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6265700000053

第53章 成就大医(109岁~141岁)(4)

唐永徽六年(655),孙思邈一百一十四岁,决定再去长沙,意在求访《伤寒论》善本。对这一出行计划,家人和弟子均表示反对,然而孙思邈自有理由。一是年轻皇上眼下无事,他可不必每日在京城待诏。二是越到往后,年岁越大,外出机会越少。三是孙思邈可得资助者之力,沿途皆有保障。此慷慨资助之人,即前述那位朝廷功臣。

孙思邈在完成《千金要方》之后一段时间,便觉有些遗珠之憾,且有新集得的药方需予补录。再因未能一睹张仲景《伤寒论》原貌,以致对伤寒病解析不透,更为极大憾事。孙思邈本以为此事将成终身遗恨,不料那执意重谢的功臣知其有再下湘地之意,不仅表示资助全部盘缠,且乐意以马车载之,本人亦愿全程陪同。这使孙思邈心动不已,乃决心年过百余再次远行。

然而由于家人坚决反对,使计划一拖再延。直至届年,闻楚地大疫,痢疾、霍乱多发,孙思邈再按捺不住,非得前往不可。家人知孙思邈性情,在家必不得安心,乃与功臣协商,蒙那好心人提供一匹骏马,随行助手换成年轻的徒弟孟诜。为防止疫疾感染,两人还带了些预防药草。

孙思邈虽年过百余,这时看去却是八十上下。他身子虽瘦,须发皆白,然仍是精神矍铄,只背脊有些弯曲,身子稍稍前倾。他与孟诜皆道士装束,包袱斜挎,时而借助马力,时而拄杖前行,步子不急不忙。好在天下太平,无须担心路上遇着强盗。孙思邈出得长安城南门,朝江南方向行进。他沿途采药且兼行医,一路走走停停,到得楚湘地界,已是数月之后。

楚湘其时地广人稀,稻丰鱼肥,放眼青山绿水,遍地皆是宝藏。正当阳春三月,处处莺****长。那一团团桃花灿烂如云,空气中满是醉人的花香。孙思邈一路行走,一路请教各方人士,询问处理疑难杂症的不同医术和药草辨别知识。每闻高人信息,必穷究不舍,对罕见药草,更不放过。

那****将坐骑寄于客店,沿一清澈小溪行走,一株植物引起他的注意。它绽放着乳白色伞形小花,如仙人掌一般亭亭玉立,与其他花草有显著区别。孙思邈凭其直觉,知此植株必有特殊灵性,可周围无人能够认证。他便用木片做铲子一点点将土刨开,把那花连同根系挖出,接着脱下外衫将其包裹。

“那可不行,您会受凉。”徒弟见状,连忙阻止。

“不碍事。这小家伙比老家伙娇贵。”孙思邈风趣地道,将那植物如包裹初生婴儿一般,连土带根都裹了起来,只现出奇异美丽的花冠,再小心捧着,朝有人家的方向走去。

市井之人很难识别草木,他只能去乡间地头找人请教。孙思邈走了好几里地,来到一个老农面前,把花草拿给他看。老农一下就说出名字,却不知它究竟有何药性,只道:“用来喂猪很好。”孙思邈又去问第二人。

第二个老农也说了一个名字,却与第一个所说不一。乡间人烟稀少,孙思邈不觉间已走出好几里地,然而答案还不理想,他便抱着它又问第三人。

这回他遇上一名樵夫,身上背着许多干柴。听孙思邈问及那植物名称,脱口便说了出来,且与第一人所说相同。而当孙思邈问及药性,他却只能提供一条重要线索:有个土郎中识得不少药草,还不时给人瞧病。只是住得远了,离这儿十几里地。

已近酉时,太阳一点点下坠,快要挨着山顶。孙思邈若往回走,去那借住的客栈,也得走上十来里。他想,我若退回,明天再去找那位郎中,这不来回得多费二十里路程。他乃决心赶在天黑前上门求教。弟子劝阻不住,只得随行。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赶路,对孙思邈来说是个不小考验。他自修炼以来,皆取“慢节奏”生活方式,即无论走路、做事乃至说话,都不赶急赶忙。现要赶急路,动作节奏加快,呼吸也变得急促。百岁老人却还不用徒弟搀扶,捡一根树枝为拐杖,边走边问,朝樵夫所指方向前行。

这十几里路程,共花去他一个多时辰,两次险些跌下深涧。到得山村,各家已点燃油灯或松明。可喜,孙思邈终于找到那个土郎中。土郎中明日一早就要远行,现已提前睡下。孙思邈只好在门外等着,先是垂手而立,后来身子倚墙,实在坚持不住,便席地坐下,打起了瞌睡。

孙思邈就这样从寅时直至辰时,才等得那土郎中一觉醒来。可喜努力没有白费,终知那药材名为老鹳草,治小儿鹅口疮最善。为对土郎中表示谢忱,孙思邈向对方要过纸笔,当场写下数十个方子,全是《千金要方》里的内容,恭敬地赠予对方。

那日孙思邈闻知,长沙城南附近某郎中有《伤寒论》善本售让,即刻前往。孙思邈这回揣有那功臣所给的盘缠,自信出得起大价。可惜他人生地不熟,当地市民又不愿明言,因之在长沙南门口一带转了七日,几乎每户人家都冒昧叩门,也未能找得主家。

孟诜有些生气,道:“师父,您这么大年纪,受这活罪,值当吗?不就是一部破书,比师父您的书差得远了。”

孙思邈忙摆手道:“年轻人,此话差了。张仲景之书,比老朽拙著强于百倍。正由于珍贵,江南诸师才宝而秘之。假若轻于弃屣,还值得许多人秘藏?”

“师父,此话虽说有理,代价未免太大。从长安算起,已走过两千余里。”孟诜气呼呼地提醒道。

孙思邈拍一拍孟诜肩膀,笑着劝慰:“年轻人,比较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那怎可比得?刘备为的是复兴江山。人家诸葛亮乃治国良相。”

“年轻人,张仲景大师功德,与诸葛孔明难分伯仲呢。故才有‘大医治国’之说。”

“那就继续兜圈子好啦。只怕十天半月也摸不着门。”孟诜嘟哝着道。

“没事,年轻人。若真见得善本,再花上三年两载也值。”孙思邈接着以“激将法”逗他,“或者你先回长安,老夫随后再回。”

“那行得的?舍命陪师父,就准备枉费三年好了。”

“不会的,年轻人。这儿不是正流行霍乱吗?你我可一边参与疗救,一边找机会与诸师接触。以楚湘之大,总会有人存菩萨心肠,不可能个个只吃秘本。圣哲屈原,也是楚湘人士。”

孙思邈到得湘地,果然赶上凶猛疫情,路旁死者枕藉,甚至十室九空。孙思邈经过访查,正是霍乱流行。可怜乡亲们多有不解,同样求助鬼神,和江北民众相似。孙思邈乃将访求《伤寒论》一事暂置脑后,全身投入诊疗。因有武德中治疗净明住持的成功经验,故他对此症不再发怵。

“各位大师,我这儿有些方子,曾在关中广泛施治,效果不错。但不知在江南效用如何,毕竟地分南北。然而既为霍乱,总因食饮,非关鬼神。病者不免发热头痛,恶寒而复吐痢。”孙思邈一边亲手治疗,一边将所带治霍乱诸方分送其他医者,供其参考。

孙思邈就这样大忙数月,足迹遍及长沙周边疫情所及村落。若不是每日坚持气功导引,且服食预防药丸,他自己早已倒下。

孙思邈精力虽健,须发却白。人们通过孟诜,渐知孙思邈真实年龄与医德故事,联系到亲见耳闻的疗救病案,不由对他肃然起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岁大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便流传开了,找他诊治者络绎不绝。待疫情基本稳定后,终有知情人将孙思邈引入《伤寒论》善本持有者家门。

持有人原是一位半瘫老者。

孙思邈进入那老人宅门,即明白老人良苦用心。原是老人祖上乃张仲景嫡传弟子,那《伤寒论》善本代代相传,已逾数代。眼下这位老人本不从医,手中善本由病故家兄交付保管。老人因担心珍本落入唯利是图者之手,故宁愿手捧金饭碗讨饭吃,也不肯将善本轻易示人。

孙思邈救治霍乱患者的事实,多渠道传入老人耳中。此前老人亦知孙思邈在附近转悠,却无动于衷。后老人确信孙思邈具有大医德行,这才主动找人请他上门。

“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孙思邈听过介绍,忙扔下拐杖,向半瘫在床的老人半跪致礼。只因自己比老人大了四十余岁,否则必全身匍匐。

“惭愧的是我。持有珍宝,却不会用。因为家贫,一字不识,学医亦无法入门。”老人说时,不胜唏嘘。

孙思邈仔细看过老人病状,确诊为积年风毒顽症,拟用猛药。他即将老人枯瘦之手紧握,满有信心地道:“请兄弟相信,老夫别无他才,治病却有些经验。我且给您开一方子,先服十剂,再换一方。因这药品都较昂贵,故请您务必收下些许药资。至于这书,老夫只需抄录,善本仍留存你处好了。”

孙思邈说时,于包袱内取出数个沉甸甸的银锭,双手捧送。

“不不,哪能这样。”老人连连推却。

“兄弟何出此言。您这善本,可不只值这个数。”孙思邈乐呵呵地道。

“可您只是抄录……”

“这也值啊。不瞒实说,为识得《伤寒论》原貌,老夫已苦等四十余年。”

孙思邈取得善本,如获至宝,即与孟诜分头连夜赶抄,直忙了三天两夜。他生怕将完整抄本弄脏甚或丢失,又赶紧回返长安。这回孙思邈不再拄杖步行,而是骑着骏马心急火燎地紧赶,生怕手抄的《伤寒论》于途中遇上意外,乃让孟诜独自走路。

“对不起,年轻人。师父要‘特殊’一回了。”孙思邈抱歉地对孟诜道。

孟诜笑逐颜开,连连作揖:“师父,您这才叫方便了我呢。”

孙思邈在楚湘大地流连忘返,不仅与当地医者无私交流,还随时给当地人治病疗疾。为纪念这位功德贤者,时至今日,湖南浏阳、隆回、娄底、涟源等地,均建有“药王庙”,千百年来香火不绝。

最称奇者,长沙城里竟有一条“药王街”,位于市中心地段,传承一千余年,至今犹在。孙思邈作为北人,其名字却在楚地广为传颂,几乎妇孺皆知。笔者母亲九十余岁,典型农妇,目不识丁,提起“药王菩萨”即崇敬不已。这个“药王菩萨”,即指孙思邈。

张仲景亦为古代医学大家,以其医术之高,被尊称“医圣”。因曾为长沙太守,故遗其著作在湘地。孙思邈对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深为折服。他在写作《千金要方》时,因未读得《伤寒论》真本,故论述伤寒治法甚不到位。自识得《伤寒论》全本,孙思邈虽“年过百岁”,却“未尝释卷”,逐条披阅,乃得其要。

孙思邈云:“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151]

关于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成果,见诸第二部专著《千金翼方》卷九、卷十。其最大贡献,在于突出强调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的特殊作用,称:“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孙思邈这一研究成果,启迪了后世研究《伤寒论》的思路与途径,被誉为《伤寒论》之“三纲”。

五 独创“石医” 路旁刻石建造药碑

唐显庆四年(659),李治采纳武则天之议,欲拜孙思邈为谏议大夫。孙思邈称老眼昏花,常犯糊涂,仍予以固辞。这时孙思邈年高一百一十八岁。李治过意不去,乃问孙思邈另有何求。孙思邈想了想道:“启禀皇上,可否赐老朽些许银钱,刻立药碑?”

“老先生此是何意?”李治颇觉诧异。

“启禀皇上,老朽想医方皆在医者之手,百姓难得一睹。若将简易方术刻于石上,立于路旁,则普通人等皆可阅视。”

李治明白孙思邈之意,大加赞赏,即降旨命府库拨付银钱,满足孙思邈之用。

孙思邈刻立药碑之念,起于写作之初。他边写边想:如何让这些方子有益于更多患者?那药方光是编撰成册,而不能传扬出去,则无异于以往皇家所编纂的药典,只能供极少数人掌握,而达不到医治百姓的目的,尤其是贫苦百姓。最需要掌握药方者,乃是他们。

经历过那一场书稿“传抄风波”后,孙思邈更时时想着如何让更多百姓知晓,以利健康。那日孙思邈拄着拐杖,特去长安东市书肆转悠,见那儿倒有不少书籍出售,只是价格昂贵,一般读书人购买不起,医药书籍更少有出售。即算有一本两本,亦内容空洞,乏实用价值。

“借问掌柜,可有《千金要方》一书出售?”孙思邈礼貌地问戴貂皮高帽的书肆掌柜。

“什么‘方’?没见过。”

“医书。医药之书。”

“里面有方子吗?秘方,我说的是秘方。”

“有啊,里面收录不少。”

“你有这书?那好啊,多少卷?我全要。”书肆掌柜伸出两个巴掌。

“对不起,我是问你,有没有这书可售?或是否卖过这书。”

书肆掌柜的摘下貂皮高帽,晃着脑袋,指着孙思邈的银白胡须哈哈大笑:“老先生白长了这许多胡须。药方为医家饭碗,一个秘方便可受用终生,甚至福泽子孙。岂不闻‘一招鲜,吃遍天’?除了白痴,谁会泄露自家秘方?这么简单的道理,老先生居然不懂。”

“噢,噢,懂了,懂了。”孙思邈记起一次次向人求方的经历,心里怪不是滋味。

书肆掌柜见他有些发愣,笑道:“借问老先生,看来您有家藏秘方药典。给我怎样?我绝对替您卖出好价钱。我只收十之三,其余都归您。”

“我?哈哈。多谢,多谢。如果有了,必找您合作。”孙思邈哂笑着走开。

将药典交付书肆,肯定可以传扬,范围却仍然有限,因抄书毕竟不易。且以书肆掌柜的贪婪个性,价格必然定得很高。以此法敛钱可以,替大众治病却不可取。

孙思邈根据“庶以贻厥私门”原则,曾将《千金要方》交与友人分卷传抄,不取分文。且嘱他们在德行高尚的亲友间继续传抄,以利更多平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