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并使二者有机统一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科学把握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关系,是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关键环节。
1.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头脑中用理性去演绎历史不同,其科学理论逻辑蕴藏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之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是从一种理性的原则出发来谈社会主义的实现的,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一种历史活动,它的实现与否取决于历史条件的发展和成熟程度。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经济社会运动的现实展开过程,在现存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与手段。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要求,就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只能学习苏联经验。经过实践,我们党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认识到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同志经过慎重思考,提出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囿于认识和实践,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发生了严重错误,遭到严重挫折。经过实践探索,特别是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党就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形成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针,但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领导改革开放,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延伸,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继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的时代课题,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指引科学发展实践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用中国梦引领中国路,用中国路实现中国梦,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重大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党和人民的自觉努力来实现的。理论符合二者统一的规律,实践遵循二者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够成功开创、创新发展、兴旺发达。在一些问题上如果造成了二者的分离,就会带来方针政策的偏离或改革发展的迟滞。
保证正确方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性作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凡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首先就是由于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走向重大失败、出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也在于道路问题的错误。道路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决定性因素,一是看指导理论是否科学,二是看认识国情是否准确,三是看理论与实际是否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据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就保证了指导理论的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指引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而不是什么“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广大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利益要求出发形成党的奋斗目标,坚决抵制脱离中国实际、背离人民利益的各种错误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互补充促进。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实质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理论揭示实践的规律,实践赋予理论生命。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从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来阐释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来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和设想,不仅为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科学指南,而且为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融入并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十分清楚的,他们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预测未来社会,坚决反对教条式预测未来和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早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表明,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实际条件相结合,必须在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实现方式,不可能一步建成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新时期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新实践新篇章,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运用,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创造,是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证实并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促使理论常青、生机勃勃。
孕育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包括它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实际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相结合而孕育的。没有理论逻辑为参照系,特色难以彰显;没有实践逻辑为基础,特色无以为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是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这一实践是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不是其他主义的实践;中国国情决定了这一社会主义实践不同于经典作家的某些设想,不同于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集中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又充分凝结着中国经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五位一体”就是明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既是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中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生动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同时也表明了当代中国紧跟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风貌。
3.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丰富内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
内涵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趋势,是克服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实践开拓自身发展道路的理论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的全面发展等,列宁提出的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都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内涵。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凝聚力量和生命活力,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追求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明古国与落后挨打的反差、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基础薄弱与追赶时代的矛盾、人口大国与资源不足的冲突、人民需求与社会发展的不适等等,都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既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又包含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内涵,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规律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就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的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二者的统一内含着规律的统一。首先,理论逻辑透视历史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并不仅仅是概念的推演、范畴的演绎,并不仅仅是某种意志或愿望,而是社会实践的思维产物、历史逻辑的理论表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必须坚持”基本要求,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比如,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是改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利益分化、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状况的实践需要。其次,历史逻辑印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表明了历史的规律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这种逻辑性既存在于历史自身之中,也反映在理论逻辑之中,历史逻辑为理论逻辑提供论证支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得出的共同结论。
实践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二者在实践中相互转化。理论逻辑经过实践转化,就会融入历史、塑造历史,呈现为历史逻辑。历史逻辑经过实践转化,就会提炼为理论、上升为理论,呈现为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正确抉择,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深深渗入和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不断实现新的辩证统一的过程。理论逻辑不断完善,历史逻辑不断丰富,二者统一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新的发展高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要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用13亿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