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629100000002

第2章 白岩松:五类作品的读法

名人简介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9年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1993年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后正式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

心法探源

白岩松是央视的一位名主持,他凭着扎实的主持功底,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涵养,以及出色的口才和别具一格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大学生们的如潮好评,这和他平时的阅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主持人,他的工作相当繁忙,但他始终“将每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他非常珍惜时间,在工作上孜孜以求。在读书方面,他更是倾注了许多的精力。说到读书,白岩松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下面是他在阅读五种体裁的文章时的一些看法:

一、散文:读它有五忌

现在读散文并不是件很轻松的事,散文一热,写散文的人就多,而写的人一多,水平就参差不齐了。时间本来宝贵,如果很多闲暇被劣质散文占了去,那享受就有了苦涩。也因此,我在读散文之前,时常是要慎重选择的。那些在好几个地方开专栏的作家,他们的散文我不读,小女人散文不读,过分风花雪月的不读,急就章的不读,太前卫的不读……虽然如此慎重,但也时常看走眼,不过往往读过几段,劣质的也就让你断了往下读的念头。

但千万别因为没遇到真货就躲开散文,在诸多文体中,散文是最容易让人找到读书乐趣的。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无论是深秋还是初春,一篇好的散文,读过之后,都会让窗外的平常景致变得美丽起来。

二、小说:中长篇最能出彩

读小说是阅读中最好的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拿起或厚或薄的一本,几页下去,生活的时空便与小说中的同步,然后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深深地投入后,还会时常感觉自己变成主人公,那种感觉就更加刻骨铭心。

不过,读长篇小说的时候毕竟少了,那种很长时间不知肉味的快乐也因此变少,但不长的小说却似乎精品更多。这几年中,读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作品最让我拥有再读的冲动。也许目前的中国作家,在不到20万字的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功力最深,作品的水平也最高,因此阅读这个长度的小说,自己最有信心,结果也往往是这样。

三、纪实:应先天下之忧而忧

从纪实文学中,读到的总是一种内心的忧患,歌功颂德的少有优秀之作。近20年来,打动人心的纪实作品都拥有一种或悲壮或让人忧患的内在风格。

1996年是“文化大革命”30周年。在那一年的前后,我读了大量记录从反右到“文革”这一阶段的纪实作品。历史才隔了不长的岁月,当初的真实在今天就已经有了荒诞的感觉。可怕的是,那样一段灾难岁月,正有着一种被故意遗忘的倾向,而阅读是如今惟一可以靠近那段历史的机会。

读这种纪实作品,心情总不会很好,与其说是带着乐趣去读,不如说是带着责任去读。这样的作品很多,读起来也让人感慨万千。如果说好的散文是让人读过之后有种灵魂升空的愉悦感,那么,好的纪实作品则会让人有种双脚再次着地的沉重感:我们毕竟不能遗忘过去,哪怕无法提醒别人,但通过阅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不长的历史中,被尘封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我们现在读到的纪实作品还只刻画出冰山的一角。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还有会更多更让人震惊与感慨的纪实作品让我们去不轻松地翻阅。

四、诗歌:可读的慢慢没了

在所有的文学作品里,诗歌是最为浓缩的,与其说它是由笔写成的,不如说是由诗人们的血和泪浓缩而成的。也因此,读诗便能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心灵碰撞。“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上痛哭一晚。”……这样的诗句早已刻进人们的生命中,思考也正因为如此而产生,读诗的时候,血是热的,也因此,诗歌多属于青春岁月。

由于和诗歌深深地结过缘,便时常想在新诗中找感动,但遗憾的是,可读的诗却慢慢没了。于是知道,读诗的快乐与震撼只能在回忆中寻找。

五、传记:体验不同人生

读传记是体验不同人生的最好方法。可惜,读人物传记在我们国内并没有成为一种阅读的时尚,这一点和国外大不相同。杨振宁在接受采访时就告诉我:闲暇时最爱读人物传记,而在国外图书排行榜上,各种人物传记也时常名列其中。

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时常要采访东方之子,要和不同的人生打交道,因此各种人物传记也看了许多。看传记不是看人的一帆风顺,而恰恰是看传记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是如何走过的,人生最关键的几步又是如何定夺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重来,因此关键处也就那么几步。看多了别人的传记,关键时刻自己的主意也就好拿些,会避免一些错误和失误,当然这是一种实用性的做法,而更多的,在优秀人物传记中,我们会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这正是开卷有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