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逸趣名人(下)
63812500000006

第6章 海南奇才邱浚

邱浚字仲琛,海南琼台人。

邱浚有神童之誉,六岁时所作《五指山》诗,轰动文坛:

五峰如指翠相连,

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

朝探碧落弄云烟。

两余玉荀空中现,

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擘?

遥从海外数中原。

这首诗词藻华丽,想象丰富,而出自六岁孩童之笔,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最后两句,可获夸张修辞的金牌。他说五指山就像一个巨大的神灵伸出的巨擘,似乎是从遥远的海外伸过来的巨手,正在数中原大地的人才呢!难怪此诗传至中原时,那些才子们都说小孩子邱浚简直是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他居然说中原无才子!于是,有许多才子都想到海南岛与邱浚比学问。

相传,有一位江南才子到海南岛与邱浚较量,邱浚说:“我以‘孔子’为题,缀一联语。”他向船尾的一根木杆的“小孔”指了指,说,“孔子生舟末。”

一语双关。“孔子”既指周朝的孔子,又指木杆上的“小孔(洞)”,“舟末”既指船尾,又指“周末”,极尽谐音修辞之妙。

那江南才子急出一身汗,搜肠刮肚,也想不出联语,后来急中生智,想起过韶关时,见到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便吟得下联:“光舞起汉中。”

“光舞”既指雷电交加,又指“光武”,“舞”与“武”谐音,“汉中”既指年代,亦指天上“河汉”的空间,所以“光舞起汉中”,一语双关,亦具谐音之妙。

邱浚幼年读书时,因下大雨教室漏雨,他与一富家子弟争不漏雨的座位,两不相让,老师说:“我出一对联,谁能对出来,谁就坐无漏雨处座位,上联是:“细雨肩头滴。”

富家子弟目瞪口呆,邱浚才思敏捷,对曰:“青云足下生。”邱浚的对句可谓“青”出于蓝。旧有“平步青云”之说,意思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就可以达到与青云一样的高度。邱浚的“足下生”三字,便含有脚踏实地努力向上之意。这次比试,邱浚大胜。

第二天,那富家子弟请教父辈,得一联乃针对邱浚的,便要与邱浚比试,联语云: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对曰:

焉知鱼不化为龙。

那富家子弟骂邱浚是狗,狗怎能欺虎呢?邱浚却不以骂人为出发点,只说自己“鱼跃龙门”之志,两人之思想境界判然有别。

海南琼山县衙门上有副对联云:

子承父业,

臣答君恩。

邱浚读后,便向其吐唾沫,恰好被衙役捉住送人衙门治罪。县官问:“你向本县对联吐唾沫,知罪么?”

“不是我要知罪,而是你要知罪!”

“本官清白,何罪之有?”

“你那对联,‘子’在‘父’之上,‘臣’在‘君’之上,该当何罪?”

县官大惊,即刻取下对联,换上不同“语序”的对子:

君恩臣答,

父业子承。

由此可见,“语序”对表达意义和感情色彩多么重要。

有一位姓“雪”的湖北学使是个贪官,一日到琼崖视学,邱浚便作一上联讽刺他:

海南地暖难容雪。

“雪”字借音双关。

这学使明知这联语是抨击他的,但却没学问也没胆量作下联以对。据说,这学使回到湖北看到群山时,想出了一下联:

湖北山高不计丘(邱)。

这是拟人和双关修辞并用。“不计丘(邱)”是说学使不计较邱浚对他的讽刺挖苦。

有位巡使奉旨到琼崖巡视,见到卫士将邱浚碰倒在街心,他以此为题作一上联,要邱浚吟对,联语云:

一脚踢跌小童子。

谁知跌在地上的邱浚不愿起来,要巡使亲自扶他才起来,巡使不知是计,便将邱浚扶起,邱浚吟道:

双手扶起大学士。

邱浚自称为大学士,巡使自然是“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