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新读
62983900000011

第11章

载[1]营魄抱一[2],能无离[3]乎?

专[4]气[5]致柔,能如婴儿[6]乎?

涤除玄鉴[7],能无疵[8]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9]开阖,能为雌[10]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11]乎?

[1]载:满也,意为充满、充斥,例:怨声载道。

[2]抱一:抱,面向、面对;一,即“道”的代称。“抱一”即朝着“道”的发展方向,与“道”偕进。

[3]离:分裂、割裂,与“合”相对。

[4]专:刻意、片面、唯心主义的思想教条。非“集中”之意,或“抟”的通假。

[5]气:精神气质。需要强调一点,“气”是中国古典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这种概念是纯粹的形而上的,背离了贯穿《老子》全文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后世多认为“气”这种概念是(笼统的)道家哲学概念,但纵观全文,《老子》无疑是不认同这种概念的。

[6]婴儿:《老子》以婴儿初生时的质朴、纯真的状态譬喻“道”的价值观。

[7]玄鉴:“玄”即“道”的代称;“鉴”即古代的铜镜。“玄鉴”即以“道”为镜,来检点和端正自身的言行。

[8]疵:瑕疵。意为自身存在的问题或缺点。

[9]天门:前辈学者多训为“人的口鼻等五官”,这种说法不够准确。联系全文主旨应当引申为不符合“道”的价值观的“头脑的思想活动”或“智慧”。

[10]为雌:“雌”即“玄牝”的代称,即“道”的积极发展规律和价值观。“为雌”即正确地认识和运用“道”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

[11]无知:“知”同“智”。“无知”即遵行“道”的价值观、绝巧弃智。

《老子》倡导人类文明和社会应当遵循“道”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观。然而《老子》也从客观的、唯物的角度认识到其中的困难——人们可能无法完整、全面地理解其哲学思想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怪圈或歧途。正是如此,《老子》成文之后的东汉末年,《老子》思想的副产品——道教——以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式出现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道教以及任何宗教的出现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老子》虽然没有预见道教的出现,更没有想过被道教奉为三清主神之一,但已经隐约向人们强调了要避免走入唯心主义应当注意的问题。本章就是其中一部分体现。

“灵魂”这种抽象的观念,不仅仅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在世界其他不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出现过。可以说这个概念的出现本身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是文明在较为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但很显然,在《老子》全文中我们看不到关于“灵魂”这个概念的过多讨论。遍阅《老子》,我们可以说虽然老子并没有直接否定“灵魂”的存在,但至少这个问题在其眼中是世俗的、违背于其朴素的客观唯物主义观念的,因此是不值得讨论的、没有意义的。但“道”却是无远弗届而包罗万象的,“大道氾兮”,因此在具体讨论人与“道”的关系时,就难免要涉及“灵魂”这个概念。

因此《老子》在本章首句提出了有力的诘问:“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如果一个人的思想精神充斥着以“灵魂”为代表的主观的、唯心主义的观念,身体力行也必然“随心而动”,那么这个人与以“抱一”“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致虚极、守静笃”等观念为代表的“道”的价值观又如何能协调统一呢?一个人如果同时接受如此矛盾的两种思想,那么又如何能达到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客观唯物主义的理想境界呢?

《老子》倡导人,尤其是“圣人”应当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质朴、淳纯,倡导柔胜刚、弱胜强。但这种淳朴与柔弱的概念必须以“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和运用。所以《老子》反问,试图刻意以某些教条、片面、主观唯心的方法使自己的精神气质达到“柔”的境界,这真是正确的吗?《说文》曰:“柔,木曲直也。”所谓“柔韧”者,柔与韧两者顺应“道”的自然规律相结合并协调,树木才能立而不倒。片面教条地理解和追求“柔”,只能是一摊烂泥而已。人之柔莫过于婴儿,然而婴儿虽“柔”,但在感到饥饿之时也会本能地发出响亮强烈的哭声来提醒父母,这种本能反应正是“道”的客观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否则一味从主观的角度追求片面的“柔”,婴儿只能饿死,何谈长大成人?

“玄”这个字,在我们的现代语境中往往意指那些无法用科学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来解释的特殊现象。但这个字在《老子》思想中却是对“道”的一个特指或代称,“无……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以及《五十一章》的“玄德”之论,皆是此意。本章第三句的“玄鉴”,即“以道为镜”的意思。历史上诸多学者注“鉴”通“览”,意为“以道的角度来看待”。这两种意思都合《老子》原文主旨。

前文我们讨论过,“道”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观往往是与世俗价值观以及普通大众的一般性主观想法相悖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道”又表现出“氾兮,其可左右”的特质,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无法脱离“道”而存在。因此“圣人”当以“道”为镜,以“道”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来要求和检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但《老子》所谓的“圣人”却不是我们一般观念中的“完人”,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也会犯错误,在道德品质上也会有瑕疵的人。而对于“我自然”状态下的“百姓”来说,以“道”的价值观来要求自身,则更是困难重重,正如《老子》所说“民好径”。于是不免有人要问:既然如此我无视“道”的客观规律的存在,不遵循“道”的价值观,那不就可以免除诸多因“不道”而引起的烦恼和问题了吗?这类疑问其实正是人的主观唯心的思想观念,但“道”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人们相信与否,“道”都在自然而然地运动着、作用着。正如我们通常认知的“时间(时间的真实存在与否在哲学上依然属于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里我们仅指一般意义上的时间,用以比喻‘道’,而不作更深层次的讨论)”一样,永远在客观角度上滴答流逝而不为人的主观意愿所改变。

“爱民治国”之句,其实就是对《第五章》“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以及《第二章》“圣人之治”的延续。儒家思想倡导“仁者爱人”,墨家思想倡导“仁者兼爱”,这些“仁”与“爱”的思想价值观在本质上都是主观的、唯心的、与“道”的价值观相悖的,因此以这种观点立场为出发点来治国行政也必然是有悖于“道”的客观发展规律的。故而《老子》以反问的方式再次强调“无为”的重要性。“圣人”只要做到“无为”,认识并顺应“道”的客观历史发展趋势,即可使“民自化”而“无不治”。《老子》的这种思想,其实就是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

本章最后二句所讨论的即《八十一章》所讨论的问题。“雌”即“玄牝”的别称,“为雌”即“为道”——按照“道”的客观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无知”,即以“道”而不以“智”为之——“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正如《八十一章》所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门开阖”喻指滥用智慧而口出“美言”和“诡辩”。“道”是质朴的,是可“信”的,因此不需要用夸张和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和赞美;且“道”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又不是人人都可以认知和遵循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遵信“道”的人只要检点和约束自己即可,而不需要以言辞雄辩去强迫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更不可滥用智慧并伪装成“道”的理论来肆意妄为。人类文明和社会是多样的、广泛的和复杂的,人们的思想创造出的学问和观点也是如此。但尊道有德之人却不可过分追求“博学”而影响到自己对“道”的坚定信念。“道”是微妙玄通、博大精深的,而人却是渺小的、精力有限的,因此人如果过分片面追求学识见闻的广博,大量吸收主观唯心的思想,那么必然受其影响而无法专心致志地探究“道”的客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