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听到别人唱“靖康耻,犹未雪”的时候,只觉得这是一件历史大事,还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有多么大,直到了解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才知道这件事确实不小。如果我们不雪此耻,那就是我们承认了别人亡了我们的国家,奴役了我们的人民,摧毁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个“事变”,不仅仅是一场“祸事”,不仅仅是一场“灾难”,而是一次必雪之耻。所以应该称为“靖康之耻”。
造成这场“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是赵佶。虽然在这件大事产生的时候,北宋在位的皇帝已经是赵桓。但是人人皆知大祸是赵佶闯下的,赵桓不过是替罪羊而已。赵佶要把罪责推给蔡京、童贯那些佞臣,像他所说的“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那样行不行?也不行。因为一切丑事恶事荒唐事都是他指使干的,批准干的,他的大权并未旁落,也没有哪个权臣可以控制得了他。到了大错铸成,无可挽救,由赵桓宣布处置那些佞臣时,杀的杀,贬的贬,赐死的赐死,斩首的斩首,没有一个敢反抗,没有一个人敢逃跑,全都俯首受刑。赵佶还有什么理由把责任推给别人呢?
赵佶“轻佻”,赵佶疯狂,赵佶变态,他是个道地的亡国之君,并非国家是个烂摊子拖累了他(像明代的亡国之君崇祯帝那样),而是他长期乱折腾,把好端端一个国家折腾垮了。正因为他一直胡作非为,所以首先是害了自己,然后才害了自己一家。他一共生了六十五个儿女,养大成人的五十多人。除赵构一人后来成了南宋开国之君以外,他一家人,所有的儿女,全被金人掳去,成为奴隶,长期遭受虐待至死。他也害了全国的老百姓。逼反了方腊,勾引来金人,造成了全国几百万人的伤亡。岳飞出生的时候,正遇到赵佶登位(赵佶1101年登位,岳飞1103年出生)。岳飞怎么也想不到,他正成长在赵佶做皇帝的这段时期,赵佶惹下了许多祸事,竟要中原这个非亲非故的青年农民来代他收拾。
赵佶死后尸骨无存(金国送回南宋的赵佶的棺木里并无尸骨,只有一段朽木,赵构不敢启棺审视)。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只有瘦金体的书法,几幅花鸟画,还有一些哀感顽艳的诗词,例如: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眼儿媚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树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有人说他的诗风像李后主,看来真有点像。对于李后主,还有人同情;对于赵佶,人们实在难以同情他,因为他的坏事、丑事、荒唐事做得实在太多了,太骇人听闻了!