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62785000000006

第6章 人类社会实践形态的历史演变

实践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是属人的现实世界生成和存在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建构、发展和不断重塑的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实践内涵的不断丰富、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实践方式的不断优化,是人类不断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得解放、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实践是和人类社会相伴始终的,实践的发展和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社会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反之,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实践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创新实践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相伴始终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的开端就是创新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实践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既是创新实践水平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创新实践规模不断扩大和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还是创新实践比重不断增大和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物质生产实践形态

物质生产实践是以自然资源为对象,借助于生产工具,直接从自然资源中获取所需,或对其再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活动。它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以物质的劳动工具为手段,二是以物质资源为对象,三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或加工物质资源,四是实践过程的最后形态是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

人类社会的劳动一开始主要是物质生产实践形态。为了生存,人类必须首先从自然界取得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这些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取就是直接依靠物质生产实践来完成的。物质生产实践形态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态,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以前更是如此。因为:

第一,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相对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言,人类的其他需要,例如安全需要、精神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就居于次要地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满足人类最基本生存需要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生产实践,就会缺乏必要的生存资料,人类社会就会衰退,甚至灭绝。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即使感性在圣布鲁诺那里被归结为像一根棍子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它仍然必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1]因此,生产物质资料的物质生产实践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越是生产力水平低的社会,人们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能力越低,生产物质资料的物质生产实践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明显。

第二,创新实践对于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以及开辟新的实践形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仅仅依靠创新实践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虽然能实现产品质的飞跃,却必须和常规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产品量上的扩张,以满足更多人的社会需求。例如,技术创新实践所获得的新成果只有和物质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提高已有物质生产实践的生产率或者开辟新的物质生产实践,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或者更新的使用价值,才能够体现出创新实践的价值,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满足更多人的物质需求。对于保障人的生命来说,物质需求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要获得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直接靠物质形态以外的实践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他的实践形态必须要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

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一方面,新的物质生产实践形式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另一方面,旧的物质生产实践形式不断地消亡。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不同的。

最早出现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狩猎和采集。在原始社会,这是主要的物质生产实践形式,为了追赶猎物、寻找野果地或渔猎场,人们要频繁迁徙,居无定所。此后出现的是种植劳动和畜牧劳动。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创造了作物栽培和动物驯化的实践形式,但是由于生产能力的局限,这些新的实践形式在当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采猎实践的补充形式,人类物质产品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采集、捕鱼和狩猎。人们掌握的农业知识越来越丰富,农业生产形式也逐渐上升为主导的物质生产实践形式。

在此期间,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陶器和青铜器、铁器等,大大改进了生产工具,扩大了劳动对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以手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的生产实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加工制造业的范围日益扩大,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的产业化程度也日益提高,由简单的手工加工发展到机器加工,再发展到自动化控制加工。

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的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是生产力水平却在持续提高,因此,物质产品的绝对数量还是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物质生产实践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化、知识化、网络化、人性化、特色化、艺术化和灵活性日益成为新型物质产业生产模式的特点。相应地,农业生产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农业走向知识型农业,机械化农业走向智能化农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形式会越来越先进。

(二)服务实践形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实践的形态逐渐发展,分化出了非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生产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直接进行的活动,它包括一切生产领域中生产者的生产实践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继续的那部分生产实践(对商品的包装、保管等劳动)。与此相对应的是非物质生产实践,即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者的实践[2]。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服务实践形态,即为生产或生活提供服务的实践。服务实践也是社会生产发展之所需,如商品流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餐饮旅游、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这些部门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却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领域,其成果是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服务实践以企业和居民为服务对象,提高了社会效率,改善了社会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国民财富。服务劳动诞生以后,尤其是到了现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服务实践迅速成为一种主要的实践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服务实践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

第一,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均达到60%~70%。例如,1998年英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1991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70%;美国1998年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1%,1991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71.6%;1989年德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1991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7.4%;1998年法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1991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4.7%[3]。

第二,人们的需要显现出多层次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多层次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与此相应产品的概念也在扩大,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就突显了出来。

第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物质生产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活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以至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而促进了为生产和为满足人们需要的服务部门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服务的交换和服务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服务实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目前随着传统服务业向新型服务业的转变,服务实践也由传统走向现代。许多旧服务实践形式消失了,许多新的服务实践形式诞生了,尤其是与网络有关的服务劳动迅速发展起来。以网络为基础的学校、银行、书店、商店、展览厅、主题公园、爱情小屋、各种俱乐部、探险旅游、情感体验、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期刊等新的服务业提供着新的服务实践。

(三)知识实践形态

“知识实践”是指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的实践。知识实践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实践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是知识实践中智力因素占主导地位,三是知识生产者必须以掌握一定量的知识为前提。知识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生产,二是知识分配,三是知识转移。知识生产主要是生产新知识,也可以叫作知识创新,例如,基础科学研究实践、应用科学研究实践、技术创新实践、哲学理论研究实践、社会政治关系研究实践、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等。知识分配主要是分配知识,即把既有的知识分配出去,例如教育实践、公共信息传播实践。知识转移主要是把知识转让到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使之得到开发和应用,例如生产管理实践、中介服务实践、政府管理实践、卫生保健实践等。知识实践不是独立于物质生产实践、服务实践以外的实践形态,而是内在于各种具体实践的,以知识要素投入为主,其产品包含有较多知识含量的劳动。当代的知识实践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符号化。符号并非绝对脱离于物质而存在,它来自人对物的某种角度、某个层次上的“抽象”。知识的表达往往借助一定的符号,因此,知识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号的处理实践,而这个结果最终要体现在物质生产方面,否则就达不到知识实践的根本目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知识实践其实也就是在间接地进行着物质生产实践。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实践中介已被自动化机器所替代,知识实践与物质生产实践间隔缩短,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为零,间接实践也就成了直接实践。这里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即波音777客机的设计、制造和生产。它的零部件超过400万个,其中有13万个外形设计和加工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完成的。

第二,虚拟化。在知识实践中,“虚拟”不是虚假,对比传统实践,如果说其作用的是质料,知识实践则是暂且避开质料,就形式而言的,不是实体性存在,而是功能表达。这样,“虚拟”简单说来就是符号模拟,本身不是物理存在。“虚拟企业”就是描述这样一种状态,将不属于企业的人或设备与企业相连,就好像它们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一样。由此,不同公司的资源得以优化组合,通过电子连接共同工作,进行“虚拟运作”。一个企业不需要雇用很多的人,也不需要企业所需的工厂和设备,却可以选择、利用外部企业来完成任何一部分活动。整个过程看起来像“天马行空”,可这就是知识实践的特征之一。

第三,超时空。在知识经济时代,自动化、通信网络发展将人从时空的绝对束缚中解放出来。使“网上淘金”更大程度上靠人的“思维能动”。“电脑和通信网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时空。信息网络空间将冰凉坚硬的物理三维时空所强加给人们的束缚击得粉碎。”[4]距离的意义越来越小,事实上,互联网的使用者完全忘记了距离这回事。在知识实践中,整个时空障碍消失,人们在家中的卧室、写字楼的办公室或大街上的店面中运营着他们各自的业务;他们销售的产品无所不包,有鲜花、游船、旅游服务、调研报告、婚姻介绍。他们是专业工程师、律师,他们是艺术家、音乐家,他们是零售商和企业家,不拘一格。在知识社会中,真正实现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第四,智力化。知识并不是感性层次的接触,而只有思维、理性才能驾驭、把握。知识实践要求主体必须有较高的智力水准。正如英特尔公司创办人诺斯所言“这个行业和钢铁、汽车等不一样,它从来不是寡头独占的行业。它一直是个脑力劳动密集的工业”[5]。相比传统实践,“劳动者的劳动不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和体力消耗,而是复杂的智力劳动和智力的消耗。就业不再是出卖体力,更不是出卖人身,而是出卖智力。”[6]

第五,创新化。知识实践的本质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知识实践的意义将失去大半。工业经济时代不是不需要创新,但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位的、以创新为“本”的却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是“死”的,知识实践使它“活”了起来。创新是促成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经济巨子莫过于石油大王、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等,这是工业经济的典型代表。如现代的经济巨子比尔·盖茨。“淘汰自己的产品”是他们的理念。从新员工第一天上班他们就向其灌输了这样的观念,以后再不断强化。总之,当你刚完成一项伟大产品的开发,你的目标就是继续开发更好的,让你前一个开发变成老旧而废弃的产品,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会有人代替你这么做。苹果公司的总裁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创新。

知识实践本身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人类技术活动的经验性阶段,实践经验的整理和运用经验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思维外化为新认识的脑力劳动。在人类技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当代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先进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创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是应用科学知识于生产需要的开发性活动,取决于科学水平的提高。这就突出了脑力劳动的作用,使创造知识以及开发知识运用的劳动居于社会生产活动的主导地位,使一般生产活动广泛地、大规模地转变为应用科学知识的生产活动。可以肯定,在未来世界中,从事“知识实践”的人将占到劳动生产者的绝大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行的系统已达到如此高的科技程度,以至离开“知识实践”将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可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减少使社会财富的创造更多地依靠知识智能来合理地、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并直接促进再生资源和新的替代方式的产生,改变已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向更高层次的“自然化”回归。到那时,表面上人们的生活简单了,但人们使用的每一件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是高科技的产物。因此,“知识实践”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主要劳动形式。

(四)创新实践形态

创新实践形态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和人类社会相伴始终的,自从有了劳动也就有了创新实践,人类的劳动本身就是创新实践的结果。原始人的劳动起始于制造石器。显然,最初制造的石器必然是创新实践的结果,此后人类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模仿生产的石器就是常规实践的结果,而随后石器制造的改进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也包含有创新实践。只不过在原始人上百万年的实践中,创新实践与常规实践没有分离,并且创新实践量占总实践量的比重微乎其微,但这微乎其微的创新实践正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随后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实践只是偶尔发生,这些创新实践结果就体现为新的工具、操作规程和知识等,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家和工程师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创新实践也逐渐被分离出来。专利制度的建立可以说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它不仅使创新实践成为一项能够得到及时利益回报的专门实践,而且使创新实践与常规实践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即一方面创新实践不断地开辟着新的常规实践和改进着已有的常规实践;另一方面常规实践的发展又为创新实践的发展提供着物质的、精神的条件,促进着创新实践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实践不仅绝对数量呈指数增长,而且相对比重也快速提高,以至成为一些行业的主要实践形态,从而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出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一种重要的资源,知识产品成了重要的产品形式。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开发新的知识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实践就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实践形式,因为如果没有创新实践就不可能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认识,也就不可能获得新知识,生产活动就会因为没有新资源而终止。创新实践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是决定性的,如果说之前的经济时代,离开了创新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飞跃式发展,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离开了创新实践就不可能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里所分析的几种实践形态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也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叉并存的关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2]如商业店员、各种服务员、管理人员等,他们的劳动有些也是生产劳动,但相对于直接物质生产劳动来讲,主要是非物质生产劳动。

[3]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84-87.

[4]王长友,等.知识·经济·生存:知识经济中的社会与个人.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126-127.

[5]秦言.关注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生存与发展策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38.

[6]同上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