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的人生
羞怯的人无法寻求帮助。
羞怯的人,往往是从小时候起就只靠自己生存到现在的。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人帮他。
自小时候起,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周围没有可以依赖的人。
周围没有一个懂得关怀他的人。他也从不觉得谁会来帮助自己,一直到长大。
所以他们并没有与人合作的习惯,也并不习惯别人帮助自己。
他们也完全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
所以事实上,羞怯的人,是会非常努力生活的人,其实真的可以对自己多一点信心。
“我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其实是可以有这样的自信的。因为做到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羞怯的人,一旦被表扬,会十分不好意思。
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值得表扬。被表扬的那个形象,与他们心中自己的形象存在偏差。
羞怯的人心中,自己的形象是十分糟糕的。
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我想把这称之为“自我价值为零妄想症”,这是自我膨胀的反面。
如果考虑到他们的成长环境,羞怯的人是有充分理由觉得自己很厉害的。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奋战到了现在。
除了他们谁还能做到这一点呢?
根据先前提到的Gilmartin的调查(The Shy-Man Syndrome),针对“成长过程中是否有人帮助过你们”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里有90%、“羞怯的成年人”里有100%都回答“没有”。这真是令人感到可怕的数字。
相对地,“自信的大学生”里,59%的人回答说“有三四个人”。
针对“二十岁以前是否有人给予过你们鼓励或是其他情感上的帮助”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里只有8%做出了肯定答复,而“羞怯的成年人”这一数字是0%。而“自信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达到53%。
还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结果。针对“现在有可以信赖的人”这一条,羞怯的人的符合条件的比例为0%,而“自信的大学生”为100%。
羞怯的人,就像一个没有辩护律师的被告站在法庭上独自面对审判。
Zimbardo认为,羞怯的人,就连他们的母亲,也是类似于审判官的存在。
重建自己的形象
羞怯的人之所以会没有自信,是因为他们默认所有的人都是在相同环境下长大的。以此为前提,将别人和自己进行比较,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羞怯的人,其实可以将自己的成长环境考虑在内,“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真是不错了”,应该像这样对自己一路以来的努力认可的。
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
羞怯的人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在自己心中的印象。
要改变自己心中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赞赏的那个形象。
诚然,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在感情上很成熟;有的人心理十分健康;有的人实现了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我们可以赞赏这些人。他们确实都是很了不起的人。
但是这些人,在他们小的时候,身边是有可以信赖的人的。他们是在有母性关怀的保护下长大的。用著名的儿童研究者Bowlby的话说,他们长大的过程中,是相信可依恋对象的存在的。
与之相对的,羞怯的人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过母性的保护。他们身边并没有母亲或是类似母亲的角色存在。
“你的妈妈在生你的时候有过节食吗?”面对这个问题,“羞怯的大学生”中有44%,“羞怯的成年人”中有47%都回答了“是”,而“自信的大学生”中这个数据为0%。
把自己的孩子变成羞怯的人的那些妈妈,即使在要生小孩的时候,也会因为强烈地希望自己看起来苗条,不愿意为了孩子多吃一点儿。
针对“妈妈会说有关生育的痛苦的话”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中有12%,“羞怯的成年人”中有16%都回答了“是”,而“自信的大学生”中这个数据为0。
妈妈会对孩子倾诉生育的痛苦,这本身就是一件有点异常的事。
令人遗憾的是,羞怯者的妈妈,她们本身其实并不具有作为母亲应该具有的一些特质。她们会去责怪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同时从不认可他们的努力。
羞怯的人的周围,只有责怪他们的人。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转变成反社会型人格。
这已经是值得表扬的了。
从小,他们的成长就伴随着批评的声音,于是就认定了自己是个做什么都不行的人。
这便是“自我价值为零妄想症”。
但他们在认为自己是离了别人什么都做不了的弱者的同时,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
活在这样的人际环境里,他们会更加执着于自我。正因为无人可以帮忙,便更加认定了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迎合别人,或是做个八面玲珑的人,都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但他们会很自然地这样做,会认为理所当然要这样做。
在缺乏母性的保护,没有人可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际环境下成长,人会变得偏执,这就像天上下雨一样自然。
羞怯的人,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偏执的令人讨厌的人。但即便如此,其实也可以认为自己值得得到称赞。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仅仅通过他的社会价值来决定。即使并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作为人本身具有价值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相反,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但作为人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的人也大有人在。
一个人的战争
Zimbardo指出,羞怯的人会一边希望自己也可以站在聚光灯下,一边又会在灯光真的照在他们身上时逃离。
因为他们其实认为自己是不配站在聚光灯下的。
但是,事实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他们有足够的资格站在聚光灯下,可以拿出自信来,沐浴在灯光下。
一般人自出生以来,需要帮助时总能获取帮助。当然人无完人,他们身边的人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也是有限的。但起码,是可以提供最低限度的帮助的。
一般人并不是孤身奋战。难过的时候,有人可以提供庇护。
但是羞怯的人,身边没有可以庇护他们的人。被周围的人责备时,没有人为他们挺身而出。连他们的母亲,都不会出面庇护。
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长大的话,无论是谁,大概都会变成迎合强者的人。因为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即使对他们说“不要迎合”也于事无补。
而说这种话的人,都是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帮助的人。
羞怯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孤军奋战的。即使被欺负,也没有人帮助他,只有一个人忍耐。
除了成为对周围的人来讲“有用的人”这样的存在,他们没有别的生存之道。
所以向抑郁症发展的人,当他们感到“自己是有用的”的时候,心理上会好受许多,[5]当认为自己对周围的人有帮助时,他们会感到安心。
在羞怯的人的精神世界里,他们自出生以来就是孤儿。真正的孤儿还有孤儿院,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保护。
但心理上的孤儿,从哪里也得不到保护,也没有人帮他们。自然,也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生存。
举个例子,羞怯的人的特征里,有一条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从未有人告诉他们如何表达自己。
至于心理上的原因,我会在别处做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以父母为首,周围的人里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的时候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较好哦”。
更不会有人告诉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没关系,谁都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的”。
他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在现实社会中,听了你的想法,或许有人会感到不愉快,而有人不会。
“不注意礼貌的话会被周围的人讨厌哦”或者是“你这个态度别人会不高兴的”,又或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因为被夸奖了几句就飘飘然的话,将来可是会吃苦头的哦”,就类似这种,他们身边缺少的就是这样教给他们“生存之道”的人。
另外,没有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学校的功课要独立思考完成比较好”,或是“只要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就好,不要逞强,做你自己就好”,没有人对他们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没有人通过教导让他们得以自我肯定。
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好就很棒了,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点。
因此羞怯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会去迎合强者。或是需要显示出自己比别人的优越之处;如果比不过别人,就会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妥当的生存方式。
尽管他们也想要认真地生活,但总是试图去做自己现有状态下难以达成的事情,就很难有结果。
最后,他们在与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导致不满在心底逐渐堆积。
羞怯的人并不能真正理解人际关系,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去拜托谁帮忙。
孤独感带来的黑暗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者Levine做过一个实验。在用光束照射猴子的同时,给予持续性的电流刺激。这种情况下,即使停止送电,猴子只要被光束照到,就会有受惊的反应——血压上升,皮质醇水平升高。
但是如果这个猴子有同伴的话,它对此的反应就会弱化至一半的水平,并且没有出现血压上升的现象。[6]
在Tellenbach的著作《忧郁症》[7]里写道,忧郁亲和型的人血压是偏高的。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感到没有人会帮助自己。
现在日本高龄者中有许多血压高的人。当然这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但孤独感是否也是一个较大的原因呢?
在俄亥俄州立医科大学教授免疫学的Ronald Glaser和心理学者Janice Glaser面向学生做过一个实验调查。[8]
实验中,由于压力的缘故,免疫系统的细胞活动减弱。但医学部的学生因为能够感到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比起只身来参加实验的学生,他们免疫系统的变化不大。
羞怯的人虽然也有家人和朋友,但并没有可以帮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不光不帮助,甚至可以说这些家人和朋友本身就是他们压力的来源。普通人的家人朋友会帮助他们,而羞怯的人的家人和朋友会欺负他们。
也就是说,对普通人来说,家人朋友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而羞怯的人,他们的家人朋友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
羞怯的人会成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的发泄对象。
光凭这一点,羞怯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就已经超过普通人了。因此,免疫系统的细胞活性会下降,也更容易生病。
“她不喜欢受人恩惠,因此也从不愿意和别人要东西”[9]。
“大家对她都很亲切,却令她感到更加不自在”[10]。
羞怯的人没有开心地接受别人的好意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被养大的过程,他们就好像在处处受人恩惠一样。
明明本是个精力充沛的人的……
羞怯的人只体验过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没有过“互相帮助”的经验。而人和人其实就是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变得亲近的。
羞怯的人,没有在一个人们彼此温暖相待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人们是彼此厌恶的。
如果是在一个人们互相为对方着想的环境里长大,也会很自然地养成那样的习惯,而他们并没有。
羞怯的人无法寻求帮助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寻求帮助,就会与人形成某种羁绊。
而他们不愿意。那是因为在他们迄今为止的人生里,一旦与人有所瓜葛,就会受损,由于这种经历太多,使得他们会形成这样的预判。
更重要的是,羞怯的人,他们讨厌人。
羞怯的人说不出“给我做饭吃”这样的话。
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会试图以胜过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但其实保护自己的方法应该是,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与别人做朋友。
吃饭途中,他们也没办法指着桌上的某一个东西说“给我拿一下那个”,那是因为他们讨厌大家。
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愿意向不喜欢的人寻求帮助。不会突兀地对别人说“帮我……”。
“你去复印”“你去打扫房间”“买花”“这一部分我来做”,能以这样的口吻说话的人,一定是与你关系亲密的人。
羞怯的人,无法理解自己即便向对方提出要求,也会被爱,被喜欢。
他们坚信,只有为对方做点什么,满足对方的要求,才能被爱。
事实上,这正是他们小时候的经历告诉他们的。
尽管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在他们心里,一切都还没有变。
他们没法和人借东西,说不出“借我一下”这句话。
羞怯的人和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天差地别的。
有的家长,会养出活泼好动的孩子。相反,另一些家长,会让孩子失去活力。
这二者的差别可就大了。
就像有人是顺水行舟,有人是逆流而上。后者拼死努力,也难以前进。
羞怯的人,就是在激流中逆流而行,拼命努力到现在的人。
他们其实是很厉害的人。
羞怯的人看着那些心理健康的人,会发出“真是精力充沛啊”的感叹,但其实,或许他们自己才是精力更充沛的人。
一边是审判长一样的母亲,一边是具有母性温情的母亲,这两种环境天差地别。对孩童来讲,母亲是最重要的角色,而这两种母亲带来的效应是一正一负的。
羞怯的人一直在被自己的家长剥夺能量,难为他们一直努力生活到成年。
“我做得真不错”,人们都应该这样自豪地对自己说。
普通人的生活中可是不断有人向他们输送能量的。
人的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呢?
“成年人的性格,是在他长成之前,在身边重要的人物的互动之中形成的。其中他们所依恋的人在他们的性格形成中起尤其大的作用。一个幸运地出生于一个还不错的家庭,在父母的爱的陪伴下长大的人,是相信有人可以给予他们支持、安慰和保护的,也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人。或者说,他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运行的。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潜意识里相信会有值得信赖的人向他们伸出援手。”[11]
被爱着长大的人,当情况令他们感到惶恐不安时,会很自然地找到他们信赖的人,寻求帮助。
与之相对的,羞怯的人即使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无法寻求帮助,而是靠自己生活到现在。
对于这样的自己,其实应该有更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