指出:实属肝气受损,必须疏肝理气。他因是坐待患者上门,故接诊范围自然扩展,不论何种疾病患者,全都尽心尽力。
那****遇上一严重肾病患者,双耳失聪,身子佝偻。孙思邈诊之,殊为同情,决定先鼓足患者勇气,乃以手势比划:“你愿意挺直身子走路吗?”
患者明白他的意思,“扑通”跪在地上。
“你一定会挺直腰杆的。”孙思邈忙扶他站起。
其实孙思邈也没十分把握能够治好。
为治愈这个患者,孙思邈前后费时月余。试用了几个方子,效果都不太理想。最后以“泻肾汤方”为主,视患者个性酌量加减。患者服用一段时间,果有起色。
不过孙思邈对此并不乐观,原因是患者就诊太迟,积重难返。而肾病为百病中恢复最缓者。孙思邈对该患者跟踪治疗数月,中间换过好些方子,才使患者的腰杆重新挺直。
孙思邈曾在军中接诊过肾虚患者,多因训练过劳所致。眼前这些患者却有多种病因。善于举一反三的孙思邈,决心以此为开端,对肾病治法专注探究,直至完全弄通。后来,孙思邈归纳诸多肾病患者的共同特点,提醒众人自我检测:“凡肾病之状,必腹大,胫肿痛,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肾病其色黑,其气虚弱,吸吸少气,两耳苦聋,腰痛,时时失精”;“人肾前病,耳则为之焦枯”等。[75-1]
孙思邈特别提醒男性患者:肾为命本。“肾主精。肾者,生来精灵之本也”。“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矣,肾在窍为耳”。“肾有病则耳聋”。[75-2]
此即但凡失聪者,皆涉肾虚。故不可单治耳聪,否则很可能隔靴搔痒。某看似正常者若耳鸣不止,则为失聪先兆,若不立治,后果堪忧。孙思邈所言皆有根有据。
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专列“肾脏”一卷。内有:“肾脏脉论”,“肾虚实(脉四条、方四首、灸法一首)”,“肾劳(论一首、方五首)”,“精极(论一首、方十九首、灸法十二首)”,“骨极(论一首、方一首、灸法二首)”,“骨虚实(论一首、方六首、灸法一首)”,“腰痛(论一首、方十八首、导引法一首、针灸法七首)”,“补肾(论一首、方五十九首、灸法一首)”。可见他到了后来,对肾病治疗已有相当成就。
新的疾病患者来了。
那患者一步一喘,呼吸相当困难。虽是热天,他却穿着棉袍。孙思邈见了,暗自惊异:他这是伤寒吗?不像。是风毒吗?不像。是脚气吗?也不像。孙思邈记得早岁枉治狂犬病的教训,请患者坐下,探脉,看舌苔,再仔细询问患者本人及家庭病史,才初步得出结论。
“行行好。这病害了我二十余年。”
“请先喝杯温水,老夫必设法帮你。”孙思邈鼓励对方。
“我这病能治好吗?”
“能治好,肯定的。你年轻,恢复快。但得多花些时间。”孙思邈如实回答。
“可是这药、药……”
“别急,请稍等一下。我今日暂不开药,请你三天后来取好吗?”
患者一听奇了:“我得的什么病啊?”
“你这病为肺寒虚伤,乃厉风入肺所致。初起风寒,只是被你忽略了。”孙思邈道。
“正是正是。您真是神了。就因为家里穷,没钱治。您说这药费……”患者连连作揖。
“感谢兄弟信任,药费你不必过多考虑。”
送别患者,孙思邈由当地人领着,亲自上山,采得若干新鲜药草回来,洗净、切碎、晒干,给患者配用,而不收取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