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629100000080

第80章 孔子:“四个结合”读书法

名人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孔子一生培养弟子3000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心法探源

“千古读书方法之善,当首推孔子”(近代著名学者胡朴安语)。孔子作为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其读书方法科学适用,自成体系,特别是“四个结合”读书法,更为人们所推崇。下面就把这种读书法介绍给大家。

一、学与习结合

孔子以其读书治学的切身感受,提出“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即要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以增加记忆、加深理解。心理科学实验表明: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巩固所学知识、防止遗忘进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读书不仅先要学,而且还要反复温习,不断复习强化,这样才能利于后边的学习。因为旧知与新知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学习就是要把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并很好地理解、巩固进而掌握乃至运用。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学与问结合,凡学必有问

清代大学者刘开说得好:“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知识浩如烟海,学习没有止境,要想真正学到知识,除了刻苦之外,还应该有孔子提倡的“切问”、“每事问”的精神。人非生而知之,学习书本一定会发现问题,产生疑问;社会的大课堂中更是问号叠出,不解重重。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向工具书、老师、同学及其他有专长的人请教,寻根追底,通过“问”搬掉块块“绊脚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见孔子在治学中是非常重视“问”的。

三、学与思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话极其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的境地,最终一无所获。“学”离不开“思”,“思”必须有利于“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在良好的阅读心理上,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阅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而获得真知灼见。可见,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四、学与行结合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在履行“孝、悌、信、仁”等道德行为的同时,要学习文化典籍。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学与行的结合。他认为“学”是为了“行”,而且“行”是首要的。孔子还曾强调指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就字面意思看,是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果敢,实际上是在强调学与行的结合--即儒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子思所说的“笃行之”,也就是要踏踏实实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接受实践检验的同时,使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发展。

另外,除了“四个结合”法,孔了还认为学习一定要谦虚。由于孔子的学问非常渊博,对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的文献、历史都非常精通,有人以为他是天生的。他不同意,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东西的,而是喜好古文献,并以敏锐和全神贯注的精神而追求到的。

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倡一个人在学习中要多问多听,不懂不要装懂。不论什么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就应该虚心向他求教。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一个在某一方面胜过自己,自己应该选择其好的方面而学习他,对其不好的则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