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6265700000058

第58章 成就大医(109岁~141岁)(9)

现仅举种地黄法一例。孙思邈云:

“十二月耕地,至正月可止三四遍。细耙讫,然后作沟。沟阔一尺,两沟作一畦,畦阔四尺。其畦微高而平,硬甚不受雨水。苗未生间得水即烂。畦中又拨作沟,沟深三寸。取地黄切长二寸,种于沟中讫,即以熟土盖之。其土可厚三寸以上。每种一亩用根五十斤。盖土讫,即取经冬烂穰草覆之。候稍牙出,以火烧其草,令烧去其苗。再生者叶肥茂,根叶益壮。自春至秋,凡五六遍耘,不得用锄。八月堪采根,至冬尤佳。至时不采,其根大盛。春二月当宜出之。若秋采讫,至春不须更种。其种生者,犹得三四年,但采讫耙之,明年耨耘而已。参验古法,此为最良。”[181]

读毕上述文字,一个银须飘飘、荷锄勤耕的长者形象,栩栩如生地立于眼前。若非亲耕,怎得其详?

孙思邈对采药亦有相当讲究。他认为若不得法,必损药力。故一是看准时机,二是细心保管。孙思邈年轻时便经常采药,退居之年仍乐此不疲,故有相当体验。孙思邈有论:“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歇。今之为医,不自采药,且不委节气早晚,只共采取,用以为药。又不知冷热消息,分两多少,徒有疗病之心,永无必愈之效,此实浮惑。”[182]

孙思邈对制药同样重视。在两部著作中,所载制药方法比比皆是。孙思邈极痛惜那些合药不负责任之士,随便于市上雇人捣合,非止诸不如法。尘埃秽气尽入药中,罗筛粗恶,随风飘扬,药之精气,一切都尽,与朽木不殊。他对制药环境要求甚高,切忌马虎草率,反复至嘱:“凡捣药法,烧香,洒扫净洁,不得杂语喧呼。当使童子捣之,务令细熟,杵数可至千万杵,过多为佳。”[183]

孙思邈关于药草的知识甚丰。在《千金翼方》中,列有“药录纂要”一卷,“本草”上、中、下三部。内容全面,叙述详实,较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于一五七八年),早问世九百余年。

孙思邈痛感晚年光阴紧迫,乃继续接诊疑难病症。因他声名隆盛,更多人设法前往求医。许多人莫说治病,能一睹大医尊颜即觉满足。孙思邈虽不以名士自居,拒人千里之外,可惜精力不济,不能如从前那样有求必应,只能接诊最难治愈的痼疾患者。他的接诊对象即一如既往,既有重臣,又有平民。其中一例,即上门疗救一瘫痪村妇,处以“北地太守酒”方。

“北地太守酒”一方,为北魏孝明帝时期北地太守所献,时在熙平二年(517),却不被朝廷重视,因而散失民间。北地,古郡名,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秦置北地郡。汉、三国魏、隋均有北地郡。地域和郡治有变迁,治所在今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一带。该方由乌头、甘草、芎、黄芩、桂心、藜芦、附子、白蔹等十三味组成。据太守称,曾以此方治愈多名积年顽症患者。

那日有一患者家人上门,对孙思邈陈述患者症状:“年四十余,偏枯羸瘦,不能起坐,长卧床枕,多年耳聋,一无所闻,两手不收,已经三年。”孙思邈听了,立即起身:“老夫且上门看去。”

“那哪行啊?若能治愈,抬来好了。”患者家人忙道。

“不可。患者既长卧在床,突然搬动,徒增其苦,甚或有其他意外。”

时逢风雨天气,弟子担心师傅不适,乃道:“如此,且待晴日。”

“治人如治兵。还是赶紧走吧。”孙思邈说时,开始迈步。

众人皆知孙思邈不能劝阻,乃以马车载着年已一百三十余岁的大师,亲往山村患者住家。卧床不起的患者见了,虽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却欲挣扎下地。孙思邈忙坐于床侧,俯下身子,以手势告慰患者:“你别着急,老夫自有法子,让你下床走路。”

患者并家人听了,顿时流下热泪。

孙思邈自获得“北地太守酒”方后,即谨慎施用于患者,感觉效力不错。现在孙思邈针对这位患者病状,比对“北地太守酒”方的适用范围,确认对症,乃处此药。患者服食数十剂,病情果有好转。为扩大疗效,孙思邈又三上患者家门,直至患者能够起坐,其手“合之,遂得平复如旧”。[184]

天长地久,而人寿有限。孙思邈日渐衰竭,乃抓紧点滴养疾之暇,笔耕不辍,终于唐开耀元年(681)前后,完成又一巨著《千金翼方》。他重申“圣人之法,要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岂使愚于天下”的传播原则,郑重将书交付可靠弟子。此书既毕,孙思邈全身轻爽,精力竭极,自觉再无所憾。

唐永淳元年(682)早春某日辰时,天染朝霞,地润甘露,五台山煦风轻拂。退居之所,孙思邈长须飘拂,立如古松,晨起后一如往常,先行导引,既毕,栉漱,这才坐下,准备早餐。他的头却忽然低垂,白发拂胸,随即身子斜倾,如同酣然入睡。家人千呼万唤,悲哭哀啕,孙思邈终于不醒。一代医宗,就此心竭而去。

是年,孙思邈寿高一百四十一岁。

孙思邈之死,社会震动极大,许多人前往旧居悼念。因孙思邈生前无所积蓄,乃由朝廷拨款安葬,移柩故土。遵从孙思邈生前之嘱,老人家丧事从简,椁内不藏任何冥器。对于诸多重疾患者,孙思邈乃其救星和希望。孙思邈故去,对他们的打击不可估量。唐高宗李治,逝世之年为公元六八三年,实紧随孙思邈之后而逝。卢照邻所受打击尤大,竟于第三年(684)投水而亡。

孙思邈以其医德高尚,被人们尊崇为神。而他却实在是肉体凡胎,人人皆可作为楷模。故史书及其他书籍有关他如何羽化成仙的记载,本传不取。[185]他本人亦如前面所述:不相信身后“不死羽化之事”。

孙思邈之所以被尊奉为神,乃因其崇高医德深深折服众人。以他医术的超凡盖世,与皇室的深厚交谊,倘若以医谋财,或许家资亿金。晚年他却“因家贫不济”,以至服食不了“华佗云母丸”。孙思邈依如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他说到做到,临床百年,始终不改。诚如当代伟人******所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孙思邈把所集良方秘方全都写进两部大书,包括给武则天所处的妇人面药诸方。他虽为凡人,却有着一副菩萨心肠,唯愿所有女人都青春永驻,所有男人都健康长寿。

孙思邈这一救世理念,与武则天发生严重冲突。武则天无疑为一代人杰,作为无人可比的古代女政治家,其重要历史贡献已有定评。她却处处要做天下“独尊”,不愿见到任何女人似她那般花容月貌长存,逸****性不衰。其妒忌之心,颇似西方童话《白雪公主》里面的那位皇后。故孙思邈驻颜养生诸方和房中术方,在她眼里皆为宫中秘宝,不许外泄,逆之即为大罪。李治生前曾佑护先生,不让武则天过分为难孙思邈。李治过早去后,武则天君临天下。早就对孙思邈公开宫廷秘方甚为恼怒的她,自要采取措施,抵消先生的巨大影响力。然而投鼠忌器,武则天不敢公开诋毁这位贤哲。她却凭其强权,以非常手段,将有关孙思邈的第一手资料销毁。故孙思邈在武则天当国及中唐、晚唐时期,民间纪念活动沸沸扬扬,朝廷却毫无动静,其事不见诸文字,其著也不藏于名山。直至宋代,孙思邈才获得宋徽宗褒奖,被授予“孙真人”尊号。两部《千金方》才得以由官方刻版印行。以作者之见,此为孙思邈于正史不详的根本原因。

孙思邈于《千金要方》集方四千五百余首,于《千金翼方》集方两千余首,涉及二百三十二门,对妇产科、针灸、小儿科、耳鼻喉科、伤骨科、外科、营养卫生学、美容术、老年医学、预防医学等诸领域,都有独到贡献,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北宋英宗右赞善大夫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孙奇及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林亿等人,在校译《千金要方》时有段言辞,对孙思邈评价极为中肯:

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以上智之材,抱康时之志。当太宗治平之际,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以谓上医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岐挚之学,经掇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仲景黄素,元化绿帙,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之三部,陶隐居之百一,自余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成书一部,总三十卷,目录一通。脏腑之论,针艾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痈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疴,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使二圣二贤之美不坠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阶近而至远。上识于三皇之奥者,孙真人善述之功也。”[186]

两部《千金方》所存瑕疵,一是某些药方疗效不够理想,甚至过于夸张;二是《千金翼方》所附两卷“禁经”及某些方术过于诡奥;三是“房中补益”篇颇受非议。此外,孙思邈既充分尊重妇女,又难以彻底跳出“男子是大”的窠臼。书中“御女”“可御十女”之类用词,计数十处。一个“御”字,如同置妇人于婢女之位。

对孙思邈的充分认识,从官方而言,始自宋代。故其两部巨著,自宋代以来得以广泛印行,同时流传海外。据查:《千金方》于公元九世纪传至日本,以后不断被传抄、摘录、引用。成书于日本永观二年(984)的《医心方》,为日本迄今最早、最系统的医书,其中引用《千金方》四百八十一条。此时,孙思邈已辞世三百多年。直至今日,古本《千金方》仍在日本影印发行,售价昂贵,足见其学术地位坚不可撼。

《千金方》在朝鲜同样影响深远,成书之时,有朝鲜学者留学长安,即将该著分册传抄过去。孙思邈逝世七百六十三年后的一四四五年,朝鲜学者金礼蒙等编就《医方类聚》,即以《千金方》为蓝本,对“大医习业”“大医精诚”“养性”“调气法”“房中补益”等诸多篇章,原文照录。成书于一六一一年的《东医宝鉴》,由朝鲜名医许浚奉敕编撰,即仿照《千金方》的体例和内容。[187]

孙思邈一生坎坷,数度染疾,说明他并非“真人”,必食五谷。他终生行医,一心向善,饮食有节,调理得宜,虽劳碌奔波,却超常康健。孙思邈主张积极人生,力避消极遁世。他之寿高逾百,非关单一服饵养生,而糅合诸多因素。总归一理,即“仁者寿”也。当今之世,欲求寿长者,宜深思之。

孙思邈于医、道、释、儒贯通,“泄二教之机奥,引九流之绪余”,其道德学问,比类圣人。然而他又确是有迹可寻之人,除本人并父母墓地均在出生地外,离孙塬村不远的药王山,有他修炼遗址。这与某些只留其名、难觅其踪的上古圣贤,有很大不同。他曾经“由人而神”,现则有必要“由神而人”。孙思邈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被尊称为“真人”“药王”,此其“德”也;侍奉过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李治等帝王,并有独孤氏皇后、长孙氏皇后、武则天皇后等受其侍奉,疗救百姓更无以数计,此其“功”也;两部《千金方》跻身中国四大医学经典之列,此其“言”也;寿高一百四十一岁,此其“寿”也。故笔者之见,以“德、功、言、寿”兼具而论,孙思邈实千古一人。阅尽人类文明社会之政治、经济、科学、军事、文化诸领域精英,无一人可与之伦比。他不仅是中国传统医药界最具标杆性人物,也是整个知识界的楷模;不仅中华民族可引以为自豪,也是东方民族的骄傲。孙思邈身后的珍贵遗产,不仅属于中华,也属于整个人类。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一稿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