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6464600000027

第27章 成事智慧学孙子(6)

清代顺治皇帝临终前,立康熙为皇太子。康熙帝很小就继承了皇位,根据祖宗的惯例,康熙满14岁那年,举行了隆重的亲政大典。

可是,亲政后的康熙帝仍然没有实权,辅政大臣鳌拜大权独揽,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终于在如何对待大臣苏克萨哈的问题上公开化了。

苏克萨哈是顺治皇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他一向为鳌拜所妒忌。在一次朝会中,鳌拜对康熙帝说:“苏克萨哈心怀不轨,蓄意篡权,我已下令将他抓了起来。请皇上同意将苏克萨哈立即正法。”

针对此事,康熙明知苏克萨哈是冤枉的,因此坚决不同意。就这样,在朝堂之上,一个要杀、一个不准杀,谁也不肯让步。康熙虽然是皇帝,但年幼皇位尚不稳固,鳌拜的党羽众多,根本就不将这个小皇帝放在眼中。

鳌拜—气之下,袖子一扬,扬长而去。满朝文武,人人惶恐,却没人敢吱声。鳌拜—回到家,马上传令绞杀苏克萨哈,同时诛杀了他的一家人。

康熙听到苏克萨哈被处死的消息后,气得两眼冒火,下定决心除掉这个欺君擅权的鳌拜。

但是,康熙心里清楚:鳌拜羽翼众多,并且掌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亲信党羽遍及朝廷内外。鳌拜本人也身高力大,武艺高强,平时行动总是戒备森严。因此,康熙帝深知要除掉鳌拜绝非易事,弄不好会激起兵变,这样一来,他这皇帝的位子可能都保不住了。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康熙帝最后谋划出了铲除鳌拜的计策。

第二天鳌拜上朝时,康熙帝不露声色,不提苏克萨哈的事情,仿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昨天那场争执。

鳌拜不禁心里暗自得意:皇上到底还是个小孩,你一厉害,他就软了下来了。

鳌拜哪里知道,这正是康熙帝高明的地方,忍一步为的是最终的胜利。没过几天,康熙帝便给鳌拜晋爵位,加封号,还给鳌拜的儿子加官晋爵。这让鳌拜心里美滋滋的。

康熙一面故作软弱无能,稳住鳌拜,一面暗中挑选了十几个机灵的小太监,在宫内舞刀弄棒,练习角力摔跤。康熙帝自己也加入练习摔跤的队伍当中,与小太监们对阵取乐。

消息传到宫外,大臣们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小皇帝年幼贪玩罢了。

偶尔鳌拜进宫奏事,见一伙小太监们练习摔跤,康熙在一旁忘情地呐喊、助威,也认为是小皇帝在瞎折腾,从而对康熙更加轻视。

表面上,朝中大事一切照旧,鳌拜还是那样为所欲为,康熙对鳌拜还是那样顺从,鳌拜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的末日就要到了。

后来,练习拳棒和摔跤的小太监们,技艺逐渐纯熟。康熙帝见时机已到,便决定向鳌拜下手。

康熙事先将鳌拜的党羽们一一派出京城,然后派人通知鳌拜,说是有要事商量,请他立即进宫。鳌拜直奔宫中,见康熙此时正和小太监们摔跤玩。鳌拜刚要上前与康熙打招呼,十几个小太监打打闹闹地靠近了他。说时迟,那时快,大家一拥而上,拉胳膊扯腿地将毫无防备的鳌拜翻倒在地。

鳌拜以为这不过是大家在同他开玩笑,直到被众人绑得结结实实,才知道事情不妙。

康熙帝正颜厉色地喝道:“你欺凌幼主,图谋不轨,飞扬跋扈,滥杀无辜……你鳌拜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严惩,绝不宽待。”

后来,康熙下令抄了鳌拜的家,并将其判为终身监禁。

[总结]

鳌拜是乱臣,欺康熙皇帝年幼才胆敢作乱犯上。此外,鳌拜在朝中党羽众多,因此才如此肆无忌惮,胡作非为。身为皇帝的康熙,当然不能忍受这样的臣子,但他并没有立即着手制裁鳌拜,而是假装软弱,在暗中积攒实力,以待来日了结此事。待到各方面的事情都处理妥当,有足够的把握制服鳌拜时,便果断出手,铲除了这个奸患。

布什逮捕诺列加

诺列加,曾经是巴拿马共和国的铁腕人物,任职政府首脑兼军队总司令,四星将军。

诺列加曾经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过,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逆转,“这个家伙已无法控制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语)——诺列加不仅参与贩毒集团活动,向美国走私毒品,还公开向美国挑战,这是美国政府所不能容忍的。美国总统布什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除掉诺列加!

但是,诺列加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首脑,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对他动手的。布什开始用心地寻找到一个可为世人所“接受”的行动理由:诺列加是罪恶滔天的毒品走私犯,必须把他押上法庭受审!

美国先是大造舆论:诺列加每年从毒品走私犯手中获利几十亿美元,诺列加肆意践踏人权,干涉邻国内政。接着,美国又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向诺列加施加压力。

诺列加则宣布:从现在开始,巴拿马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已处于备战状态。

到了此时,狡猾的布什仍不动声色——他在等待适宜的时机。

1989年12月16日9时左右,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几名官兵在巴拿马城与诺列加的军队发生枪战,美国一名军官当即死亡,另有三名士兵受了重伤。

事情刚刚发生,美国布什总统趁机立即下令:以牙还牙,把诺列加捉到美国法庭进行审判。

12月20日凌晨,两万多美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小小的巴拿马发动了闪电式的突然袭击。美国甚至出动了从来没在战场上使用过的F一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和AC——130“超级杀手”攻击机,这让诺列加的精锐部队转眼间便灰飞烟灭了。

当东方的天际上露出第一道曙光之时,整个巴拿马国就已经完全处于美军的控制之下了。

美国缉毒署官员以贩毒罪“逮捕”了沦为战俘的诺列加,把他关入了联邦法院的牢房中,这位前巴拿马国的四星将军就这样辉煌不再了,他新的身份是第“41586”号囚犯。

[总结]

布什是聪明的,他欲达到既除掉诺列加、又让世人心服的目的。因而,布什不轻易出手,而是有计划地一步步实施他的目标。当美国官兵与诺列加的军队发生枪战出现伤亡后,布什立刻以为美国士兵报仇为借口,发兵巴拿马、捉拿诺列加。结果,既除掉了诺列加,又让世人心服。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找准时机是成事的关键

[原文]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译文]

实施火攻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发火器具、材料,必须经常准备着。放火要看时候,点火要看准日子。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季节。日子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星所在位置的时候。一般月亮经过四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孙子兵法》火攻篇 第十二

[评析]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明了时机的重要性。抓住了成事的时机,你就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成功。若是错失成事的时机,那么,就算是酝酿很长时间、做出很多努力,也未必就能够获取成功。在战争中,时机更是尤为重要。时机,就是取得成功的最佳良机,能够懂得什么是时机,并且牢牢把握住时机,你才最有可能够成为胜利的一方。

[实例]

袁绍失良机吃败仗

曹操欲出兵征讨刘备,他手下的将士们都担心一旦出兵,袁绍趁机出兵会袭击他们的后方,那样一来,曹军将进不能战,退则没了根据地。

曹操说:“刘备新近起兵,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抓紧时间进攻,一定能战胜他。这是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可以丢失。而以袁绍为人,料事迟疑而又多疑,是不会很快来袭击我们的。”

曹操便统率大军前去征讨刘备了。袁绍的谋士田丰足智多谋、胸怀大略,曾经劝说袁绍迎天子,袁绍没有采纳。如今,曹操出兵进攻刘备,田丰就对袁绍说:“老虎正去捉鹿,熊闯进虎穴而吃掉虎子。这样,老虎进捉不到鹿,退又得不到虎子。现在曹操亲自率兵攻打刘备,正值后方空虚。将军长戟百万、骑兵千群,应径率军直进攻许昌,捣毁曹操的老巢。那时,百万雄师从天而降,如同举烈火而烧茅草,倾海水而浇火炭,没有消灭不了的。

“兵机的变化只在须臾之间,战争的胜利可以凭良机获得。失去了这个机会,不去攻打许昌,曹操就得以回去休养生息,扩大势力,到那时,即使有上百支军队一同攻打,也是无济于事了。”

袁绍却说:“出兵的事情,不在一时。我的儿子正在生病,还是等等再说吧。”

田丰离去时恨恨地说:“遇到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因为孩子的缘故而失去了,真是太可惜了!”

这件事发生在官渡之战前,说明袁绍失败并不是偶然,看来他并不懂得图谋之策。虽然袁绍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得大败。战败之后,将士们都哭着说,假如田丰在这里,不至于会是这个样子。

[总结]

袁绍的谋士田丰所言“兵机的变化只在须臾之间,战争的胜利可以凭良机获得”,可以说是金玉良言,引导袁绍把握住千载难逢的良机,去攻占曹操的根据地。袁绍却根本就不懂得把握时机,可见袁绍根本就不懂得用兵图谋之策。因此说,他的最终惨败,直至被彻底消灭都并非偶然。

宋襄公“仁义之军”吃败仗

春秋初期,楚、宋两国交战于泓水。从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宋军处于敌众我寡的不利态势,但从所处的地理条件来看,宋军有泓水这道“天险”可恃。在这种形势之下,只要宋军能够凭恃泓水之险,采取灵活应变的战法,找准时机给楚军给以出其不意的攻击,就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可是,宋襄公根本就不懂战争规律和作战指挥之策,自称是“仁义之军”,竟以所谓的古之君子“汉阻隘”(意为不凭据险要地形拦击敌人)、“不鼓不成列”(不攻击没有列好阵势的敌军)等原则,拒绝了大臣司马子鱼提出的“择良机制敌”的正确建议。

在宋军已经披挂整齐、严阵以待之时,楚军趟河而来。有大臣劝宋襄公立即发令出战,这样就能在敌人还在水中、战斗力很弱的时候,击溃敌人,宋襄公未允。

等到楚军纷纷登岸、列阵未整之时,大臣司马子鱼则立即请示宋襄公说:“敌众我寡,现在要趁敌人还没有准备好之时,请您下令以急兵击之,我军或许能胜。”

宋襄公则以“不鼓不成列”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司马子鱼不甘心战机就这样白白失去,再次请求宋襄公,宋襄公仍不允许。等到楚军披挂整齐,列队出击后,由于楚军人多而宋军人少,导致宋军大败,宋襄公本人也中箭受伤。

宋襄公接两次连丧失攻击楚军的有利时机,从而导致宋军的失败,成为战争史上的一大笑话。此后,这个曾一度成为霸主的宋国便一蹶不振了。

[总结]

宋襄公真是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不懂装懂,明明没有用兵作战的谋略,还自以为是,真是宋国百姓的悲哀。先后两次错失败敌的良机,当然难逃被对方打败的命运了。还自称什么“仁义之师”,真是可笑。战争就是争战,做什么就讲究什么,像宋襄公这样反而讲求什么仁义道德,连战机都不懂得去把握,真是愚昧之极。

香港富商刘銮雄股市弄潮

刘銮雄是香港的成功商人,他不仅经商很有头脑,在股市亦很有作为,能够看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凭着智慧屹立于股市潮头。

1983年,香港地产业处于低潮期,恒基兆业公司的董事长李兆基为了套取大量现金,曾大量抛售手中的持股。到了1986年,李兆基的持股量竟不到10%。深谙股市动态、任中华娱乐公司董事长的刘銮雄立刻看中了这一薄弱环节,便在市场上猛吸恒基兆业的股票,很快就购入了40%的股权,使李兆基大为震惊。

为保持对恒基兆业公司的控制权,李兆基只好出高价收购该公司的股票,刘銮雄则趁机大捞了一笔。

接下来,刘銮雄又将目光转向了香港巨豪、英国的终身贵族嘉道理。

刘銮雄以中华娱乐公司的名誉,出面购进了嘉道理家族旗下的大酒店有限公司26%的股权,同时还在市场上进行大肆收购,最后持股量高达到34%,于是向嘉道理挑战控股权。

在1987年5月初股东大会的选举中,迈克尔·嘉道理仅以多出2票的微弱优势保住主席宝座。他受此威胁后,吃惊不小,不得不在7月份与刘銮雄达成幕后协议,以每股65元的高价转入刘銮雄手中的股份,总额达22亿多港元。仅此,刘銮雄就轻而易举地净赚了1.36亿元的巨额利润。

刘銮雄在股市中的作为,震动了香港股界,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总结]

香港富商刘銮雄先后两次在股市中获大利,“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因为把握住了良好的时机。他善于捕捉股市动向,能够把握住重要时机,果断出手,获利丰厚。

细川护熙善择时机

日本人细川护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怀有很大的政治抱负,欲在日本的政治领域大显身手。

早在1983年,细川护熙就任职于熊本县知事(相当于省长),1987年,细川护熙获连选连任。由于他政绩卓著,被誉为推动“地方时代”的旗手。

但是,细川护熙的目标并不在“地方”,而是在东京,那里才是他理想的事业舞台。1991年,细川护熙放弃了熊本县知事的连选连任,改任日本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的富裕生活部会的部会长,此后他开始广交朋友,为向权力中心挺进打基础。

后来,细川护熙终于看清楚,想要在盘根错节的政界立足已是十分的不易,而欲挺进权力中心东京的日本政治高层,谈何容易!

细川护熙欲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不仅需要耐心,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更需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