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不可无岳飞
6550600000013

第13章 联金灭辽,引狼入室 (2)

张觉本是辽国的平州(今卢龙)节度副使,当辽国内部已经分裂,天祚帝西奔的时候,平州发生兵变,将士们把节度使萧缔里杀死,共同拥戴张觉领平州事。张觉预料辽国必亡,就聚集将士、壮丁五万余人,战马一千余匹,据守平州,以观变化。在童贯溃退之后,金兵南下击退辽军占领燕京,张觉就投降了金国。阿骨打非常高兴,任张觉为节度使,仍知平州,对他放手重用。

按照宋金两国的盟约,两国共同出兵灭辽。金国打下的辽国四京(上京临潢、中京大定、东京辽阳、西京大同)都归金国所有,宋军打下燕京(辽国的南京),则燕京与燕京所属的几个州还给宋廷。双方出兵以后,金兵进展顺利,连战连胜。童贯出兵之后,辽国沿边州城自动降宋的虽有好几处,但是宋军在赵佶遥控、童贯指挥之下,举棋不定,欲进又退,就从来没有打下过一处城池。最后,金国还是决定把燕京和所属的几座州城还给宋廷,但是撤退的时候却把城里的金银财宝以及官员军民一起带走,只把几座空城留给宋人。这样一来,老百姓又遭殃了。他们都成了被人驱赶的难民,备受迁徙流离之苦。不仅是老百姓,连辽国原来的地方官员也被迫迁离,而且前途未卜,大家怨声载道。许多人在路过平州的时候,纷纷向张觉诉苦。这时辽国的官员都成了金国的俘虏,手里都没有一兵一卒,只有张觉手里还有几万人马,大家都怂恿张觉以平州归降宋廷,借宋军为后援,反抗金兵,以图自救。被迫迁徙的老百姓中既有辽人,又有不少汉人,他们认为归宋就等于回归祖国,也都十分拥护。

张觉见到大家都拥护他,十分高兴,迅速派遣使节手持降书到东京来向宋廷请降。这时候,赵佶对于是否接受张觉的请降就应该慎重考虑。如果你害怕得罪金国,就不能随便接受;如果接受了,就应该对张觉,对平州这一片数十万辽人、汉人、辽国官员、军人负责,支持到底,绝不能把他们抛弃。可是轻佻的赵佶、吹牛皮的童贯都是说话不算话做事不负责的小人,只看重眼前的小利,不考虑事情的后果,觉得可以不费力气,坐得一州之地,几万兵马,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张觉的请降,下诏建平州为太宁军,封张觉为节度使。当宋廷接受请降的消息传到平州之后,平州各族军民欢声雷动,齐呼万岁。其中原是汉人的百姓觉得可以从此重归祖国,兴高采烈;原是辽人的官员、军民觉得可以从此脱离有亡国大恨的敌人金国,而投身于有天朝上国之称的宋王朝为子民,想来也觉得十分欣慰。这是宣和五年(1123年)六月间的事。可是,大家过了几个月的太平日子,就风云突变。阿骨打去世,其弟吴乞买继位,听说张觉叛金降宋,大为震怒,于十月间派大将阇母带兵去讨伐平州。张觉率领平州军民奋起反抗,一再击退金兵。这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宋军前去支援。

可是宋军全无消息。十一月,吴乞买在盛怒之下,命令最凶残的将领斡离不率精兵围攻平州,大破张觉的队伍,占领平州,杀人如麻。这时仍不见宋军的踪影。张觉逃奔燕山(燕京),宋燕山知府王安中收留了他。吴乞买派人向宋廷提出严重抗议,一定要索回张觉。这时赵佶不敢开罪于金人,就命人找到一个类似张觉的人斩其首送给金人。不料被金人认出,以为宋人欺诈,声称要起问罪之师,发兵进攻燕山。赵佶惶惧,就令王安中缢杀了张觉,将其首级并张觉二子囚送金人。这件事传开之后,以前辽国降宋的将士,闻之无不寒心落泪,人人痛哭失声。郭药师说:“今天金国要张觉就杀张觉,明天金人要药师亦将杀药师。”于是边地许多游牧民族队伍为之解体,人心浮动。燕山知府王安中也感到环境的恶劣,难以应付,力请辞职他去。从这一件事看来,在辽金两国血战之后,人心思宋。只要宋廷好好安抚,辽国军民是会诚心诚意归降宋廷,忠于宋廷的。宋廷君臣如果稍有振作之心,能够整军经武,北宋非但不会覆亡,而且能够联合许多弱势民族,共同抗御金兵,济困扶危,重振国威。因为金国并无实力,全靠虚声恫吓,胜则骄横不可一世,只要一败就不可收拾,全不值得惧怕。

可是赵佶、童贯等人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他们绝无自己振作的想法,只希望到处寻找机会,能占别人的便宜,能利用别人为自己卖命。一旦把戏拆穿,需要负责的时候,就当缩头乌龟,只求保自己的命。他们这样反复表演的结果,是使宋辽金三国的老百姓都仇视他们,鄙视他们。他们虽然敬畏金国,希望讨好金人,但是金国并不买他们的账,照样仇视他们,鄙视他们,而且时时想要报复他们。

最可笑的是他们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别人怎么看他们,他们一点都不知道。他们把张觉当牺牲品,把张觉的头颅砍下来,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送交金人的时候,许多辽籍军民是怎么想的,人家如何伤心欲绝,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当赵佶担忧金兵会突然南犯的时候,童贯拍着胸膊保证:“没问题!只要我们重用郭药师,他一定会忠心耿耿地代我们守住燕京,陛下可以高枕无忧。”就在童贯对赵佶打包票的时候,郭药师已经下了决心投降金人,自己带路领着金兵连夜南下了。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突然出现在东京城下,东京城里城外顿时乱成一团。

因为赵佶要想“安定人心”,早已用“御笔”下过一道死命令:“不准妄言边事。”还特意传旨:“敢妄言边事者,流三千里,罚钱三千贯!”如此一来,就是知道军情的人也一点不敢透露,谁透露了谁就倒霉。但是这时的东京城,外则强敌压境,兵临城下;内则街谈巷议,民怨沸腾。赵佶六神无主,有口难言,幸亏参议官宇文虚中帮他出了个主意,就是下一道《罪己诏》(写个自我检查),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才能取得广大军民的谅解,才能过得了这一关。赵佶自当皇帝以来,总说别人不对,自己从来没有认过错,这时走投无路,也只好接受这个意见,命令虚中起草,然后颁布天下。这篇《罪己诏》的主要内容是:

朕以寡昧之质,借盈成之业。言路壅蔽,面谀日闻,思幸持权,贪饕得志。缙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旅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牟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灾异迭见而朕不寤,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思行奇策,庶解大纷。望四海勤王之师,宣二边御敌之略。永念累圣仁厚之德,涵养天下百年之余,岂无四方忠义之人,来徇国家一日之急。应天下方镇郡县守令,各率众勤王。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奖异。草泽异材,能为国家建大业,或出使疆外者,并不次任用。中外臣庶,并许直言极谏。

这一篇《罪己诏》文章不长,却写得面面俱到。一些文言的漂亮话,就用不着费时间去求解了。你以为这个宇文虚中是个书呆子吗,你以为他代笔的这份悔过书赵佶会真的认账吗,你以为他写了这篇悔过书对于国家的前途真有什么好处吗?不,他不是个书呆子,而是个聪明人。他已经摸了赵佶的底,知道赵佶丝毫没有悔过之意,而是已经作好随时南逃(逃往江南的镇江)的准备。为怕文武百官、广大军民出面拦阻,或者制造障碍,破坏了他南逃的计划,他只好假意低头认错,以求脱身。一些正直的大臣,爱国的大臣,也希望他早日出逃。他一走,“六贼”的后台不在了,受命代理国事的人(很可能是太子赵桓)就可以放手反对贪污腐败,狠狠打击“六贼”,重用抗战派的大臣,发动军民,迎击金兵,并且鼓励臣民上书言事,改革内政。国家大事非同儿戏,只要代理国政的人已经作了断然处置,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赵佶就是回来了,也无法再改变了。赵佶在临走之前发表一篇《罪己诏》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你真心认错还是假意认错,你已经公开认了错,我们所办的事都是《罪己诏》上已经说过的事,你也就无话可说了。

赵佶出逃之前,提出让太子赵桓监国(代理皇帝),还想保留自己的皇帝宝座。抗战派的大臣、新任兵部侍郎李纲乘机逼迫他说:“唐代安史之乱,玄宗往四川避难,行前没有禅位给太子,以致后来群臣拥太子自立于灵武,颇令玄宗难堪。今日之事,有类于此,还望陛下三思。”赵佶听了这话,心里明白。自己如果不主动禅位给赵桓,李纲等人一定会设置障碍,不容他顺利南逃。所以他只好答应禅位,令门下侍郎吴敏起草传位诏书。十二月二十三日,赵佶在匆忙中传位给太子赵桓,自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表示今后除道教事务外,国事一概不管。这时候距离新年只有几天了,赵桓即位以后,立即宣布改明年(1126年)为靖康元年,希望国家从此安定太平。

赵佶生于1082年,到1125年他禅位给赵桓时,实足年龄不过4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怎么舍得就这么轻易“下岗”了呢?从他的本意来说,他是不想让位的。但是宇文虚中代他拟的那份《罪己诏》上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把一个好端端的宋王朝折腾得土崩瓦解,国破家亡的罪责,全在自己头上。这篇文章虽不是他自己写的,可是已用自己的名义颁示天下,无法赖账。这时,金国的那些头目既痛恨他,本国的广大军民也饶不了他。比较而言,还是本国人好说话些。只要他肯“下岗”,就能放他一马,让他灰溜溜地南逃。如果京城不守,让金兵抓住了他,则金国的酷刑骇人听闻,他是早就听说了的,岂敢尝试!所以他宁肯“下岗”让位,早日南逃。十二月二十三日禅位仪式完成,十天之后,在得到李纲等人同意的情况下,赵佶以到亳州太清宫去进香还愿为借口,带着皇后、部分子女,由蔡京长子蔡攸随从,悄悄南行。为避免给广大军民发现,进行拦阻,他们出发时偃旗息鼓,不动声色,像耗子似的偷偷出了城。高俅、童贯另走一路,在赵佶到达泗州时才来会合。这一次的赵佶南逃的队伍,从表面上看,只算是一般香客,没有一点皇家的威风。

等到赵佶这个祸害一走,东京朝廷里以抗战派大臣为主的文武百官立刻簇拥赵桓共商国是。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初一,新皇帝赵桓已经下了《求言诏》,让朝廷内外的官民直言时政得失。大家心里明白,只要官民畅所欲言,痛揭“六贼”的罪恶,把这个腐败班子彻底铲除,赵佶这个百足之虫成了无足之虫,他也就无法再胡作非为了。当时李纲坚决主张抗战,威信很高。赵桓于正月初三下诏亲征,任李纲为东京留守,自己很想模仿真宗赵恒御驾亲征订立澶渊之盟的故事,出师迎敌,与社稷共存亡。

可惜他主意不定,亲征诏书已发,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劝他暂迁襄阳,以避敌人锋芒,他又同意了。李纲力争不可放弃京城,认为京城城坚粮足,舍此而去,天下再无可以安身之所。双方在朝廷上激烈争辩,李纲指出,身任宰相的白、李二人应该负起保卫京城之责。白时中反问文官出身的李纲可否领兵出战,李纲表示愿意以死报国,只可惜自己官卑难以服众。他还力劝赵桓不能轻动,如果车驾一动,金人以快马前来追袭,一定能够追上,到时候将士如果逃散,谁来保护陛下,这实在太危险了。赵桓斟酌再三,认为李纲说得有理,这才打消去意,决心依靠李纲,坚守京城。除东京留守外,他又加任李纲为尚书右丞,位居执政,把统兵抗金的重任全都委托给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